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追求,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而它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和积极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问题的提出往往过于简单,或者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 问题不明确。由于课堂提问都是口头的,提出的问题不明确,学生就难以听清记清,更无法准确回答,这种提问就是无效的。
1.2 问题过难。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教师提问一味拔高,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导致学生学习的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受挫。
1.3 语言不恰当。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很简单,会的请举手。”这样的提问语言很不准确,学生能回答出来那是理所当然,因为问题简单;如果答不上来则会感到很难为情,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信心受挫会感到很自卑。
2.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2.1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教师在问题设置后,要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处在心理不平衡以至剧烈冲突而又积极渴求解决矛盾之时,此时引导学生思考、探讨、解决问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 目的要明确。
每一种提问方式都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让整堂课都能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尽量做到水到渠成。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不仅要明确自己提什么问题,而且应该预先知道学生该如何回答,这是课堂提问的最基本的原则。
2.1.2 难易要适度。
提问的难度应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提出的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较好地为学生领悟文章描写技巧、体味那特有的意境起到了引领作用,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同时轻松地完成对该文段的赏析,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2.1.3 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量”。
课堂提问要避免走入一问到底的误区,要问得适时,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2.1.4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生、差生。
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2.2 创造合适的问题情景。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应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①让学生面临要加以理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②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时产生问题情境;③布置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找实际运用该现象的途径的问题性作业;④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亦即让他们遇到事实的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⑤提出假想,概述问题,并对结论加以检验;⑥激发学生比较对照事实、现象、定义、行为,由此引发问题情境;⑦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与新事实,并独立作出概括;⑧给学生们介绍那种似乎无法解释却是学科史上曾导致提出科学性问题的事实;⑨组织科际联系等。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敞开问题意识之门。
2.3 设计的提问要积极评价。
在整个提问中,对回答者的每一句话,教师、学生都是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评价是否客观、恰当、合适,这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本堂课的情绪,这对职高生而言,影响尤为明显。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做到:①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会说想着说,不会说抢着说的现象,也许一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应怒形于色,而应多鼓励,循循善诱。②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③关注有困难的学生。作为一位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请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请他复述一遍。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时时处处都要注意,每节课的问题都要精心准备,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不断得到改进,学生们的学习也会越来越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德藻.《提高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实现有效性》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2006.10.
[2] 居桂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05.06.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问题的提出往往过于简单,或者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 问题不明确。由于课堂提问都是口头的,提出的问题不明确,学生就难以听清记清,更无法准确回答,这种提问就是无效的。
1.2 问题过难。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教师提问一味拔高,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导致学生学习的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低效提问毫无意义,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受挫。
1.3 语言不恰当。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很简单,会的请举手。”这样的提问语言很不准确,学生能回答出来那是理所当然,因为问题简单;如果答不上来则会感到很难为情,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信心受挫会感到很自卑。
2.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2.1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教师在问题设置后,要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处在心理不平衡以至剧烈冲突而又积极渴求解决矛盾之时,此时引导学生思考、探讨、解决问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 目的要明确。
每一种提问方式都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让整堂课都能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尽量做到水到渠成。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不仅要明确自己提什么问题,而且应该预先知道学生该如何回答,这是课堂提问的最基本的原则。
2.1.2 难易要适度。
提问的难度应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提出的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较好地为学生领悟文章描写技巧、体味那特有的意境起到了引领作用,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同时轻松地完成对该文段的赏析,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2.1.3 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量”。
课堂提问要避免走入一问到底的误区,要问得适时,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2.1.4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生、差生。
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2.2 创造合适的问题情景。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应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①让学生面临要加以理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②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时产生问题情境;③布置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找实际运用该现象的途径的问题性作业;④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亦即让他们遇到事实的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⑤提出假想,概述问题,并对结论加以检验;⑥激发学生比较对照事实、现象、定义、行为,由此引发问题情境;⑦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与新事实,并独立作出概括;⑧给学生们介绍那种似乎无法解释却是学科史上曾导致提出科学性问题的事实;⑨组织科际联系等。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敞开问题意识之门。
2.3 设计的提问要积极评价。
在整个提问中,对回答者的每一句话,教师、学生都是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评价是否客观、恰当、合适,这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本堂课的情绪,这对职高生而言,影响尤为明显。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做到:①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会说想着说,不会说抢着说的现象,也许一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应怒形于色,而应多鼓励,循循善诱。②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③关注有困难的学生。作为一位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请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请他复述一遍。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时时处处都要注意,每节课的问题都要精心准备,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不断得到改进,学生们的学习也会越来越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德藻.《提高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实现有效性》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2006.10.
[2] 居桂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