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环保”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保”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和世纪性的时尚,绿色意识早已渗进了我们的思想和文化。此类话题倍受关注,因此,它也将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之一。
  
  旷野与城市
  毕淑敏
  
  ①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②我听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③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④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一脉血缘的兄长。
  ⑤唯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
  ⑥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是喧嚣的。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
  ⑦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人们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⑧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电话。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
  ⑨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是文明的痕迹,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⑩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流光溢彩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地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褶皱里。
  (11)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但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
  (选自《毕淑敏散文集》)
  ①不看湖的时候,美人的深眸便是湖。看了湖之后,湖是城市的心。其实,我所居住的城市,只有一个人工湖,在儿童公园的一角,湖面上仅能游开几只白鹅形状的船。冬天潮便结冰,常有小孩滑冰时不小心掉进冰窟。后来湖更浅了一些,冰则厚了一些,这类事情就不再发生了。
  ②我工作的机关离这个湖很近。春回的时候,我们便在湖边挖黑色的淤泥,挖冬天里四周居民倒的垃圾。挖出的东西有一股腥臭的气味,想不到湖的下面有这样深重的积淀。挖过之后,儿童节就快到了,做妈妈的便想到该带女儿去湖边看柳,偶尔也租一只大鹅在湖上漫游——叫慢游更准确,人太稠了。
  ③湖太小,然而我的生活里毕竟有一个叫作湖的地方。
  ④去年有了两次开笔会的机会。先到南京,南京有玄武湖、莫愁湖。湖是很能令人想起什么的,身外的风景与心内的风景总是遥相呼应的。然而我到南京最急切要见的不是莫愁,而是玄武,因为它大。玄武湖是可以追溯到三国吴的,历朝历代都极善待这湖,并竭力地放大它。令人又胜过古人,新中国给了湖以新的生命,这是必然的。总之,千年的湖依然年轻。所以乍见玄武湖,我竟舍不得快走,生怕一走就走到底。我开始明白六朝粉黛为什么迷恋南京,因为有玄武湖。我也开始明白在日渐喧闹的城市里面,为什么保留着这一处静谧的所在,因为湖是城市人最后的空间。但是,就在这时,有一种很杂乱的声音送进我的耳里。细一分辨,是儿童乐园的碰碰车。还有一种声音是从那间很别致的公园小屋里传出来的,像野人的嚷叫,像野兽的厮杀。屋外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当代原始部落掠影海外版录像,票价x元。
  ⑤好在玄武湖大,浩茫的湖水能使那些怪异的声音和灰尘渐渐地被吸收,以至于吞没。我终于找到了一条安静而有意味的小路,一边是千年老树,树冠呈弧形绕过人头,垂进另一边的湖里。我认定了这务浓荫穹起的小路,走过去,再走回来。直到走累了,才坐在树下的长椅上,面向着绰绰约约的湖,呼吸着这里的清宁。突然,背后“砰”地一声枪响,我立刻中弹一般跳起,咫尺之外,竟是一座商业性打靶场。
  ⑥玄武湖一下子老了,我的玄武湖之游也到此为止。
  ⑦另一次是去泰山开笔会时路经济南,我执意要去大明湖。我没见过大明湖,但我熟悉一支关于大明湖的歌儿,它的鲜荷和丽水,在我心中永远栩栩生动。而且,我知道济南是万泉之城,那一万个泉将使大明湖永远清澈,永不枯竭。所以走进济南,我的心十分安详,玄武湖的那种伤感已是很淡了。
  ⑧但是,我在这座以湖命名的公园里未及走进百步,就被与玄武湖十分相似的声浪撞了回来。依旧是碰碰车转转车,微小的、巨大的,布满了树下和天空。这儿距海较远,所以新建了大型“迷你鱼宫”、“海底世界”,貌似文化的商人们拥挤进湖里,以一种极粗糙的方式,强迫观湖的人观海。各种声响的高音喇叭此起彼伏,游人像走进了一个农贸市场,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一片荫凉。我完全不是第一次采的那份新奇和陌生的心情,倒对一种熟悉的东西滋生出深深的厌恶。我只向那湖面匆匆一瞥,一瞥之间,我便发现湖面落满了灰尘,湖面上的天空也涂满了灰尘,包括这座万泉之城,也是灰尘的颜色。
  ⑨曾有一个人想“打捞世界的原稿”。他认为我们当今的世界已失去了“原天”、“原草木”、“原水”,如果这种失去积累得太多,“总有一天要在地球上堆积出无法穿透的黑暗”。我想,当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都能为此而痛苦时,原来的世界怕已成为废墟了。
  ⑩只是,至今仍惦记着玄武湖和大明湖,或许那一点点嘈杂并不影响它们的美丽。
  ⑩但湖就是湖,湖应该是这个世界最安静的地方,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所有在逼仄中窒息、在红尘中受难、在旅途中疲累的灵魂,有一个憩所。
  (選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思考探究
  
