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经典阅读 重视母语教育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满子,1919年生,浙江富阳人。解放前曾任报馆记者、编辑、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书店总编辑,大学中文系教授。1978年后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兼任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校教授、客座教授。何满子先生先后从事文艺理论、古代小说、中国思想史、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艺术形式论》《论<儒林外史>》《论金圣叹评改水浒传》《汲古说林》《文学对话》(与耿庸合作)《中古文人采风》《中国酒文化》《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水浒概说》《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漫话》《节令风俗故实》《忌讳及其他谈片》等。主编有《青年文学手册》(与耿庸合作),选注有《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集》,《古代短篇小说名作评注》(与李时人合作);《清诗精华二百首》(与曹明纲合作)等。1989年起结集的杂文随笔有《画虎十年》《绿色呐喊》《五杂侃》等。
  
  桑哲(以下简称桑):何先生,现在对《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解读比较多,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和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很受关注。您认为我们应如何解读《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何满子(以下简称何):《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弦户诵的通俗小说。它是集体积累型的历史小说,它的成书过程很复杂。从东晋起,三国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此基础上,罗贯中依据正史,参照民间艺人的《三国志平话》,地方志著作《华阳国志》,以及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将高文典册的历史改写成大众能通晓的小说。我没有系统地读过易中天先生的作品。 笼统的印象是,他用说书人的方法,将三国故事娓娓道来,可谓独辟蹊径。只是这种解读方法常夹有“戏说”的味道,其学术的严肃性值得怀疑。
  《三国演义》值得注意的有两大主旨。一是尊刘抑曹的正统观。旧有的正史,包括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把汉与晋之间的曹魏王朝当作正统。但魏末两晋时期,北方出现了少数民族统治的所谓“五胡乱华”时期,虽然中国过去一向以统治中原地区的王朝为正统,但更深入的是儒学教导下的“夷夏之辨”,使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不愿承认异民族的统治为正统,于是,东晋时期就有了“血统正统”的观念,把刘姓的西蜀视为正统,而把统治中原的曹操看作伪僭。正如南宋时期赵宋王朝的中原失陷于金人,朱熹的《通鉴纲目》为了要维护赵宋正统,也将曹操列为伪僭,而以蜀汉的刘备作正统,道理是一样的。这和广大汉族人民的意愿相合,所以,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能得到群众的喜爱并广为流传。第二个主旨是《三国演义》强调“义”的道德价值,“义”的价值高于“忠”。开头一回就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以后,刘备为了关羽被东吴杀害的桃园之义,竟把篡汉的大敌曹操置于不顾,破坏了联吴反曹的大方向而导致了夷陵之战。分明把“义”放在“忠”之上了。这是由于宋明以后市民社会逐渐发展强大,人口流动增加,社会上有“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的观念。市民社会强调“义”,市民的说唱文学也就强调“义”的道德价值,这种观念深深地反映在 《三国演义》之中。应该把这种小说的中心思想讲述透彻,使群众理解小说的主旨和历史才是正道,否则,“戏说一阵”,也只是热闹一阵而已。
  目前,《红楼梦》很“热”,吃“红楼”饭的人很多。《红楼梦》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我认为一部优秀的小说著作是具有多义性的,可以让读者有多元解读。刘心武有刘心武的解释,王蒙有王蒙的解释,他们都是聪明人,“红楼”是他们自己眼中的“红楼”,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桑:新课程改革提倡中学生多读名著,为此,有的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些文学名著缩略本,您认为青少年读名著缩略本有什么利弊?
  何:引导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缩略本,使他们开阔视野,是正确的。现在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让他们阅读名著全文是不现实的。由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读文学名著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文学名著缩略本如果编得好,当然也可以推广。缩略本要以部分节选为好,不要对原文进行断章取义地改编,应尽量保持原汁原味。譬如赤壁之战,从诸葛亮舌战群儒写起,写到大兵压境,孙、刘联合抗曹,直到华容道“义拜曹操”。把这一段的主过程抽出来,就比较合理一些,尽量不要去简写。比如《红楼梦》可以节选“晴雯之死”或者“宝玉挨打”。把完整的段落选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他们将来也不至于被误导。
  桑:上级教育部门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作为中学生的阅读书目加以推荐,您认为这样做是否合适呢?
