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困境中的父亲形象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农民生活,被编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可是却对教参的一些解读很难认同,因为无论是细节理解、文意文脉的梳理,还是主题的把握,教参的解释都难以令人信服。
  在“整体把握”中,教参中这样分析——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愚公移山”“坚忍不拔”,其评价用语有明显的政治标签和类型化的特征。
  再看其他说法——为了进一步衬托父亲“高大全”的形象,编写者不惜动用我们社会科学中的“高科技”,马斯洛的关于“人类需要的层次论”来解释父亲的行为,并且十分武断地认为:“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与其说是文章解读,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图解。没有深入文本对父亲“这一个”的形象,进行切中肯綮地细致分析,就迫不及待地将“父亲”请上民族化、政治化的高大神坛。教参编写者先入为主、师心自用的褊狭与专断自然有违解读的要义与指导的精神。
  教参在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中一直表扬父亲的“愚公精神”与坚忍意志,也一直在感叹农村生产力的落后。可是却始终没有回答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高台阶是有地位、受人尊重的象征,这一点不用教参分析,作者已经在文章中借父亲的口表白清楚了。那么,父亲为什么在建造好房屋后却迅速地老了?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或者坐在门槛上,“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真的是自然年龄的衰老吗?还是另有隐情?其间的意蕴,到底该如何解读?
  先看造屋之后,父亲放鞭炮的细节: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
  多有意思的一段!其间蕴藏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啊!
  (1)“他居然不敢放”中的“居然”。这说明父亲不是没有放过鞭炮,也不是没有胆量放鞭炮。他只是在此时此地“不敢”而已。此时此地是他梦想成真的时候,也是众目所瞩的时候,他“不敢”。那么,他为什么“不敢”?不了解父亲心灵与精神状态的儿子当然用一个词:“居然”!
  (2)“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这一句话用形象的行为细节来写父亲的尴尬。这一段中的后面片断也是在不断地强化着这种尴尬。比如,挺胸;比如,尴尬的笑。
  (3)“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因为它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文学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隐喻的世界,文学就是一座象征的大观园。象征让世界和人生充满了无穷的思索与比附的可能。象征是文学里的蒙娜丽莎似的笑容;是复调式的诗歌里的不断的反复;是人们在品茶时获得的回味悠长的感觉。在这里,父亲的那驼惯了的“背”,究竟象征着什么?那“驼惯了”这个短语又究竟有何所指?
  再看新屋落成后,父亲坐在台阶上的片断。
  文章的前半部分说父亲坐在旧屋的台阶上,他是喜欢也习惯坐在台阶上吃饭的。请看:“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父亲坐得很自然,也很坦然。然后对比作者写新屋落成后父亲坐在台阶上的感受——
  “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在文章的后面,作者还写道:“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咯了一咯,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就这样,父亲的腰闪了。
  全文最后一句话是: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父亲老了,老在了新屋落成之际。老在了他自己也莫名的困惑中。老在了他所苦苦追求的台阶之上。
  父亲的尴尬,父亲的困惑,父亲的闪了腰,连同父亲的老去,这些集中起来都让我们深深地思考:作者荟萃了如此纷繁的意象,究竟要表达什么?
  教参里没有答案,似乎只有情绪的表达。教参说:“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非常个性化的”竟然是答案。
  再看教参的分析——
  “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作者写到父亲建完新屋后就该停笔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作者就该浓墨重彩地讴歌父亲建屋的斗志与建屋的喜悦了。这样的解说有价值吗?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陈奂生上城》,那个陈奂生与这位父亲中间没有相似之处吗?同样是从贫困中挣扎起来的农民,同样是在苦难中跋涉着追求自己卑微希望的人,同样是在旧角色褪落后不知所措,因而又无法选择的人,同样是习惯了已经的生活轨道,然后精神无法适应新的生活轨迹的人。这篇文章如果只是强调“落后生产力”的改变,也许就没有什么学习的东西。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了父亲的精神存在。农民在物质上可以脱贫,可是精神上的脱贫却不胜其难。
  习惯了旧生活的人必定以和旧生活方式相配套的精神姿态活着。人总是匍匐在物质的大地上,精神生活的高度往往取决于个人物质生活的吸引力。一个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回忆都是贫困的,应和着现实的苦难,因而充满着烧痛的感觉。物质生活的贫困不是必然地指向精神的贫困,但却常常扮演降低精神成长的角色。
  文章里的父亲其实是作者思考农民精神存在的一个符号。在文章里,作者刻画了这样一幅苦难的情景:艰难地在贫困的泥塘里挣扎的父亲,拯救自己的唯一方式便是造屋的梦想。而当这梦想像天堂似地降临的时候,父亲却揣着一个新的苦难的折磨。过去不曾苏醒过来的精神世界仿佛像前生的一个咒语似的让他在梦想里老去。他像一个莽撞地冲进了天堂里的野牛,呼呼地喘着气,呼呼地审视着,在新的发现中觉知了新的恐惧。
  在父亲形象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始终都是灰色的基调:父亲好不容易从物质的泥塘里拔出一只脚,却又落进了精神贫困的泥塘。如果说物质的贫困是一个数字,那么精神的贫困则是这个数字的平方,甚至更大——把人生的终极理想定死在高高的台阶上,一旦落成,理想随之走向虚空,又怎能不困顿、失落呢?但丁在《神曲》中写到地狱之门上的铭文,其中有两句是:“到这里来的,把一切希望都捐弃了吧!”捐弃希望,这是进入地狱最可怕的惩罚。父亲的悲伤在于:他不知不觉捐弃了希望,似乎有所感,但却无法清晰地认知,更无法进行自我救赎。甚至连自己为了乡村主流意识中的所谓“地位”,所谓“尊严”,耗尽了一生的时光,换来的是“闪了腰”“失去生机的灰白的头发”,这到底值不值得追问,父亲没有说,似乎也无法求索到合理的答案,他的痛苦、悲凉、没来由的暴怒,深深的失落,也就情有可原了。德国诗人胡腾说过这么一句话:“心灵觉醒了,活着便是件快乐的事。”但是反过来,心灵若是迷惘了,乃至死亡了,那活着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李森祥笔下的父亲形象,无意中接通了这一生命的哲学!