  1.《旷野与城市》第9段中“这凄壮的一幕”。《湖殇》第7段“玄武湖的那种伤感”分别指的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言回答。
  (提示:回答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须紧扣文本去搜寻,用“移位截取”的方法。前者的关键词应落 在“遇险”上,后者的关键词须落在“喧嚣”“商业气息”上。)
  2.《旷野与城市》第1段中把城市喻为“银扣”,第10段中又把城市喻为“巨钉”,它们各有怎样的蕴意?
  (提示:解答比喻句的含义,一要利用喻体的特征去揣摩,二要结合文本深究。还要注意理解“银扣”“巨钉”的感情色彩。就前者而言,关键词应是“相互依存、和谐、魅力”;就后者而言,则应落在“野蛮、粗暴、占有”等词上。)
  3.《旷野与城市》中“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一句,蕴含哪两层意思?
  (提示:可从探险者在风雪中丧生、旷野无声地与人类对抗两方面去把握。)
  4.《湖殇》开篇分别以“美人的深眸”和“城市的心”来给湖打比方,它们各有什么含意?
  (提示:可从湖澄澈、明净的外表美与湖滋养人们的内在美两方面去挖掘、品味。)
  5.作者怀着安详、新奇和陌生的心情游大明湖,却“对一种熟悉的东西滋生出深深的厌恶”,作者厌恶的是什么?请分条表述。
  (提示:“锁定”第8段,注意搜寻、整合,再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
  6.《湖殇》的1、2段叙写作者所在城市的人工湖,这对表现“湖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里的“作用”当是结构上的作用,关键词是“张本、铺垫”,同时还有“反襯、凸显主旨”的妙用。)
  7《旷野与城市》第2段交代了“旷野”的属类,第11段作者忠告人们要善待旷野。请你以“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一句打头,写一段话,要求运用举例、推论的方法,不少于80字。
  (提示:一要巧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二要择用洞庭湖面积萎缩、大量良田变成居民小区等鲜活实例。至于推论,则要写好一个“如果……那么……”的假设复句。)
  
  写作视野
  
  保护森林、保护土地、保护河流、保护大气层,以及保护动植物、保护矿产……这些都是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保”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我们原先的宁静被打破,原有的清纯遭污染,原来的空旷被挤占,原始的茂密受戕害……一名资深记者在她的《2005年中国环境备忘录》中写道:“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八百里洞庭的徒有虚名,江苏太湖的蓝藻事件,云南滇池的重度污染,东北、华北林区日夜轰鸣的中日合资筷子厂……已经或正在让环境严重“透支”,并乖乖地“买单”。勿庸讳言,国人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注环保、参与环保,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写“环保”类的文章,呼吁国人“救救地球”,是必不可少的舆论武器。
  如果选择说明——可从大处着眼,介绍环保的内容、方法措施、意义、前景。也可以就环保的某一方面,如空气、水、土壤、动植物,作具体解说,如怎样减少空气污染,工业“三废”的危害,等等。
  如果选择记叙——可以记叙环保的人和事,其选材范围是很宽泛的。要通过典型的人和事,反映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环境保护的必要。比如从家庭切入,写身边的环保,体现小中见大的特点。
  如果选择议论——可以联系环境受损的严峻现实展开议论,呼吁人类关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绿色家园。如《特大洪灾启示录》《面对良田遭到侵占的思考》等,就属于议论之作。
  还可以借用书信体、童话体、小剧本的形式进行“包装”,形象地反映环保的现状,折射出环保事业的紧迫性。
  