  何:王国维是国学大师,《人间词话》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词这一文体的融会贯通的文论著作,立志于文学事业的人阅读《人间词话》会有很大帮助。另外,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也是不错的,读后会受益匪浅。对不专攻文学的人,比如对理工科的学生就不必做强制性要求,因为他们读了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用处不大。《人间词话》这部著作对现代学生来说太深奥了一点,中学生看了不一定能懂,但如果他们有兴趣,看看也是不错的,如果能读懂那就更好了。
  桑:何先生,您对这几年来青少年中的“八零后”现象,即中小学生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现象作何评价?
  何: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不仅要有扎实的写作基础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人生阅历。青少年年龄还小,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人生阅历也较浅。现在的青少年作家往往都是炒作出来的,比较浮躁,比如韩寒。文学之路仅靠天才加灵感是走不了多远的。当然,如果学生有兴趣、有才分,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其自然成长。
  桑:这几年在高考作文中有一些中学生用半文半白的文章进行答卷,有的学生在平时作文中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何:中学生写作应当以规范的白话文为主,半文半白的文章在沟通交流时会有障碍。如果哪个学生确有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对一些文言词语比较感兴趣,那也可以用文言表达;假如说是为了炫耀这种写法,在语言表达上矫揉造作,就是不可取的了。
  现在网络发展很快,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多,像“伊妹儿”这类表通讯的网络语言在作文中是可以用的;还有一种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比如“粉丝”这个词,大部分人都能懂,“金庸迷”就叫“金粉丝”,应用到作文中去也无妨。但像“菜鸟”之类不雅的词语就没有必要用。网络语言既然流行就有它的合理性,对此我们应持宽容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这也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
  桑:何先生,目前的学校教育从学前班开始就重视外语教学,一直到考硕士、考博士,似乎只要外语能过“关”,别的问题都不难解决。您认为外语教育会不会冲击我们的母语(汉语)教学?
  何:这些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中“外语热、母语冷”的现象普遍存在。我没有在正规学校念过书,因为我们家里情况不同,家里请的私塾老师给我上课,他们教我母语。我一直认为,母语是第一位的。一般地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语都讲不好,连汉字都掌握不了,他怎能学好外语呢?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把母语教好,母语不应当受冷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多掌握一两门外语是有必要的,这是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母语绝对不能丢掉,打好母语根基是学好外语的前提,这是无庸质疑的。
  桑:近几年来,有些人提出要淡化文言文教学,您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何:文言文在中学教学篇目里应该有一定的比重,在选文的时候要注意掌握两个尺度:“好又精”和“少而精”。从时代和派系上来说,“好又精”就是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到各个方面。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个方面的、各种类别的文章都要选一部分。“少而精”,是为了适当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是为了避免影响学生对现代语言的学习。总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有一个相对系统的认识。
  桑:20世纪80年代初期,徐中玉先生等人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大学都没有开,即便开了也不重视。您认为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有没有必要学习《大学语文》呢?
