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新思考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一批大中小型的遗址博物馆相应诞生。本文以大连汉墓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此方面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汉墓博物馆;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184-03
  【本文著录格式】张敏.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新思考——以大连汉墓博物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3):184-186.
  一、遗址博物馆的概述
  遗址博物馆是博物馆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我国博物馆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1958年,随着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博物馆领域对此的研究也随即展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一批大中小型遗址博物馆相应诞生。
  目前对遗址博物馆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遗址博物馆是指“用以保护和研究人类历史所遗留的非移动性文化遗产和自然界的遗迹。其中包括城堡、村落、住室、作坊、寺庙、陵园以及有纪念性的旧址和古生物化石现场等。并以收藏和陈列遗址出土物为主,使之对公民进行科学、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的宣传教育机构。”[1]狭义的遗址博物馆是指“在古文化遗址上建立起的针对该遗址文化进行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博物馆”[2]“依托考古遗址,以发掘、保护、研究、展示为主要功能的专题博物馆”[3]。本文所讨论的遗址博物馆指的是狭义上的遗址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的主体是遗址自身,遗址是博物馆赖之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并且还是博物馆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依据收藏品和陈列的内容,博物馆学大致将遗址博物馆分为自然类与历史类,自然类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历史类所占的比例较大。有的学者又将历史类博物馆划分为考古遗址博物馆、历史遗址博物馆、生产遗址博物馆和石窟遗址博物馆等。
  二、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宣传教育是博物馆基本职能
  博物馆是展示历史遗产和人类人文环境、人类自然科学文化的直接对口平台与宣传教育机构。博物馆具有历史收集和呈现的双重作用,不仅为历史遗物提供展示平台,而且将历史的真实情况呈现给人民,让人民在丰富的历史资源条件下,积极的寻求过去的荣耀历史,将历史的警醒融入到日常生活与未来创造中。博物馆以收藏、展示、研究和宣传教育为最主要功能。博物馆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熟悉文物,是让公众感受到历史文明的重要手段。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贴近公众、最直接服务于公众的部分,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职责是“宣传展示,服务社会”。博物馆不是以利润为经营目的,而是以国家的历史为载体。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只有真正的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才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拉近人民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这决定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同时,再优秀的历史资源,没有合理和先进的宣传途径,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关注,可见博物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二)遗址博物馆开展宣传教育的途径
  一是采用传统的面对面讲解服务。陈列讲解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帮助观众进行有效参观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加深观众对展品与陈列的记忆理解,这是最基本最普及的做法。利用展馆陈列进行讲解,使观众最直观了解博物馆内容。
  二是借助网络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这是当今博物馆普遍采取的有效宣传手段,也是当今社会信息交流的一种新型传播形式。它打破了以往传统宣传教育受教面窄、人员短缺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场馆等各种新媒体平台得到普遍运用,进一步实现了公众与博物馆间实时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已经成为大趋势。
  三是举办专题讲座。配合举办的各种展览,邀请专家讲座,对展览内容、背景及内涵进行解读,扩大宣教面和展览影响力,也是各遗址博物馆普遍做法之一。
  四是培养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来自教师、学生、专家、文物爱好者等社会不同高知阶层,志愿者的加入不仅有效解决博物馆自身讲解力量不足问题,而且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求知体验,其效果往往深受观众好评和喜爱。
  五是开展公益活动。依托博物馆走向社会,大力拓展社教工作范围。深入到社区、学校、军营,结合馆藏有针对性地对其举办小型的活动展和专题展。开展流动展览、结合展览组织互动体验项目、利用传统节日、国际博物馆日和遗产日进行公益宣传等。
  三、大连汉墓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大连汉墓博物馆开展宣传教育基本情况
  大连汉墓博物馆2007年由大连市人民政府投资,2009年动工建设,2010年10月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博物馆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馆內面积3500平方米,是大连地区第一座专门展示大连汉代墓葬以及汉代历史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大连汉墓博物馆可以实现的功能大致包含以下几种:文物保护、博物馆参观、旅游、科研教育、学习交流、娱乐放松等。
  大连汉墓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汉风古韵——大连汉代墓葬文化陈列”,主要以营城子地区出土的汉代文物为主,通过实物和汉墓遗址的展示,宣传大连地区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两汉文化,同时利用临时展厅举办各种展览。近年来,大连汉墓博物馆在宣传教育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宣传,提升服务水平
  大连汉墓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始终秉持“立足展馆、服务社会”原则,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作用。一是遵循国内博物馆惯例,除了周一闭馆,实行全年免费开放。二是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和博物馆宣传资料。三是积极开展送展到基层活动,走进军营、社区、学校等,平均每年5次以上。在此方面,凸显了大连汉墓博物馆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域优势,为周边群众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文化服务。四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馆内信息和各类宣传活动。   2.丰富展陈内容,优化文化产品