  习作借鉴
  
  给我一片绿色空间
  湖北省松滋市三中2006级1班 罗曼
  三年前,由于建筑拆房,我家搬到了这栋上了许多防护网的楼房。也许是因为从小住惯了有大院子的平房,我并不喜欢这些上了网子的楼房。
  刚搬到这里,很怕我家也上了防护网,走到阳台上,我才放了心——我家阳台没有上网子,楼下植着一大片绿树,远处一大片的草地,还可以望到另一边的宽马路,汽车开得很快,让人看了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
  过了些日子,父母商量要再买些家具布置布置,一天下午,他们扛回了一个大铁架。在工人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不一会儿便把铁架焊在了阳台上。这下我家成了名副其实的“网子屋”了。我感到爷爷家那种着的果树,搭着葡萄架的大院子离我的生活愈来愈远了。
  一天晚上,爸爸站在阳台上乘凉,忽然,只听他“啊”的一声,一个易拉罐落在了他的头上。易拉罐是从铁架上方的空缺处掉下来的。爸爸气得火冒三丈,他生气地进了屋子,丢下一句“这不成”。于是第二天,铁网架上便添了一个“檐儿”,本来外面的景色已是一道一道的了,这回天空也望不见了。不过树还在,草依然——我安慰自己。
  “为了方便用户,楼下改为水泥地,铺地费每户200元——管理处”。一星期后,小树丛、草坪便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硬梆梆的水泥地,毫无生机。我站在阳台上,望上——屋檐,望下——水泥地,向远处看着吧——大草地一条一条……
  老天爷似乎专门和我过意不去,没几天,远处的那片草地也变成了建筑工地,不但草地看不见了,而且工地上整天噪音不断,尘土猖狂地满天飞扬,我为那片失去的绿色感到惋惜,想拥有一片绿色空间的希望很渺茫了。几乎是在同时,对面楼的一层被一个大经理包下成为他前边酒家的厨房。鸡笼、鸭笼统统搬到外面,脏水烂菜呼一下腾空飞到水泥地上,垃圾池脏水横流。晚上,职工们开开心心地摆上几桌饭菜在水泥地上,再后来是歇斯底里的卡拉OK声……惨不忍睹啊!本来那围着水泥地可怜兮兮的一圈小树苗也被人折磨得东倒西歪了。
  如今,我已没有站在阳台上观景的兴致了,只因本已被铁架子隔着的一片一片风景也都面目全非了。站在那儿,只能看见建筑工地尘土飞扬,水泥地上污迹斑斑,垃圾外泄,脏水四溢,对面一层还不时飞出一只鸡,跳出一只鸭。我愣愣地站着,那片绿色空间,我已望不到它的影子了……
  
