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的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必须把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用到教学中去,必须注重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性、自主性学习,必须解决好几个主要的矛盾。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素质;自主性学习;矛盾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建议:“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将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益。”
一、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
1.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优越性,营造教师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应该看到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整个教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和潜力。同时,还应看到它相对的局限性,比如过于机械化、逻辑化,比较缺乏情感和人性化。因此,教师应把握尺度、灵活运用。
2.培养教师操作多媒体信息工具的技能。
(1)应使全体教师掌握最基本的windows2000操作系统。
(2)组织培训,重点学习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博客、个人主页、电子教案等基本常识。
二、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把信息技术恰到好处的用到教学中去
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要能从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适合使用计算机教学来增强教学效果,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教学潜力。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感性强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具有的优点。它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三、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注重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性、自主性学习
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数学教学。多种软件被应用于公开课、研究课,甚至于家常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这些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很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它们还仍然只是教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如何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时的工具,这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于1995年联合从美国引进的工具平台类优秀教学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教师利用该工具平台既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编制与开发课件,又可便于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由于几何画板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变成对数学喜爱并乐意学数学。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了了解如何运用几何画板来创建新型的数学方面的教学进程结构,我们来看个例子。
[示例1]:运用几何画板讲授抽象数学概念
可以这样讲授“轴对称”的概念: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教学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2.主体性原则: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认知工具,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发展,而这种活动是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无耐的。
3.活动性原则:从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转变。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做数学,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课题研究以及上网查资料、上机操练等形式。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开放性原则:这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合”应该很好遵循的一个原则。开放有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也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这种开放是相对于传统、封闭而言的开放,不是无限制的开放。这种开放可以表现为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不一定是权威,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与学生可以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师,渠道可以更多,范围可以更广。题目本身将趋向于开放题,条件不确定、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
5.大信息量的原则:大信息量是“整合”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处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时,才能真正培养能力。只有大信息的情况下,才能使所有学生有所选择,才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的提高,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做到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研究性、协作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数学和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与工具,又是学习的工具与对象。
不能因为有了课件,课堂过于开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新鲜好玩上,使用多媒体反倒不如不使用效果好。学生的话动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对教师而言,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多媒体。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应采取积极和谨慎的科学态度。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工具(网络、电脑)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完成与教学的整合,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素质;自主性学习;矛盾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建议:“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将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益。”
一、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
1.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优越性,营造教师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应该看到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整个教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和潜力。同时,还应看到它相对的局限性,比如过于机械化、逻辑化,比较缺乏情感和人性化。因此,教师应把握尺度、灵活运用。
2.培养教师操作多媒体信息工具的技能。
(1)应使全体教师掌握最基本的windows2000操作系统。
(2)组织培训,重点学习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博客、个人主页、电子教案等基本常识。
二、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把信息技术恰到好处的用到教学中去
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要能从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适合使用计算机教学来增强教学效果,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教学潜力。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感性强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具有的优点。它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三、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注重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性、自主性学习
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数学教学。多种软件被应用于公开课、研究课,甚至于家常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这些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很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它们还仍然只是教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如何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时的工具,这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于1995年联合从美国引进的工具平台类优秀教学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教师利用该工具平台既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编制与开发课件,又可便于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由于几何画板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变成对数学喜爱并乐意学数学。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了了解如何运用几何画板来创建新型的数学方面的教学进程结构,我们来看个例子。
[示例1]:运用几何画板讲授抽象数学概念
可以这样讲授“轴对称”的概念: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教学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2.主体性原则: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认知工具,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发展,而这种活动是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无耐的。
3.活动性原则:从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转变。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做数学,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课题研究以及上网查资料、上机操练等形式。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开放性原则:这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合”应该很好遵循的一个原则。开放有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也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这种开放是相对于传统、封闭而言的开放,不是无限制的开放。这种开放可以表现为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不一定是权威,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与学生可以是合作伙伴式的关系。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师,渠道可以更多,范围可以更广。题目本身将趋向于开放题,条件不确定、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
5.大信息量的原则:大信息量是“整合”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处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时,才能真正培养能力。只有大信息的情况下,才能使所有学生有所选择,才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的提高,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做到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研究性、协作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数学和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与工具,又是学习的工具与对象。
不能因为有了课件,课堂过于开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新鲜好玩上,使用多媒体反倒不如不使用效果好。学生的话动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对教师而言,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多媒体。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应采取积极和谨慎的科学态度。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工具(网络、电脑)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完成与教学的整合,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