  总而言之,对于父亲来说,贫困、挣扎、苦难、无奈属于他一生的色彩;对于作者而言,对农民的一贯关注、透过喧嚣的物质表象,进行人性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则是他的责任。正如有些学者所言:“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李森祥表面上只写了“我”的父亲一生造高台阶的故事,实际上却是通过这件事情,在追问农民的精神存在。
  因此,《台阶》的价值不仅在于刻画出了类似罗中立油画中的《父亲》形象,表现了一个时代,更在于作者关注转型时期农民的精神生活,有了将曾在、此在和将在打通的意识,于是自然具备了超越政治、阶级、经济的性质。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一中语文组]
其他文献
当我们的注意力被课堂上动态生成的精彩所吸引时,其实,我们心里清楚,预设的教学内容才是主要的、主流的,把这解决好才能保证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预设指向集中明确,重点突出,可控性强,是不会被即时生成的其他内容所取代的。  但如果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机会错失掉,我们往往也会扼腕叹息。我们能体会到,用好课堂上的动态资源,即时生成知识,是有莫大意义的,可是动态生成的内容的教学价值不好断定,存在着太多的争议、太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①既然是对话,教学就不应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应是师生间多向、开放和动态的交流过程。这样的交流过程必然意味着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之间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预设的目的性不强,课堂教学经常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上课铃响走进教室“接着讲”
我们来看这样两段文字:  “地理老师讲课极生动,一讲到精彩处便提高分贝,猛拍讲桌。我无不替他的手掌及已步入老年的讲桌捏汗。不过。经此之后,他的课成为入睡率最低的课。考试前夕,吾等睡眠严重不足,一次下午上课。全班大多数同学都疲惫地趴在桌上,地理老师见此,手一挥“都睡五分钟”。他的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一位地理老师的画像。  “上课时,老师不是无度地翻阅参考书,就是骂我们怎么没带工具书,甚至总是大
时间:2009年9月  地点: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13)班  程红兵点评:  德国著名诗人诺瓦利斯在《断片》中指出:“诗,是生活的外形。个体活在整体之中,整体活在个体之中。通过诗歌,最高的同情与活力,即有限与无限最紧密的统一,才得以形成。”古今中外,诗的世界莫不是作为一个与现实的庸俗世界的对立而提出来的。而对中学生进行高层次的诗意洗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勇的课堂做了有益而且较为深刻的探索,他向中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参对欧·亨利的主要艺术特色如情节曲折和结尾的出人意料都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学习作者的艺术特色之外,还应对其情感基调及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成为散文中的精品,决不是偶然的。这篇优美的文章,运用多种写作和修辞手法,精心构思,多方布局,使文章臻于至境。透视研究《小狗包弟》的写作秘诀,是一项极有意思的审美活动。  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预叙”手法。通常讲记叙文的叙述方法有倒叙顺叙,插叙补叙,总叙分叙,详叙略叙等,很少提到预叙。其实,预叙在叙述文体中是经常运用的手法。所谓预叙系指文章开首叙述的人和事和正文貌似关联不紧实
《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全文71字,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全文只作客观的叙述,未加评论,给读者留下了诸多可供议论的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在“问题研究”中同时列出两种相反意见,不作首肯。对“练习说明”第三问也认为“无须定论”。对此,笔者不敢苟
经典诵读,顾名思义,当以诵读为主要展现形式,但又不能局限于读,同时也是需要赏析,更需要审美。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学经典需要以鲜明的诵读为明线,以蕴藏的赏析为暗线,架构了板块清晰、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引领学生以审美的视角,通过诵读与赏析的融通,在经典中走了一个来回。   一、多种形式朗读,读出经典的魅力   1.消除障碍,为正确而读。从学情来看,国学经典的文字和言语形式,与当下的表达习惯、语言规范,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小品文,也是苏轼怀人散文中的名篇。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很不喜欢这篇文章,追问之后才知道,他们觉得写的比较“散乱”“随意”,有的段落无关紧要,情感的气脉似乎不易把握,这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疑难。事实上,这正是苏轼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竹子里的世界  竹子是本篇叙事文里出现的重要物象,是开启文本的引线,
语文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美好教育愿景才能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既定目标的要求,用生成激活课堂。走进语文课堂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已知经验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的思维活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