  蒲公英种子说
  湖北省松滋市三中2006级1班 段晓露
  我是一颗来自北方的蒲公英种子,在我成熟的那天,妈妈告诉我说:“孩子,你已长大了,我送给你一把小伞,去闻天下吧!我听说南方山清水秀,你去那儿扎根吧!”说完,妈妈看了看脚下那即将沙化的土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一阵轻风吹来,我还没来得及告别就分离了妈妈的身体,轻飘飘地载着一个彩色的梦飞向南方。
  我飘啊飘,听说有个名叫桂林的地方,风景独美,便在漓江边悠然落下。放眼望去,只见几座高挺的山峰,可没有我想像中的绿,好像一块长癣的皮,有的地方连一棵小草都没有,很是空虚。以前听妈妈讲过,南方有许多鸟儿,不仅好看,声音也很悦耳;我四处寻找,所见的只是那掉了皮、落了叶的大树。
  冥冥之中,好像有一声鸟叫,不是欢快,而是悲凉。我苦苦找寻,终于在一棵还算叶茂的大树上,见着了一只鸟,它金黄色的,缩着颈,闭着眼,好像在对我暗示什么。
  以前听说南方的水清澈见底,我看这漓江的 水就不是这样。上面有许多垃圾浮着,也没见着成群的鱼,水反而有点泛黑。
  经过一番打量,我便知这不是个久留之地,三十六计——走为上。
  我还是飘啊飘!
  我没见着山清水秀的地方,到处是冒着黑烟的大烟囱,无时无刻不传来百年老树倒下的呻吟声,还有鸟儿们惊慌四窜的哀鸣声。
  一条条公路横穿森林的心脏,她的子女们一个个在无声地倒下,只留下一个个树桩。
  我知道森林如今已成是非之地,还是不要去的好。
  呀!这空气怎么这么难闻?简直让我恶心,放眼望去,能见度已没我所想像的清晰。
  我看还是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吧!乘着南风,怀着一颗沉重的心飞向北方。
  咦,这里怎么成了一望无际的沙漠?我妈妈呢?一个微弱的声音响起:“孩子!你怎么回来了?”
  仔细一瞧,是一株蜷缩在沙包下面的蒲公英。呀!那是我妈妈。她没了昔日的芳容,耷拉着叶,也没见梢头有花。
  “哎!孩子,你回来干什么,南方不是很好吗?你看,我这儿已什么样子?原先的一些小草、小树都枯死了!”
  “妈妈,南方还不是一个样!”……
  北风卷着黄沙在怒吼,仿佛要毁灭这里的一切。
  我只有仰天长叹:“苍天呀!难道真要灭我们蒲公英一族!”
  后记:我是一颗北方的蒲公英,经过长途跋涉也没能找到栖息之地。伟大的人类啊,请给我们一片绿色的栖息地,别让大地的眼眸浑浊,别让森林失去安宁,别让美丽可爱的鸟儿无家可归。
  
  教师点评
  
  《給我一片绿色空间》一文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作者并没有写惊天动地、惊世骇俗的事件,只是将立足点放在自家阳台,打量四周境况的变化,“借一斑而窥全豹”,凸显了对生态环境的忧思。
  表达上,文章采用了客观实录的手法。共分三个表达层面:一是上防护网隔开风景,“网子屋”让人少了“飞起来的感觉”,与原先农家小院的生活渐渐有了隔膜感;二是安“檐儿”遮断天穹,这是因楼上人家随意抛物所致。“檐儿”将外面的景致随意地切割,变得支离破碎;三是绿草地变成水泥地,建筑工地的喧器,酒家厨房的污浊,还有娱乐的噪声,原先的这片绿色空间“面目全非”。其中“一圈小树苗被折磨得东倒西歪”、“不时飞出一只鸡,跳出一只鸭”的细节点染,具有很强的艺术穿透力。有了这些描写的铺垫,“请给我一片绿色空间”的喟叹就平添了撼动人心的效果。
  《蒲公英种子说》一文采用童话的形式进行包装,构思精巧。行文巧借一颗蒲公英种子的口吻,通过叙写它踏访桂林山水及重返北方故土这两个时空的故事,运用生动优美的文笔,倾诉了对家园遭受戕害的关注之情,有振聋发聩之妙。
  行文在表达上善写细节,注意照应。如首段中“即将沙化的土地”一语,暗示北方生态环境正在变坏,“我”难以安身,只好南徙,并与后面的“北风卷着黄沙在怒吼”相照应;第三段“没有我想像中的绿,好像一块长癣的皮”一语点染森林、植被被毁的惨状,并与后面“公路横穿森林的心脏……只留下一个个树桩”相照应。而篇末的“后记”是蒲公英为作者“代言”,发出了真诚而强烈的呼声。
  
