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实录
一、梳理难词,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诗,读——
生:(齐)好的故事。
师:请看大屏幕!哪位孩子来读一读“课后思考与练习一”?(出示。生朗读。)
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师:读得非常流利、非常清楚!孩子们,打开课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你跳过了哪些词语?每人汇报一个。
生:伽蓝。
生:乌桕。
生:膝髁。
生:泼剌奔迸。
生:陡然起立。
生:皱蹙。
生:虹霓色。
师:好的,孩子们,其实你们刚才跳过的这些词语,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词语。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现代文学初创时期在什么时候?
(生沉默)
师:其实,根本不需要查资料。细心的同学在课文当中就能找到答案。看,有人举手了——
生:在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师:找到这个日期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这个孩子很敏感,也很细心。他发现了这篇课文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格式,原来,这篇课文保留了作者的写作时间,读——(出示。生齐读。)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师:这篇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的《好的故事》,距我们现在差不多有多少年了?是的,将近一百年,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就是一九二五年的前后。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百多年前的这些词语。(出示)
初创:石油、鞭爆、膝髁、蒙胧、伽蓝、皱蹙、虹霓。
师:会读吗?一起读!
(生齐读词语)
师:真好!这些就是你们在初读的时候曾经跳过去的词语。而这些词语到了今天,到了现在,写法就不一样了。(出示)
现在:煤油、鞭炮、膝盖、蒙眬、寺庙、皱缩、彩虹。
师:以前的“石油”就是现在的——
生:(齐)煤油。
师:以前的“鞭爆”就是现在的——
生:(齐)鞭炮。
师:以前的“膝髁”就是现在的——
生:(齐)膝盖。
师:以前的“蒙胧”就是现在的——
生:(齐)蒙眬。
师:虽然写法不一样,但是意思完全一样,所谓“蒙胧”,就是人快要睡觉的时候眼睛半睁半闭的样子。
師:以前的“伽蓝”就是现在的——
生:(齐)寺庙。
师:以前的“皱蹙”就是现在的——
生:(齐)皱缩。
师:以前的“虹霓”就是现在的——
生:(齐)彩虹。
师:那么,既然一百年前的词语那样写,一百年以后的词语又这样写,我们可不可以换一换,把所有以前的老式的词语统统换成现在的词语?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文章中保存的这些老式词语,可以写出当时的感情。如果换成现在的词语,虽然更容易懂,但是就读不出那种感觉了。
师:说得好!是的,这些词语不能换。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需要保护的文物,正是这些词语,提醒我们注意这篇文章是有年代感的。我想,你们一定不会忘记这篇文章写于——
生:(齐)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师:当然,并不是所有跳过去的词语都跟年代感有关。有些词语,主要还是因为含义比较难懂。对这些词语,“课后思考与练习一”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帮助我们理解意思。比如——(出示)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师:一起读读带点的词语——
(生齐读)
师:“澄碧”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联系了“澄碧”前面的“倒影”,又联系了“澄碧”后面的“小河”,你大概能够猜出来,所谓“澄碧”,指的是河水——
生:我觉得是指河水清澈见底。
生:我觉得是指河水澄澈碧绿。
生:我觉得是指河水很干净。
师:假如河水不干净,那么河中的倒影还能看清楚吗?
生:不能。
师:假如河水不澄澈,那么水中的萍藻呀、游鱼呀还能看得见吗?
生:不能。
师:好,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大概猜出了“澄碧”的意思。我们再来看一看“荡漾”。你觉得要理解“荡漾”这个词,需要联系这一句话当中的哪些词语?看看谁对语言特别敏感,看看谁的眼力特别尖锐。
生:我觉得是“打桨”“闪烁”。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因为打桨会导致水波,会
有水纹。日光本来是照映在上面的,就会因为水纹闪烁起来。
师:孩子们,知道吗?“打桨”就是划桨。当船在划桨的时候,水面就会一起一伏;当船在划桨的时候,水波就会一圈一圈地漾开去,这就是——
生:(齐)荡漾。
师:明白了吗?正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读懂了“澄碧”,也读懂了“荡漾”。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此句)
师:“澄碧”也好,“荡漾”也好,都跟河水有关。其实它在告诉我们,这个“好的故事”主要是在哪里看见的?
生:在水里看见的。
师:是的,“好的故事”在水中。(板书:在水中)当然,联系上下文不一定局限在一句话里面。有的时候可以跨越一句话,甚至可以跨越一段话。我们继续看——(出示第一段文字。指名朗读。)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师:这里有一个比较难懂的词语,一起读——
生:(齐)错综。
师:要理解这个词语,光联系这段文字是不行的。你需要打开视野,跨入下一段,甚至下下段。我们继续看——(出示第二段文字。指名朗读。)
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师:联系这一段文字,你大概能够猜出“错综”的意思了,谁猜出来了?
