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anjiang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什么样的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过去是看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而现在应看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学校作为制造人才的工厂,培养的学生应有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能力。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样的人不会对社会有多大好处,学校和教学也将失去意义。语文教学尤其应该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说话要说自己的话,写文章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些都不能靠抄袭,也不能仅仅靠模仿。说话写文章无论多么简单,都有创新的因素,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决定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
  1. 活水理论取代一桶水理论。教师一桶水的观念要更新,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只靠已有的知识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因为知识具有共享性,传递速度很快,所以知识创新的周期非常短,因而知识必须不断创新。与传统的创新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是主动的、自觉的。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开启知识的活水源头,要终生学习探索,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2. 由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践者,更应该是理论的探索者,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专家型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本上的结论好记,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的过程,探索、认识的过程,并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推导能力,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会变为主动的会学,教学中产生了双向互动的信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变得抢答、乐答,出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何为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呢?即思想民主、教学民主,让学生敢说、想说,敢于思考,发表见解,给学生创造充分自由大胆的想象空间。
  1.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多问。教师要善于激疑、释疑,让学生把疑问一个个提出来,又一个个解决,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 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划一的标准。对学生的约束过多,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紧张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学习。
  3. 教师在教学中要支持不同的见解,容忍学生学习的错误。即使学生的某些提问是低层次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心理安全的环境,同时给他们尝试错误的经历,
  让他们体验失败,从而达到追求探索的目的,在创新活动中意志力也逐渐顽强。
  
  三、 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开放
  
  1. 改革课程模式。在以往单一化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学生、媒体三者间互动式教学,如通过电脑多媒体进行的互动式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输入电脑,教师设置网页,并设有留言版,交换心得、意见,同学们之间也可以自由阅读,取长补短,这样能产生很好的互动性。还可以因时、因课进行不同课型的尝试,如思路训练课、诗歌朗读课、作品鉴赏课、话语判断课等,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作为体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力手段,要求教师创造设计和灵活运用,对学生的学习及时作出分析评价,并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当然,任何方法都没有决对的好坏,关键是如何运用。
  3. 开放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应开放实验室、图书馆、音乐室、电教室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献身科学的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勤奋学习的精神。
  4. 开放教学时空,即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在有条件的班级下可实行长短课制,20分钟或40分钟未尝不可,所谓空间开放,指课堂的概念要变,不仅是教室、校园,而且工厂、乡村、自然等都可以作为课堂,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会有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挖掘深藏在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把课外活动作为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智力营养和环境氛围。
  (大同市浑源县示范中学)
其他文献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天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
蒙古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著名作家、诗人达·纳楚克道尔基在1926-1929年期间到俄国和德国留学,并于1935年翻译了爱伦·坡小说《金甲虫》。本文中笔者对达·纳
俗语说习惯是第二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养成良好习惯,克服不良习惯对学好英语学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英语入门时好习惯的养成    1. 多听。学生对教师示范的语言材料要认真静听,边听边观察老师发音口型,找准发音的准确方式和发音部位,边听边模仿,反复进行。对于稍长的示范材料,要边听边思考,在脑海中尽量把所听过的信息储存起来,使之成为整体,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
前英国首相希思任前为著名学者、教授,卸任后仍做他的本行。也许他的政绩鲜为人知,但,作为教育家,他的一个比喻却会流传千古,那就是:教育如水。水,生命之源。它给人的感觉是: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 应用启发式教学,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条件的产生需要依靠教师创设的启发式教学情境。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教师。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鼓励学生多说     在教学中发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优势,要抓住一个“奇”字,突出一个“感”字,即“以奇引感”,“奇”字引路,“感”中落
阅读是学生汲取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语言技能能否得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阅读,那么如何培养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充分调动自己情绪感染力的前提下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课件、实物、图片、幻灯、录像、英文电影、趣味教学、英文歌等多种方式,运用电化教学和情景教学意境诱发兴趣,组织比赛、猜谜
低年级学生由于贪玩,往往会潦草地完成作业,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造成学习成绩落后。  克服作业潦草的常用方法有:  1. 预防法。在孩子完成作业前,提出适当要求,防止孩子发生潦草完成作业的现象。  2. 榜样法。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经常看优秀作业,会激起孩子的进取心。让孩子在“别的孩子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的心理支配下,控制自己不良的做法,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 对比法。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这就须要教师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从而使学生写作的个性得以展示,创作的灵感不断迸发。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 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
物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由此可知,在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