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 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 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科学区游戏环境,是教师为幼儿亲历科学探究所提供的条件,可操作性、趣味 性和游戏性的科学区环境能给予幼儿启发与支持,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然而在现实的科学区游戏开展中,幼儿的游戏状态却不容乐观。那么,在创设大班 科学区时,怎样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环境,投放多样化的材料和内容?怎样能即时 观察了解到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并适时支持引导幼儿的能力发展呢?
关键词:问题聚焦;支持策略;幼儿兴趣
一、当前幼儿园大班班级科学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出现过程盲目
(二)材料热潮兴趣短板
(三)经验匮乏方向无终
(四)场地受限忽视需求
(五)管理规则意识淡漠
二、环境调整法助推幼儿深度游戏
(一)区内划分小区域,游戏指向更清晰
大区域仅让孩子明确各个区的特点及主要活动,而一个区域内部的主要游戏形 式及角色体验还可以各种各样,实际游戏中,幼儿的活动与教师预期的目标存在很 大的距离。呈现活动形式单一,游戏目的模糊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明确区内各个 游戏活动的内容,激发孩子参与各种形式活动的兴趣成为首要的任务。因此,可以 根据科学区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利用各个柜面的巧妙摆放,在科学区内可划分成 多个小区域,如科学小制作、科学玩具、拆拆装装、自然角( 种植、饲养、观察) ……各小区域需要的主要材料也集中在相应柜内。让孩子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地选 择活动,即不受影响也便于相互合作。
(二)材料提供求适宜,游戏兴趣受激发
材料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在区 域活动中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 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他们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
1.材料数量与种类的适宜性 一般情况下,为避免不必要的“爭抢”纠纷,教师在区域材料投放时,尽量会 提供满足幼儿人数的尽可能多的材料数量。
2.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面对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孩子,我们的材料可分阶段地提供,在保持孩子操作 兴趣的同时,也给孩子更多的挑战。
(三)操作过程有支架,行动目标有方向
丰富多彩的材料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但经验的匮乏使他们的游戏质量不容 乐观。教师在科学区中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各种自然材料后,还得根据不同层次的 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支架,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自己看步骤或示范书、照片或成品 等,能力弱的孩子可根据制作步骤实物操作图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等。提示牌的提 供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自己。
(四)管理自主,发展痕迹有线索
1.支持展示,方便、童趣 幼儿在科学区中完成的小制作一定要在环境中展示出来,且需就近展示,高度适 宜。一方面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让幼儿体验成就感的重要途径, 激发幼儿乐于探究参与活动的愿望。
2.巧妙利用,合作、互通 区内有联动,作品还可再利用。有些幼儿的小制作可以布置活动室,有些可以 投放在语言区成为看图讲述的道具,还有的可以投放在美工区进行作品创造,甚至 投放到表演区等等,让孩子们在互动中相互学习,探究的成功与喜悦感得到更多的 满足。
3.合理保存,可赏、可评 作品随着主题的改变逐步进行更替,可以将孩子的小制作用照片的形式,操作 记录纸等存入自己的成长册中,随时可供翻阅,同时教师对每个孩子的发展评价也 有一个具体的线索,便于个别化的教育与培养。
(五)规则提示隐其中,行为习惯自养成
规则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让环境暗示来替代文字规则。
1.人数的限制。在进区口,可用夹子、插袋等提示进区的最多人数。在小区域 中,可用材料的数量、场地的空间设置等暗示可容纳的人数,如拆拆装装区操作台 上,投放两套工具,提示可以容纳两个孩子操作。
2.整理的提示。材料的收纳,教师可从每一个区使用的收纳筐的颜色、质地上 进行区分,一个小区域一种颜色的收纳筐,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标志名称,便于孩 子对应取放。如此整齐有序的材料摆放、清楚明显的标志潜移默化地鼓励孩子玩后 放回原处,培养了孩子的整理习惯。
愿教师所创设的环境真正能做到美而不局限于网购,自由而不失秩序,丰富而 不显杂乱,孩子们能真正在自主游戏中实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完善,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科学认知、社会情感、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 展。
参考文献
[1]虞莉莉,如何投放区域活动的材料.幼儿园教育案例专题研究[M].2005 年 7 月出版.
