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也有着天然的渊源和联系。写作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可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启发。即使是初事习作的小学生,其理亦然。
从个人所接触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看,我们的习作教学功利性强,视野狭窄,境界局促。从应试角度出发的作文教学,造就了诸多范式的开头结尾,千篇一律的文风,无病呻吟的作态,为各类粗制滥造的作文书籍开拓了市场,离开生活现场远了,离写作的初衷远了,离心灵的自由远了。许多语文老师舍弃大量阅读而钟情于布置学生摘抄,强调在习作中运用所谓的“好词好句”, 热衷于积累成语名言,热衷于在阅读课上一味地剖解文本寻求写作秘妙,让语文变得支离破碎,让学生的习作之路越走越窄。
语文素养成为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观念,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文化底蕴、审美情趣以及思想品质和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更宽广的教育视野”,其与艺术的共融与借鉴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简言之,如何让舞蹈从足尖流泻到笔底,让宣纸上的墨色洇入文章的构思,让音乐的节奏带动笔触的律动,让艺术滋润和启迪儿童的审美情趣和语言感知,这会是一个有益、有趣同时又意义深远的话题。
一、摹写和认知——艺术作品的文本转化
艺术作品,尤其是经典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所处世代社会人文生活的高度提炼,所反映的生活和情感、思想极其深广。经常地利用一些语文教学中的契机,让学生接触和体会经典艺术作品,自由地表达感受,形诸笔端,是从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的最直接的方式。
人教版三上语文教材有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寥寥数百字的简介,讲述《清明上河图》的由来,勾勒其大概,历数画中人物车马船舶房屋,极言其艺术价值以及地位之高,并配以一二截图,编者意图显然重在一般性认知,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但课堂上跟学生一路读来、聊来、看来,学生对这幅传世名画兴致极高。刚好家里有朋友赠送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与原图尺幅一般大小,仿真程度和价值权且不论,至少可满足一般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细部观察的需求。遂将此图展览于教室一整面墙壁,语文课堂上组织观摩讨论,课下自由自主观察,并布置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观感写下来。一幅5米多的长卷,并图文印章题款,八百年前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繁华,社会习俗,乃至骑驴坐轿,提篮叫卖,舟子拽缆,码头揖别,桥头扰攘,郊外行脚,诸般景象,穿越时空,相伴学生一周有余。从孩子们所写观感看,角度缤纷,所见各异,表达不尽完善,但都足够用心。这样的一幅名画,停驻在学生脑海中的,已经不单是抽象的知识点,而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和一份悠远宛转的思古情怀。
我课余常到离学校不远的小琅环公园前边的一片田野,看稻秧初绿,贪闻稻花飘香,直至稻穗日渐饱满低垂。忽然想起来抽几穗稻,给每个孩子桌面放几粒稻谷,叫他们见识见识。果然,有些孩子竟不知道稻与麦及米饭的关联。南方常见稻田,但许多孩子一直是隔着车窗望,并未认真留意过。也有的农村孩子认识,也有孩子能联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我觉得这不够。我们班有每周的班级作文周报,我在发给孩子的周报上印了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和《晚钟》,也给学生分享了自己当年“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拾穗往事。觉得欣慰的是,有些孩子欣赏名画,能够于辛劳之外,感受到大地的丰盈,农人对土地的深情,以及乡村生活的平和与宁静。
