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逆境中成长
“张老师,如果没有您在这儿教孩子们,我的孩子早就转到别的小学去了。是因为有了您我们才不走的。我的孩子现在变成真正的小伙子了,您对孩子的影响真是太大了。”一位学生家长的“只言片语”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
逆境中,用心感悟成长
“凭什么拿我的孩子当实验品?”
回首这10年的教学生涯,一个个词语又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失落、迷惘、努力、奉献、成长、自信……但无论哪个词,似乎也比不上上面那位家长说的话带来的震撼。
刚踏入工作岗位的第二年,我便遭遇了“生存危机”——面临着下岗的窘境。那时的我由于欠缺工作经验,所教的班级管理混乱,学生成绩不理想,在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声中,我被调离到分校去任职。
此时,我对自己的梦想开始动摇了。满腔的热情遭遇冷水,我曾质问为什么全身心地投入却遭来如此回报。不过,当静下心慢慢反思后,我发现人必须要理性面对现实,敢于挑战自己。于是,我强迫自己开始魔鬼式的磨炼。
每当子夜来临的时候,别人早已进入梦乡,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教研世界中,潜心备课、钻研教材。在我的作息表里,没有下班的概念。不管什么季节,不论睡得多晚,早晨7点到校,晚上9点回宿舍,是我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周一节校级公开课,每学期至少看三本教育教学专著,是我给自己立下的“死命令”。每当想懈怠的时候,之前家长的质疑声便会立刻萦绕在我耳畔,警钟响起。我要用自己厚实、有质感的人生去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学生不是我的“实验品”。
2006年,我遇到了著名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并且特别荣幸拜王老师为师。在这13年中,她给我的影响特别大,无论是每一节课的备课,还是“眼中不仅有学生,更要把学生放在心里”的叮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王老师鼓励我写随笔,这给了我一生的指引。从2006年到现在,我写了几十万字的随笔,出了两本专著,这都和那时候王老师的鼓励分不开。还记得我每写一篇随笔,王老师就真诚地和我互动,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我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王文丽老师曾说:“我对张龙这个徒弟是满意,甚至是得意的,不光因为我们走过的路几乎完全相同,更因为目标始终一致:对于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事业,都抱有一種‘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把自己所做的学问或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这样,才可以有一番成就。”我想说,这都是王老师点燃了我对教育的热爱,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
历练中,用情温暖人生
工作就是这样,我选择了就不后悔。
2010年夏天,我被选派为北京地区唯一参加“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的选手。在准备参赛的短短三个月中,我几乎每天都要改一遍教案。有时候和专家讨论完教案后已经是晚上10点了,而备课到凌晨两点对我来说则是家常便饭。当时,我的女儿只有三个多月大,好不容易认识我了,可是因为作息无法同步,几天碰不上面后女儿又不认识我了。在那段日子里,我没有给她喂过一次奶粉,心里充满了愧疚。
功夫总是垂青有心人,最终我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赢得了领导、专家、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本届大赛语文教学“最完美的转身”。这不仅代表着北京市课程改革最前沿的理念,凝聚着自己从教以来的经验和智慧,更是倾注着北京小学语文界专家的心血。崔峦先生曾这样勉励我:“梦想有多远,行动就能走多远;学习有多勤,学问就能有多深;教学有多钻,功力就能有多强;做人有多好,成就就能有多高。”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张立军主任曾这样评价我:“张龙是用思想行路的教学者,他用思想行路是走得实在的。当很多人用诸多莫名的术语飙高调时,张龙的教学思想却渐渐从他的课堂里长出来,开始也许是野生状态,后经他与相关理论的不断对接,削枝强干,并经由更多的实践检验,于是渐有自成一体之势,而这常被说成是他的教学风格。”
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自豪和骄傲。没有爱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光有爱而没有能力则肩负不起教师的重任。我之所以不断地挑战自己,是想让自己丰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肩负教育的重任,给学生以知识,给学生打好精神底色。我经常想:对教师这个职业如果多一些使命感,生命就会多一份精彩。当爱与责任同在,生命与使命同行时,人格就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感恩中,用爱传递人生
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画,在这幅画中,有浓淡、深浅、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色调与伏笔。我希望我的人生画卷是这样的:以梦想作布局,以挑战作笔锋,以责任作意境,以感恩作色调。
工作17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我在语文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成长的同时,我也始终把助人成长放在第一位。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我也不断帮助青年教师进步,校内校外帮助的30余名青年教师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我想,当我们始终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会无怨无悔,就会做好传承与接力。
工作17年,是磨砺的17年!
