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技巧的技巧”的典范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l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成为散文中的精品,决不是偶然的。这篇优美的文章,运用多种写作和修辞手法,精心构思,多方布局,使文章臻于至境。透视研究《小狗包弟》的写作秘诀,是一项极有意思的审美活动。
  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预叙”手法。通常讲记叙文的叙述方法有倒叙顺叙,插叙补叙,总叙分叙,详叙略叙等,很少提到预叙。其实,预叙在叙述文体中是经常运用的手法。所谓预叙系指文章开首叙述的人和事和正文貌似关联不紧实则作用重大。这种叙述方法经常被一些作家运用,例如鲁迅先生的著名的小说《社戏》便是运用了“预叙”,在没有叙述自己幼年时代家乡看社戏之前,先写了在北京看京戏的经验。所以,预叙在叙述文体中是一种极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小狗包弟》在没有叙述“包弟”之前,先写了一个艺术家和小狗的故事。在十年浩劫中,艺术家被残酷迫害,在极度痛苦和惨遭毒打时,人们“都掉开头去”,但小狗却不顾一切“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等到艺术家获得解放,再去看望小狗的时候,“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之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三天就死了。”这个“预叙”中的小狗与艺术家的故事,是文章的引子,说明在“文革”不正常的岁月里,人性、兽性的颠倒,人性被扭曲,人没有了人性,却具有了兽性,对有贡献的人大发兽性,残酷斗争,无情折磨;而作为兽类的狗,却具有了人性,对被迫害被折磨的艺术家表示了温暖和亲情,并且至死不变。这种人性、兽性的颠倒,对“左倾”思潮的批判鞭挞极为深刻。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人性被扭曲的,人们变成兽的群体,不仅仅是造反派和专政队里的分子,而且也包括一般的人。有一句话应该引起读者的注意,当艺术家被毒打而几近死亡的时刻,“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艺术家是名人,认识艺术家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不全是造反派和专政队,但这些人都没有去同情、安慰、救助艺术家,他们或惧怕,或躲避,或糊涂,或不忍……但不管属于那一种,都说明人性的弱点,甚至于丑陋。
  其次,这篇文章运用了主客体相融汇的手法,也即两者的一体化。在叙述了艺术家和小狗的故事之后,小狗包弟正式登场了。小狗包弟通人性,会作揖、能看家、迎主人、俨然是家庭中的一员。这里的“包弟”不仅是动物意义上是一员,而且是作为“人”意义上的一员。在文章里,作者还使用“间离”手法,把主人和“包弟”拉开了距离,这种“间离”,不仅没有使主人和包弟感情疏远,反而更亲近了。在“浩劫”中,打人、抄家是家常便饭,因此,包弟的叫声,可能引来灾难。“听见包弟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包弟便成了棘手的事情,送人么,在那左倾思潮狂热的年代,没有人会接收的,只好送到医院由科研人员做实验用。这种“间离”不但没有使人狗之间的关系疏远,反而使二者的感情更近了,一来反映了时代,二来反映了主人的无奈,三来为以后的感情波澜埋下了伏笔,做好了很好的铺垫。
  再次,这篇文章运用了灵魂法庭的自我审判的手法。灵魂法庭的自我审判手法,源自于俄国作家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创作,在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里也大量使用。这种手法是作者设置灵魂法庭(道德法庭)进行自我审判,在自我审判自我谴责中,显示出灵魂(道德)的卑劣与伟大,渺小和高尚。这种手法较之其他的手法,显得更为深刻、深邃,也显得更为真挚、真实。作者说在把包弟到医院做解剖实验之后,心情非常沉重。“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没有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在这段叙述里,作者和小狗包弟的关系成为互文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者在进行解剖时,把生物肉体的解剖和灵魂道德的解剖融化在一起。作者与小狗两者一体化了。在这里,灵魂的解剖大于肉体的解剖,肉体的解剖源于左倾思潮的泛滥,灵魂的解剖源于对左倾思潮的畏惧和无奈。有了灵魂中的渺小和无奈,才导致包弟的肉体被解剖,又由于包弟肉体的被解剖,又导致作者灵魂的被解剖,这种互为因果的互文写法,使文章具有感人肺腑的魅力。
  巴金是文学大师,是文章大家。但他的文章却十分质朴,他曾主张文章写作是“无技巧的技巧”,所谓“无技巧的技巧”,主要指不要卖弄,不故弄玄虚,不堆砌词汇,不故意使用什么“写作手法”,而是用极为简练而平实的语言行文等。其实,“无技巧的技巧”是写文章最大的“技巧”,《小狗包弟》之所以成为散文中的精品,诀窍就在于此。以上笔者所举作者使用的写作技巧,皆是自然天成,绝没有人为斧凿的痕迹,在信手拈来之际,看似平实朴素的散文之中蕴含着作者最扎实的功力。
  [作者通联:河南商丘师范学院老校区离退处]
其他文献
审视当下作文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状态,大致有这样两种状态值得我们关注:一种是“不作为”,出示作文题、概述作文要求后即让学生动笔,教师作壁上观,清闲自在;另一种则是“过度作为”,教学环节繁琐,教学内容复杂,要么传授大量的写作知识信息,要么钟情于应试作文独门密笈的演练,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学生全盘记录所谓的要领,但实效性不大。如何把握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行为的“度”,我们不妨剖析一下教师作文指导过程
