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赏”交融下的国学经典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t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诵读,顾名思义,当以诵读为主要展现形式,但又不能局限于读,同时也是需要赏析,更需要审美。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学经典需要以鲜明的诵读为明线,以蕴藏的赏析为暗线,架构了板块清晰、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引领学生以审美的视角,通过诵读与赏析的融通,在经典中走了一个来回。
   一、多种形式朗读,读出经典的魅力
   1.消除障碍,为正确而读。从学情来看,国学经典的文字和言语形式,与当下的表达习惯、语言规范,有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冷僻的生字,即便是初中生也难以读准、理解。扫清障碍,确保正确朗读,必不可少。比如这篇《蒹葭》,作为文言文,篇幅不算短,但其结构反复、句式整饬,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指导策略:
   【策略一】归类。将学生容易读错、难以理解的生字,置放在相仿的语言结构下,集中呈现:水之湄、水之涘、水之坻、水之沚。鼓励学生找出规律、形成结构认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策略二】猜测。语言审美从来都不应该是机械的接受,而需要激活学生内在认知,用思维去亲近、用心灵去感触。在找出规律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偏旁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在脑海中呈现出文字描述的画面,相机明确:“水之湄、水之涘”,表示“水边”之意;“水之坻、水之沚”,表示“水中沙洲”。利用言语形式,帮助学生消除障碍,不仅提升了识字效率,同时将国学经典的言语之美提前铺垫,悄然间,埋下了言语素养的种子。
   2.示范引领,为有味而读。《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诗的韵味十分浓郁,在朗读正确的基础上,就需要读出诗歌独有的韵味。为了让学生感受独特的语言之美,教师可以运用诵读符号,通过自身的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在聆听诗歌音韵中,积极探寻诗歌独有的节奏和韵律。“小横线”表示声音的延长,“小竖线”表示短促有力,“小于号”表示加重延长。这一指导学生诵读经典的支架,也非源自于教师的直接告知,是学生在倾听和发现中所得,以自身的思维积极参与,最终得出的方法。
   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后续借助符号,展开自主性诵读练习至关重要。学生诵读着,体悟着,对比着……整个过程,借助于符号在不断调整、不断深化。随着教师指名朗读、相机点拨,学生的语气逐步放缓,语调逐渐柔和,慢慢地,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浸润在诗歌柔美的音韵之美中。
   3.深入探寻,为有境而读。《诗经》是较早的文学语言,开启了诗歌委婉、含蓄的表达特质。诗人并不会将意欲展现的主题和要义,和盘托出,而是寄托在相应的事物之中,娓娓道来。从国学经典审美的视角来看,诵读就不能停留在其表层意思中,而要深入诗歌的内在意境,读出自己的感知与体验。
   在对诗歌中“伊人”的意象进行了多维解读之后,徐老师再次将诵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形式,将诵读推向了审美的全新境界。
   【第一层次】听不同形式的读,赏诗歌的音律之美
   教师根据《蒹葭》的三个层次,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的吟诵音频:一种稳重温和,一种轻快放松,一种是吟唱。不同形式的示范,让学生在感受诗歌之美的同时,更为他们选择诵读方式提供了支撑。
   【第二层次】展多元理解的读,赏诗歌的个性之美
   有的孩子选择吟诵,将自己心中的“伊人”,通过个性化的形式,展现了出来,或快或慢,或轻或柔;有的学生选择吟唱,依托自身解读率性哼出了自己的旋律,有的直接套用匹配的歌曲旋律,将诗歌唱出来。
   【第三层次】设不同情境的读,赏诗歌的丰富之美
   经典的魅力在于,其核心价值归旨不会局限在固定的空间和逼仄的世界之中,将其置放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能够体悟出不同的价值意蕴。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原始认知,对于经典的审美,也就有着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所形成的审美体验自然就完全不同。
   纵观这样的设置,读,无处不在,贯穿始末;读,并不重复,各有形式;读,层层递进,循序渐进……
   二、多种层级赏析,赏经典的精彩
   1.理解内容,赏文本之意。整首诗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结构相似,教师可以扶着学生揣摩出第一部分大意之后,对学生略显凌乱的语言进行调整: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思念的那个人,就在深水哪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在学生原生态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语言的这一提升和规整,触发了学生语言的生长,从古体诗到现代诗的转化,始终将学生的认知,浸润在诗歌独有的美学意境之中。随后,教师借助诗歌独特的反复结构,将后面两部分内容的理解,设置在规整之后的语言模块中,进行适度微调。这种迁移式的语言训练,既减少了不必要的信息干扰,也是对学生理解后语言呈现的锤炼。在古体诗和现代诗之间切换,诗歌之美,一直萦绕着学生的思绪。