面对诸多质疑的家长,面对毫无对策的班级管理,面对一些“难管”的学生,面对……我真的想退缩了,因为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一切……那年我20岁。20岁的我想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可命运与我开了个玩笑;20岁的我想征服命运,可命运却没有偏袒于我。所以,我只能望着楼宇中间的那片天空,踩着那飘落下来的一片片黄叶,伴着汽车驶过的“嗖嗖”声,独自前行……
工作17年,是成长的17年!
2002年,第一次走上讲台,心中涌动着激情!2005年,第一次承担区级公开课,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感动!2006年,第一次承担市级公开课,心中的那份担心与喜悦相伴!2007年,第一次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心中便有了做一名出色教育者的信念!2008年,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荣获特等奖!2010年,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荣获特等奖!那年我27岁。27岁的我有一个梦想,梦想自己真的能够成为学生的知己,梦想自己真的能够寻找到教育教学的真谛。所以,我在沿途寻觅,我看到了细雨浇灌下的嫩叶发着亮光,闻到了微风吹拂下花的香气…… 工作17年,是幸福的17年!
当春节的钟声敲响,所教过的学生发来问候信息的时候,那就是幸福;当困难摆在面前,家长和孩子们毫不犹豫地说“张老师,看我们的”的时候,那就是幸福;当自己的学生走过中学时代,回过头来对我说“张老师,我还是爱听您讲的课”“我们都在默默关注着您”的时候,那就是幸福;当我在最艰难的时候,身边还有同事、好友的陪伴,那就是幸福……
17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流逝的时光成就了一个年轻的教师,也沉淀出一个伟大的梦想——学生不是我的实验品!我要用自己厚实、有质感的人生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至今,我依然怀揣着这样的梦想,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基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谈古诗教学
——以《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为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适应当今的教育要求和发展趋势,它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并对这些认知技能做了具体的定义。其中,“记忆、理解”是学习的低层次目标,而“评价和创造”是学习的高层次目标,从而揭示了学习活动的层次性。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是统编本三年级的古诗。三首古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后两句写出了硕果累累的景象,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夜书所见》写的是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一、聚焦景物,想象画面,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从不同类型的书面语或图形功能构建意义以解释想法或概念。在古诗教学中,理解诗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理解诗的语言,既能让学生感觉有滋有味,又能在意境中理解古诗呢?聚焦景物、想象画面是理解古诗的重要方法。
在教学这三首诗时,可以从问题入手:这三首诗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聚焦到描写秋天的景象。《山行》中有寒山、枫林、霜叶这些景象。《赠刘景文》中有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景象。《夜书所见》中有寒声、秋风等景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找到这些景象不难,但是如何结合这些景象发挥想象是有难度的。古诗的想象主要基于古诗的字词含义与意象,从片段的画面中填补联系,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欣赏水平等因素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如,《山行》可以抓住“生”这个字,围绕白云和人家进行想象,云雾缭绕,几座房屋,像仙境一样。一个“生”字把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赠刘景文》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荷尽”“擎雨盖”“菊残”“橙黄橘绿”等景象。《夜书所见》可以从画面中填补聯系,引导学生想一想“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儿童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通过想象、动笔表达,将诗歌的语言在头脑中转换成美丽的风景图,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抓住字眼,品味细节,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就是将学会的材料或概念分成几个部分,确定各部分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各部分与整体结构或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想法中建立联系。在古诗教学中,也可以把诗分成几个部分来学习,感受部分之间的联系。比如《山行》这首诗,可以分为两幅画面——远景和近景。当我们诵读第一、二句的时候,就要读出那份悠远的意境。当我们读第三、四句的时候,就要读出那份热烈与美好。在教学《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时候,诗中提到了植物的叶、花、果实,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作者在写这几句诗的时候情感是否一样。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首诗中都描写了植物的哪几个部分?
生:荷叶。
生:菊花。
生:果实。
师:你觉得作者在写植物这三个部分的时候,情感是一样的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是什么样的
情感。
生:我觉得感觉是不一样的,前面是忧愁,后面是回忆一年中最好的景色。
生:我觉得情感是不一样的,荷花凋谢,菊花也没有了,可以看出有点忧愁。然后他写的是橙黄橘绿,这些果实都成熟了,可以看出很高兴。
师:她从诗中读到了人生。
生:我认为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说明荷花没有了,菊花没有了,有一种遗憾。第二句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又是一种喜悦感。
师:“荷尽已无擎雨盖”和“菊残犹有傲霜枝”都是遗憾吗?这两句的情感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同,哪句更忧伤一些?
