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表达出学生的人生思想更能体现出学生知识水平。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导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理念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写作兴趣。本人通过批阅学生的作文情况总结到,一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般,内容简单,语言表达能力低等问题。通过本人的教学经验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培养兴趣 鼓励
一、重视学生对写作兴趣的培养
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写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本保证,它贯穿整个写作的过程。因此,重视学生额写作兴趣尤为重要。
1.让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用语言文字把生活体验写出来,以表达出真实的生活体验。要让学生写出有感情的论文,所以必须以他们的学习生活为起点,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活,丰富他们的感受。
为此,在学文章之前可以有目的的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带学生去参观访问,组织班会,让学生去野外观察生活。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我们周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由于学生没有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使得美好的写作素材在身边流失。因此,教师要根据每次写作和练笔的要求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让学生写《早晨》。学生在没有被有目的的引导下,很多学生写的内容简单枯燥。大自然的早晨是很迷人的但是学生却写不出来。当把学生带到山坡,切身观察体验这样学生写出的内容就很丰富多彩。
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也是体现师生关系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孩子们的年龄虽小,但他们的成长经历中也有喜怒哀乐。
1.确立科学的师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
老师应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好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
2.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每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存在错误教师也要理性说服。
同时,作为教师也要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它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则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这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观的定义。同时他会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逼近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作用。此外,教师更要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三、对学生的成果做鼓励性评价
教师应鼓励学生写话和习作的个性化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正视学生的个人感受。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1.正确评价,培养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的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和最受感动的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基础等方面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教师应尽量捕捉学生的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只要学生的习作达到学段要求教师就要给高分或者是满分。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具体分析,前后比较,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便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尊重学生的劳动,把批改作文权利交给学生
教师要想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作文的乐趣,就必须把批改作文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一人批改改为师生全面批改。具体方法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面对面的进行讨论修改,修改时要遵循“多加少改”的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为他们的点滴进步喝彩,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则要和学生讨论,并耐心启发,以便让学生自己提出修改意见。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相评论修改和全班评讲等形式。
3.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情感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文之本源也”。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并不是没有自己想法,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情景状物,都要表达出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求真知,做真人,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审美指导,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体验,懂得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他们在文章中体现自尊和尊人、理解与信任、平等与博爱等。这样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现出来。
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该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得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只有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并引导学生是什么酒写什么,想什么就说什么。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思想上认识实际,多鼓励他们五彩缤纷的生活,使学生学会从中观察,在生活中写作。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更加有情趣化,克服学生对作文的害怕情绪。我们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写作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吳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2]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2004年9月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小学生 培养兴趣 鼓励
一、重视学生对写作兴趣的培养
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写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本保证,它贯穿整个写作的过程。因此,重视学生额写作兴趣尤为重要。
1.让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用语言文字把生活体验写出来,以表达出真实的生活体验。要让学生写出有感情的论文,所以必须以他们的学习生活为起点,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活,丰富他们的感受。
为此,在学文章之前可以有目的的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带学生去参观访问,组织班会,让学生去野外观察生活。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我们周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由于学生没有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使得美好的写作素材在身边流失。因此,教师要根据每次写作和练笔的要求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让学生写《早晨》。学生在没有被有目的的引导下,很多学生写的内容简单枯燥。大自然的早晨是很迷人的但是学生却写不出来。当把学生带到山坡,切身观察体验这样学生写出的内容就很丰富多彩。
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也是体现师生关系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孩子们的年龄虽小,但他们的成长经历中也有喜怒哀乐。
1.确立科学的师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
老师应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好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
2.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每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存在错误教师也要理性说服。
同时,作为教师也要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它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则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这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观的定义。同时他会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逼近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作用。此外,教师更要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三、对学生的成果做鼓励性评价
教师应鼓励学生写话和习作的个性化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正视学生的个人感受。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1.正确评价,培养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的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和最受感动的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基础等方面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教师应尽量捕捉学生的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只要学生的习作达到学段要求教师就要给高分或者是满分。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具体分析,前后比较,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以便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尊重学生的劳动,把批改作文权利交给学生
教师要想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作文的乐趣,就必须把批改作文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一人批改改为师生全面批改。具体方法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面对面的进行讨论修改,修改时要遵循“多加少改”的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为他们的点滴进步喝彩,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则要和学生讨论,并耐心启发,以便让学生自己提出修改意见。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相评论修改和全班评讲等形式。
3.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情感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文之本源也”。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并不是没有自己想法,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情景状物,都要表达出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求真知,做真人,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审美指导,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体验,懂得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他们在文章中体现自尊和尊人、理解与信任、平等与博爱等。这样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现出来。
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该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得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只有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并引导学生是什么酒写什么,想什么就说什么。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思想上认识实际,多鼓励他们五彩缤纷的生活,使学生学会从中观察,在生活中写作。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更加有情趣化,克服学生对作文的害怕情绪。我们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写作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吳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2]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2004年9月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