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任教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指导,到学生那儿仍是不见起色,收效甚微。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当学生有了这两样东西,当他们用快乐的心情叙述自己的真情实感时,蓦然发现,原来作文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原来他们也可以做作文的主人而不是被迫者。
【关键词】作文;兴趣;真情实感;分类教学;自信心;互批互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成败,有一半取决于作文教学。然而,好多同行与我一样,一谈起作文教学便直皱眉头。记得本人刚接手初一的两个班时,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作文更是“全线告急”。细细分析,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形:一、作文内容空洞无物,语句词不达意,错字别字频出,全文干巴巴,阅之苦涩无味;二、作文记流水账,平铺直叙,婆婆妈妈,拖泥带水,阅之头昏脑涨;三、作文大面积抄袭,偷梁换柱,张冠李戴,阅之怒不可遏;四、真正文词优美、内容丰富、表达生动、结构紧凑的好文章芳踪难觅、屈指可数。
鉴于此,本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尝试着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力求使学生的作文水准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首先在于他们把作文当作老师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一项任务,而不是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一种创作冲动。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觉察不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和触动人心的点点滴滴。自然,写起作文来总觉得无内容可写,无故事可言。其实,只要我们细心去体味生活,去打量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精彩的故事,也常常会发觉一些我们熟悉的感动,这些不就是我们创作的素材吗?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可曾几何时,我们真正地体会过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难道就没有那么一两个关于父母的感人故事吗?经过我如此这般启发,学生们往往茅塞顿开,一个个都来了兴致。我继续趁热打铁,以我们熟悉的课文《背影》为例,讲述朱自清如何抓住父亲的背影来布局谋篇,写出自己对父亲的真情实感。特别是“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用佝偻而肥胖的身躯艰难地翻过铁栅栏的那一段,写得如此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学生顿时明白,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起,原来是这样的容易;带着自己的真感情去写,竟又是如此的真切感人。当然,学生们渐渐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很自觉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寻找身边的感人瞬间,并欣然记下。
二、加强学生对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如果说一篇好文章是一座华丽大厦的话,那么文中的词句就是这座大厦的砖石。没有好的砖石,怎能砌出好的房子呢?如此看来,加强学生对词汇和语句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我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不管是课本上的,还是课外读物上的,只要是那些对事物描写得非常生动的语句,都通通记下来,并分门别类,时不时在空闲时间拿出来读一读,细细体味。我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在每节语文课前,利用三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新词句,并共同讨论这些词句在描写事物上的可取之处。久而久之,学生们本子上记的词汇和语句日渐增多,写作的自信心也大大提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们肚中有了大量的“米”,写起文章来当然文采飞扬,再也不会那样干巴巴的了。
三、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树立自信
新课程改革中,因材施教仍是一个核心内容。由于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作文亦是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通常把学生分成三组:A组、B组和C组。A组为基础组,对这类学生,我的要求是:不写错别字,无明显病句,语言较通顺,叙事较完整。B组为提高组,对这类学生,我的要求是:语言通顺,叙事完整且生动,布局合理,思路清晰。C组为超越组,对这类学生,当然也是少数学生,我的要求是:构思精巧,语言生动富有个性,叙事娓娓动听,描写细致入微。在这样的要求下,每位学生在自己的作文练习中,就经常能见到我对他们些许进步的表扬评语,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渐渐树立起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这种分组是动态的,A组的学生进步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划入B组,B组的学生同样也可以划入C组。总之,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所有学生都划入到C组的标准中来。
四、让学生互批互改,教师只是加以适当指导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作文教学中,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因而,在学生的小作中,我往往权力下放,让学生交换批改。当然,范围只在A、B、C三组各组内部进行。学生们刚开始有点好奇,也有点不适应。毕竟,他们还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到老师上来。可就在这种好奇和不适应中,学生在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之时,也同样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当然,对于A组和B组的学生,教师还是要加以适当的指导。改过之后,我往往要选几篇改得好的作文当场朗读(仍分A、B、C组),并让大家探讨好在什么地方。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至关重要。而语文的成败,作文无疑是其中之关键。我始终认为,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充分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作文的快乐中,作文教学才能取得质的飞跃。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作文;兴趣;真情实感;分类教学;自信心;互批互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成败,有一半取决于作文教学。然而,好多同行与我一样,一谈起作文教学便直皱眉头。记得本人刚接手初一的两个班时,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作文更是“全线告急”。细细分析,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形:一、作文内容空洞无物,语句词不达意,错字别字频出,全文干巴巴,阅之苦涩无味;二、作文记流水账,平铺直叙,婆婆妈妈,拖泥带水,阅之头昏脑涨;三、作文大面积抄袭,偷梁换柱,张冠李戴,阅之怒不可遏;四、真正文词优美、内容丰富、表达生动、结构紧凑的好文章芳踪难觅、屈指可数。