生:我觉得“错综”是融合的
意思。
师:跟“融合”的意思有点接近,但不是“融合”的意思。注意!要联系第2自然段文字来理解,甚至可以找一找第二段文字中有没有“错综”的近义词。
生:我认为是好几样东西交错在一起。
师:是的!第二段文字中,有一句话的意思跟她讲的意思几乎完全一样。哪一句?读出来!
生:(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
师:这就是——
生:(齐)错综。
师:“错综”就是织东西。横着织,竖着织,正着织,反着织,所有织的东西都交错在一起,这就叫——
生:(齐答)错综。
师:读懂了“错综”,也读懂了“交错”,这两段话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以上两段文字)
师:这两段话,这两个词,“错综”和“交错”在告诉我们,这一篇“好的故事”就像是一天——
生:(齐)云锦。
师:有没有同学看到过云锦?
(極个别学生举手示意)
师:确实,云锦是很难看到的。看到过云锦的同学,那是非常幸运的。孩子们,想不想看一看云锦?
生:(齐)想。
师:一起看——(出示云锦图片及文字。生看到云锦图片,发出惊叹。)
借助资料,增长见识:
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云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已有1600多年历史。
云锦色泽绚丽,云锦光彩夺目,云锦如同天上的云霞。
云锦用料精良,云锦织造精细,云锦图案精美,云锦格调精致,云锦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云锦被誉为“锦中之冠”。
——选自孙晨的《美如云霞
寸锦寸金》(有删改)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介绍云锦的资料。云锦——
生:(接读)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
师:云锦——
生:(接读)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师:云锦——
生:(接读)已有1600多年历史。
师:云锦——
生:(接读)色泽绚丽。
师:云锦——
生:(接读)光彩夺目。
师:云锦——
生:(接读)如同天上的云霞。
师:云锦——
生:(接读)用料精良。
师:云锦——
生:(接读)织造精细。
师:云锦——
生:(接读)图案精美。
师:云锦——
生:(接读)格调精致。
师:云锦——
生:(接读)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
师:云锦——
生:(接读)被誉为“锦中之冠”。
师:孩子们,借助这段资料,你对云锦有什么感受?
生:感觉云锦的历史有很多年,而且色彩明丽,很精致。
生:感觉以前人的思想和手都很灵巧。
师:是啊,这是国宝啊!孩子们,在“好的故事”中,作者说他梦到的这一切,就像是一天——
生:(齐)云锦。
二、聚焦梦境,感受美妙
师:(板书:像云锦)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好的故事”会在水中?为什么“好的故事”像一天云锦?我们继续看大屏幕——(出示)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师:谁来读一读“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生朗读)
师:我们先不忙说一说。凭什么认为“好的故事”就是个梦境呢?需要找依据啊!来,孩子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认定“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生默读课文并圈画,师巡视。)
师:孩子们,当我们说“好的故事”其实是个梦境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寻找依据的。那么,依据一在哪里?
生:(朗读)“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
师:“闭了眼睛”,说明后面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在闭了眼睛之后。闭了眼睛看到的,当然只能是——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一。好,依据二在哪里?
生:(朗读)“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师:“蒙胧”就是快要睡着的时候,快要睡着突然看到这样的画面,当然只能是——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二。依据三在
哪里?
生:(朗读)“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师:为什么说这也是依据?
生:他这里说是“仿佛记得”,就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好像记得,好像又不记得,这种感觉只能在哪里产生?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三。那么,依据四在哪里? 生:请大家看第10自然段。(朗读)“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
师:依据在——
生:“睁开眼”。
师:睁开眼,说明前面一直是闭着眼,闭着眼看到的自然是——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四。依据五在
哪里?
生:请大家看第10自然段,倒数最后一句话。(朗读)“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这里的“无意识”也写出了他刚睡醒。
师:没错,这是依据五。依据六在哪里?
生:(朗读)“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师:瞬间还在小船里,瞬间又不在小船里。变化如此神奇,这样的画面只能是——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六。你们真的很厉害了!越往后,依据越难找。有人找到依据七了吗?
生:依据七在第12自然段。(朗读)“在昏沉的夜……”。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说“在昏沉的夜”,在晚上的话应该是睡着了,在梦境里。
师:这个依据,可以算是间接依据。有没有更直接的依据?依据七,我在期待——
生:大家看第11自然段。(朗读)“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说“趁碎影还在”,说明梦还没有完全消失。
师:“碎影”在提醒我们,之前的“好的故事”就是梦的记忆。所以这是依据七了。有没有依据八?挑战难度越来越大了!
生:请大家看第8自然段。(朗读)“青天上面,有無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师: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青天上面,怎么会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而且作者说“一一看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师: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儿绝对不可能。但是,在梦境中,这样的事儿却是绝对可能的。所以,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再一次说明这是——
生:(齐)梦境。
师:孩子们,如果继续追问下去,我想,一定还会有依据九、依据十,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依据。够了,你们发现的这些依据,足以证明,“好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
生:(齐)梦境。
师:这个梦境,鲁迅先生用了三个词语来形容它,第一个——
生:(齐)美丽。
师:第二个——
生:(齐)幽雅。
师:第三个——
生:(齐)有趣。
师:请把这三个词语画下来。(板书这三个词语)
师: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出示,背景音乐响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师生合作读以上文字:师朗读画线部分,生齐读其他部分。)
师:(稍停)这么多的景物啊!明写的就有19种,如果算上省略号,那么,暗写的更是不计其数啊!你不觉得有点乱吗?