“一进去,闻到空气中散发着的浓重的霉味,墙角上布满了破烂的蜘蛛网,屋子明显有些陈旧。墙上挂着一幅崭新的毛主席的画像,在满是灰尘蛛网的土墙中间,显得格外显眼。腿脚不方便的太婆,坐在画像下边的竹椅上。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是经过岁月洗刷留下的痕迹。”这是班上钟艾婧的文章,读这段让我想到了曾跟孩子们欣赏过的罗中立的名画《父亲》,我也从这里看出了一点摹写的影响。
二、月下竹影——贴近生活的真实表达
一直很喜欢墨竹,师范时学国画,画竹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曾经对《芥子园画传》着过迷。从墨竹叶丛的墨色浓淡焦枯当中,看出远近层次,雾岚,动态,乃至气节精神,一切如在眼前。简洁却又丰富的画面意蕴,表达的层次感,是我希望传达给学生的写作追求之一。
当然会给他们看墨竹的作品,犹恐体会不深,还跟美术老师沟通,在美术课上学习国画。这种感觉需要浸润,更需要观察。有一次下晚修走过学校的操场,皎洁的月光下,一丛竹的倒影清晰地投映在水泥场上,无风,墨黑的叶丛,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很有国画意趣。这个印象一直留在心里。后来在一次夏令营的晚上,带学生去看了,还拿了粉笔,趴在地上依样勾勒,看看竹叶,勾画竹影,间或透过叶丛看到月亮,这种层次感和意境,至少在一部分孩子在心里留下了印迹。——丰子恺也跟孩子们做过这样的事,他的文章《竹影》选在初中的教材里。老实说,我也是从他这里受到了一点启发。
一次在班上布置写乡村主题的作文,婧云有这样一段,“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到处都是蟋蟀的叫声。月光洒在地上,像是结了一层霜。虽然在晚上,但是月光却把夜晚照得很亮很亮,地上又像是泼了白水。我脑海里便回放起了白天时我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的欢笑声,彼此的笑容”。茜燕这样写道:“爷爷奶奶早就把饭菜桌椅搬到院子里来了,妈妈给我端来了热腾腾的玉米糊,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一股浓浓的玉米香马上在嘴里蔓延开来,我尝到的不止是玉米香,还有母爱,傍晚的夕阳,天边的红霞……我还喜欢看饭菜冒出的热气飘到天上消失的样子,我感觉非常有趣……”而我,从中读到了一点类似意蕴的东西。
茂森的叙述文字:“到了河边,看见河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河里的几只小鱼小虾自由自在地游动。我站在小桥上,摸了下水,真清凉啊!真舒服啊!这水真干净啊!我忍不住喝了一小口,一种清凉的味道直沁肺腑!”从“到”“看”“站”“摸”到“喝”,层次清晰,真实的画面如在眼前。
三、不是罗嗦,是“反复”——文章的结构之美
我所在的寄宿学校还部分地保留了“课前一支歌”的作法,午睡后起来到教室先高歌一曲,谓之“午唱”。那天我走进教室,看看教室平台的电脑上“午唱”文件夹里,还有《不想长大》和《捉泥鳅》,我说很想听他们唱唱《捉泥鳅》——感谢孩子们对老师的理解,虽然看不上去不大投入,但他们唱完了这歌,好几个学生说:“《捉泥鳅》歌词就那么几句,重复罗嗦,没意思。”——真是罗嗦吗?我跟学生一块再唱结尾:“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让学生体会,这是谁的语气,为什么要反复这样说?你能从歌里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从孩子们的发言中,他们体会到那样一个可爱的小弟妹,死缠着大哥哥非要去捉泥鳅,因为那实在太好玩啦。同时,歌手在舞台上把它唱出来,是表达了对童年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我告诉学生,这个不叫罗嗦,是“反复”,是一种用于加强语气和情感同时有具有音乐节奏之美的表达方式。 周末我给学生推荐了80年代的台湾电影《搭错车》,让他们了解故事后,听听主题曲《酒干倘卖无》——在这首歌里,“酒干倘卖无”一句在间奏和结尾处先后出现了8遍和12遍。但唱者和听者都不会觉得多,如果你知道了歌曲背后那样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你会觉得,“酒干倘卖无”的每一句反复,感情都有变化,那是撕心裂肺、呼天抢地的感觉,是痛切而幸福的回忆、无尽的追悔和绵绵不绝的感恩之情。下班回家,我也在网上完整地看了这部旧电影,在最后的歌声里,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流下泪来——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还常常这样被感动。
