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广泛利用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未成年人可塑性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当中,媒介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他们的冲击很大,德育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证明,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一
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抵制流行文化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对社会成员精神追求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并付诸实践,因此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在世界各国兴起。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加入媒介素养教育行列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而且媒介素养教育也经历了由当初的抗拒、批判媒介信息到现在的培养辨别信息及有效利用媒介能力的转变。这充分表明,人们已接受大众媒介成为社会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现实,并意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众媒介,与其徒劳无功地进行单纯被动的抗拒,不如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对媒介和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帮助未成年人实现对信息的自主解读。
二
青少年是各种流行媒介的主要接触者,单是网络这一块,他们就占全国网民总数的80%以上。众所周知,大众媒介是把双刃剑,它在发挥积极的社会效应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极其特殊,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尚不能构筑起思想和道德上的防线,这使他们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被认为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培养未成年人对媒介的判别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以免被媒介误导和操控,已成为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关于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的报道数不胜数。有学者认为,未成年人对于生活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均来自大众传媒。显然,要想消除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增强信息时代德育工作的效能,就得认真落实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使未成年人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媒介的素养得到提升,从根本上扭转“我被媒介所累”的局面,让媒介真正为“我”所用。
既然时代的发展把媒介素养教育这个崭新的课题摆到了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面前,那我们惟有积极面对,迎接挑战,才能为祖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及采用适当的渠道和方式是事关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成败的两个重要前提。一方面,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实现育人的最高目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只是开阔未成年人的视野或增设相关的课程,而应该从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文化的传承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可是,仅仅懂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搞好媒介素养教育,我们还必须明确它的核心内容,这是问题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呢?在信息时代中,“媒介伦理教育应当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即育人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最高目标。只有坚持这一点不动摇,媒介素养教育才称得上真正的成功。另一方面,科学的渠道和方式能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家庭、学校、社会是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其中,家庭是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社会则是二者的补充和扩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首先,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进程深受家庭的影响。未成年人因其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不深,他们接触大众媒介的种类及内容都需要父母长辈从旁指点。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受到来自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往往奠定了他们日后品行发展的主观基础。因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父母要时刻关注子女接触媒介的情况,积极引导子女初步认识和运用媒介为自己的成长服务。其次,学校教育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对象广泛、目标明确、内容系统科学等。未成年人既是学校教育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有利于系统地普及、提高未成年人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当然,学校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式。再次,社会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发展。相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社会虽然不是未成年人的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据权威统计,未成年人在一年中除去学校正规教育外,有170多天是在家中和社会上度过的,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们看到,黑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等场所经营的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地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许多中小学生因沉迷于黑网吧、电子游戏厅等而导致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频频发生。种种令人痛心的事实告诉人们,必须加强对社会环境的整顿,否则媒介素养教育将功亏一篑。
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不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面临着将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推进的艰巨任务。尽管全面推行媒介素养教育仍有重重困难,但我们必须看到,面对生活全球化和网络化,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素养教育对今天信息时代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德育中内容及方式方法上的不足,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素质教育和德育实践之中,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面向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并积极参与,使德育早日走出令人担忧的阴影,重焕光彩。
一
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抵制流行文化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对社会成员精神追求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并付诸实践,因此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在世界各国兴起。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加入媒介素养教育行列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而且媒介素养教育也经历了由当初的抗拒、批判媒介信息到现在的培养辨别信息及有效利用媒介能力的转变。这充分表明,人们已接受大众媒介成为社会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现实,并意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众媒介,与其徒劳无功地进行单纯被动的抗拒,不如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对媒介和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帮助未成年人实现对信息的自主解读。
二
青少年是各种流行媒介的主要接触者,单是网络这一块,他们就占全国网民总数的80%以上。众所周知,大众媒介是把双刃剑,它在发挥积极的社会效应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极其特殊,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尚不能构筑起思想和道德上的防线,这使他们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被认为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培养未成年人对媒介的判别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以免被媒介误导和操控,已成为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关于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的报道数不胜数。有学者认为,未成年人对于生活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均来自大众传媒。显然,要想消除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增强信息时代德育工作的效能,就得认真落实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使未成年人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媒介的素养得到提升,从根本上扭转“我被媒介所累”的局面,让媒介真正为“我”所用。
既然时代的发展把媒介素养教育这个崭新的课题摆到了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面前,那我们惟有积极面对,迎接挑战,才能为祖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及采用适当的渠道和方式是事关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成败的两个重要前提。一方面,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实现育人的最高目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只是开阔未成年人的视野或增设相关的课程,而应该从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文化的传承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可是,仅仅懂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搞好媒介素养教育,我们还必须明确它的核心内容,这是问题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呢?在信息时代中,“媒介伦理教育应当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即育人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最高目标。只有坚持这一点不动摇,媒介素养教育才称得上真正的成功。另一方面,科学的渠道和方式能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家庭、学校、社会是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其中,家庭是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社会则是二者的补充和扩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首先,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进程深受家庭的影响。未成年人因其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不深,他们接触大众媒介的种类及内容都需要父母长辈从旁指点。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受到来自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往往奠定了他们日后品行发展的主观基础。因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父母要时刻关注子女接触媒介的情况,积极引导子女初步认识和运用媒介为自己的成长服务。其次,学校教育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对象广泛、目标明确、内容系统科学等。未成年人既是学校教育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有利于系统地普及、提高未成年人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当然,学校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式。再次,社会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发展。相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社会虽然不是未成年人的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据权威统计,未成年人在一年中除去学校正规教育外,有170多天是在家中和社会上度过的,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我们看到,黑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等场所经营的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地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许多中小学生因沉迷于黑网吧、电子游戏厅等而导致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频频发生。种种令人痛心的事实告诉人们,必须加强对社会环境的整顿,否则媒介素养教育将功亏一篑。
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不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面临着将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推进的艰巨任务。尽管全面推行媒介素养教育仍有重重困难,但我们必须看到,面对生活全球化和网络化,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素养教育对今天信息时代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德育中内容及方式方法上的不足,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素质教育和德育实践之中,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面向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并积极参与,使德育早日走出令人担忧的阴影,重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