[2]廖晓萍,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与建构幼儿园区域活动[J].学前教 育研究.2010(04).
[3]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3).
关键词:问题聚焦;支持策略;幼儿兴趣
一、当前幼儿园大班班级科学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出现过程盲目
(二)材料热潮兴趣短板
(三)经验匮乏方向无终
(四)场地受限忽视需求
(五)管理规则意识淡漠
二、环境调整法助推幼儿深度游戏
(一)区内划分小区域,游戏指向更清晰
大区域仅让孩子明确各个区的特点及主要活动,而一个区域内部的主要游戏形 式及角色体验还可以各种各样,实际游戏中,幼儿的活动与教师预期的目标存在很 大的距离。呈现活动形式单一,游戏目的模糊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明确区内各个 游戏活动的内容,激发孩子参与各种形式活动的兴趣成为首要的任务。因此,可以 根据科学区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利用各个柜面的巧妙摆放,在科学区内可划分成 多个小区域,如科学小制作、科学玩具、拆拆装装、自然角( 种植、饲养、观察) ……各小区域需要的主要材料也集中在相应柜内。让孩子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地选 择活动,即不受影响也便于相互合作。
(二)材料提供求适宜,游戏兴趣受激发
材料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在区 域活动中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 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他们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
1.材料数量与种类的适宜性 一般情况下,为避免不必要的“爭抢”纠纷,教师在区域材料投放时,尽量会 提供满足幼儿人数的尽可能多的材料数量。
2.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面对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孩子,我们的材料可分阶段地提供,在保持孩子操作 兴趣的同时,也给孩子更多的挑战。
(三)操作过程有支架,行动目标有方向
丰富多彩的材料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但经验的匮乏使他们的游戏质量不容 乐观。教师在科学区中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各种自然材料后,还得根据不同层次的 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支架,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自己看步骤或示范书、照片或成品 等,能力弱的孩子可根据制作步骤实物操作图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等。提示牌的提 供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自己。
(四)管理自主,发展痕迹有线索
1.支持展示,方便、童趣 幼儿在科学区中完成的小制作一定要在环境中展示出来,且需就近展示,高度适 宜。一方面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让幼儿体验成就感的重要途径, 激发幼儿乐于探究参与活动的愿望。
2.巧妙利用,合作、互通 区内有联动,作品还可再利用。有些幼儿的小制作可以布置活动室,有些可以 投放在语言区成为看图讲述的道具,还有的可以投放在美工区进行作品创造,甚至 投放到表演区等等,让孩子们在互动中相互学习,探究的成功与喜悦感得到更多的 满足。
3.合理保存,可赏、可评 作品随着主题的改变逐步进行更替,可以将孩子的小制作用照片的形式,操作 记录纸等存入自己的成长册中,随时可供翻阅,同时教师对每个孩子的发展评价也 有一个具体的线索,便于个别化的教育与培养。
(五)规则提示隐其中,行为习惯自养成
规则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让环境暗示来替代文字规则。
1.人数的限制。在进区口,可用夹子、插袋等提示进区的最多人数。在小区域 中,可用材料的数量、场地的空间设置等暗示可容纳的人数,如拆拆装装区操作台 上,投放两套工具,提示可以容纳两个孩子操作。
2.整理的提示。材料的收纳,教师可从每一个区使用的收纳筐的颜色、质地上 进行区分,一个小区域一种颜色的收纳筐,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标志名称,便于孩 子对应取放。如此整齐有序的材料摆放、清楚明显的标志潜移默化地鼓励孩子玩后 放回原处,培养了孩子的整理习惯。
愿教师所创设的环境真正能做到美而不局限于网购,自由而不失秩序,丰富而 不显杂乱,孩子们能真正在自主游戏中实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完善,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科学认知、社会情感、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 展。
参考文献
[1]虞莉莉,如何投放区域活动的材料.幼儿园教育案例专题研究[M].2005 年 7 月出版.
[2]廖晓萍,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与建构幼儿园区域活动[J].学前教 育研究.2010(04).
[3]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