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掌握多音字“悄”,理解“悄无声息”“遁入”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常用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阅读质疑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麋鹿的外形特点。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强国之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真实实地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和传奇经历。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究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学引思
1. 自渎课文,圈出生字、识记。2. 自学生词、理解其意思、积累词语。3. 学习多音字“悄”。4.填表(出示表格):麋鹿的传奇经历 (时间分别为早在3000多年前, 1865年,1900年,后来流落在国外到1967年,1986年8月;对应的经历;读出什么情感;思考:从麋鹿的传奇经历中你读懂了什么?) 5.尝试解说“四不像”。
【评析:导学引思是当下班级授课制形式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难得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机会,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关键,因此应倍加重视。让学生在探究、挑战中得到提高。】
(二)探究发现
探究1: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1.板书:“ 麋鹿”,探究:“麋”与“鹿”字形异同。(复习形声字的构字方法)2.我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探究2 :探究生字词
1.读准音。师:同学们,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生字挺多,而且很难认。所以这节课,我先要检查一下你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会读了,你们有信心通过检查吗?我把生字结合到一段文字里了请你自己读一读。(指多媒体: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它们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天色微明,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返回故乡——中国!)
2.探究词意。预设:有两个字经常“山”和“水”一起用,这两个字念什么?(跋涉)师:“跋山涉水”简缩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师:这里有一个词,和“漂泊不定”意思相近,但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的意思,这个词读什么?生:颠沛流离。
3.学生试写,同桌互查圈出错字。(全部正确的在课题旁画一个五星)反馈交流写错的字。探究3:检查读书情况。预设:师:我再继续检查,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请一个同学读和这个词相对应的段落。师板书:外形,生:读第二段;师板书:生活习性,请你们一起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 ;师板书:传奇经历,生:读第五段。师:谁可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洁地概括出来。生: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探究4:麋鹿的外形。多媒体出现“驯鹿”图:引导:看来,你们都读懂了麋鹿,如果,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出它是否是麋鹿吗?层递一步做解说。师:听说麋鹿身上有许多鹿中之最,你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评析: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在《麋鹿》教学中笔者主要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适时探究:给学生一个参照物——驯鹿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在“文字”中求证:它究竟是不是麋鹿。这等于给学生一个“诱饵”,“诱”他们去观察,“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书。】
(三)整合观点
让学生出示导学题,交流导学成果和疑难。预设:同学们,麋鹿就是这样一种珍奇动物,但它的命运却十分坎坷。(配合幻灯师范读课文有关段落)听了它的传奇,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老师当场能解答的就当场解答。
【评析:探究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是探究动力的源泉。学生个人探究,小组互相交流,得到的可能只是零碎杂乱的发现与体会,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共同探讨,见仁见智,然后将某些有共性的观点进行整合,使探究成果转化为一般性的专题结论,并要求学生陈述时力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四)能力升级
1.读了全文,谁来联系课文说说你最强烈的感受。(如惋惜、愤恨、悲伤、感动、欣慰、高兴……)你能写一段话——“麋鹿的新生活”吗? 2.选择本课的说明方法。师: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下定义 、作诠释、讲故事、画图表 、引用等,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例子作说明吗?下一堂语文课我们再深入探讨。
【评析:布鲁纳认为,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创见发现、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人生启迪,如果不及时加以整理和积累,很可能会因时过境迁而无处可寻。因此,此时宜引导学生趁热打铁,及时积累、迁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探究所得诉诸文字,转化为成果,形成人文积淀与经验技能。】
五、附:板书设计
17 麋鹿
外形奇特:四不像
角、尾巴、蹄子、毛色
生活习性:常在水中……繁殖能力低
传奇经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
六、总评
李老师在这一课时教学中,能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会体验,以此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些都诠释着探究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
说明文小学生接触的少,有许多陌生的东西,李老师采用探究性学习很有必要。布鲁纳说“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这个理论的建构为我们在探究中求得高效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学习能力是当今办学的突破口,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件。探究之于素质教育,就像给龙点睛。
(评析:江苏省邳州市碾庄镇碾庄中心小学教导处)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掌握多音字“悄”,理解“悄无声息”“遁入”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常用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阅读质疑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麋鹿的外形特点。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强国之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真实实地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和传奇经历。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究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学引思
1. 自渎课文,圈出生字、识记。2. 自学生词、理解其意思、积累词语。3. 学习多音字“悄”。4.填表(出示表格):麋鹿的传奇经历 (时间分别为早在3000多年前, 1865年,1900年,后来流落在国外到1967年,1986年8月;对应的经历;读出什么情感;思考:从麋鹿的传奇经历中你读懂了什么?) 5.尝试解说“四不像”。
【评析:导学引思是当下班级授课制形式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难得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机会,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关键,因此应倍加重视。让学生在探究、挑战中得到提高。】
(二)探究发现
探究1: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1.板书:“ 麋鹿”,探究:“麋”与“鹿”字形异同。(复习形声字的构字方法)2.我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探究2 :探究生字词
1.读准音。师:同学们,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生字挺多,而且很难认。所以这节课,我先要检查一下你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会读了,你们有信心通过检查吗?我把生字结合到一段文字里了请你自己读一读。(指多媒体: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它们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天色微明,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返回故乡——中国!)