“我不想长大,长大了,烦恼的事情也就多了。
我不想长大,长大了,就再也不能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了。
我不想长大,长大了,就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痛痛快快地玩耍、追逐和大叫了。
我不想长大,长大了,工作了,就没有时间去欣赏壮丽的日出和日落了。在上班的路上,也不能听见小溪流的声音,不能和枯叶蝴蝶一起玩捉迷藏了。”
这是班上一个叫罗丹的学生写的一段。她能够学会并用到“反复”,我觉得是一个进步。
四、逸趣闲笔——文章的节奏之变
写活动、写比赛、写场面,是小学作文中经常会有的。但是惯常见到的问题是镜头感不强,或者只紧盯着活动进展单线条表述,不及其余,在表达节奏上一成不变,显得沉闷单调。
我常看各类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在比赛的正常进程之外,常会有许多赛场外难忘的细节。比如绿茵场上激战正酣,镜头切换到球场草坪一角,一只小鸟埋头从草地里啄出一只蚯蚓,小鸟头颈用力一伸一缩,小眼睛机警地四下张望。再比如丁俊辉的一场台球比赛中,球手正持杆瞄准时,镜头捕捉到一张彩色的纸条从场馆顶上旋转而下,落到球案上,被戴白手套的裁判拈走,一会儿,又悠悠地降下一片,弄到连球员都摇头笑了——据说纸片是前晚刚举办过一场演出撒落的。还有今年欧洲杯决赛,德国队被西班牙攻入一球时,转播镜头中出现了一张画着德国国旗的妇人的脸,一滴泪从她的左眼角瞬时划过,动人心弦。
我告诉学生,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像拂过湖面、林梢的阵风,使艺术作品(电视转播不也是现代艺术的一种吗),当然也能使文章显得摇晃多姿。我还给学生集中看过一些比赛的花絮相关图片,使他们感受深刻。
接下来写校运会的文章,有几个孩子在写紧张比赛的时候,同时写到了大家看到当时在天上悠然飞翔的一只鹰——当时我坐在径赛终点裁判的高台上,也探身看了,许多人同时在看,整个体育场看台一片喧哗。学生运用这个细节为文章增加了一些趣味。
去年冬令营我组织班上孩子用写春联的方式迎接新年。罗丹细致描写了自己参与的过程和感受,末了,加了这样一段:“我看了看其他同学,大家都写得非常起劲,个个都像书法家似的。教室里都是墨香,都是笑声。老师准备的红纸一会儿就被抢光了。”这个很重要,有这个,画面的广角就有了,就更开阔更完整了。
五、郑板桥养鸟法——从艺术家身上感受到的胸怀和境界
在与艺术的亲近中学习语文,所面对的不单是艺术作品,还有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和境界。——这种影响无疑会更深刻,更深远。
一次我在中山美术馆看岭南画家的展览,一幅大写意的国画,林木参天,枯藤纠结,百鸟翔集,翻飞和鸣,其下数间茅屋,一芥闲人。用淡墨行书若干文字配于画上,是郑板桥对于养鸟的见识:“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仁何如也!”当时读来既觉喜悦,又甚震撼,艺术家胸襟气概果然非同凡响。当即拍下来与学生分享。又读丰子恺护生画集,闲闲漫笔,安宁平和,有诗有画,有情有味。所云“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等等,画面、文字无不温和蔼然,慈悲博爱,发人深省,也都陆续介绍给孩子们。
大约世上童心与仁人之心、与艺术的本质多有相通处,我在孩子们的笔下常常见到似曾熟识、令人怦然一动的情感和思想。茜燕看到自家餐馆的厨师对厨房里钻来钻去的狗狗抬手打了几下,还说狗不打就记不住教训。狗狗的可怜模样让孩子心生同情,她为狗打抱不平,写下了《为什么大人要打狗狗呢》一文。致铭在文章里写道,“乡下外婆家住着平房,我觉得比别墅好多了。别墅前车来车往,噪音多;乡村路上牲畜往来,景色收在眼底,美丽多了”,表达了对乡村的朴素情感。还有个叫杨镜莹的女孩子,说长大了希望挣很多钱,用来建一所动物庇护所,收留所有的流浪猫狗——她曾经把一只被冬雨淋得发抖的流浪狗带回家,用心地帮它洗了澡,可是妈妈不同意收养,只好又把它送到了楼下,丢在雨中。