生:我不觉得乱。因为这是在梦中,梦里的景物就是给人一种变幻的感觉的。
师:一种景物叠着一种景物,只有梦境才会显得如此神乎其神啊!
生:我不觉得乱。这些景物其实还是有规律的,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动物,一类是人物。
师:好像是可以这么分类。那么,如果把所有的植物排在一起,比如:乌桕,新禾,野花,丛树和枯树,竹。把所有的动物排在一起,比如:鸡,狗。把所有的人物排在一起,比如:农夫和村妇,村女,和尚。把剩下的景物也排在一起。是不是会更好呢?
生:我觉得这样反而不像梦境了,而且也显得不真实了。
师:说到真实,我想到古人说过的一句话: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在山阴道上行走,两边的美景相互映衬、数不胜数,让你都来不及看了。真实的山阴道尚且如此,何况是梦中的山阴道呢?看似纷乱的景物,既是真实的反映,更是梦境的特点啊!孩子们,读着这令人目不暇接的梦境,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生:非常美,美得令人向往。
生:我有一种很舒服、很愉悦的感觉。
生:我觉得很有诗意,就像一首诗。
生:感觉梦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世界很美好。
师:(结合板书)孩子们,正像鲁迅先生自己所写的这样,“好的故事”多么——
生:(齐)美丽。
师:“好的故事”多么——
生:(齐)幽雅。
师:“好的故事”多么——
生:(齐)有趣。
师:继续看,梦境在变化——(出示,背景音乐响起。)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生:(齐)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师:原来这个梦是有颜色的,这红色的梦境展开去,看——
生:(接读)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师:梦境中的红色继续扩散着,一圈一圈荡漾着,于是——
生:(接读)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师:光怪陆离,让人目不暇接。但是,梦境是说变就变的,只见——
生:(接读)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师:我们知道,一般的人做梦,只能做到黑白的梦,是没有颜色的。但是,这篇“好的故事”却是一个有颜色的梦。孩子们注意看,在这些文字当中,出现了那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一丈红。
生:大红花。
生:斑红花。
生:胭脂水。
生:大红花。
生:红锦带。
生:斑红花影。
师:这么多的红啊!红艳艳,红彤彤,红灿灿。孩子们,这样的红带给你什么感觉?
生:这样的红带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有生机,生气勃勃。
生:感觉十分和谐,十分喜庆。
生:我感觉是体现出了这个故事的美丽。
师:总之,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结合板书)这个“好的故事”多么——
生:(齐)美丽。
师:多么——生:(齐)幽雅。
师:多么——生:(齐)有趣。
三、借助资料,揭示象征
师: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常常跟人们的愿望、盼望和希望连在一起。那么,这个“好的故事”对鲁迅先生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指名朗读。)
借助资料,把握意图:
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蒙眬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图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选自冯雪峰的《论〈野草〉》
师:孩子们,读这份资料,我们需要学会抓关键信息。这么长的一段资料,你认为关键信息是哪句话?扫描,捕捉,锁定最关键的一
句话。
生:我认为应该是最后一句话:“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师:同意这一句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借助资料,要学会捕捉关键信息。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最关键的一句话——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好!锁定这句话,我们继续捕捉关键信息。你觉得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信息是哪个词语?考你的眼力,也考你的敏感。
生:我认为是“希望”这个词。
师:认为是“希望”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把“希望”这个词写到题目的旁边。(板书:希望)
师:(结合板书)原来,这个“好的故事”,要表达的是鲁迅先生的——
生:(齐)希望。
师:原来,这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要传递的是鲁迅先生的——
生:(齐)希望。
师:孩子们一定还记得,这篇“好的故事”写于——
生:(齐)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
四日。
师:课前,我请你们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找一找“一九二五年前后的鲁迅先生”的资料。谁能简单地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资料?
生:一九二五年,刚好是鲁迅先生从事的新文化运动有一些回落的時候,作者这时候有些苦闷,又有一些迷茫。
师:很好,这个信息很重要!有点苦闷,有点迷茫。继续分享——
生:我记得鲁迅先生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六年出过一部散文诗集,好像叫《野草》。
师:没错,这篇《好的故事》就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孩子们,我也找了一份资料,静静地看,默默地读。(出示)
借助资料,了解背景:
一九二五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公然屠杀、拘捕数百名手无寸铁的革命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大地。
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革命,这使鲁迅感到信念动摇的极度苦闷。
黑暗而残酷的现实,让鲁迅感到求索的怅惘、战斗的孤独。他说:“我时时说起自己的事情,怎样地碰壁,怎样地在做蜗牛,好像全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
——选自王泽龙的《论鲁迅一九二五年前后的创作》(有删改)
(生默读资料)
师:孩子们,假如要你从这一段资料当中,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九二五年的鲁迅的心情,你会找哪个词语?
