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古蜀文明 研学旅行
摘要:“古蜀文明”主要是指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青羊宫文化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研学旅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走向博物馆或历史遗迹,接触到文物古迹,还原历史现场,主动探索历史,打开一扇学习历史的大门!
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思维缜密、科学实证的学科。传统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过于单一,教学过于抽象枯燥,学生不能感知历史;不能兼顾地方史……
什么样的历史课堂会让学生喜欢呢?怎样才能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倡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实施中学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走向博物馆或历史遗迹,接触到文物古迹,还原历史现场,主动探索历史,打开一扇学习历史的大门!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搜集、整理有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分析。
2.实地考察法:参观博物馆、参观遗址公园,获得相关历史信息。
3.比较研究法:对同时代文化的横向对比,对不同时代文化的纵向比较,找出这一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关联,得出这一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传承。
二、研学旅行实施的办法
1.确定研学目标和研学基地
文物是歷史文化遗存,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的实物见证。本研究引导学生从文物古迹、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结合,通过文物去研究、阐释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生学习了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历史。教材只讲了中原文明,却没有古蜀文明。古蜀,同一时代,甚至更早的文明,在中国的西南延续了两千年又消失了的文明,就在我们的脚下,却被中国人遗忘了两千年。
通常意义上的“古蜀文明”主要是指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青羊宫文化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杜宇氏、开明氏几个王朝。广汉三星堆文明上限4800年前,早于夏朝,下限3000年前,相当于商末周初,相当于从蚕丛氏到鱼凫氏这三朝,后期统治中心转移到成都,又经历了十二桥文化、青羊宫文化。古蜀文明既有其独特风格,又与中原及周边文化有着密切的交流。
确定研学旅行的目标——古蜀文明。组织学生学习有关三星堆等古蜀文明的知识:“三星堆”文化知识讲座,朗读极简版德阳考古史“三字经”、收看“三星堆”科教视频。
考察对象可以依据刘泽章编写的《考古版极简德阳史三字经》为总纲,确定研学基地——三星堆、金沙和四川省博物馆、都江堰、什邡博物馆及李冰陵(主要以李冰治水为目标)。
2.研学方案的设计
一种方案是:研学旅行任务由教师布置,做好出游计划和保障措施,带上设计好的研学手册,根据情况自愿、自主进行家庭亲子游。
也可以:实行研学旅行项目管理制度。由负责教师招募带队教师和家长、学生团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研究以下问题:研学目标、研学课题、旅行攻略、旅行准备,形成研学手册。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经学校或教育局相关部门审批合格,整个团队就可以出行。
还可以:与有资质的机构合作,几方签订合同、协议,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
3.研学手册的编写
教师带领学生设计研学手册——《探索古蜀文明,拓展历史视野》,内容符合初中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为学生自主研学旅行提供了知识拓展和任务指南。内容包括:
(1)研学准备。如:“请准备身份证(没有的可用户口薄,这是必备的)、学生证等相关证件”。
(3)知识普及。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说的是古时候把祭祀和打仗当作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和玉器一般是用来祭祀的。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两个巨大的祭祀坑像是匆匆掩埋的。大大小小的青铜器、玉器、包括一百多件金器等国之重器,不是被小心翼翼的埋藏,而是被按类别扔进两个大坑中,还有打砸、焚烧的痕迹,出土时好多文物损毁严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3)研学问题设计。如: 由于缺乏文字史料,我们很难弄清古蜀国的具体历史,但是基于现有考古成果,我们还是可以对古蜀国的历史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合理推测,请你选取一个角度,合理想象一个古蜀人生活或祭祀、或战争等场景,进行一段描写。你也可创作一首小诗,或是创作一幅有关三星堆的美术作品提交给老师!
4.实施研学旅行和提交研学报告
利用寒暑假实施研学,完成研学手册。学生利用假期整理完成研学手册、研学日记、报告等。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定。经整理,形成师生作品集:
(1)《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2)《三星堆研学旅行日记》
(3)《寒假作业——学生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川博游记录》
三、研学旅行实施的意义
本校在初一年级实施假期自主研学旅行任务,完成情况来看,全体学生都完成了川内研学旅行任务。
1.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科素养。文物就是第一手史料,对历史遗迹的实地考察,将书本所学加以延伸,与实物相互映证,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可观可感。学生们从考察中获取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对探索古蜀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家乡辉煌的古文明,家国情怀得到培养。
2.家庭亲子游研学,亲子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
3.研学旅行也为学生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对他们的生涯发展有着良好影响。三星堆有位全国著名的文物修复专家叫郭汉中。1986年祭祀坑出土文物古迹就临时寄存在他家。受此影响,他后来走上了修复文物的工作道路。
研学旅行助力历史教学,使教师收获、学生成长。随着本校研学旅行课程逐步推进和完善,必将推动教学领域的一场变革。
参考文献:
《古蜀文明:灿烂了两千年,消失了两千年》(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摘要:“古蜀文明”主要是指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青羊宫文化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研学旅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走向博物馆或历史遗迹,接触到文物古迹,还原历史现场,主动探索历史,打开一扇学习历史的大门!