综而言之,从对林林总总艺术门类的欣赏学习,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表达能力,其间如何关联、借鉴、变化和运用,空间很大,渠道很多,有无穷的探索可能。但无论对教师来说,需要有足够持久的热情和热爱,把孩子们的眼前成长和长远发展放在心上,把语文的视野拓展得更宽,浸之润之,教之导之,让孩子们心灵丰盈,眼眸明亮,思维开阔,笔尖舞蹈。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从个人所接触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看,我们的习作教学功利性强,视野狭窄,境界局促。从应试角度出发的作文教学,造就了诸多范式的开头结尾,千篇一律的文风,无病呻吟的作态,为各类粗制滥造的作文书籍开拓了市场,离开生活现场远了,离写作的初衷远了,离心灵的自由远了。许多语文老师舍弃大量阅读而钟情于布置学生摘抄,强调在习作中运用所谓的“好词好句”, 热衷于积累成语名言,热衷于在阅读课上一味地剖解文本寻求写作秘妙,让语文变得支离破碎,让学生的习作之路越走越窄。
语文素养成为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观念,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文化底蕴、审美情趣以及思想品质和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更宽广的教育视野”,其与艺术的共融与借鉴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简言之,如何让舞蹈从足尖流泻到笔底,让宣纸上的墨色洇入文章的构思,让音乐的节奏带动笔触的律动,让艺术滋润和启迪儿童的审美情趣和语言感知,这会是一个有益、有趣同时又意义深远的话题。
一、摹写和认知——艺术作品的文本转化
艺术作品,尤其是经典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所处世代社会人文生活的高度提炼,所反映的生活和情感、思想极其深广。经常地利用一些语文教学中的契机,让学生接触和体会经典艺术作品,自由地表达感受,形诸笔端,是从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的最直接的方式。
人教版三上语文教材有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寥寥数百字的简介,讲述《清明上河图》的由来,勾勒其大概,历数画中人物车马船舶房屋,极言其艺术价值以及地位之高,并配以一二截图,编者意图显然重在一般性认知,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但课堂上跟学生一路读来、聊来、看来,学生对这幅传世名画兴致极高。刚好家里有朋友赠送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与原图尺幅一般大小,仿真程度和价值权且不论,至少可满足一般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细部观察的需求。遂将此图展览于教室一整面墙壁,语文课堂上组织观摩讨论,课下自由自主观察,并布置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观感写下来。一幅5米多的长卷,并图文印章题款,八百年前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繁华,社会习俗,乃至骑驴坐轿,提篮叫卖,舟子拽缆,码头揖别,桥头扰攘,郊外行脚,诸般景象,穿越时空,相伴学生一周有余。从孩子们所写观感看,角度缤纷,所见各异,表达不尽完善,但都足够用心。这样的一幅名画,停驻在学生脑海中的,已经不单是抽象的知识点,而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和一份悠远宛转的思古情怀。
我课余常到离学校不远的小琅环公园前边的一片田野,看稻秧初绿,贪闻稻花飘香,直至稻穗日渐饱满低垂。忽然想起来抽几穗稻,给每个孩子桌面放几粒稻谷,叫他们见识见识。果然,有些孩子竟不知道稻与麦及米饭的关联。南方常见稻田,但许多孩子一直是隔着车窗望,并未认真留意过。也有的农村孩子认识,也有孩子能联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我觉得这不够。我们班有每周的班级作文周报,我在发给孩子的周报上印了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和《晚钟》,也给学生分享了自己当年“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拾穗往事。觉得欣慰的是,有些孩子欣赏名画,能够于辛劳之外,感受到大地的丰盈,农人对土地的深情,以及乡村生活的平和与宁静。