2.探究词意。预设:有两个字经常“山”和“水”一起用,这两个字念什么?(跋涉)师:“跋山涉水”简缩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师:这里有一个词,和“漂泊不定”意思相近,但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的意思,这个词读什么?生:颠沛流离。
3.学生试写,同桌互查圈出错字。(全部正确的在课题旁画一个五星)反馈交流写错的字。探究3:检查读书情况。预设:师:我再继续检查,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请一个同学读和这个词相对应的段落。师板书:外形,生:读第二段;师板书:生活习性,请你们一起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 ;师板书:传奇经历,生:读第五段。师:谁可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洁地概括出来。生: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探究4:麋鹿的外形。多媒体出现“驯鹿”图:引导:看来,你们都读懂了麋鹿,如果,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出它是否是麋鹿吗?层递一步做解说。师:听说麋鹿身上有许多鹿中之最,你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评析: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在《麋鹿》教学中笔者主要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适时探究:给学生一个参照物——驯鹿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在“文字”中求证:它究竟是不是麋鹿。这等于给学生一个“诱饵”,“诱”他们去观察,“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书。】
(三)整合观点
让学生出示导学题,交流导学成果和疑难。预设:同学们,麋鹿就是这样一种珍奇动物,但它的命运却十分坎坷。(配合幻灯师范读课文有关段落)听了它的传奇,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老师当场能解答的就当场解答。
【评析:探究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是探究动力的源泉。学生个人探究,小组互相交流,得到的可能只是零碎杂乱的发现与体会,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共同探讨,见仁见智,然后将某些有共性的观点进行整合,使探究成果转化为一般性的专题结论,并要求学生陈述时力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四)能力升级
1.读了全文,谁来联系课文说说你最强烈的感受。(如惋惜、愤恨、悲伤、感动、欣慰、高兴……)你能写一段话——“麋鹿的新生活”吗? 2.选择本课的说明方法。师: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下定义 、作诠释、讲故事、画图表 、引用等,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例子作说明吗?下一堂语文课我们再深入探讨。
【评析:布鲁纳认为,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创见发现、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人生启迪,如果不及时加以整理和积累,很可能会因时过境迁而无处可寻。因此,此时宜引导学生趁热打铁,及时积累、迁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探究所得诉诸文字,转化为成果,形成人文积淀与经验技能。】
五、附:板书设计
17 麋鹿
外形奇特:四不像
角、尾巴、蹄子、毛色
生活习性:常在水中……繁殖能力低
传奇经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
六、总评
李老师在这一课时教学中,能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会体验,以此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些都诠释着探究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
说明文小学生接触的少,有许多陌生的东西,李老师采用探究性学习很有必要。布鲁纳说“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这个理论的建构为我们在探究中求得高效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学习能力是当今办学的突破口,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件。探究之于素质教育,就像给龙点睛。
(评析:江苏省邳州市碾庄镇碾庄中心小学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