内容空洞、材料雷同是高考作文多年来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之一。考生如何调动储备的材料使作文内容扎实而丰富,如何调动“自我”的材料,写出与众不同的内容,是考生能否获得高分的瓶颈。本文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为考生提供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一、在写作材料问题上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有些人把作文内容空洞或只能写一些人云亦云的材料,归结为考生生活过于单调、大脑中储备材料不够。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莫大的
最近几年,特别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出以来,情境教学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频词汇。《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一期中曾发表过《创设情境,让课堂亮点纷呈——基于新课标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案例探讨》一文,探讨了创设课堂情境的作用和意义。下面接着探究,基于文本如何设立高中语文课堂的“情境”。   一、理论依据   《考试大纲》取消后,高中备考主要有两个依据:一个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诚哉斯言!鲁迅不少作品就带有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的精神。收集于《野草》中的《风筝》,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在《风筝》一文中,鲁迅叙述了20年前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不仅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可是,当人到中年的“我”忽然醒悟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心头便无
【必要的理论交代】分析之难难在提出问题,作微观分析时,问题不能从文本以外提出,只能从文本之内揭示。这里提出的问题是:第一,缺乏递进的过程,重复的词句和章法为什么没有陷于单调?第二,主人公的所指不明,却为什么构成了深长的意味?第三,爱情主题的单一性如何制约象征韵味的多元?  《蒹葭》出于《诗经·秦风》,好像是《关睢》的姊妹篇,都是抒写恋情的。诗乐结合,复沓的章法很相似。当然,《关睢》的复沓有鲜明的层
当我们的注意力被课堂上动态生成的精彩所吸引时,其实,我们心里清楚,预设的教学内容才是主要的、主流的,把这解决好才能保证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预设指向集中明确,重点突出,可控性强,是不会被即时生成的其他内容所取代的。  但如果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机会错失掉,我们往往也会扼腕叹息。我们能体会到,用好课堂上的动态资源,即时生成知识,是有莫大意义的,可是动态生成的内容的教学价值不好断定,存在着太多的争议、太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①既然是对话,教学就不应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应是师生间多向、开放和动态的交流过程。这样的交流过程必然意味着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之间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预设的目的性不强,课堂教学经常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上课铃响走进教室“接着讲”
我们来看这样两段文字:  “地理老师讲课极生动,一讲到精彩处便提高分贝,猛拍讲桌。我无不替他的手掌及已步入老年的讲桌捏汗。不过。经此之后,他的课成为入睡率最低的课。考试前夕,吾等睡眠严重不足,一次下午上课。全班大多数同学都疲惫地趴在桌上,地理老师见此,手一挥“都睡五分钟”。他的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一位地理老师的画像。  “上课时,老师不是无度地翻阅参考书,就是骂我们怎么没带工具书,甚至总是大
时间:2009年9月  地点: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13)班  程红兵点评:  德国著名诗人诺瓦利斯在《断片》中指出:“诗,是生活的外形。个体活在整体之中,整体活在个体之中。通过诗歌,最高的同情与活力,即有限与无限最紧密的统一,才得以形成。”古今中外,诗的世界莫不是作为一个与现实的庸俗世界的对立而提出来的。而对中学生进行高层次的诗意洗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勇的课堂做了有益而且较为深刻的探索,他向中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参对欧·亨利的主要艺术特色如情节曲折和结尾的出人意料都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学习作者的艺术特色之外,还应对其情感基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