生:极度苦闷。
师:(板书:苦闷)苦闷。是的,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白色恐怖威胁着鲁迅,他能不苦闷吗?
生:怅惘。
师:(板书:怅惘)怅惘。是的,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了革命。那么,是继续战斗,还是放弃战斗?那个时候的鲁迅是怅惘的。
生:应该是孤独的。
师:(板书:孤独)孤独。没错,一方面,鲁迅先生在替大众受罪;但是,另一方面,大众却不理解他,这样的鲁迅怎能不孤独?孩子们,查找资料就要学会捕捉这样有价值的关键信息。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既然一九二五年的鲁迅是苦闷的,那么,他应该梦到的是一个苦闷的梦啊!然而,他梦见的却是——(出示,生齐读。)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师:你不觉得奇怪吗?按理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九二五年的鲁迅是怅惘的,那么,他应该梦到的是一个怅惘的梦啊!但是,我们看——(出示,生齐读。)
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师:好像没有道理啊?要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九二五的鲁迅是孤独的,那么,他应该看见的是一个孤独的梦境啊!但是——(出示,生齐读。)
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师: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孤独的鲁迅,一个怅惘的鲁迅,一个苦闷的鲁迅,梦到的却是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幽雅的梦,一个有趣的梦?为什么呀?
生:我觉得因为他希望世界是这样的。
生:我认为虽然当时鲁迅是苦闷的,但是他的内心向往的世界是美好的。
生:他有可能觉得以后的中国就是这样的。
生:我认为是鲁迅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寄托他的美好愿望。
师:你们的猜测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出示)
借助资料,验证想法:
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但作者最后还是坚信他“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虽然“在昏沉的夜”。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表面是在描写故乡的景物“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选自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有删改)
(师生合作朗读资料。师朗读未画线部分,生齐读画线部分。)
师:为什么梦境与现实完全相反、完全对立、完全矛盾,借助这段资料,你应该会有新的发现和理
解吧?
生:因为现实非常黑暗,所以鲁迅先生才要在梦境中追求“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对比。用梦境的美好来衬托现实的黑暗,反过来又用现实的黑暗来衬托梦境的美好,因为那是鲁迅先生的希望。
生:我知道了,鲁迅先生把这个梦境写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实际上是有他的象征和寄托的。
师:原来,梦境不仅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的折射,更是一种理想的寄托、希望的象征啊!
四、融入梦境,升华主题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九二五年的鲁迅,前面我们也已经美美地品读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梦境。联系现实与梦境,你觉得这个“好的故事”象征着什么?寄托着什么?请你以“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开头,写一写你的体会和理解。(出示)
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独立完成小练笔,师巡视,发现优秀作业打星号。)
师:孩子们,把笔放下。请所有打星号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篇好的故事,象征着什么,又寄托着什么。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寄托着我对新中国美丽、幽雅、有趣的心愿,更象征着以后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这一篇好的故事是我心目中的世界,世界不是永远充满着战火硝烟的,也可以是美好的、和平的。这样的世界,这样的中国,才是我想看到的,未来的中国应该是美丽的、幽雅的、有趣的。
師:是的,这一篇好的故事从此成了鲁迅先生在黑夜中前行的灯塔。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是有象征的。它象征着鲁迅先生的憧憬和理想。这个好的故事是有寄托的,它寄托着鲁迅先生对美丽、幽雅、有趣的世界的向往和眷恋。
师:没错。这是在绝望当中看见的希望。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有小河潺潺地流着,发出好听的声音,像是在宣称世界美好、世界有趣。云朵、村女和茅屋都像是在显示着世界的和谐安静,还有生气勃勃,象征着许多美好事物在其中,是一个幽雅、美丽而有趣的世界。
师:这么多美好的细节都已经镌刻在你的脑海中,虽然它们稍纵即逝,但是鲁迅先生还是要把它们追回来,记下来。因为,那是对希望的寄托。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其实象征着作者美丽的期望。作者把自己对美好生活、世界和平的追求,寄托在了梦中,与“昏沉的夜”产生了矛盾。作者的结尾是他对中国的美好的想法,而昏沉的夜正是指战乱中的中国,是指昏沉的中国,作者想让中国变得和自己的梦一样,美丽、幽雅、有趣。
师:说得真好。昏沉的夜,那是现实;美好的梦,那是希望。人怎么可以失去希望呢?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象征着鲁迅先生对中国总有一天会强大起来,总有一天会走出昏沉的夜的希望,寄托着鲁迅先生对未来的向往,对美的人和美的事的希望和憧憬。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总有一天会走向美好的明天,这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
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希望;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美好。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如同一只自由鸽,喜悦欢快地在高空中翱翔;也如同一片美丽的云霞,挂在天边,让世上爱国的人看见。同时也寄托着对和平世界的希望,明亮而又光彩夺目的世界,是让人们都爱、想要守护的世界,是和平,没有战争,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世界。
一、梳理难词,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诗,读——
生:(齐)好的故事。
师:请看大屏幕!哪位孩子来读一读“课后思考与练习一”?(出示。生朗读。)
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师:读得非常流利、非常清楚!孩子们,打开课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你跳过了哪些词语?每人汇报一个。
生:伽蓝。
生:乌桕。
生:膝髁。
生:泼剌奔迸。
生:陡然起立。
生:皱蹙。
生:虹霓色。
师:好的,孩子们,其实你们刚才跳过的这些词语,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词语。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现代文学初创时期在什么时候?
