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这门课程内容多且繁杂,知识点零细;加上学生又有些眼高手低,对字、词、标点、文章层次等不屑一顾,致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要考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做一个合格的编辑,这些是最基本的功夫。为此,笔者以一篇高中课文《景泰蓝的制作》为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既达到了正字词的目的,又对专业学习起了警示作用。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总习惯停留在对“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的讲解上,语言训练往往很少,即使偶尔讲到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在说明文学习中通过炼字、析词来训练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重点。
对于《景泰蓝的制作》,我们不是要学习该篇文章中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而去当一个景泰蓝制作车间的技术工人,而是要以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为媒介,来学习字、词的使用。
在阅读课文之前,我把学生分成了若干个组,每组负责景泰蓝制作的一个工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阅读并讨论,讨论的话题是:本组负责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序,它在课文中的段落起止,要求用自己的话说出整个工序的操作流程。每组选派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本组的发言人,发言时可以按这样的语序来表达:我组要表述的是景泰蓝制作的第n个工序,具体内容体现在课文的某个段落到某个段落,工序名称我们拟定为……,这道工序的大体过程是……(当然也可以自由表达,但所言内容要是既定的)表达时力求语言表达准确、明了、精练。
十分钟后,第一组学生要求发言。“我们说的是景泰蓝制作的第一个工序,取名为‘做胎’,它具体体现在课文的第2~3段。‘做胎’就是用富有延展性的红铜做出景泰蓝的坯子……”班上同学明显有异议。
一个同学发言了:“‘做胎’这个名词不好,听了以后感觉景泰蓝做得很粗糙、很原始。”
“书上第一句话就这样说的呀!再说景泰蓝的胎就是手工做的嘛。”
“书上是用了‘做胎’这个词,但书上也用了‘制胎’这个词呀!其实书上还说到了铜胎的制作要‘尽打尽打’,那你们该不会用‘打胎’来概括吧?!”(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并鼓掌。)
之后,反驳的同学接着说:“其实‘制胎’和‘做胎’讲的的确是一个意思,但我觉得前者好像要雅致一些,后者似乎粗俗一些。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种文明于世的中国传统工艺,尽管它用手工,但做出来的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高雅的艺术品。所以,我觉得用‘制胎’比用‘做胎’好。”
第二组的同学急不可待地发言了:“我们这一组讲‘掐丝’,‘掐丝’的定义书上写得很清楚,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它的起止段是从4段到第7段。”他的话音未落,就有学生反对。
“应该是第4~9段。因为烧焊和煮洗就是为了使铜丝牢牢地粘在铜胎上。”
另一个同学却说:“也不对。应该是第4~8段。第9段‘煮洗’,肯定不包括在‘掐丝’里。因为烧焊之后,扁铜丝就已牢牢地粘在铜胎上面了。‘煮洗’应是第三个工序‘点蓝’前必须要做的,因为煮洗可以去掉掐丝后留在铜胎表面上的氧化物和脏东西,这样可使着色效果更好。所以,我觉得‘煮洗’应该包括在‘点蓝’这个工序里。你们看,第10段开头用了一个什么词——‘于是’,这不是表示第10段是紧接着第9段而来的吗?”同学们听后都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
在后面几组同学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我又设计了一道口头练习题。
(1)口头表达“我的拿手好菜”。(要求:为所做菜肴取一个特别的菜名,交待主要配料,说明主要炒制过程。)
(2)我曾吃过的一道绝色(或绝味)佳肴。(要求:给所吃菜肴取一个恰当的菜名,从主要原料以及色、香、味三方面对该菜肴作具体说明。)
五分钟后,学生要求发言。
龙丹:“我给大家煮一条鲤鱼。买一条这么大的鱼(伴随着手势),剖开、洗干净后放在油锅里煎,一边煎好后再煎另一边。”她一边说,同学们一边笑,可她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笑之处,还一本正经地往下讲:“然后放入一些水,煮呀煮呀煮呀煮,然后放一点味精、辣椒、大蒜头就可以吃了。哦,不对,忘了放盐了。还放一点盐吧!”