  命题训练
  
  1、土地是孕育万物的温床。没有土地,就不会有五谷丰登;没有土地,就不可能有莺飞草长;没有土地,人类的灿烂文化将是一页页空白……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点成就、每一点进步都与土地息息相关。
  土地,孕育了蓬勃的生命。有了土地,人类就有了基本的生存;有了土地,人类才会有人文的滋养。当我们从幼年、少年、青年的芳草地步入中年的阳光地带时,蓦然回首,心中那块土地积淀的厚重、丰稔的情怀,竟是那么耐读耐品,令人热血盈怀。
  读了上面文字,你一定很有感触。请你就“人类与土地”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文意自定,文体自选,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2、目前,全国各地的旅游开发正如火如荼,国内外的开发商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名胜古迹及秀丽山水,不少人文景观相继拔地而起……对此,你有什么感触?请以“我有一点呼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3、观察《钓鱼》这组漫画,以《钓鱼》为题,加以适当的想像、虚构,完成一篇800字的记叙文。
  


  4、家乡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河水从我童年的心田上流过。然而已是十六七岁的我,重回故里时,看到的却是河水污染严重、腐臭不堪的情状。请以“还我美丽的小河”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抒情散文。
  5、环保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比如,随手关灯、关水笼头,居家过日子少用空调,一张书写纸两面使用,废品攒多了卖给处理站,买菜用竹篮而不用塑料袋,洗过衣服、淘过米的水再用于浇花种草……以上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大事。请以“环保在我身边”为题,运用片断组缀法,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6.以“大自然不能承受之重”为题,从网上、报刊上及身边撷取有关环境污染的材料,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写一篇调查报告,不少于800字。
  