  为丰富展陈内容,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让文物活起来,拓展文化影响力。自开馆以来,大连汉墓博物馆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不断加强国内馆际交流合作,先后自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博物馆引进“大汉雄风——中国汉画艺术展”“砖画青史——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藏宋金雕砖展”“金相庄严——龙华寺金铜佛造像专题展”“莹质流光——辽宁省博物馆藏古代铜镜精品展”等文物精品展,还与辽宁省内其他遗址博物馆开展交流合作,与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开展文化交流,引进《辽河畔史前文明之花——新乐遗址》,同时《汉风古韵——营城子汉墓群出土物展》也走进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大连汉墓博物馆还与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合作,融合双方各自专业优势,成功举办了“汉代服饰复原专题展”,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利用馆藏文物,加强研究,发掘资源,先后推出“大连汉代花纹砖”“大连地区考古成果展”“大嘴子遗址出土文物展”三个原创展览,既提升了展陈的学术性又丰富了展馆的内容,一举两得。
  3.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开辟教学实践基地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大连汉墓博物馆利用展馆和专业优势,与辽宁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与当地中小学合作建立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每年接受大学生实习活动,邀请中学生来馆参观学习,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二)大连汉墓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及分析
  目前,大连汉墓博物馆作为大连地区唯一一座专题遗址博物馆,在宣传大连地区悠久历史、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与国内其他遗址博物馆相比,在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差距。
  1.在硬件方面,缺少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与多数博物馆相比,大连汉墓博物馆目前除了展厅陈列展览,没有用于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专用教室,也没有语音导览讲解系统及展览(藏品)信息查询系统等必要的设备,仅靠讲解员展厅带队讲解,观众获取知识和信息受限。
  2.在人员配置方面,缺乏高水平专业人才
  目前汉墓博物馆宣教部人员3人,其中专职讲解员1人。3人中,30-40岁2人、40-50岁1人,平均年龄42岁,年龄明显偏大。学历方面,研究生1人、本科1人、大专1人,且均非博物馆相关专业。职称方面,中级2人、初级1人。由此可见,整体宣教队伍缺乏博物馆专业人才,在专业知识储备和运用及个性化讲解方面也存在明显差距。
  3.服务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的宣传形式受博物馆传统模式和观念束缚,阵地宣传以博物馆展厅内容讲解为主,流动展览以制作临时展板和课件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新媒介、新形式等创新型服务手段。目前还没有独立网站,数字化博物馆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
  大连汉墓博物馆成立较晚,位置又相对偏远,加之自身宣传力量较弱,知名度不高,社会关注不多,群众参与比较少。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志愿者队伍,缺乏与社会的互动交流。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金投入不足、设备不全因素,也有受编制和专业视野所限,人力不足且自身专业素养不高因素。更有对新形势下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新要求新特点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以及创新意识不强等思想根源问题。
  (三)大連汉墓博物馆今后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1.积极拓宽宣教渠道,发挥社教职能
  一是依托博物馆走向社会,大力拓展社教工作范围。深入到社区、学校、军营,结合馆藏有针对性地对其举办小型的活动展和专题展。利用研学活动和 “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传统节假日进行公益宣传,开展互动体验项目,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二是要加强与中小学校的沟通与合作,解决好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脱节问题。博物馆应主动地向学校教育靠拢,可利用校本课程,把文物知识和地方历史专业知识与学校历史教学结合起来,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目的,结合博物馆特性和馆藏资源情况,设计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案。以此发挥博物馆国民教育“第二课堂”作用,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新渠道、新模式。三是加快网站、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云游博物馆”渐渐成为当下生活新方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数字化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等,既拓展了博物馆专业范围,也适应了数字化时代发展要求,更扩大了受众人群及社会影响。可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发展尤为重要。
  2.加大对讲解员的培养力度
  一是对讲解员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讲解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只有掌握了丰厚的专业知识,并且做到融会贯通,才能从中提炼出精华,向观众进行宣讲。二是要提高讲解员“因人施教”的能力。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之后,观众数量大增,而且参观层次也更广泛、复杂,用同一个版本的讲解词面对所有观众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讲解员要善于运用展品,善于语言表达,力求兼顾不同层次观众的兴趣爱好,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开展多层次多需求的讲解服务。三是要“走出去”,向其他博物馆的优秀讲解员学习,取长补短,积累经验。
  3.结合地域特色,充分发掘博物馆藏品内涵,加强设计展览的本土意识
  大连汉墓博物馆作为本地唯一一座遗址博物馆,参观群众基本来自本地。要充分研究本土的观众,分析观众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构成以及参观感受等,设计出贴近观众需求、符合观众满意的展览。这样既把握住了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载体,也能使观众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了解家乡历史,了解汉代大连地区墓葬文化的特点以及汉代大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自我的宣传教育职能。
  4.结合大连汉墓博物馆的实际,积极探索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博物馆爱好者的作用,组建一只优秀的志愿者队伍
  采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与大连市市内其他博物馆和高校开展合作,共同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以弥补受自身条件限制给志愿者招募工作带来的影响。志愿者通过亲身参与博物馆业务,这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博物馆的认知度,整体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形象。
  四、结语
  大连汉墓博物馆作为大连地区唯一一座遗址博物馆,在展示大连汉墓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地方风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到目前,大连汉墓博物馆没有真正发挥遗址博物馆具有的社会价值。今后,只有转变宣传教育理念、创新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使大连汉墓博物馆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霄.试论遗址博物馆的个性特征[J].中国博物馆,1989(4).