我说:“最后补放盐应该是个说明顺序的问题吧。除此之外,同学们觉得龙丹同学的发言哪些地方还要作修正?”
“有。‘这么大一条’表达不准确,可以改成‘一斤’或‘八两’。”
“那也不一定呀,难道每条鱼都是一斤或八两呀!我看限得太死了反而不好,不如说成‘一斤大小的鱼’,这样看起来不准确,但实际上最准确。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数字的表达都要这样,如龙丹说‘放入一些水’,‘一些水’是多少水呀,半盆也是一些,半桶也是一些,一菜碗也是一些。”同学对他投以赞许的眼光。
“时间的表述也不清楚。‘煮呀煮呀’,这样太不像说明文了,如果说成‘放入适量的水,先用猛火煮至沸腾,然后用文火再煮七八分钟至鱼汤呈乳白色即可’就好了!因为这样别人看了你的说明就会操作了。我妈妈昨天买了一盒药,怎么看也没看明白那个药品说明,又要称体重,又要做乘法,最后还是不知道应该吃多少,那个药品说明就没有写好。另外,我觉得那个‘边’字也用得不对,‘边’是一个方言词,规范的说法应是‘面’。”
任果同学讲的是清水煮荷包蛋,并取名为“太阳”,有同学则建议他改成“旭日东升”,说这样不仅像菜名,而且有动感。
“搞一锅水,……”同学们马上帮他换成了“舀”,有的同学觉得应该换成“烧”,有的同学还建议用“放”。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台发言,所以,我建议学生将以上两道作业题任选一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后来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不少佳作。如,“绝代双娇”(红辣椒炒青辣椒)、“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红烧猪蹄上香菜)、“火辣辣的吻”(红干椒炒猪嘴巴)、“十里飘香臭豆腐”、“海枯石烂鱼”等。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学生把这堂课挂在嘴边,回忆其中的甘味。他们说,如果每一次《出版专业基础知识》都这样上,那他们就不愁考试、考证与上岗能力了。
一次小小的课堂改革,让一门枯燥的课和一颗颗干涸的心都滋润起来了。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总习惯停留在对“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的讲解上,语言训练往往很少,即使偶尔讲到也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在说明文学习中通过炼字、析词来训练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重点。
对于《景泰蓝的制作》,我们不是要学习该篇文章中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而去当一个景泰蓝制作车间的技术工人,而是要以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为媒介,来学习字、词的使用。
在阅读课文之前,我把学生分成了若干个组,每组负责景泰蓝制作的一个工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阅读并讨论,讨论的话题是:本组负责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序,它在课文中的段落起止,要求用自己的话说出整个工序的操作流程。每组选派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本组的发言人,发言时可以按这样的语序来表达:我组要表述的是景泰蓝制作的第n个工序,具体内容体现在课文的某个段落到某个段落,工序名称我们拟定为……,这道工序的大体过程是……(当然也可以自由表达,但所言内容要是既定的)表达时力求语言表达准确、明了、精练。
十分钟后,第一组学生要求发言。“我们说的是景泰蓝制作的第一个工序,取名为‘做胎’,它具体体现在课文的第2~3段。‘做胎’就是用富有延展性的红铜做出景泰蓝的坯子……”班上同学明显有异议。
一个同学发言了:“‘做胎’这个名词不好,听了以后感觉景泰蓝做得很粗糙、很原始。”
“书上第一句话就这样说的呀!再说景泰蓝的胎就是手工做的嘛。”
“书上是用了‘做胎’这个词,但书上也用了‘制胎’这个词呀!其实书上还说到了铜胎的制作要‘尽打尽打’,那你们该不会用‘打胎’来概括吧?!”(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并鼓掌。)
