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 构建物理课堂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建构物理课堂应突出以下环节(以“光的传播”的教学为例).
  1.目标解读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光的传播”的三维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解读目标.了解什么是光源;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教师应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前提,明确学习任务.
  2.提问探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设计问题,使学习内容问题化.例如,光沿直线传播的教学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分几类?(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传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将上述问题呈现于屏幕,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对照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这一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手影、小孔成像、日食的成因、月食的成因等能够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现象.通过图像、视频、动画模拟、演播等手段,把光学物理知识、原理回归到自然和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营造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情境,向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及时收集信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以平等民主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外交流讨论,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或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问题,归纳总结出光线的传播途径.
  3.播放结论
  各小组学生通过自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后,教师要及时收集信息,以提问方式了解各组学生对所设计问题的理解情况.教师适时予以点拨、点评,纠正学生所得结论中存在的差错.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将正确的结论播放于屏幕,完成本节知识体系的建构.
  4.练习反馈
  在课堂小结后,教师将设计好的课堂练习题出示在屏幕上,对知识点进行全面反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在互动中提高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提高教学效率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用多媒体将教师的板书、板画、抄写例题的时间节省下来,将学生难以理解、用语言又难以表达的物理现象及规律用课件展示,有利于学生形象地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省去教师的重复讲解,可以减少辅导时间.教学任务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讨论和思考时间,或者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醒自悟时间,为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供可能.这样,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了基础.
  2.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中的许多原理非常抽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采用信息技术,把物理规律具体化.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拿日食和月食举例说明.如果教师只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对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进行描述,很多学生都理解不透,教师如果能利用Flash课件形象地进行演示,使学生从演示中准确地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了解光的直射原理,学生不仅不会感到这部分知识难学,而且会感到这部分知识有趣.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图片或动画,化抽象为直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增强实验可视性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的可见度小,学生观察不清楚,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放大功能,把这些物理现象进行放大,学生就能够观察清楚.例如,在讲“电流表的读数”时,由于电流表太小,学生无法看清楚电流表的数字,教师可以把表盘放大,学生就会观察得很清楚,从而有效地提升实验效果.
  4.方便讲练测评
  有些课后习题实践性很强.例如,飞机投弹问题,学生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讲解同样很费力,而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则可轻松完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课件可供学生反复练习使用.建立试题信息库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阶段性测试时,可以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成符合要求的试题,使检测题的命题变得轻而易举,可使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节时增效、简便快捷.
其他文献
摘要:教材上的课文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是吃不饱的。在完成了基础课程任务后,笔者在班级上开展了课外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聚焦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应该重新思考课外阅读的价值,增加文学作品的比例,开展师生经典共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经典阅读;小王子;文学阅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正>《亮点:在反复打造中熠熠生辉》是《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执教者周乘波、观察者莫家泉两位老师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载体,通过课堂实录、对话
所谓教学有效性,是指有效地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的教学行为.其中的“效”可理解成为效率、效益,指在同样的教学课时中使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与提高.实践证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判断  标准  为了探究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有必要根据物理教学的经验,为教学有效性设定一个标准.标准建立以后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就是词汇的学习,词汇的学习在整个高中阶段也是重中之重。词汇量的多少对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词汇是他们做阅读题的最大障碍。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文章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课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实施背景  进入21世纪,国家实力的竞争逐渐演变为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竞争的基础是教育,是人才,特别是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任何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培养适应国际竞争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评价等都因此发生一系列革命性的改变。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文化精神是指所具有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属性的客观事物的特殊性质;毋庸置疑,任何一门课程的理论或实践必定载负着某种人文精神的成分;英语教育作为一种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的事物,它的发展与延续也是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非常现实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人文精神;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教师应想尽办法,积极引导,使学生感到学习是需要与愉快.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由“苦学”变为“乐学”,从“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化学发展史激发兴趣  化学教学起头起得如何,对学
中共执政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此,毛泽东结合实际,提出了关于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观点,推动了党的各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为推动新课程改革起到了显著作用。本文将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多媒体课件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111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为推动新课程改革起到了显著作用。但使用不当或过分滥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从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入手,教会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教师必须适时、适宜地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主反馈的训练和指导,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现语文教学中“教为了不教”的理想。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