生:荷尽已无擎雨盖。
师:我们带着情感的变化读一读这首诗。
在教学《夜书所见》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客”字联系前后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从“江上秋风动客情”感受作者心情的低落,又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
总之,这三首诗,我们都能够抓住字眼,通过品析一些细节去感知诗的内容,感受作者的心情,进而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中。
三、通过关联诗文与背景,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评价是指通过检查和审辨并基于准则和标准形成评判,证明观点或决策是否正确。《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刘禹锡的一句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引导学生进行评判,这三首诗到底是悲秋还是悦秋呢?
积极情绪的词:二月花、橙黄橘绿。
消极情绪的词:萧萧、寒声、秋风。
二月花、橙黄橘绿都能让人感到喜悦之情,而萧萧、寒声等又让人感到萧条与寂寥。通过评价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认知。在讲解《赠刘景文》的时候,则须关联到背景。教学片段如下:
师:《赠刘景文》这首诗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情感,必须得借助资料。(出示)
刘景文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刘平驻守边境,因孤军无援战死。家里只剩景文一人,苏轼在杭州见到他时, 刘景文已58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 刘景文才得以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 景文就死去了。
生:这首诗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从上面的资料得知,刘景文经苏轼推荐给朝廷才得以小小升官。在刘景文生活到低谷的时候,苏轼就写了这么一首诗送给刘景文。
师:刘景文那时已经多大岁数了?
生:58岁。
师:58岁,还没有得以升迁,你说他什么心情?
生:悲伤。
生:忧愁。
生:低落。
师:所以在刘景文的眼中,他会看到什么景象?
生:就是那种已经落败的荷花和菊花。
师:刘景文的内心是失落的、苦闷的,所以他看到的景象也是萧条的,他看到的只是荷尽菊残。苏轼想让他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生:橙黄橘绿。
师: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什么样的情感?
生:对刘景文的鼓励之情。
通过关联诗文和背景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内在情感被调动起来,学生会评价、会思考,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判断。经过长期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的主见一旦形成,对今后自身的发展将起到无可限量的作用。
这节课的教学,以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在这三首古诗中对理解、分析、评价三个层面进行尝试。我们不难发现,经历了思考之后的教学,有了理论依据之后的教学,会让我们的情与理更好地交融在课堂上,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张老师,如果没有您在这儿教孩子们,我的孩子早就转到别的小学去了。是因为有了您我们才不走的。我的孩子现在变成真正的小伙子了,您对孩子的影响真是太大了。”一位学生家长的“只言片语”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
逆境中,用心感悟成长
“凭什么拿我的孩子当实验品?”
回首这10年的教学生涯,一个个词语又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失落、迷惘、努力、奉献、成长、自信……但无论哪个词,似乎也比不上上面那位家长说的话带来的震撼。
刚踏入工作岗位的第二年,我便遭遇了“生存危机”——面临着下岗的窘境。那时的我由于欠缺工作经验,所教的班级管理混乱,学生成绩不理想,在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声中,我被调离到分校去任职。
此时,我对自己的梦想开始动摇了。满腔的热情遭遇冷水,我曾质问为什么全身心地投入却遭来如此回报。不过,当静下心慢慢反思后,我发现人必须要理性面对现实,敢于挑战自己。于是,我强迫自己开始魔鬼式的磨炼。
每当子夜来临的时候,别人早已进入梦乡,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教研世界中,潜心备课、钻研教材。在我的作息表里,没有下班的概念。不管什么季节,不论睡得多晚,早晨7点到校,晚上9点回宿舍,是我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周一节校级公开课,每学期至少看三本教育教学专著,是我给自己立下的“死命令”。每当想懈怠的时候,之前家长的质疑声便会立刻萦绕在我耳畔,警钟响起。我要用自己厚实、有质感的人生去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学生不是我的“实验品”。