之后,反驳的同学接着说:“其实‘制胎’和‘做胎’讲的的确是一个意思,但我觉得前者好像要雅致一些,后者似乎粗俗一些。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种文明于世的中国传统工艺,尽管它用手工,但做出来的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高雅的艺术品。所以,我觉得用‘制胎’比用‘做胎’好。”
第二组的同学急不可待地发言了:“我们这一组讲‘掐丝’,‘掐丝’的定义书上写得很清楚,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它的起止段是从4段到第7段。”他的话音未落,就有学生反对。
“应该是第4~9段。因为烧焊和煮洗就是为了使铜丝牢牢地粘在铜胎上。”
另一个同学却说:“也不对。应该是第4~8段。第9段‘煮洗’,肯定不包括在‘掐丝’里。因为烧焊之后,扁铜丝就已牢牢地粘在铜胎上面了。‘煮洗’应是第三个工序‘点蓝’前必须要做的,因为煮洗可以去掉掐丝后留在铜胎表面上的氧化物和脏东西,这样可使着色效果更好。所以,我觉得‘煮洗’应该包括在‘点蓝’这个工序里。你们看,第10段开头用了一个什么词——‘于是’,这不是表示第10段是紧接着第9段而来的吗?”同学们听后都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
在后面几组同学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我又设计了一道口头练习题。
(1)口头表达“我的拿手好菜”。(要求:为所做菜肴取一个特别的菜名,交待主要配料,说明主要炒制过程。)
(2)我曾吃过的一道绝色(或绝味)佳肴。(要求:给所吃菜肴取一个恰当的菜名,从主要原料以及色、香、味三方面对该菜肴作具体说明。)
五分钟后,学生要求发言。
龙丹:“我给大家煮一条鲤鱼。买一条这么大的鱼(伴随着手势),剖开、洗干净后放在油锅里煎,一边煎好后再煎另一边。”她一边说,同学们一边笑,可她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笑之处,还一本正经地往下讲:“然后放入一些水,煮呀煮呀煮呀煮,然后放一点味精、辣椒、大蒜头就可以吃了。哦,不对,忘了放盐了。还放一点盐吧!”
我说:“最后补放盐应该是个说明顺序的问题吧。除此之外,同学们觉得龙丹同学的发言哪些地方还要作修正?”
“有。‘这么大一条’表达不准确,可以改成‘一斤’或‘八两’。”
“那也不一定呀,难道每条鱼都是一斤或八两呀!我看限得太死了反而不好,不如说成‘一斤大小的鱼’,这样看起来不准确,但实际上最准确。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数字的表达都要这样,如龙丹说‘放入一些水’,‘一些水’是多少水呀,半盆也是一些,半桶也是一些,一菜碗也是一些。”同学对他投以赞许的眼光。
“时间的表述也不清楚。‘煮呀煮呀’,这样太不像说明文了,如果说成‘放入适量的水,先用猛火煮至沸腾,然后用文火再煮七八分钟至鱼汤呈乳白色即可’就好了!因为这样别人看了你的说明就会操作了。我妈妈昨天买了一盒药,怎么看也没看明白那个药品说明,又要称体重,又要做乘法,最后还是不知道应该吃多少,那个药品说明就没有写好。另外,我觉得那个‘边’字也用得不对,‘边’是一个方言词,规范的说法应是‘面’。”
任果同学讲的是清水煮荷包蛋,并取名为“太阳”,有同学则建议他改成“旭日东升”,说这样不仅像菜名,而且有动感。
“搞一锅水,……”同学们马上帮他换成了“舀”,有的同学觉得应该换成“烧”,有的同学还建议用“放”。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台发言,所以,我建议学生将以上两道作业题任选一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后来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不少佳作。如,“绝代双娇”(红辣椒炒青辣椒)、“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红烧猪蹄上香菜)、“火辣辣的吻”(红干椒炒猪嘴巴)、“十里飘香臭豆腐”、“海枯石烂鱼”等。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学生把这堂课挂在嘴边,回忆其中的甘味。他们说,如果每一次《出版专业基础知识》都这样上,那他们就不愁考试、考证与上岗能力了。
一次小小的课堂改革,让一门枯燥的课和一颗颗干涸的心都滋润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