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思维缜密、科学实证的学科。传统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过于单一,教学过于抽象枯燥,学生不能感知历史;不能兼顾地方史……
什么样的历史课堂会让学生喜欢呢?怎样才能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倡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实施中学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走向博物馆或历史遗迹,接触到文物古迹,还原历史现场,主动探索历史,打开一扇学习历史的大门!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搜集、整理有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分析。
2.实地考察法:参观博物馆、参观遗址公园,获得相关历史信息。
3.比较研究法:对同时代文化的横向对比,对不同时代文化的纵向比较,找出这一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关联,得出这一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传承。
二、研学旅行实施的办法
1.确定研学目标和研学基地
文物是歷史文化遗存,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的实物见证。本研究引导学生从文物古迹、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结合,通过文物去研究、阐释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生学习了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历史。教材只讲了中原文明,却没有古蜀文明。古蜀,同一时代,甚至更早的文明,在中国的西南延续了两千年又消失了的文明,就在我们的脚下,却被中国人遗忘了两千年。
通常意义上的“古蜀文明”主要是指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青羊宫文化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杜宇氏、开明氏几个王朝。广汉三星堆文明上限4800年前,早于夏朝,下限3000年前,相当于商末周初,相当于从蚕丛氏到鱼凫氏这三朝,后期统治中心转移到成都,又经历了十二桥文化、青羊宫文化。古蜀文明既有其独特风格,又与中原及周边文化有着密切的交流。
确定研学旅行的目标——古蜀文明。组织学生学习有关三星堆等古蜀文明的知识:“三星堆”文化知识讲座,朗读极简版德阳考古史“三字经”、收看“三星堆”科教视频。
考察对象可以依据刘泽章编写的《考古版极简德阳史三字经》为总纲,确定研学基地——三星堆、金沙和四川省博物馆、都江堰、什邡博物馆及李冰陵(主要以李冰治水为目标)。
2.研学方案的设计
一种方案是:研学旅行任务由教师布置,做好出游计划和保障措施,带上设计好的研学手册,根据情况自愿、自主进行家庭亲子游。
也可以:实行研学旅行项目管理制度。由负责教师招募带队教师和家长、学生团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研究以下问题:研学目标、研学课题、旅行攻略、旅行准备,形成研学手册。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经学校或教育局相关部门审批合格,整个团队就可以出行。
还可以:与有资质的机构合作,几方签订合同、协议,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
3.研学手册的编写
教师带领学生设计研学手册——《探索古蜀文明,拓展历史视野》,内容符合初中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为学生自主研学旅行提供了知识拓展和任务指南。内容包括:
(1)研学准备。如:“请准备身份证(没有的可用户口薄,这是必备的)、学生证等相关证件”。
(3)知识普及。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说的是古时候把祭祀和打仗当作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和玉器一般是用来祭祀的。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两个巨大的祭祀坑像是匆匆掩埋的。大大小小的青铜器、玉器、包括一百多件金器等国之重器,不是被小心翼翼的埋藏,而是被按类别扔进两个大坑中,还有打砸、焚烧的痕迹,出土时好多文物损毁严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3)研学问题设计。如: 由于缺乏文字史料,我们很难弄清古蜀国的具体历史,但是基于现有考古成果,我们还是可以对古蜀国的历史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合理推测,请你选取一个角度,合理想象一个古蜀人生活或祭祀、或战争等场景,进行一段描写。你也可创作一首小诗,或是创作一幅有关三星堆的美术作品提交给老师!
4.实施研学旅行和提交研学报告
利用寒暑假实施研学,完成研学手册。学生利用假期整理完成研学手册、研学日记、报告等。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定。经整理,形成师生作品集:
(1)《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2)《三星堆研学旅行日记》
(3)《寒假作业——学生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川博游记录》
三、研学旅行实施的意义
本校在初一年级实施假期自主研学旅行任务,完成情况来看,全体学生都完成了川内研学旅行任务。
1.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科素养。文物就是第一手史料,对历史遗迹的实地考察,将书本所学加以延伸,与实物相互映证,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可观可感。学生们从考察中获取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对探索古蜀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家乡辉煌的古文明,家国情怀得到培养。
2.家庭亲子游研学,亲子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
3.研学旅行也为学生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对他们的生涯发展有着良好影响。三星堆有位全国著名的文物修复专家叫郭汉中。1986年祭祀坑出土文物古迹就临时寄存在他家。受此影响,他后来走上了修复文物的工作道路。
研学旅行助力历史教学,使教师收获、学生成长。随着本校研学旅行课程逐步推进和完善,必将推动教学领域的一场变革。
参考文献:
《古蜀文明:灿烂了两千年,消失了两千年》(三星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