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尽奇峰打草稿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heng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中,素材的积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系列积累素材的方法,通过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网络环境下;作文素材;摭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一类学生,却笔有千斤,举之不起,抓耳挠腮。即使最终完成,文章亦肤浅、苍白,究其原因多为素材积累的不够,心中无内容。
  我们知道,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素材是基础,如果没有素材,一切都是白谈。而素材就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积累下来的,能够表现某种主题的材料。好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知生活,形成对生活的感受等。
  素材对写作如此重要,要写好作文,就需要广泛地占有素材。
  新课标有关作文方面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少致力于教改者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努力,譬如学生素材本。学生素材本诚然有可取之处,但携带不便、不易保存、难于交流等是其局限。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让学生可以很快了解天下事,读遍天下书。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一方面考验你的探究能力,但另一方面也考验你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借助网络进行素材的积累。
  一、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资源,在作文课上向学生展示一些画面,让学生感悟形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笔者曾在多媒体室念了一篇文章《陆地上的船长》,声音效果的立体感、浑厚性、穿透力远非“原声”可比拟。大致说的是一位舰只沉没了的船长疯了,回到偏僻的农村后,每天凌晨以晒谷场为船升旗、出航,有一次天忽转云滚,他焦急、暴怒、伤心。课堂鸦雀无声,学生为之动容。然后要求写一篇以熟悉的人为主的记叙文,学生热情极高。
  笔者亦曾以“风度”为话题,让学生在网上找《凤凰琴》等影视片断,身临其境感受“风度”。当学生情绪调动之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点拨,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风度,如此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
  二、搜索信息整理资源
  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活了,再针对话题作相关信息的搜集。学生在搜索器中键入“作文风度”,屏幕中会出现几万条材料,我们可以稍加整理,让学生发表在班级的“作文论坛”上。
  ①素材可以是文字。
  ②素材可以是音频。
  ③素材可以是图片。
  ④素材可以是视频。
  素材可来源于网络,亦可是报纸书籍上见过的,更提倡道听途说、亲身经历的人和事。
  学生积累素材之时应指导他们学会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
  三、共享资源提炼审美
  (一)交流素材
  所有的写作素材做一定的整理或不做整理发表在班级“作文论坛”上,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写作时可以随时借鉴。
  交流素材的目的就是改变“人人心中有,我却眼前无”的遗憾与训练学生视野更为广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愿意写,自由写,舒心写了。
  (二)提炼主题
  我们在网上搜集的素材并不一定可以直接使用,我们还需要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主题,或者提炼出较深层次的主题,一方面锻炼了他们处理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分析材料的能力。这一步是重中之重,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就提炼不出好的文章主题。由于学生经历、年龄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象,因此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深度,平淡无奇。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搜集材料,更要督促他们加工材料,形成自己的材料,只有加工过的材料才是自己的材料,自己运用起来才会信手拈来。
  选择运用素材的要求,具体而言当注意:
  首先,注重那些思想内容丰富、突出,最能打动人、说服人的素材。如《药》中坟上的花环,添了一点亮色,给人一丝希望。
  其次,选择那些能够说明、突出、烘托、暗示主题的素材。陆蠡《囚绿记》里枝繁叶茂的常春藤的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被作者自私地牵进屋子里后,“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更突出地表现了绿色对生命自由、希望快乐,国人对个性解放、民族觉醒、和平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追求的主题。
  再次,运用典型的、真实的、准确的素材。巴金《小狗包弟》里的小狗便如是。一位同学写母爱,小时问母亲自己从哪来的,母亲说:“有一回到河边洗衣服,从溪里捞来的。”极富代表性与情趣性,虽是闲笔,亦显真爱。
  如此便捷的信息资源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促进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使他们从单一的、狭小的思维空间延伸到对社会、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从而,使他们的文章有了深度和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得贤.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1(08).
  [2]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们必须爱岗敬业,通过多做小事、多做实事把一些平凡的事情精细化、效率化、习惯化。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更应该要心系班级,关爱学生,注重德育的培养,注重班级长效发展、并不断创新。  【关键词】立德为本;师爱;长效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二十年来,我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
【摘要】本文从文章布局谋篇的重要性说起,以语文版初中教材的课文为例,详细论述了常见的和创新的结构形式、作用以及写作时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醒写作者不要被形式所累,“不拘一格”著文章。  【关键词】记叙文;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类型;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把精美华丽的建筑和废弃颓败的建筑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同样的材料以特定形式结合在一起效果却迥然不同。前者可以给人雄伟神奇
【摘要】高考有“得阅读者,得天下”这样一个说法,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也决定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总体来看,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点从高中学生的高考中阅读的分率偏低就可窥一斑,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师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本文从《独坐轩记》一文中悟出了一些阅读复习教学方面的心得,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了语文阅读复习的具体策略,以期
【摘要】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对中职生应用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应用文的“瓶颈”做到心中有数,联系学生实际,按教材循序渐进、扎实有效教学,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实践,始终注意写作语言的准确、简明、得体,做到“语随体变”,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 应用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应用文写作技能是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改变以往“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引领学生走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倡导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之趣;养成读书习惯,激发写作灵感;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拓展写作视野。  【关键词】引导;学生;自然;生活;实践;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思枯涩,内容贫乏,是学生写作中常见的毛病。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说,作文不仅是一道难题,而且是一个大敌,学生往
【摘要】本文针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分析,探究其出现的新现象有:矛盾体词汇、普通词语和拼音一同出现以及各种网络成语的大量出现,并针对这些新词语的生命力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关键词】新词语;新现象;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汉语中,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变化最快的属词汇了。纵观2013年3月-2014年3月新出现的词汇,有以下几种新现象:
【摘要】本文就优化小学作文教师评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目前小学作文教师评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师评语;教师评语;艺术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小学作文教师评语现状与问题  (一)无的放矢  目前,你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忽视了自己跟小学生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差异,经常写出学生难以理解的评语。如:
【摘要】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使问题“精炼”。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及学生的认识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并灵活运用。  【关键词】精炼;启发性提问;关键点;追踪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职业提问者,细细想之,确实有理,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引导探索,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掌握技能,升华情感。说起问题,不禁想起读过的一篇文
【摘要】一说起作文,学生就头疼,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开源”的工作。多体验生活,习作才有源头活水,多阅读书籍,文章才会内容丰富,文采飞扬。  【关键词】生活;写作;源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写作文很头疼,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其实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头没有开通,学生无从表达。为学生“开源”工作
【摘要】当下,作文课成了一个大难题。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施背景、实践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等几方面阐述了“循环日记的实践与指导”的可行性。  【关键词】循环日记实践;背景与尝试;习作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下,有很多老师都说“一提起习作,学生害怕,教师头痛”!的确如此,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对于题材有限的农村小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