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教学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理念,即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合理地使用教学工具、选择教学形式和内容,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建立概念得出规律,符合现代物理教育理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性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实践做了反思。
一、探究性教学的认识问题。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性教学就是做物理实验。这种概念是不正确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讨问题、自由表达、质疑探究等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以及集体等形式进行释疑问难活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的一种教学形式。
物理探究性教学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教学实质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智力活动和相互交往的场景,学生可以通过协作以及自主探究,来探究学科内容要素以及认知策略。探究性教学实质上改变知识传承的倾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能力得到发扬,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综合学力。
二、在初中物理中,探究性教学实践具有合理性。教学实践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显得更加容易。在物理教学中,不管是从教学主体、还是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而言都具有合理性。
1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教学主体的合理性
比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并与同学合作提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学们选用不同的实验工具,积极动手自主实验,经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除了通常教师使用的演示实验,又自主设计了几种有创意的方法来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检验平面镜成像中的物体相对于镜面的时候是否存在着对称的规律时,一名学生拿着点燃的蜡烛在镜前晃动,发现蜡烛在镜中相对于实物运动,因此得出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
在探究性课堂中,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认知过程。
2 探究性教学教学目的的合理性
如在“内能的改变”的教学中,学生使用自己亲历的探究性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使用生活中存在的但是在课本上却没有涉及到的方法使一段铁丝的内能增大,然后通过比较、讨论、集思广益,发现有的内能增大是因为对铁丝做功所致,而有的内能增大的原因是由于热传递所致,并从改变内能的效果、能量的形式变化与否区别异同。在探究性教学的课堂中,我们会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能力方法的目标得以实现。这种为了得到这些知识而亲历实验研究的体验会伴随着终生。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服务的。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之外,价值态度、方法与能力以及过程的目标也在探究性教学课程中得到培养和延展。
3 物理探究性教学实践中教学工具的合理性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工具的设计中,探究性教学可以设计得更加合理。探究性教学可以围绕主线选择适合目的性的传统教学工具,比如小车或者不同光滑程度的平板,还可以选用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机及屏幕、计算机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过程,辅之恰当的教学方法,制定实施学生活动的流程。不同的教学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有了不同的认知体验,使物理规律不再那么抽象,学生可以根据观察以及实验来诠释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合理运用教学工具,通过亲历式教学途径,由学生自主设疑、设计实验并归纳交流,从而建立概念或者得出规律,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新理念,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三、在物理教学中,探究性教学实践符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体验到真实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终身学力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探究性教学实践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探究性教学内容的选取。选取探究性教学内容,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本地的客观条件来选取反映物质特征的概念、原理以及重要的物理规律等。比如说光的放射定律、压强、比热容等。
2 在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探究性教学实践的设计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学为本,制定适应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案。教师通过少而精的指点,放开学生的思维。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方案,适当增加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使教师也参与探究,和学生一起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协助同学取得认知。
3 允许学生出错。任何科学研究成果都有出错的经历,因此对于学生也不要过分追求探究的完整。由于环境、知识水准以及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实验结论有时会出现误差较大的现象。教师此时和学生一起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并适当改进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技能。
如《研究串联电路特点》一课,分组探究时有一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无规律可循,因此出现无法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是否成立的问题,这种情况就可以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就此实验现象分析原因,课上无法解决的可以留待课下再讨论交流。
一、探究性教学的认识问题。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性教学就是做物理实验。这种概念是不正确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讨问题、自由表达、质疑探究等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以及集体等形式进行释疑问难活动,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的一种教学形式。
物理探究性教学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教学实质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智力活动和相互交往的场景,学生可以通过协作以及自主探究,来探究学科内容要素以及认知策略。探究性教学实质上改变知识传承的倾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能力得到发扬,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综合学力。
二、在初中物理中,探究性教学实践具有合理性。教学实践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显得更加容易。在物理教学中,不管是从教学主体、还是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而言都具有合理性。
1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教学主体的合理性
比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并与同学合作提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学们选用不同的实验工具,积极动手自主实验,经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除了通常教师使用的演示实验,又自主设计了几种有创意的方法来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检验平面镜成像中的物体相对于镜面的时候是否存在着对称的规律时,一名学生拿着点燃的蜡烛在镜前晃动,发现蜡烛在镜中相对于实物运动,因此得出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
在探究性课堂中,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认知过程。
2 探究性教学教学目的的合理性
如在“内能的改变”的教学中,学生使用自己亲历的探究性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使用生活中存在的但是在课本上却没有涉及到的方法使一段铁丝的内能增大,然后通过比较、讨论、集思广益,发现有的内能增大是因为对铁丝做功所致,而有的内能增大的原因是由于热传递所致,并从改变内能的效果、能量的形式变化与否区别异同。在探究性教学的课堂中,我们会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能力方法的目标得以实现。这种为了得到这些知识而亲历实验研究的体验会伴随着终生。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服务的。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之外,价值态度、方法与能力以及过程的目标也在探究性教学课程中得到培养和延展。
3 物理探究性教学实践中教学工具的合理性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工具的设计中,探究性教学可以设计得更加合理。探究性教学可以围绕主线选择适合目的性的传统教学工具,比如小车或者不同光滑程度的平板,还可以选用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机及屏幕、计算机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过程,辅之恰当的教学方法,制定实施学生活动的流程。不同的教学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有了不同的认知体验,使物理规律不再那么抽象,学生可以根据观察以及实验来诠释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合理运用教学工具,通过亲历式教学途径,由学生自主设疑、设计实验并归纳交流,从而建立概念或者得出规律,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新理念,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三、在物理教学中,探究性教学实践符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体验到真实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终身学力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探究性教学实践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探究性教学内容的选取。选取探究性教学内容,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本地的客观条件来选取反映物质特征的概念、原理以及重要的物理规律等。比如说光的放射定律、压强、比热容等。
2 在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探究性教学实践的设计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学为本,制定适应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案。教师通过少而精的指点,放开学生的思维。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方案,适当增加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使教师也参与探究,和学生一起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协助同学取得认知。
3 允许学生出错。任何科学研究成果都有出错的经历,因此对于学生也不要过分追求探究的完整。由于环境、知识水准以及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实验结论有时会出现误差较大的现象。教师此时和学生一起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并适当改进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技能。
如《研究串联电路特点》一课,分组探究时有一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无规律可循,因此出现无法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是否成立的问题,这种情况就可以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就此实验现象分析原因,课上无法解决的可以留待课下再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