(生沉默)
师:其实,根本不需要查资料。细心的同学在课文当中就能找到答案。看,有人举手了——
生:在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师:找到这个日期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这个孩子很敏感,也很细心。他发现了这篇课文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格式,原来,这篇课文保留了作者的写作时间,读——(出示。生齐读。)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师:这篇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的《好的故事》,距我们现在差不多有多少年了?是的,将近一百年,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就是一九二五年的前后。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百多年前的这些词语。(出示)
初创:石油、鞭爆、膝髁、蒙胧、伽蓝、皱蹙、虹霓。
师:会读吗?一起读!
(生齐读词语)
师:真好!这些就是你们在初读的时候曾经跳过去的词语。而这些词语到了今天,到了现在,写法就不一样了。(出示)
现在:煤油、鞭炮、膝盖、蒙眬、寺庙、皱缩、彩虹。
师:以前的“石油”就是现在的——
生:(齐)煤油。
师:以前的“鞭爆”就是现在的——
生:(齐)鞭炮。
师:以前的“膝髁”就是现在的——
生:(齐)膝盖。
师:以前的“蒙胧”就是现在的——
生:(齐)蒙眬。
师:虽然写法不一样,但是意思完全一样,所谓“蒙胧”,就是人快要睡觉的时候眼睛半睁半闭的样子。
師:以前的“伽蓝”就是现在的——
生:(齐)寺庙。
师:以前的“皱蹙”就是现在的——
生:(齐)皱缩。
师:以前的“虹霓”就是现在的——
生:(齐)彩虹。
师:那么,既然一百年前的词语那样写,一百年以后的词语又这样写,我们可不可以换一换,把所有以前的老式的词语统统换成现在的词语?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文章中保存的这些老式词语,可以写出当时的感情。如果换成现在的词语,虽然更容易懂,但是就读不出那种感觉了。
师:说得好!是的,这些词语不能换。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需要保护的文物,正是这些词语,提醒我们注意这篇文章是有年代感的。我想,你们一定不会忘记这篇文章写于——
生:(齐)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师:当然,并不是所有跳过去的词语都跟年代感有关。有些词语,主要还是因为含义比较难懂。对这些词语,“课后思考与练习一”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帮助我们理解意思。比如——(出示)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师:一起读读带点的词语——
(生齐读)
师:“澄碧”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联系了“澄碧”前面的“倒影”,又联系了“澄碧”后面的“小河”,你大概能够猜出来,所谓“澄碧”,指的是河水——
生:我觉得是指河水清澈见底。
生:我觉得是指河水澄澈碧绿。
生:我觉得是指河水很干净。
师:假如河水不干净,那么河中的倒影还能看清楚吗?
生:不能。
师:假如河水不澄澈,那么水中的萍藻呀、游鱼呀还能看得见吗?
生:不能。
师:好,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大概猜出了“澄碧”的意思。我们再来看一看“荡漾”。你觉得要理解“荡漾”这个词,需要联系这一句话当中的哪些词语?看看谁对语言特别敏感,看看谁的眼力特别尖锐。
生:我觉得是“打桨”“闪烁”。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因为打桨会导致水波,会
有水纹。日光本来是照映在上面的,就会因为水纹闪烁起来。
师:孩子们,知道吗?“打桨”就是划桨。当船在划桨的时候,水面就会一起一伏;当船在划桨的时候,水波就会一圈一圈地漾开去,这就是——
生:(齐)荡漾。
师:明白了吗?正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读懂了“澄碧”,也读懂了“荡漾”。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此句)
师:“澄碧”也好,“荡漾”也好,都跟河水有关。其实它在告诉我们,这个“好的故事”主要是在哪里看见的?
生:在水里看见的。
师:是的,“好的故事”在水中。(板书:在水中)当然,联系上下文不一定局限在一句话里面。有的时候可以跨越一句话,甚至可以跨越一段话。我们继续看——(出示第一段文字。指名朗读。)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师:这里有一个比较难懂的词语,一起读——
生:(齐)错综。
师:要理解这个词语,光联系这段文字是不行的。你需要打开视野,跨入下一段,甚至下下段。我们继续看——(出示第二段文字。指名朗读。)
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师:联系这一段文字,你大概能够猜出“错综”的意思了,谁猜出来了?
生:我觉得“错综”是融合的
意思。
师:跟“融合”的意思有点接近,但不是“融合”的意思。注意!要联系第2自然段文字来理解,甚至可以找一找第二段文字中有没有“错综”的近义词。
生:我认为是好几样东西交错在一起。
师:是的!第二段文字中,有一句话的意思跟她讲的意思几乎完全一样。哪一句?读出来!