  素材链接
  
  1.后来,他顺利地考上了大学,而且第一志愿就被录取了——农业大学野生禽类专业。再后来,他大学毕业,便“下海从商”了。如今,他带着他凭聪明和机遇赚得的53万元回到了家乡。他投资改造了那条河流,使河水在北归的雁群长久以来习惯了中途栖息的地方形成一片面积不小的人工湖。他在那地方立了一座碑——碑上刻的字告诉世人,从初中到高中的五年里,他为了上学,共逮住过53只雁,都卖给县城的餐馆被人吃掉了。他还在那地方建了一幢木结构的简陋的“雁馆”,介绍雁的种类、习性、“集体观念”等等一切关于雁的趣事和知识。在“雁馆”不怎么显眼的地方。摆着几只用铁丝编成的漏斗形状的东西。每当有人参观“雁馆”,最后他总会将人们引到那几只铁丝编成的漏斗形状的东西前,并且怀着几分忏悔感坦率地告诉人们:他当年就是用那几种东西逮雁的。
  之后,他又总会这么补充一句:“我希望人的聪明,尤其一个孩子的聪明,不再被贫穷逼得朝这方面发展。”
  (节选自梁晓声《孩子和雁》)
  2、这块地被很多眼睛盯着。它是这个城市内部唯一一块还长庄稼的土地。庄稼没有竞争力。庄稼地被许多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眼光瓜分成一个个的楼盘,就像一个弱女子遇到残忍的强盗,马上溃不成军,支离破碎。这块庄稼地成了最后的黄金,都想分一杯羹。价格也因为处在城市内部的地界而急速飙升。终于,今年的春天,麦苗没有来得及返青,这块地被插上五彩的旗帜,然后,土地的肌肤被划开……土地不再柔软,不再温和,它有了钢铁的骨骼,冷硬的身躯。于是,田野不是田野。这里只有尚未建成的楼房,轰鸣的吊车,飞扬的尘土,还有翻起的土丘。许多不知名字的野草,在土丘上长得蓬蓬勃勃。这块地最终的归宿,就是一处巨资搭建的楼台。它将永远失去曾经的丰富性和可以觉察的活力。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农人多少年养熟的土地,现今只有僵硬的质地。即使若干年后此处复归还原,也不知需要多少年可以疗愈伤痕。
  (节选自刘静峰《一块地的怀念》)
  3.这样,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在20世纪50年代还有220000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就只剩下12000平方公里,减少了45.5%。曾经星罗棋布的散珠碎玉般的湖泊,纷纷失去了它们那迷人的光泽。湖泊大量消失,严重影响了长江的防洪、蓄洪能力。
  (节选自金辉文《湖群,在消失》)
  4.面对世所罕见的鸽子花、龙虾花争妍斗艳,溪水清澈透亮又色彩斑斓,漫山溢满山鸟的鸣啭,硕士青年的话语又不禁浮现于脑际:“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除了摄影,什么也不取。学会把自己当作有个性的独立生命,虚心地倾听环境的呼喊与细语,与自然交流。”想到生态旅游,我竟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侧耳细听。风声、鸟语、流水声,万物生长的声音,纷纷汇聚在一起,仿佛一首让人品味不尽的交响曲。
  (节选自张兴武《天籁》)
其他文献
[意境类]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贫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②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②时世,当代。俭,通“险”,怪异。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1)请概括出本诗所塑造的贫女的形象特点。  (2)
期刊
高考试题中,文言文翻译为主观试题,一般呈现2到3个小题,赋分10分,每道题都有3到4个采分点。如2007年湖北卷文言翻译题“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的评分细则:  满分4分。“扶疏”“时”“哺”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扶疏”可译为“茂盛”“繁茂”“茂密”等。“时”可译为“常常”“时常”“时时”“不时”等。“哺”可译为“给……吃”“让……吃”等。  在译出大意方面
期刊
体验“爱”与“恨”  ■王能光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向感情的高峰攀登,可以中途休息;从怨恨的险坡往下走,就难得留步了。(巴尔扎克《高老头》)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呢?请把你的感受、领悟或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引擎  一、 写作本题,首先得明确材料的含义  什么叫“向感情的高峰攀登
期刊
咏物诗:由物到志显理趣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所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指导]  这是一首咏物诗,阅读这类诗歌时应注意:  1、准确把握意象。古诗中常见
期刊
那一个个精心装扮的美丽句子如颗颗透明的玻璃珠,在叮叮当当的清脆碰撞声中,把某种情愫点点滴滴地传进我们的心怀。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审题难度降低,不少考生作文立意大同小导,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高分,语言表达至关重要。要使语言富有文采,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我们如何操作呢?    一、让语言具有哲理情趣    应选择的是那些高度凝炼、对比鲜明、形象生动、含蓄隽永的语言。饱含哲理情趣的语言必定见解不凡
期刊
【考点透视】  “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这种题型在《考试大纲》中的能力层级为B级。近年来,经过一再简化,《考试大纲》规定了只需要考生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本考点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只是考查同学们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
期刊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歌语言”,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精练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进行变形不可。  诗歌对语
期刊
编者语:构思是写作最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顺利迈开这一步,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张慕元老师不讲空话,不说套话,而是结合自身擅长写作的优势,设身处地从学生实际写作的情景出发,授之以渔,独创“提问式”作文构思法,能帮助同学们走出作文构思的困境,较好地解决“无话可说”的苦恼。    【导 语】  几年前,张老师看到武汉的公园都收门票,而不像许多城市一样免费开放,就想写一篇“呼吁武汉的公园也免费开放”
期刊
综观近两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在素材的运用上多有巧妙之处,现归纳总结,供广大考生借鉴。其常见技法一般有以下五种:    一、量裁    量裁,就是根据话题、主旨或内容的需要,从不同角度上切入材料。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中“邰丽华”这则素材,在2007年河南省高考满分作文《成长路上的跌倒》中是这样“量裁”的:   还记得那个让整个中华为之感动的邰丽华吗?对于她来说,生活是苦的,苦不堪言,但她从容
期刊
记不得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只是村前的那条小河在记忆里静静地流淌,微风徐徐而来,空气里掺杂着水的味道。  也许每个人都是一只风筝,无论飞多高都会被一根线紧紧牵住,在高飞与回归之间挣扎。任你飞得再高,一种说不清的情愫也会像开在心底的蔷薇,时不时的诱惑着你。  如果我是一棵树,那鸟语花香的家乡就是我扎根的地方。那些安静祥和的景象屡屡出现在我的梦中。那条东流的小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碧玉似的水中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