“一进去,闻到空气中散发着的浓重的霉味,墙角上布满了破烂的蜘蛛网,屋子明显有些陈旧。墙上挂着一幅崭新的毛主席的画像,在满是灰尘蛛网的土墙中间,显得格外显眼。腿脚不方便的太婆,坐在画像下边的竹椅上。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是经过岁月洗刷留下的痕迹。”这是班上钟艾婧的文章,读这段让我想到了曾跟孩子们欣赏过的罗中立的名画《父亲》,我也从这里看出了一点摹写的影响。
二、月下竹影——贴近生活的真实表达
一直很喜欢墨竹,师范时学国画,画竹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曾经对《芥子园画传》着过迷。从墨竹叶丛的墨色浓淡焦枯当中,看出远近层次,雾岚,动态,乃至气节精神,一切如在眼前。简洁却又丰富的画面意蕴,表达的层次感,是我希望传达给学生的写作追求之一。
当然会给他们看墨竹的作品,犹恐体会不深,还跟美术老师沟通,在美术课上学习国画。这种感觉需要浸润,更需要观察。有一次下晚修走过学校的操场,皎洁的月光下,一丛竹的倒影清晰地投映在水泥场上,无风,墨黑的叶丛,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很有国画意趣。这个印象一直留在心里。后来在一次夏令营的晚上,带学生去看了,还拿了粉笔,趴在地上依样勾勒,看看竹叶,勾画竹影,间或透过叶丛看到月亮,这种层次感和意境,至少在一部分孩子在心里留下了印迹。——丰子恺也跟孩子们做过这样的事,他的文章《竹影》选在初中的教材里。老实说,我也是从他这里受到了一点启发。
一次在班上布置写乡村主题的作文,婧云有这样一段,“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到处都是蟋蟀的叫声。月光洒在地上,像是结了一层霜。虽然在晚上,但是月光却把夜晚照得很亮很亮,地上又像是泼了白水。我脑海里便回放起了白天时我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的欢笑声,彼此的笑容”。茜燕这样写道:“爷爷奶奶早就把饭菜桌椅搬到院子里来了,妈妈给我端来了热腾腾的玉米糊,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一股浓浓的玉米香马上在嘴里蔓延开来,我尝到的不止是玉米香,还有母爱,傍晚的夕阳,天边的红霞……我还喜欢看饭菜冒出的热气飘到天上消失的样子,我感觉非常有趣……”而我,从中读到了一点类似意蕴的东西。
茂森的叙述文字:“到了河边,看见河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河里的几只小鱼小虾自由自在地游动。我站在小桥上,摸了下水,真清凉啊!真舒服啊!这水真干净啊!我忍不住喝了一小口,一种清凉的味道直沁肺腑!”从“到”“看”“站”“摸”到“喝”,层次清晰,真实的画面如在眼前。
三、不是罗嗦,是“反复”——文章的结构之美
我所在的寄宿学校还部分地保留了“课前一支歌”的作法,午睡后起来到教室先高歌一曲,谓之“午唱”。那天我走进教室,看看教室平台的电脑上“午唱”文件夹里,还有《不想长大》和《捉泥鳅》,我说很想听他们唱唱《捉泥鳅》——感谢孩子们对老师的理解,虽然看不上去不大投入,但他们唱完了这歌,好几个学生说:“《捉泥鳅》歌词就那么几句,重复罗嗦,没意思。”——真是罗嗦吗?我跟学生一块再唱结尾:“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让学生体会,这是谁的语气,为什么要反复这样说?你能从歌里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从孩子们的发言中,他们体会到那样一个可爱的小弟妹,死缠着大哥哥非要去捉泥鳅,因为那实在太好玩啦。同时,歌手在舞台上把它唱出来,是表达了对童年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我告诉学生,这个不叫罗嗦,是“反复”,是一种用于加强语气和情感同时有具有音乐节奏之美的表达方式。 周末我给学生推荐了80年代的台湾电影《搭错车》,让他们了解故事后,听听主题曲《酒干倘卖无》——在这首歌里,“酒干倘卖无”一句在间奏和结尾处先后出现了8遍和12遍。但唱者和听者都不会觉得多,如果你知道了歌曲背后那样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你会觉得,“酒干倘卖无”的每一句反复,感情都有变化,那是撕心裂肺、呼天抢地的感觉,是痛切而幸福的回忆、无尽的追悔和绵绵不绝的感恩之情。下班回家,我也在网上完整地看了这部旧电影,在最后的歌声里,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流下泪来——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还常常这样被感动。