生:(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
师:这就是——
生:(齐)错综。
师:“错综”就是织东西。横着织,竖着织,正着织,反着织,所有织的东西都交错在一起,这就叫——
生:(齐答)错综。
师:读懂了“错综”,也读懂了“交错”,这两段话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以上两段文字)
师:这两段话,这两个词,“错综”和“交错”在告诉我们,这一篇“好的故事”就像是一天——
生:(齐)云锦。
师:有没有同学看到过云锦?
(極个别学生举手示意)
师:确实,云锦是很难看到的。看到过云锦的同学,那是非常幸运的。孩子们,想不想看一看云锦?
生:(齐)想。
师:一起看——(出示云锦图片及文字。生看到云锦图片,发出惊叹。)
借助资料,增长见识:
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云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已有1600多年历史。
云锦色泽绚丽,云锦光彩夺目,云锦如同天上的云霞。
云锦用料精良,云锦织造精细,云锦图案精美,云锦格调精致,云锦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云锦被誉为“锦中之冠”。
——选自孙晨的《美如云霞
寸锦寸金》(有删改)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介绍云锦的资料。云锦——
生:(接读)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
师:云锦——
生:(接读)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师:云锦——
生:(接读)已有1600多年历史。
师:云锦——
生:(接读)色泽绚丽。
师:云锦——
生:(接读)光彩夺目。
师:云锦——
生:(接读)如同天上的云霞。
师:云锦——
生:(接读)用料精良。
师:云锦——
生:(接读)织造精细。
师:云锦——
生:(接读)图案精美。
师:云锦——
生:(接读)格调精致。
师:云锦——
生:(接读)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
师:云锦——
生:(接读)被誉为“锦中之冠”。
师:孩子们,借助这段资料,你对云锦有什么感受?
生:感觉云锦的历史有很多年,而且色彩明丽,很精致。
生:感觉以前人的思想和手都很灵巧。
师:是啊,这是国宝啊!孩子们,在“好的故事”中,作者说他梦到的这一切,就像是一天——
生:(齐)云锦。
二、聚焦梦境,感受美妙
师:(板书:像云锦)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好的故事”会在水中?为什么“好的故事”像一天云锦?我们继续看大屏幕——(出示)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师:谁来读一读“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生朗读)
师:我们先不忙说一说。凭什么认为“好的故事”就是个梦境呢?需要找依据啊!来,孩子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认定“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生默读课文并圈画,师巡视。)
师:孩子们,当我们说“好的故事”其实是个梦境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寻找依据的。那么,依据一在哪里?
生:(朗读)“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
师:“闭了眼睛”,说明后面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在闭了眼睛之后。闭了眼睛看到的,当然只能是——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一。好,依据二在哪里?
生:(朗读)“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师:“蒙胧”就是快要睡着的时候,快要睡着突然看到这样的画面,当然只能是——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二。依据三在
哪里?
生:(朗读)“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师:为什么说这也是依据?
生:他这里说是“仿佛记得”,就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好像记得,好像又不记得,这种感觉只能在哪里产生?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三。那么,依据四在哪里? 生:请大家看第10自然段。(朗读)“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
师:依据在——
生:“睁开眼”。
师:睁开眼,说明前面一直是闭着眼,闭着眼看到的自然是——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四。依据五在
哪里?
生:请大家看第10自然段,倒数最后一句话。(朗读)“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这里的“无意识”也写出了他刚睡醒。
师:没错,这是依据五。依据六在哪里?
生:(朗读)“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师:瞬间还在小船里,瞬间又不在小船里。变化如此神奇,这样的画面只能是——
生:(齐)梦境。
师:这是依据六。你们真的很厉害了!越往后,依据越难找。有人找到依据七了吗?
生:依据七在第12自然段。(朗读)“在昏沉的夜……”。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说“在昏沉的夜”,在晚上的话应该是睡着了,在梦境里。
师:这个依据,可以算是间接依据。有没有更直接的依据?依据七,我在期待——
生:大家看第11自然段。(朗读)“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说“趁碎影还在”,说明梦还没有完全消失。
师:“碎影”在提醒我们,之前的“好的故事”就是梦的记忆。所以这是依据七了。有没有依据八?挑战难度越来越大了!
生:请大家看第8自然段。(朗读)“青天上面,有無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师: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青天上面,怎么会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而且作者说“一一看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师: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儿绝对不可能。但是,在梦境中,这样的事儿却是绝对可能的。所以,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再一次说明这是——
生:(齐)梦境。
师:孩子们,如果继续追问下去,我想,一定还会有依据九、依据十,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依据。够了,你们发现的这些依据,足以证明,“好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
生:(齐)梦境。
师:这个梦境,鲁迅先生用了三个词语来形容它,第一个——
生:(齐)美丽。
师:第二个——
生:(齐)幽雅。
师:第三个——
生:(齐)有趣。
师:请把这三个词语画下来。(板书这三个词语)
师: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出示,背景音乐响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师生合作读以上文字:师朗读画线部分,生齐读其他部分。)
师:(稍停)这么多的景物啊!明写的就有19种,如果算上省略号,那么,暗写的更是不计其数啊!你不觉得有点乱吗?