  [2]吴永琪.李淑萍.张文立.论遗址博物馆学[J].文博,1996(2).
  [3]郝黎.遗址博物馆的广义与狭义辨析[J].中国博物馆学,2014(4).
  [4]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陈娜.浅谈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存在价值及发展[J].黑龙江史志,2015(2).
  [6]李勤.小型遗址博物馆宣教工作刍议[J].丝绸之路,2011(10).
  [7]白岩.论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存在价值及发展.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12).
  作者简介:张敏(1981-),女,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宣教和讲解。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21日至22日,以“拜谒华夏之母,寻根丝绸之源”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在嫘祖文化发祥地四川省盐亭县举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第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恭读《祭嫘祖文》。  活动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轩辕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四川省文学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地区文化开始进行密切的互动交流、融合,民俗文化对外翻译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有效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不仅要按照民俗文化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还要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文化身份属性,才能使目的语国家受众理解区域的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宣翻为例,探讨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与介绍,才能传达出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身份内涵。  【关键词】民俗文化;外
1921 年归国时的陈毅  北京西山碧云寺,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怡人。很多人知道,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厝地。鲜为人知的是,陈毅在坐落于此的中法大学就读,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职业革命的漫漫征途。中方动员法方退还庚子赔款,合建两所中法大学  民国肇始,西学渐进,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前身)。1916年6月,他们又联系法国热心教育的知名人士,在巴黎成立华法教育会,
【摘要】梅清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是宣城画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对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师古而不复古,学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独辟蹊径,在师法传统、师法自然的基础上,由“有法”进入“我法”再升华到无法的自我境界。他“爱古人”完全不同于“四王”那样机械地重复古人,而是借古开今,他虚怀若谷“不薄今人”,孜孜以求“今人”之长,突破传统,逐渐地形成了他自己豪放、奇特、秀润的山水画艺术风格,
案例一:有关“校园安全”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校长叶志平注重实干,强调安全。花费17万元盖的学实验教学楼,他维修固楼耗资40万元。而且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全校师生紧急疏散演练。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学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演练时每个班
【摘要】博物馆是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非营利性机构。因此,体育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展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收藏机构,体育类藏品则是博物馆履行其职能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征集到符合博物馆定位、能反映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展示当今体育事业发展的藏品,是当前体育博物馆藏品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为例,简要阐述该馆馆藏特点和征集过程
【摘要】在院团改制的背景下,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探索出了培养昆曲志愿者的新道路,与内外部社会资源形成互动群体。探究这一机制的组织形式和创新发展规律,对传统文化资源社会化与市场化不无裨益。  【关键词】昆曲传播;社会整合;院团改制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省级重点项目)“互联网‘微时代’的昆曲传播——以江苏省昆剧院为中心”(项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川市境内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在政府主导下整合各部门资源,结合实际制定计划、结合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村寨。但是,在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中仍然存在村寨整体风貌难以保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村民自身素质有限、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程度较低等问题。合理保护特色村寨的建筑与科学规划特色村寨发展方向是利川各地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在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原真性中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
【摘要】文章研究智能终端普及背景下动漫游戏对高中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表现,为教师游戏化教学提供中学生身心发展情况的理论数据。文章基于非智力因素维度编制问卷,通过调研显示,动漫游戏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与借鉴为:一、成就动机中的自我实现,动漫游戏能有效拓宽中学生的社会认知,增强社交动力和能力;二、完成娱乐动机到学习动机的转化,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三、教师利用游戏辅助教学,使学习任务具象,抚慰学生学习
【摘要】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相交地带,在此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有大量的非遗民歌流传下来,犹如一个民族民间音乐的宝库。本文将以其中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从笔者所进行的调查入手,从主要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现存的种类与数量两个方面对这一区域的非遗民歌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保护建议,以便对于武陵山片区非遗民歌保护有所启示。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