鉴于此,本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尝试着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力求使学生的作文水准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首先在于他们把作文当作老师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一项任务,而不是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一种创作冲动。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觉察不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和触动人心的点点滴滴。自然,写起作文来总觉得无内容可写,无故事可言。其实,只要我们细心去体味生活,去打量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精彩的故事,也常常会发觉一些我们熟悉的感动,这些不就是我们创作的素材吗?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可曾几何时,我们真正地体会过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难道就没有那么一两个关于父母的感人故事吗?经过我如此这般启发,学生们往往茅塞顿开,一个个都来了兴致。我继续趁热打铁,以我们熟悉的课文《背影》为例,讲述朱自清如何抓住父亲的背影来布局谋篇,写出自己对父亲的真情实感。特别是“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用佝偻而肥胖的身躯艰难地翻过铁栅栏的那一段,写得如此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学生顿时明白,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起,原来是这样的容易;带着自己的真感情去写,竟又是如此的真切感人。当然,学生们渐渐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很自觉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寻找身边的感人瞬间,并欣然记下。
二、加强学生对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如果说一篇好文章是一座华丽大厦的话,那么文中的词句就是这座大厦的砖石。没有好的砖石,怎能砌出好的房子呢?如此看来,加强学生对词汇和语句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我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不管是课本上的,还是课外读物上的,只要是那些对事物描写得非常生动的语句,都通通记下来,并分门别类,时不时在空闲时间拿出来读一读,细细体味。我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在每节语文课前,利用三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新词句,并共同讨论这些词句在描写事物上的可取之处。久而久之,学生们本子上记的词汇和语句日渐增多,写作的自信心也大大提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们肚中有了大量的“米”,写起文章来当然文采飞扬,再也不会那样干巴巴的了。
三、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树立自信
新课程改革中,因材施教仍是一个核心内容。由于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作文亦是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通常把学生分成三组:A组、B组和C组。A组为基础组,对这类学生,我的要求是:不写错别字,无明显病句,语言较通顺,叙事较完整。B组为提高组,对这类学生,我的要求是:语言通顺,叙事完整且生动,布局合理,思路清晰。C组为超越组,对这类学生,当然也是少数学生,我的要求是:构思精巧,语言生动富有个性,叙事娓娓动听,描写细致入微。在这样的要求下,每位学生在自己的作文练习中,就经常能见到我对他们些许进步的表扬评语,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渐渐树立起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这种分组是动态的,A组的学生进步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划入B组,B组的学生同样也可以划入C组。总之,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所有学生都划入到C组的标准中来。
四、让学生互批互改,教师只是加以适当指导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作文教学中,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因而,在学生的小作中,我往往权力下放,让学生交换批改。当然,范围只在A、B、C三组各组内部进行。学生们刚开始有点好奇,也有点不适应。毕竟,他们还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到老师上来。可就在这种好奇和不适应中,学生在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之时,也同样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当然,对于A组和B组的学生,教师还是要加以适当的指导。改过之后,我往往要选几篇改得好的作文当场朗读(仍分A、B、C组),并让大家探讨好在什么地方。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至关重要。而语文的成败,作文无疑是其中之关键。我始终认为,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充分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作文的快乐中,作文教学才能取得质的飞跃。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