   2.关照自我,赏内心体验。真正的经典之美,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文本表达了什么还在于表达的内容,对于学生自我有着怎样的烛照?教师要将学生从一个客观的阅读者,转变成为积极的主观体验者,让经典之美,在孩子的意识深处生根,结出属于他“这一个”的独特果实。比如学生对于《蒹葭》中“伊人”这一审美意象的感知,教师设置了这样的审美赏析引导:
   【第一层】理解后生发美,朗读中赏析文本维次的“伊人”。诗歌并没有对“伊人”作直接描写,但学生似乎对“伊人”并不陌生,他们从诗歌渲染的画面和情境中,抽离出信息进行再加工,创造出他们认为作者意欲展現的那个“伊人”。教师智慧地将学生的答案进行了分类:
   外貌类:闭月羞花、花容月貌
   气质类:温文尔雅、亭亭玉立
   才华类:富有才华,知书达理
   这些词语并不是源自于诗歌,而是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后,对“伊人”形象审美的高度提炼。即便是较低层级,却是学生最原始、最真实的审美质态,理应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呵护。    【第二层】移情后体验美,悟读中赏析本我维次的“伊人”。教师将“伊人”的形象投向学生的生活,从自己的班级中、生活中,找一找你心中的“伊人”。从书本到生活,看似理解维度的变化,其背后的本质却是学生对文本意蕴审美视角的转化,学生从阅读诗歌感知美,转变成为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与诗歌意象相匹配的美。
   【第三层】升华后质变美,品读中赏析文化维次的“伊人”。如果说文本中的“伊人”,是他人眼中的美,那生活中的“伊人”,则属于学生心中的美。儿童母语审美,是否就应该止步于此呢?答案是否定的。从“他”到“我”,是视角地平移和转变,并没有在“质”上,形成层级地提升。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视角,对“伊人”的解读,是完全不同的。经典形象的多维性、意蕴的丰富性,更决定了国学经典的感知,决不能停留在固化的维度和层面上。教师作为点拨者,此时就需要帮助学生在固有认知中,打开一扇门。
   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了《诗沈》和《诗小序》,对《蒹葭》“伊人”形象的解读:
   “……士之在周者,人间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诗沈》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小序》
   分别让学生了解:《诗沈》和《诗小序》,分别将《蒹葭》“伊人”的形象,解读为“士”与“周礼”。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最终将“伊人”定位于:一切值得追求的美好事物……
   由此,学生的审美思维被打开,心中的理想、游子眼中的故乡、学习的目标……原来那些看得到、摸不着的虚无缥缈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伊人”,将一切美好,都自然地根植在自己的心田和意识深处。
   3.链接资源,赏诗歌意境。国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其是多元的,更是相通的。对于诗歌意境的赏析,需要以母语为核心,也需要借助于多种策略和手段支撑。
   教学这首《蒹葭》,教师可以先后运用由琼瑶改编的歌曲《在水一方》。开课伊始,教师没有介绍,不着渲染,任凭邓丽君唱出的旋律,在课堂中流淌,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境。当歌曲停止,学生走进文本,一种似曾相识的美,似是故人一般,朝着学生款款而来。课尾,学生已经对文本的内容、情感、意蕴和美感,形成了深入的感知,此处再用这首歌曲,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听听而已的层面上,而是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对诗歌美感元素的体验所得,构建了一个极具思维张力话题:你觉得诗歌中哪一句话,可以作为这首歌的题目?这样设计将学生的审美思维,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形成共情,然后再反刍、融合,在量变中触发审美认知上的质变。
   经典诵读,要诵读,更要赏析。因此,经典诵读课文的朗读和赏析,应该相互缠绕、交织,用“读”将“美”开掘出来,再用“賞”沉浸到“美”中去。如此一来,读读赏赏、赏赏读读,经典中蕴藏的美,顺其自然、大道无痕地走进了每个学生流淌的血液之中。
