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书写错别字现象及成因分析
当前学生错别字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为:
1 笔画错误。表现为多笔画或少笔画、错笔画。如“茂盛”的“茂”中间多一点了,“染”的右上角“九”字上多一点写成“丸”,“犹豫”的“豫”字中“予”多一撇了,甚至“因为”的“因”最后一横没有了;“搜查”的“搜”字右边一竖没有竖到“又”字上……
2 部首或偏旁错误。如把“鞭策”的“策”写成草字头,“一尘不染”的“尘”字写成“尖”,“牵”手的“牵”下面的“牛”写成“车”甚至“可”。
3 别字。“身临其境”,“身”写成“生”“深”,“其”写成“奇”,“兴高采烈”的“采”写成“彩”等。这类错误在成语等约定俗成的词语或短句中尤为多见。
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与小学生年龄特点及自主识字方式方法有关
①小学生受其自身年龄、智力发展影响,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强,对汉字的记忆往往是块状记忆,对形近字能识不一定能写。
②与学生书写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③受自主识字方式影响,小学生所识的字有的是在生活中认识的,如大街上各式商场招牌上的汉字,各种商品包装上的汉字;有的仅仅是“道听途说”,从电影电视或人们日常交谈中听来的。他们对这些字的字形、字义只是一知半解,书写时出现错别字也就在所难免了。
2 与教师识字教学方式方法欠妥有关
无论是生字的教学方法上,还是对学生已有错别字的纠正上,许多老师多采用依葫芦画瓢,死记硬写的方式,他们所谓的辨析只是“形而上”的。
二、从汉字的造字本源出发,提高教学科学性,减少差错率
古人造字,以象形为基础,逐渐有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字形虽有演变,但仍是世界上唯一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体系,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追本溯源,我们应尽可能引导学生从汉字字形来源上观察分析,让学生把字音、字形、字义结合起来学习,做到不光知其然——现在的字形,更知其所以然——知道这个字为何这样写,从而做到看字知义,由义而形的掌握个个汉字,杜绝错别字现象。
1 象形字,追本溯源,还原字形解字义。汉字的“六书”,无不以象形为基础。象形字是汉字的母体,是一种直观描绘事物的方法,注重图画性,显示出汉民族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字的笔画和字形,即什么像什么。有的还可查阅古文字字形,这样把字变成画面、情景、故事,学生就会牢记字形。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也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益。
2 指事字,抓住特点,还原抽象为形象。指事字数量极少,它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符号,或者象形字加以变化,表示新的意思。它的特点就是重在表示突出的、比较抽象的“事”。如:“上下中刃叉州太本末八丢互甩”。
教学时,把这些抽象的笔画还原为事物的本来形象,学生就很容易懂得这个字的造字原理,容易记住字形。如“本”木下一横表示是树的下部,由此表示树根,引申为主要、本来、根据等。“末”是树的上头,即树梢,引申表示不重要、最后等。
3 会意字,化整为零,分析综合解字义。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会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教学时,让学生观察分析会意字的部件,再综合思考,就可明了字的意思。如“染”,学生容易在“九”宇上加一点,写成“丸”。如果教学时,和学生这样分析:染,三点水,表示和水有关;木,这里指草木染料;九,表示次数多。再把三个偏旁的意思贯穿起来,就是“染”字的本意:将草木染料连同布帛放在水里浸煮多次。学生探讨了染字的每个部件的意思,再综合思考,就不会把右上角表示次数多的“九”写成“丸”了。
4 形声字,以一带串,形音结合解字义。汉字以类相从,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如,从“草字头”的字与草本植物相关,从“贝”的字与财货相关,从“言”的字与言谈相关……以“分”作声旁的字如:粉、份、纷……韵母是en,是前鼻韵母;以“舀”作声旁的字,如:蹈、稻、滔、韬,韵母都是ao。把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字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进而进行类推、迁移。经过由“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归纳和演绎过程,不仅提高了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益,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识字教学从汉字字源人手,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造字方法,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还可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做到正确书写汉字,以从根本上解决书写错别字现象。当然,为了减少错别字现象,还应教给学生汉字偏旁部首的一些书写规律,以减少学生错别字书写现象的产生。
总之,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杜绝错别字现象,是一个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语文教学要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喜爱汉字、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的兴趣和能力,为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当前学生错别字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为:
1 笔画错误。表现为多笔画或少笔画、错笔画。如“茂盛”的“茂”中间多一点了,“染”的右上角“九”字上多一点写成“丸”,“犹豫”的“豫”字中“予”多一撇了,甚至“因为”的“因”最后一横没有了;“搜查”的“搜”字右边一竖没有竖到“又”字上……
2 部首或偏旁错误。如把“鞭策”的“策”写成草字头,“一尘不染”的“尘”字写成“尖”,“牵”手的“牵”下面的“牛”写成“车”甚至“可”。
3 别字。“身临其境”,“身”写成“生”“深”,“其”写成“奇”,“兴高采烈”的“采”写成“彩”等。这类错误在成语等约定俗成的词语或短句中尤为多见。
学生书写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与小学生年龄特点及自主识字方式方法有关
①小学生受其自身年龄、智力发展影响,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强,对汉字的记忆往往是块状记忆,对形近字能识不一定能写。
②与学生书写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③受自主识字方式影响,小学生所识的字有的是在生活中认识的,如大街上各式商场招牌上的汉字,各种商品包装上的汉字;有的仅仅是“道听途说”,从电影电视或人们日常交谈中听来的。他们对这些字的字形、字义只是一知半解,书写时出现错别字也就在所难免了。
2 与教师识字教学方式方法欠妥有关
无论是生字的教学方法上,还是对学生已有错别字的纠正上,许多老师多采用依葫芦画瓢,死记硬写的方式,他们所谓的辨析只是“形而上”的。
二、从汉字的造字本源出发,提高教学科学性,减少差错率
古人造字,以象形为基础,逐渐有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字形虽有演变,但仍是世界上唯一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体系,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追本溯源,我们应尽可能引导学生从汉字字形来源上观察分析,让学生把字音、字形、字义结合起来学习,做到不光知其然——现在的字形,更知其所以然——知道这个字为何这样写,从而做到看字知义,由义而形的掌握个个汉字,杜绝错别字现象。
1 象形字,追本溯源,还原字形解字义。汉字的“六书”,无不以象形为基础。象形字是汉字的母体,是一种直观描绘事物的方法,注重图画性,显示出汉民族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字的笔画和字形,即什么像什么。有的还可查阅古文字字形,这样把字变成画面、情景、故事,学生就会牢记字形。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也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益。
2 指事字,抓住特点,还原抽象为形象。指事字数量极少,它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符号,或者象形字加以变化,表示新的意思。它的特点就是重在表示突出的、比较抽象的“事”。如:“上下中刃叉州太本末八丢互甩”。
教学时,把这些抽象的笔画还原为事物的本来形象,学生就很容易懂得这个字的造字原理,容易记住字形。如“本”木下一横表示是树的下部,由此表示树根,引申为主要、本来、根据等。“末”是树的上头,即树梢,引申表示不重要、最后等。
3 会意字,化整为零,分析综合解字义。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会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教学时,让学生观察分析会意字的部件,再综合思考,就可明了字的意思。如“染”,学生容易在“九”宇上加一点,写成“丸”。如果教学时,和学生这样分析:染,三点水,表示和水有关;木,这里指草木染料;九,表示次数多。再把三个偏旁的意思贯穿起来,就是“染”字的本意:将草木染料连同布帛放在水里浸煮多次。学生探讨了染字的每个部件的意思,再综合思考,就不会把右上角表示次数多的“九”写成“丸”了。
4 形声字,以一带串,形音结合解字义。汉字以类相从,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如,从“草字头”的字与草本植物相关,从“贝”的字与财货相关,从“言”的字与言谈相关……以“分”作声旁的字如:粉、份、纷……韵母是en,是前鼻韵母;以“舀”作声旁的字,如:蹈、稻、滔、韬,韵母都是ao。把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字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进而进行类推、迁移。经过由“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归纳和演绎过程,不仅提高了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益,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识字教学从汉字字源人手,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造字方法,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还可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做到正确书写汉字,以从根本上解决书写错别字现象。当然,为了减少错别字现象,还应教给学生汉字偏旁部首的一些书写规律,以减少学生错别字书写现象的产生。
总之,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杜绝错别字现象,是一个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语文教学要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喜爱汉字、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的兴趣和能力,为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