2006年,我遇到了著名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并且特别荣幸拜王老师为师。在这13年中,她给我的影响特别大,无论是每一节课的备课,还是“眼中不仅有学生,更要把学生放在心里”的叮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王老师鼓励我写随笔,这给了我一生的指引。从2006年到现在,我写了几十万字的随笔,出了两本专著,这都和那时候王老师的鼓励分不开。还记得我每写一篇随笔,王老师就真诚地和我互动,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我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王文丽老师曾说:“我对张龙这个徒弟是满意,甚至是得意的,不光因为我们走过的路几乎完全相同,更因为目标始终一致:对于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事业,都抱有一種‘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把自己所做的学问或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这样,才可以有一番成就。”我想说,这都是王老师点燃了我对教育的热爱,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
历练中,用情温暖人生
工作就是这样,我选择了就不后悔。
2010年夏天,我被选派为北京地区唯一参加“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的选手。在准备参赛的短短三个月中,我几乎每天都要改一遍教案。有时候和专家讨论完教案后已经是晚上10点了,而备课到凌晨两点对我来说则是家常便饭。当时,我的女儿只有三个多月大,好不容易认识我了,可是因为作息无法同步,几天碰不上面后女儿又不认识我了。在那段日子里,我没有给她喂过一次奶粉,心里充满了愧疚。
功夫总是垂青有心人,最终我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赢得了领导、专家、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本届大赛语文教学“最完美的转身”。这不仅代表着北京市课程改革最前沿的理念,凝聚着自己从教以来的经验和智慧,更是倾注着北京小学语文界专家的心血。崔峦先生曾这样勉励我:“梦想有多远,行动就能走多远;学习有多勤,学问就能有多深;教学有多钻,功力就能有多强;做人有多好,成就就能有多高。”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张立军主任曾这样评价我:“张龙是用思想行路的教学者,他用思想行路是走得实在的。当很多人用诸多莫名的术语飙高调时,张龙的教学思想却渐渐从他的课堂里长出来,开始也许是野生状态,后经他与相关理论的不断对接,削枝强干,并经由更多的实践检验,于是渐有自成一体之势,而这常被说成是他的教学风格。”
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自豪和骄傲。没有爱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光有爱而没有能力则肩负不起教师的重任。我之所以不断地挑战自己,是想让自己丰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肩负教育的重任,给学生以知识,给学生打好精神底色。我经常想:对教师这个职业如果多一些使命感,生命就会多一份精彩。当爱与责任同在,生命与使命同行时,人格就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感恩中,用爱传递人生
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画,在这幅画中,有浓淡、深浅、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色调与伏笔。我希望我的人生画卷是这样的:以梦想作布局,以挑战作笔锋,以责任作意境,以感恩作色调。
工作17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我在语文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成长的同时,我也始终把助人成长放在第一位。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我也不断帮助青年教师进步,校内校外帮助的30余名青年教师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我想,当我们始终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会无怨无悔,就会做好传承与接力。
工作17年,是磨砺的17年!
面对诸多质疑的家长,面对毫无对策的班级管理,面对一些“难管”的学生,面对……我真的想退缩了,因为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一切……那年我20岁。20岁的我想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可命运与我开了个玩笑;20岁的我想征服命运,可命运却没有偏袒于我。所以,我只能望着楼宇中间的那片天空,踩着那飘落下来的一片片黄叶,伴着汽车驶过的“嗖嗖”声,独自前行……
工作17年,是成长的17年!
2002年,第一次走上讲台,心中涌动着激情!2005年,第一次承担区级公开课,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感动!2006年,第一次承担市级公开课,心中的那份担心与喜悦相伴!2007年,第一次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心中便有了做一名出色教育者的信念!2008年,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荣获特等奖!2010年,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荣获特等奖!那年我27岁。27岁的我有一个梦想,梦想自己真的能够成为学生的知己,梦想自己真的能够寻找到教育教学的真谛。所以,我在沿途寻觅,我看到了细雨浇灌下的嫩叶发着亮光,闻到了微风吹拂下花的香气…… 工作17年,是幸福的17年!
