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初时,如果有人说美国次级债危机将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恐怕大多数人会将其视为天方夜谭。如今,这场危机实实在在地降,临了,于是又有人预言这场金融海啸将演变为全球经济大萧条。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往往让人瞠目结舌,9月上旬众多专家学者还众口一词,大谈特谈通胀压力而不看好未来的物价走势,但仅仅过了一个多月,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恶化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减速,一些人又开始为中国可能进入通货紧缩时代发愁了。有的学者预言明年五六月份中国的CPI将出现负增长,潜台词无疑就是中国也很难躲过这场危机。
持通缩观点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会导致美国和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拖累中国经济减速而导致总需求萎缩,从而拉动物价水平大幅下降。
中国经济真的会在短期内陷入通缩吗?在客观分析未来影响中国物价变动的各种因素后,我们不能认同。
先看美国和世界经济,就真的会陷入不可逆转的衰退吗?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确实已经重创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并且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动荡,而且危机还会产生哪些新的冲击波,到底何时结束还难以断定,但我们不能过分看空美国经济。毫无疑问,这场危机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但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拥有广度和深度都很可观的资本市场,拥有很强的经济创新能力,经济上的张力和自我回旋余地很大。目前,尽管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使美国人的金融资产大幅缩水并承受着失业的威胁,但以微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依然健康发展,投资总量也依然保持稳定,美国的实体经济还没有受到根本的冲击。美国金融市场上近期的剧烈波动,与各种投机炒作推波助澜也不无关系。随着救助方案的分步实施,投资者对经济和市场的信心有望逐渐恢复,美国的信贷市场也会逐步恢复平稳态势,美国的金融和经济运行状况将会出现明显转机。
再看美国这次对危机的应对,完全不同于1929年至1933年。1929年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消除危机不良后果的措施来拯救经济,而这次美国政府反应迅速、出手快捷,在很短时间内采取了降息、财政刺激、注入流动性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措施,并与西方各国联手一致来应对危机。凭借政府的强力干预,美国经济应该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渡过这场“劫难”。
退一步看,即使未来美国和世界经济真的进入衰退,也不足以使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趋势发生逆转。高达19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属雄厚的财政收入、运行稳定且较为有序的金融体系,使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制约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看,尽管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出口需求有所下降,但内需增长的潜力巨大,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投资需求的扩张。从投资的行业结构看,尽管房地产投资规模下降,但落实科学发展观会促使环保、节能、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显著扩大,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国内投资增长的空间十分广阔。2008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2500美元大关接近3000美元,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只要政府的宏观政策选择科学,宏观调控时机把握得当,内需潜力就会被充分启动,足以减少或抵消外部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还应看到,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一些较长时间内影响物价的因素。一是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引起的成本推进型通胀,是引发本轮通胀的重要成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增长和物价上升逐步提高,是一个带有必然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二是环保成本。企业的环保投入不足带有普遍性。加大环保投入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持续的和长期的过程。三是资源和能源价格改革。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价格在长期的行政管制下严重扭曲。当物价下行处于较低水平时,也恰恰是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的最好时机。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不会像美国那样因金融危机出现“过山车”式的剧烈起伏波动,中国的物价总水平也不会大起大落。
持通缩观点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会导致美国和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拖累中国经济减速而导致总需求萎缩,从而拉动物价水平大幅下降。
中国经济真的会在短期内陷入通缩吗?在客观分析未来影响中国物价变动的各种因素后,我们不能认同。
先看美国和世界经济,就真的会陷入不可逆转的衰退吗?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确实已经重创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并且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动荡,而且危机还会产生哪些新的冲击波,到底何时结束还难以断定,但我们不能过分看空美国经济。毫无疑问,这场危机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但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拥有广度和深度都很可观的资本市场,拥有很强的经济创新能力,经济上的张力和自我回旋余地很大。目前,尽管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使美国人的金融资产大幅缩水并承受着失业的威胁,但以微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依然健康发展,投资总量也依然保持稳定,美国的实体经济还没有受到根本的冲击。美国金融市场上近期的剧烈波动,与各种投机炒作推波助澜也不无关系。随着救助方案的分步实施,投资者对经济和市场的信心有望逐渐恢复,美国的信贷市场也会逐步恢复平稳态势,美国的金融和经济运行状况将会出现明显转机。
再看美国这次对危机的应对,完全不同于1929年至1933年。1929年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消除危机不良后果的措施来拯救经济,而这次美国政府反应迅速、出手快捷,在很短时间内采取了降息、财政刺激、注入流动性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措施,并与西方各国联手一致来应对危机。凭借政府的强力干预,美国经济应该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渡过这场“劫难”。
退一步看,即使未来美国和世界经济真的进入衰退,也不足以使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趋势发生逆转。高达19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属雄厚的财政收入、运行稳定且较为有序的金融体系,使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制约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看,尽管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出口需求有所下降,但内需增长的潜力巨大,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投资需求的扩张。从投资的行业结构看,尽管房地产投资规模下降,但落实科学发展观会促使环保、节能、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显著扩大,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国内投资增长的空间十分广阔。2008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2500美元大关接近3000美元,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只要政府的宏观政策选择科学,宏观调控时机把握得当,内需潜力就会被充分启动,足以减少或抵消外部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还应看到,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一些较长时间内影响物价的因素。一是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引起的成本推进型通胀,是引发本轮通胀的重要成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增长和物价上升逐步提高,是一个带有必然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二是环保成本。企业的环保投入不足带有普遍性。加大环保投入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持续的和长期的过程。三是资源和能源价格改革。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价格在长期的行政管制下严重扭曲。当物价下行处于较低水平时,也恰恰是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的最好时机。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不会像美国那样因金融危机出现“过山车”式的剧烈起伏波动,中国的物价总水平也不会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