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两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发热率、镇静剂使用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备开腹手术不具备的优势,即创口小、出血量低、肛门排气时间短、镇静药物使用量少、恢复时间快等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对照思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07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54-02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最常用的方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无痛[1]等优势在诸多科室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针对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创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高的现状,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现根据我院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对照组20例患者,年龄在28-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5±4.58岁,肿瘤平均直径为9.65±2.36cm;观察组20例患者,年龄在27-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4±4.18岁,肿瘤平均直径为9.89±2.59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首先通过CT、X线检查确定患者肿瘤部位以及肿瘤大小,然后对患者行常规心肺功能检查与血液检查,术前12h禁止患者摄入任何食物并作清洁灌肠处理,取患者腹部作一切口,接着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完成后三天内给予患者20U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
1.2.2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前操作基本与对照组无异。在清洁灌肠操作完成后,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稀释后药液注射于子宫肌层与子宫肌瘤之间,此时患者肌瘤部分会呈现苍白色,利用单极电凝钩将肌瘤隆起部位暴露,然后纵向切开浆肌层,将患者肌瘤组织充分暴露,最后将肌瘤组织与子宫肌层分离即可。对于部分切割困难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可以适当的使用深抓钳将肌瘤旋转至反方向,在旋转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基底部位,切不可将肌瘤从基底部位撕脱,防止患者子宫内膜因撕扯导致破裂,再利用电凝刀将基底切割。术后给予患者催产素10u+500ml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1.3 观测指标。①术中失血量;②手术时间;③术后发热率;④镇静剂使用量;⑤住院时间;⑥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共计40例均康复出院,对照组2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為145±35.65ml,手术时间为68.36±8.65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65±2.65h,住院时间为7.58±2.65d,术后发热率为15.00%,镇静剂使用量为825.36±127.65ml,观察组20例患者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15±25.45ml,手术时间为78.36±8.65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9.65±1.15h,住院时间为4.58±1.75d,术后发热率为5.00%,镇静剂使用量为415.36±58.66ml。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为了保留女性正常生育功能,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切除,常用的术式有两种,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方面虽然疗效确切[2],但是与其他开腹手术一样,会对患者肌体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术中为了降低患者疼痛需要使用大剂量的镇静药物[3],如果患者肌瘤数量较多,极易出现盆腔粘连的情况,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女性在切除子宫肌瘤时需要保留正常生育功能的要求,另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多会留下手术瘢痕,无法满足现代女性对于美观性[4]的需求。
相较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首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微创手术,不仅不会对患者肌体组织产生较大的影响,还有着美容腹壁的效果,其次,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腹腔干扰的程度非常小,无需暴露患者腹腔脏器[5],避免了术后病变的出现,而且术中出血量极低,不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术中镇静药物的使用量也极低。另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恢复时间得到明显加快,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众多明显的优势,满足了现代女性对于正常生育功能、美观性等方面的需求,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栾珊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分析[D].苏州大学,2013
[2] 林力华,柳岚,刘碧芬.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02:87-88
[3] 罗鸣,唐均英.腹腔镜下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J].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10,10:691-695
[4] 吴爱萍,仝瑞华,杨颖.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对照研究[J].新疆医学,2011,01:69-71
[5] 宋丙兰.腹腔镜及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205-207
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两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发热率、镇静剂使用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备开腹手术不具备的优势,即创口小、出血量低、肛门排气时间短、镇静药物使用量少、恢复时间快等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对照思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07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54-02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最常用的方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无痛[1]等优势在诸多科室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针对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创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高的现状,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现根据我院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对照组20例患者,年龄在28-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5±4.58岁,肿瘤平均直径为9.65±2.36cm;观察组20例患者,年龄在27-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14±4.18岁,肿瘤平均直径为9.89±2.59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首先通过CT、X线检查确定患者肿瘤部位以及肿瘤大小,然后对患者行常规心肺功能检查与血液检查,术前12h禁止患者摄入任何食物并作清洁灌肠处理,取患者腹部作一切口,接着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完成后三天内给予患者20U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
1.2.2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前操作基本与对照组无异。在清洁灌肠操作完成后,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稀释后药液注射于子宫肌层与子宫肌瘤之间,此时患者肌瘤部分会呈现苍白色,利用单极电凝钩将肌瘤隆起部位暴露,然后纵向切开浆肌层,将患者肌瘤组织充分暴露,最后将肌瘤组织与子宫肌层分离即可。对于部分切割困难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可以适当的使用深抓钳将肌瘤旋转至反方向,在旋转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基底部位,切不可将肌瘤从基底部位撕脱,防止患者子宫内膜因撕扯导致破裂,再利用电凝刀将基底切割。术后给予患者催产素10u+500ml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1.3 观测指标。①术中失血量;②手术时间;③术后发热率;④镇静剂使用量;⑤住院时间;⑥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共计40例均康复出院,对照组2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為145±35.65ml,手术时间为68.36±8.65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65±2.65h,住院时间为7.58±2.65d,术后发热率为15.00%,镇静剂使用量为825.36±127.65ml,观察组20例患者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15±25.45ml,手术时间为78.36±8.65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9.65±1.15h,住院时间为4.58±1.75d,术后发热率为5.00%,镇静剂使用量为415.36±58.66ml。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为了保留女性正常生育功能,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切除,常用的术式有两种,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方面虽然疗效确切[2],但是与其他开腹手术一样,会对患者肌体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术中为了降低患者疼痛需要使用大剂量的镇静药物[3],如果患者肌瘤数量较多,极易出现盆腔粘连的情况,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女性在切除子宫肌瘤时需要保留正常生育功能的要求,另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多会留下手术瘢痕,无法满足现代女性对于美观性[4]的需求。
相较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首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微创手术,不仅不会对患者肌体组织产生较大的影响,还有着美容腹壁的效果,其次,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腹腔干扰的程度非常小,无需暴露患者腹腔脏器[5],避免了术后病变的出现,而且术中出血量极低,不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术中镇静药物的使用量也极低。另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恢复时间得到明显加快,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众多明显的优势,满足了现代女性对于正常生育功能、美观性等方面的需求,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栾珊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分析[D].苏州大学,2013
[2] 林力华,柳岚,刘碧芬.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02:87-88
[3] 罗鸣,唐均英.腹腔镜下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J].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10,10:691-695
[4] 吴爱萍,仝瑞华,杨颖.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对照研究[J].新疆医学,2011,01:69-71
[5] 宋丙兰.腹腔镜及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