生:我不觉得乱。因为这是在梦中,梦里的景物就是给人一种变幻的感觉的。
师:一种景物叠着一种景物,只有梦境才会显得如此神乎其神啊!
生:我不觉得乱。这些景物其实还是有规律的,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动物,一类是人物。
师:好像是可以这么分类。那么,如果把所有的植物排在一起,比如:乌桕,新禾,野花,丛树和枯树,竹。把所有的动物排在一起,比如:鸡,狗。把所有的人物排在一起,比如:农夫和村妇,村女,和尚。把剩下的景物也排在一起。是不是会更好呢?
生:我觉得这样反而不像梦境了,而且也显得不真实了。
师:说到真实,我想到古人说过的一句话: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在山阴道上行走,两边的美景相互映衬、数不胜数,让你都来不及看了。真实的山阴道尚且如此,何况是梦中的山阴道呢?看似纷乱的景物,既是真实的反映,更是梦境的特点啊!孩子们,读着这令人目不暇接的梦境,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生:非常美,美得令人向往。
生:我有一种很舒服、很愉悦的感觉。
生:我觉得很有诗意,就像一首诗。
生:感觉梦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世界很美好。
师:(结合板书)孩子们,正像鲁迅先生自己所写的这样,“好的故事”多么——
生:(齐)美丽。
师:“好的故事”多么——
生:(齐)幽雅。
师:“好的故事”多么——
生:(齐)有趣。
师:继续看,梦境在变化——(出示,背景音乐响起。)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生:(齐)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师:原来这个梦是有颜色的,这红色的梦境展开去,看——
生:(接读)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师:梦境中的红色继续扩散着,一圈一圈荡漾着,于是——
生:(接读)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师:光怪陆离,让人目不暇接。但是,梦境是说变就变的,只见——
生:(接读)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师:我们知道,一般的人做梦,只能做到黑白的梦,是没有颜色的。但是,这篇“好的故事”却是一个有颜色的梦。孩子们注意看,在这些文字当中,出现了那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一丈红。
生:大红花。
生:斑红花。
生:胭脂水。
生:大红花。
生:红锦带。
生:斑红花影。
师:这么多的红啊!红艳艳,红彤彤,红灿灿。孩子们,这样的红带给你什么感觉?
生:这样的红带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有生机,生气勃勃。
生:感觉十分和谐,十分喜庆。
生:我感觉是体现出了这个故事的美丽。
师:总之,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结合板书)这个“好的故事”多么——
生:(齐)美丽。
师:多么——生:(齐)幽雅。
师:多么——生:(齐)有趣。
三、借助资料,揭示象征
师: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常常跟人们的愿望、盼望和希望连在一起。那么,这个“好的故事”对鲁迅先生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指名朗读。)
借助资料,把握意图:
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蒙眬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图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选自冯雪峰的《论〈野草〉》
师:孩子们,读这份资料,我们需要学会抓关键信息。这么长的一段资料,你认为关键信息是哪句话?扫描,捕捉,锁定最关键的一
句话。
生:我认为应该是最后一句话:“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师:同意这一句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借助资料,要学会捕捉关键信息。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最关键的一句话——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好!锁定这句话,我们继续捕捉关键信息。你觉得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信息是哪个词语?考你的眼力,也考你的敏感。
生:我认为是“希望”这个词。
师:认为是“希望”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把“希望”这个词写到题目的旁边。(板书:希望)
师:(结合板书)原来,这个“好的故事”,要表达的是鲁迅先生的——
生:(齐)希望。
师:原来,这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要传递的是鲁迅先生的——
生:(齐)希望。
师:孩子们一定还记得,这篇“好的故事”写于——
生:(齐)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
四日。
师:课前,我请你们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找一找“一九二五年前后的鲁迅先生”的资料。谁能简单地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资料?
生:一九二五年,刚好是鲁迅先生从事的新文化运动有一些回落的時候,作者这时候有些苦闷,又有一些迷茫。
师:很好,这个信息很重要!有点苦闷,有点迷茫。继续分享——
生:我记得鲁迅先生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六年出过一部散文诗集,好像叫《野草》。
师:没错,这篇《好的故事》就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孩子们,我也找了一份资料,静静地看,默默地读。(出示)
借助资料,了解背景:
一九二五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公然屠杀、拘捕数百名手无寸铁的革命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大地。
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革命,这使鲁迅感到信念动摇的极度苦闷。
黑暗而残酷的现实,让鲁迅感到求索的怅惘、战斗的孤独。他说:“我时时说起自己的事情,怎样地碰壁,怎样地在做蜗牛,好像全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
——选自王泽龙的《论鲁迅一九二五年前后的创作》(有删改)
(生默读资料)
师:孩子们,假如要你从这一段资料当中,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九二五年的鲁迅的心情,你会找哪个词语?