  朱彩月,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特别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出以来,情境教学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频词汇。《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一期中曾发表过《创设情境,让课堂亮点纷呈——基于新课标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案例探讨》一文,探讨了创设课堂情境的作用和意义。下面接着探究,基于文本如何设立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   一、理论依据   《考试大纲》取消后,高中备考主要有两个依据:一个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诚哉斯言!鲁迅不少作品就带有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的精神。收集于《野草》中的《风筝》,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在《风筝》一文中,鲁迅叙述了20年前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不仅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可是,当人到中年的“我”忽然醒悟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心头便无
【必要的理论交代】分析之难难在提出问题,作微观分析时,问题不能从文本以外提出,只能从文本之内揭示。这里提出的问题是:第一,缺乏递进的过程,重复的词句和章法为什么没有陷于单调?第二,主人公的所指不明,却为什么构成了深长的意味?第三,爱情主题的单一性如何制约象征韵味的多元?  《蒹葭》出于《诗经·秦风》,好像是《关睢》的姊妹篇,都是抒写恋情的。诗乐结合,复沓的章法很相似。当然,《关睢》的复沓有鲜明的层
当我们的注意力被课堂上动态生成的精彩所吸引时,其实,我们心里清楚,预设的教学内容才是主要的、主流的,把这解决好才能保证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预设指向集中明确,重点突出,可控性强,是不会被即时生成的其他内容所取代的。  但如果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机会错失掉,我们往往也会扼腕叹息。我们能体会到,用好课堂上的动态资源,即时生成知识,是有莫大意义的,可是动态生成的内容的教学价值不好断定,存在着太多的争议、太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①既然是对话,教学就不应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应是师生间多向、开放和动态的交流过程。这样的交流过程必然意味着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之间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预设的目的性不强,课堂教学经常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上课铃响走进教室“接着讲”
我们来看这样两段文字:  “地理老师讲课极生动,一讲到精彩处便提高分贝,猛拍讲桌。我无不替他的手掌及已步入老年的讲桌捏汗。不过。经此之后,他的课成为入睡率最低的课。考试前夕,吾等睡眠严重不足,一次下午上课。全班大多数同学都疲惫地趴在桌上,地理老师见此,手一挥“都睡五分钟”。他的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一位地理老师的画像。  “上课时,老师不是无度地翻阅参考书,就是骂我们怎么没带工具书,甚至总是大
时间:2009年9月  地点: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13)班  程红兵点评:  德国著名诗人诺瓦利斯在《断片》中指出:“诗,是生活的外形。个体活在整体之中,整体活在个体之中。通过诗歌,最高的同情与活力,即有限与无限最紧密的统一,才得以形成。”古今中外,诗的世界莫不是作为一个与现实的庸俗世界的对立而提出来的。而对中学生进行高层次的诗意洗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勇的课堂做了有益而且较为深刻的探索,他向中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参对欧·亨利的主要艺术特色如情节曲折和结尾的出人意料都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学习作者的艺术特色之外,还应对其情感基调及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成为散文中的精品,决不是偶然的。这篇优美的文章,运用多种写作和修辞手法,精心构思,多方布局,使文章臻于至境。透视研究《小狗包弟》的写作秘诀,是一项极有意思的审美活动。  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预叙”手法。通常讲记叙文的叙述方法有倒叙顺叙,插叙补叙,总叙分叙,详叙略叙等,很少提到预叙。其实,预叙在叙述文体中是经常运用的手法。所谓预叙系指文章开首叙述的人和事和正文貌似关联不紧实
《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全文71字,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全文只作客观的叙述,未加评论,给读者留下了诸多可供议论的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在“问题研究”中同时列出两种相反意见,不作首肯。对“练习说明”第三问也认为“无须定论”。对此,笔者不敢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