“我不想长大,长大了,烦恼的事情也就多了。
我不想长大,长大了,就再也不能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了。
我不想长大,长大了,就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痛痛快快地玩耍、追逐和大叫了。
我不想长大,长大了,工作了,就没有时间去欣赏壮丽的日出和日落了。在上班的路上,也不能听见小溪流的声音,不能和枯叶蝴蝶一起玩捉迷藏了。”
这是班上一个叫罗丹的学生写的一段。她能够学会并用到“反复”,我觉得是一个进步。
四、逸趣闲笔——文章的节奏之变
写活动、写比赛、写场面,是小学作文中经常会有的。但是惯常见到的问题是镜头感不强,或者只紧盯着活动进展单线条表述,不及其余,在表达节奏上一成不变,显得沉闷单调。
我常看各类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在比赛的正常进程之外,常会有许多赛场外难忘的细节。比如绿茵场上激战正酣,镜头切换到球场草坪一角,一只小鸟埋头从草地里啄出一只蚯蚓,小鸟头颈用力一伸一缩,小眼睛机警地四下张望。再比如丁俊辉的一场台球比赛中,球手正持杆瞄准时,镜头捕捉到一张彩色的纸条从场馆顶上旋转而下,落到球案上,被戴白手套的裁判拈走,一会儿,又悠悠地降下一片,弄到连球员都摇头笑了——据说纸片是前晚刚举办过一场演出撒落的。还有今年欧洲杯决赛,德国队被西班牙攻入一球时,转播镜头中出现了一张画着德国国旗的妇人的脸,一滴泪从她的左眼角瞬时划过,动人心弦。
我告诉学生,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像拂过湖面、林梢的阵风,使艺术作品(电视转播不也是现代艺术的一种吗),当然也能使文章显得摇晃多姿。我还给学生集中看过一些比赛的花絮相关图片,使他们感受深刻。
接下来写校运会的文章,有几个孩子在写紧张比赛的时候,同时写到了大家看到当时在天上悠然飞翔的一只鹰——当时我坐在径赛终点裁判的高台上,也探身看了,许多人同时在看,整个体育场看台一片喧哗。学生运用这个细节为文章增加了一些趣味。
去年冬令营我组织班上孩子用写春联的方式迎接新年。罗丹细致描写了自己参与的过程和感受,末了,加了这样一段:“我看了看其他同学,大家都写得非常起劲,个个都像书法家似的。教室里都是墨香,都是笑声。老师准备的红纸一会儿就被抢光了。”这个很重要,有这个,画面的广角就有了,就更开阔更完整了。
五、郑板桥养鸟法——从艺术家身上感受到的胸怀和境界
在与艺术的亲近中学习语文,所面对的不单是艺术作品,还有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和境界。——这种影响无疑会更深刻,更深远。
一次我在中山美术馆看岭南画家的展览,一幅大写意的国画,林木参天,枯藤纠结,百鸟翔集,翻飞和鸣,其下数间茅屋,一芥闲人。用淡墨行书若干文字配于画上,是郑板桥对于养鸟的见识:“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仁何如也!”当时读来既觉喜悦,又甚震撼,艺术家胸襟气概果然非同凡响。当即拍下来与学生分享。又读丰子恺护生画集,闲闲漫笔,安宁平和,有诗有画,有情有味。所云“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等等,画面、文字无不温和蔼然,慈悲博爱,发人深省,也都陆续介绍给孩子们。
大约世上童心与仁人之心、与艺术的本质多有相通处,我在孩子们的笔下常常见到似曾熟识、令人怦然一动的情感和思想。茜燕看到自家餐馆的厨师对厨房里钻来钻去的狗狗抬手打了几下,还说狗不打就记不住教训。狗狗的可怜模样让孩子心生同情,她为狗打抱不平,写下了《为什么大人要打狗狗呢》一文。致铭在文章里写道,“乡下外婆家住着平房,我觉得比别墅好多了。别墅前车来车往,噪音多;乡村路上牲畜往来,景色收在眼底,美丽多了”,表达了对乡村的朴素情感。还有个叫杨镜莹的女孩子,说长大了希望挣很多钱,用来建一所动物庇护所,收留所有的流浪猫狗——她曾经把一只被冬雨淋得发抖的流浪狗带回家,用心地帮它洗了澡,可是妈妈不同意收养,只好又把它送到了楼下,丢在雨中。
综而言之,从对林林总总艺术门类的欣赏学习,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表达能力,其间如何关联、借鉴、变化和运用,空间很大,渠道很多,有无穷的探索可能。但无论对教师来说,需要有足够持久的热情和热爱,把孩子们的眼前成长和长远发展放在心上,把语文的视野拓展得更宽,浸之润之,教之导之,让孩子们心灵丰盈,眼眸明亮,思维开阔,笔尖舞蹈。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