  何: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都应学习《大学语文》课。母语教育应该贯彻教育的始终,绝不能忽视。过去的语文大家朱自清先生在大学里也开设过这门课。我认为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都应该学习《大学语文》,都应该重视母语学习。
  
  (桑哲,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中语会理事)
其他文献
2003年9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经多方论证,确立了由中国著名作家、海大文学院院长王蒙教授提出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新校训,之前的校训予以废止。(2003年9月24日《大众日报》)  新校训的含义,“海纳百川”通俗易懂,比较容易理解。“取则行远”,王蒙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取则”典出晋陆机《文赋·序》:“操斧伐柯……取则不远”。则,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古今汉语词典》注释为:1.划分等级,也
期刊
引论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一部规范的中型语文词典,收词以普通话词汇为主,酌收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旧词语和文言词语以及一些专门词语。《现汉》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历经多次修订,2005年更是进行了大规模地修订,对那些有变化、有发展的词义作了较大的改动和补充,使它在释义的科学性、简明性、规范性方面更具特色,更具权威性。    一、释义方面    (一)字条所收义项 情况如下表:
期刊
现代汉语语法学者对“多/少+N”结构进行过历时考察,如:汪维辉(2003),他其实也只在文中对“少”直接修饰名词的问题做了较详细的考察。他认为:“少”直接修饰名词的用法先秦未见,始于西汉,消亡于元明,现代汉语中没有继承这一用法。我们通过考察分析认为,汪的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按历史阶段选取了一些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资料进行考察和统计,这些作品、资料主要是:  先秦:《尚书》、《诗经》;两汉:《论衡
期刊
一、引言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隐喻的这种认知功能在当代已被大家普遍认同,成为认知语言学探讨的热点。作为一种认知手段,隐喻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用具体的实物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使人类不断认识新事物新概念,成为一种给万事万物命名的主要手段(李国南,2001)。  隐喻的形成称为概念化(
期刊
引言    本文以历时中包含有共时,共时中包含有历时的相对时间观为哲学基础,利用动态流通语料库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在共时状态的现代汉语中对新词语进行历时考察与监测的问题。  一般来说,实用意义(有别于词典学的意义)上的“新词”有两个含义:第一,从时间参照角度来说,新词可以是“出现在某一时间段内或自某一时间点以来所首次出现的词汇”。第二,从蓝本参照角度来说,新词指的是“某一词典、一些词典或所有现有词典
期刊
“我的长梦被心中飞出的鸟啄醒。”(流逸《梦原跋涉》)“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歌曲《牵手》李子恒词),对于近些年来文艺作品中出现的类似句子,每每总有人感到莫名其妙,进而群起而攻之,批判它们不合语法,不合逻辑。其实,这里有误解和偏见。这些误解和偏见都与对一种文学创作技巧缺乏了解有关,这个技巧就是语言的陌生化。    一、陌生化的语言性质    关于语言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领域中出现了很多新事物、新现象和新观念,大量的新词新义随之产生。类词缀在创造新词的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热”便是其中一个。随便翻阅报刊杂志都可看到由“热”构成的新词,如:  (1)80年代中期以来的第二次文化热正在到来。(人民日报.1995.01)  (2)有限电视热的兴起,还为光纤通信创造了新市场。(人民日报.1995.01)  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新成员,“X
期刊
fans这个词,《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1988年11月,现代出版社)的解释为:(运动、表演艺术、或某名人的)热心的追随或支持者;迷。很明显,两方面都是意译。以前,我们在使用这个词时存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使用fans,英汉夹杂;二是使用“迷”,如“金庸迷”、“琼瑶迷”、歌迷、影迷、足球迷,或者直接称为“追星族”。例如:  (1)老人们是国债忠实fans(《新文化报》2005年04月11日)  (
期刊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现实中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多样的,反映在词义上,表现为词义的多样化。客观世界尽管纷繁复杂,但有一定的规律,对立统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反映在词义上,就构成了词义的同义、反义关系。   说词义具有同义、反义关系,并不是单指某一个词而言,而是把这个词放在其所在的系统里面来看,是通过它和别的词的对比,揭示其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明白,我们不妨把同义看作二
期刊
一、引言     “现场所有穿红(蓝/黄)色上衣的朋友将获得罗西尼手表一块。”   这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主持人李咏每期节目必说的一句话,但有时带“朋友”一词,有时不带,说成“现场所有穿红(蓝/黄)色上衣的,将获得罗西尼表业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穿红色上衣的”这个“的”字结构有两个功能,一是修饰中心语“朋友”,作定语;二是直接指称“穿红色上衣的朋友”,作主语。   同样的例子很多,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