当春节的钟声敲响,所教过的学生发来问候信息的时候,那就是幸福;当困难摆在面前,家长和孩子们毫不犹豫地说“张老师,看我们的”的时候,那就是幸福;当自己的学生走过中学时代,回过头来对我说“张老师,我还是爱听您讲的课”“我们都在默默关注着您”的时候,那就是幸福;当我在最艰难的时候,身边还有同事、好友的陪伴,那就是幸福……
17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流逝的时光成就了一个年轻的教师,也沉淀出一个伟大的梦想——学生不是我的实验品!我要用自己厚实、有质感的人生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至今,我依然怀揣着这样的梦想,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基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谈古诗教学
——以《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为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适应当今的教育要求和发展趋势,它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并对这些认知技能做了具体的定义。其中,“记忆、理解”是学习的低层次目标,而“评价和创造”是学习的高层次目标,从而揭示了学习活动的层次性。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是统编本三年级的古诗。三首古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后两句写出了硕果累累的景象,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夜书所见》写的是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一、聚焦景物,想象画面,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从不同类型的书面语或图形功能构建意义以解释想法或概念。在古诗教学中,理解诗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理解诗的语言,既能让学生感觉有滋有味,又能在意境中理解古诗呢?聚焦景物、想象画面是理解古诗的重要方法。
在教学这三首诗时,可以从问题入手:这三首诗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聚焦到描写秋天的景象。《山行》中有寒山、枫林、霜叶这些景象。《赠刘景文》中有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景象。《夜书所见》中有寒声、秋风等景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找到这些景象不难,但是如何结合这些景象发挥想象是有难度的。古诗的想象主要基于古诗的字词含义与意象,从片段的画面中填补联系,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欣赏水平等因素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如,《山行》可以抓住“生”这个字,围绕白云和人家进行想象,云雾缭绕,几座房屋,像仙境一样。一个“生”字把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赠刘景文》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荷尽”“擎雨盖”“菊残”“橙黄橘绿”等景象。《夜书所见》可以从画面中填补聯系,引导学生想一想“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儿童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通过想象、动笔表达,将诗歌的语言在头脑中转换成美丽的风景图,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抓住字眼,品味细节,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就是将学会的材料或概念分成几个部分,确定各部分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各部分与整体结构或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想法中建立联系。在古诗教学中,也可以把诗分成几个部分来学习,感受部分之间的联系。比如《山行》这首诗,可以分为两幅画面——远景和近景。当我们诵读第一、二句的时候,就要读出那份悠远的意境。当我们读第三、四句的时候,就要读出那份热烈与美好。在教学《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时候,诗中提到了植物的叶、花、果实,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作者在写这几句诗的时候情感是否一样。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首诗中都描写了植物的哪几个部分?
生:荷叶。
生:菊花。
生:果实。
师:你觉得作者在写植物这三个部分的时候,情感是一样的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是什么样的
情感。
生:我觉得感觉是不一样的,前面是忧愁,后面是回忆一年中最好的景色。
生:我觉得情感是不一样的,荷花凋谢,菊花也没有了,可以看出有点忧愁。然后他写的是橙黄橘绿,这些果实都成熟了,可以看出很高兴。
师:她从诗中读到了人生。
生:我认为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说明荷花没有了,菊花没有了,有一种遗憾。第二句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又是一种喜悦感。
师:“荷尽已无擎雨盖”和“菊残犹有傲霜枝”都是遗憾吗?这两句的情感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同,哪句更忧伤一些?
生:荷尽已无擎雨盖。
师:我们带着情感的变化读一读这首诗。
在教学《夜书所见》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客”字联系前后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从“江上秋风动客情”感受作者心情的低落,又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
总之,这三首诗,我们都能够抓住字眼,通过品析一些细节去感知诗的内容,感受作者的心情,进而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中。
三、通过关联诗文与背景,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评价是指通过检查和审辨并基于准则和标准形成评判,证明观点或决策是否正确。《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刘禹锡的一句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引导学生进行评判,这三首诗到底是悲秋还是悦秋呢?
积极情绪的词:二月花、橙黄橘绿。
消极情绪的词:萧萧、寒声、秋风。
二月花、橙黄橘绿都能让人感到喜悦之情,而萧萧、寒声等又让人感到萧条与寂寥。通过评价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认知。在讲解《赠刘景文》的时候,则须关联到背景。教学片段如下:
师:《赠刘景文》这首诗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情感,必须得借助资料。(出示)
刘景文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刘平驻守边境,因孤军无援战死。家里只剩景文一人,苏轼在杭州见到他时, 刘景文已58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 刘景文才得以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 景文就死去了。
生:这首诗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从上面的资料得知,刘景文经苏轼推荐给朝廷才得以小小升官。在刘景文生活到低谷的时候,苏轼就写了这么一首诗送给刘景文。
师:刘景文那时已经多大岁数了?
生:58岁。
师:58岁,还没有得以升迁,你说他什么心情?
生:悲伤。
生:忧愁。
生:低落。
师:所以在刘景文的眼中,他会看到什么景象?
生:就是那种已经落败的荷花和菊花。
师:刘景文的内心是失落的、苦闷的,所以他看到的景象也是萧条的,他看到的只是荷尽菊残。苏轼想让他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生:橙黄橘绿。
师: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什么样的情感?
生:对刘景文的鼓励之情。
通过关联诗文和背景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内在情感被调动起来,学生会评价、会思考,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判断。经过长期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的主见一旦形成,对今后自身的发展将起到无可限量的作用。
这节课的教学,以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在这三首古诗中对理解、分析、评价三个层面进行尝试。我们不难发现,经历了思考之后的教学,有了理论依据之后的教学,会让我们的情与理更好地交融在课堂上,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