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教媒体悄然走进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后,以令人眩目的速度迅速普及,它的加盟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它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性等特点,都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下面仅对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促进功能试作简析。
一、呈现生动画面,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
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又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在实践中,我常常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的生动与多彩直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参与学习。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垃圾带来的烦恼”时,我首先展示给学生一组反映社区美景的图片。配着轻松优美的音乐,镜头缓缓移动,景物不断变换。正当学生发出啧啧赞叹之声时,画面中突然出现了一堆肮脏的垃圾,镜头锁定、拉近,音乐随之变成一种绞带后的怪调。美景与垃圾、音乐与噪音的强烈对比,引起的不仅仅是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震撼,同时还有来自他们心灵深处的思索与质疑。这种画面与音乐的珠联璧合,这种对学生视觉、听觉以及内心所期待的效果,在课堂中,多媒体能够帮助我们实现。
二、模拟德育情景,进行道德牵引
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虽然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但是对他们来说,这种认识和评价往往不够成熟和完善,因而需要教师的介入引导。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某些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道德实例,模拟某些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牵引,让学生在这些仿真的活动中,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知识等,通过比较、分析后果,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使原来那种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一种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这已成为品德教学中教师首选的教育亮点。
我在操作微机的教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组连环动漫画,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并要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开展联想。我给学生提供了四幅动漫画。
第一幅:在公园里,一张长椅上放着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
第二幅:一个人拿着黑包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
第三幅: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人正在开包;
第四幅: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
我让学生对这四幅动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
有的学生以 ④-②-③-① 排序,分别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的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
有的学生以 ①-④-②-③ 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这节课学生感到特别成功,他们事后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通过自我感悟,达到了自我教育。
教过《思想品德》的老师都知道,品德教育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苦口婆心的说教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有的老师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难度比较大。利用动画形式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老师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可以说简单易行又寓教于乐。
三、采用音像感染,升华道德认识
俗话说:水滴石穿。同样,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正确的道德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在“家庭因我更美丽”的教学中,课堂行将结束时,我播放了歌曲《我爱我家》,音乐所独具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向纵深推进,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得以升华。许多学生眼含泪花,跟着乐曲一起高歌。在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后,需要使他们的认识不断内化、不断升华、不断巩固,才能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最后转化为道德行为。恰当的音像感染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加快这个过程的转化。
四、摄制事件特写,促使知行统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这是教学的深化阶段。在这个阶段运用电教媒体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对错美丑,增强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别人说上千万遍,也抵不上自己做一遍。此时,他们如同在观看、辨析自己的所思、所为,由被动的体验者转向主动的实践者。久而久之,便会内化为道德认识,引发道德行为,使智、情、意、行在道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
五、展现拓展资源,促进自我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果说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进行教学立足的是“人本”,那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关注的就是对“文本”的超越。多媒体所拥有的时空的无限性能够把相关的资源充实进来,能够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田间、工厂及其他生活空间。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家乡山水美如画”时,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把介绍本地的风貌、物产、历史、文化等内容作为重点,拍摄了录像,制作了图片、照片,大大丰富了课程的内涵。根据教学需要整合、利用、呈现课程资源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独具的魅力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只不过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否发挥出我们所希望的作用,归根结底还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就会呈现出我们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257500山东省东垦利县第二实验小学)
一、呈现生动画面,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
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又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在实践中,我常常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的生动与多彩直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参与学习。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垃圾带来的烦恼”时,我首先展示给学生一组反映社区美景的图片。配着轻松优美的音乐,镜头缓缓移动,景物不断变换。正当学生发出啧啧赞叹之声时,画面中突然出现了一堆肮脏的垃圾,镜头锁定、拉近,音乐随之变成一种绞带后的怪调。美景与垃圾、音乐与噪音的强烈对比,引起的不仅仅是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震撼,同时还有来自他们心灵深处的思索与质疑。这种画面与音乐的珠联璧合,这种对学生视觉、听觉以及内心所期待的效果,在课堂中,多媒体能够帮助我们实现。
二、模拟德育情景,进行道德牵引
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虽然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但是对他们来说,这种认识和评价往往不够成熟和完善,因而需要教师的介入引导。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某些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道德实例,模拟某些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牵引,让学生在这些仿真的活动中,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知识等,通过比较、分析后果,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使原来那种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一种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这已成为品德教学中教师首选的教育亮点。
我在操作微机的教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组连环动漫画,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并要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开展联想。我给学生提供了四幅动漫画。
第一幅:在公园里,一张长椅上放着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
第二幅:一个人拿着黑包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
第三幅: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人正在开包;
第四幅: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
我让学生对这四幅动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
有的学生以 ④-②-③-① 排序,分别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的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
有的学生以 ①-④-②-③ 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这节课学生感到特别成功,他们事后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通过自我感悟,达到了自我教育。
教过《思想品德》的老师都知道,品德教育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苦口婆心的说教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有的老师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难度比较大。利用动画形式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老师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可以说简单易行又寓教于乐。
三、采用音像感染,升华道德认识
俗话说:水滴石穿。同样,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正确的道德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在“家庭因我更美丽”的教学中,课堂行将结束时,我播放了歌曲《我爱我家》,音乐所独具的感染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向纵深推进,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得以升华。许多学生眼含泪花,跟着乐曲一起高歌。在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后,需要使他们的认识不断内化、不断升华、不断巩固,才能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最后转化为道德行为。恰当的音像感染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加快这个过程的转化。
四、摄制事件特写,促使知行统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这是教学的深化阶段。在这个阶段运用电教媒体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对错美丑,增强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别人说上千万遍,也抵不上自己做一遍。此时,他们如同在观看、辨析自己的所思、所为,由被动的体验者转向主动的实践者。久而久之,便会内化为道德认识,引发道德行为,使智、情、意、行在道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
五、展现拓展资源,促进自我发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果说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进行教学立足的是“人本”,那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关注的就是对“文本”的超越。多媒体所拥有的时空的无限性能够把相关的资源充实进来,能够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田间、工厂及其他生活空间。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家乡山水美如画”时,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把介绍本地的风貌、物产、历史、文化等内容作为重点,拍摄了录像,制作了图片、照片,大大丰富了课程的内涵。根据教学需要整合、利用、呈现课程资源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独具的魅力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只不过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否发挥出我们所希望的作用,归根结底还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就会呈现出我们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257500山东省东垦利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