生:极度苦闷。
师:(板书:苦闷)苦闷。是的,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白色恐怖威胁着鲁迅,他能不苦闷吗?
生:怅惘。
师:(板书:怅惘)怅惘。是的,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了革命。那么,是继续战斗,还是放弃战斗?那个时候的鲁迅是怅惘的。
生:应该是孤独的。
师:(板书:孤独)孤独。没错,一方面,鲁迅先生在替大众受罪;但是,另一方面,大众却不理解他,这样的鲁迅怎能不孤独?孩子们,查找资料就要学会捕捉这样有价值的关键信息。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既然一九二五年的鲁迅是苦闷的,那么,他应该梦到的是一个苦闷的梦啊!然而,他梦见的却是——(出示,生齐读。)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师:你不觉得奇怪吗?按理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九二五年的鲁迅是怅惘的,那么,他应该梦到的是一个怅惘的梦啊!但是,我们看——(出示,生齐读。)
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师:好像没有道理啊?要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九二五的鲁迅是孤独的,那么,他应该看见的是一个孤独的梦境啊!但是——(出示,生齐读。)
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师: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孤独的鲁迅,一个怅惘的鲁迅,一个苦闷的鲁迅,梦到的却是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幽雅的梦,一个有趣的梦?为什么呀?
生:我觉得因为他希望世界是这样的。
生:我认为虽然当时鲁迅是苦闷的,但是他的内心向往的世界是美好的。
生:他有可能觉得以后的中国就是这样的。
生:我认为是鲁迅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寄托他的美好愿望。
师:你们的猜测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出示)
借助资料,验证想法:
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但作者最后还是坚信他“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虽然“在昏沉的夜”。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表面是在描写故乡的景物“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选自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有删改)
(师生合作朗读资料。师朗读未画线部分,生齐读画线部分。)
师:为什么梦境与现实完全相反、完全对立、完全矛盾,借助这段资料,你应该会有新的发现和理
解吧?
生:因为现实非常黑暗,所以鲁迅先生才要在梦境中追求“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对比。用梦境的美好来衬托现实的黑暗,反过来又用现实的黑暗来衬托梦境的美好,因为那是鲁迅先生的希望。
生:我知道了,鲁迅先生把这个梦境写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实际上是有他的象征和寄托的。
师:原来,梦境不仅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的折射,更是一种理想的寄托、希望的象征啊!
四、融入梦境,升华主题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九二五年的鲁迅,前面我们也已经美美地品读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梦境。联系现实与梦境,你觉得这个“好的故事”象征着什么?寄托着什么?请你以“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开头,写一写你的体会和理解。(出示)
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独立完成小练笔,师巡视,发现优秀作业打星号。)
师:孩子们,把笔放下。请所有打星号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篇好的故事,象征着什么,又寄托着什么。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寄托着我对新中国美丽、幽雅、有趣的心愿,更象征着以后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这一篇好的故事是我心目中的世界,世界不是永远充满着战火硝烟的,也可以是美好的、和平的。这样的世界,这样的中国,才是我想看到的,未来的中国应该是美丽的、幽雅的、有趣的。
師:是的,这一篇好的故事从此成了鲁迅先生在黑夜中前行的灯塔。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是有象征的。它象征着鲁迅先生的憧憬和理想。这个好的故事是有寄托的,它寄托着鲁迅先生对美丽、幽雅、有趣的世界的向往和眷恋。
师:没错。这是在绝望当中看见的希望。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有小河潺潺地流着,发出好听的声音,像是在宣称世界美好、世界有趣。云朵、村女和茅屋都像是在显示着世界的和谐安静,还有生气勃勃,象征着许多美好事物在其中,是一个幽雅、美丽而有趣的世界。
师:这么多美好的细节都已经镌刻在你的脑海中,虽然它们稍纵即逝,但是鲁迅先生还是要把它们追回来,记下来。因为,那是对希望的寄托。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其实象征着作者美丽的期望。作者把自己对美好生活、世界和平的追求,寄托在了梦中,与“昏沉的夜”产生了矛盾。作者的结尾是他对中国的美好的想法,而昏沉的夜正是指战乱中的中国,是指昏沉的中国,作者想让中国变得和自己的梦一样,美丽、幽雅、有趣。
师:说得真好。昏沉的夜,那是现实;美好的梦,那是希望。人怎么可以失去希望呢?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象征着鲁迅先生对中国总有一天会强大起来,总有一天会走出昏沉的夜的希望,寄托着鲁迅先生对未来的向往,对美的人和美的事的希望和憧憬。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总有一天会走向美好的明天,这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
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希望;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美好。
生:(朗读)在昏沉的夜,这一篇好的故事如同一只自由鸽,喜悦欢快地在高空中翱翔;也如同一片美丽的云霞,挂在天边,让世上爱国的人看见。同时也寄托着对和平世界的希望,明亮而又光彩夺目的世界,是让人们都爱、想要守护的世界,是和平,没有战争,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