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高风险、单一的商业模式应该淘汰
我相信,去年年底,各家银行开董事会时,议题只有一个:怎样把资本金补上。保持充足的资本金比例,是中国商业银行能够成功应对本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为了满足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的监管审慎要求,前一阶段商业银行的大规模放贷后,重新面临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这折射出一个事实: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路径依然是典型的高资本消耗模式,风险权重高的贷款业务占比居高不下。尽管在利率管制条件下,严重依赖利差收入的业务模式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也凸显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降低、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并不顺畅的缺陷。
深埋的风险
中国经济复苏的能量,一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而对银行来说,高度消耗资本的业务模式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相当高的潜在风险。
1.商业银行承担了大部分经济波动的危险。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7.36万亿,同比多增4.9万亿元,占整个融资市场的86.9%,相比较而言,企业债券、国债及股票2009年上半年累计仅占融资市场的13.1%。这一轮的高速的信贷投放,使得商业银行体系在事实上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也使得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不能有效分散到金融市场上。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深埋风险隐患。到2009年中,各类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这类贷款集中在回收周期比较长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贷款的集中度风险。这一次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偿还能力,实际上取决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市场投资机会和资产重估的机会。
3.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资产质量。虽然截至2009年6月末,中国境内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不良资产的“双降”,但随着中国经济在危机冲击下企稳复苏,宏观决策者必然会将政策的重点从刺激经济转向结构调整,中国经济争面临扩大内需的过程,许多产业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考验银行的风险把握能力。
4.控制资产价格泡沫的两难。中国的资产价格在2009年出现了强劲的上扬,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不少城市的价格已经上涨到2007和2008年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历史高点,扩张性的政策基调不可能根本性改变,银行面临的挑战在于:严格控制资产市场大幅上扬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度的支持。
抓住波动曲线,借势突围
银行的收入来源有三大部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存贷差收入属于高资本消耗业务的范畴。比较国外的银行,中资银行息差收入占据了全部收入的80%,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很低,商业银行应该借经济周期的机会,突破“高资本消耗”的单一传统路径,拓展中间业务。
● 避险套利带来创新机会。当前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走势大幅波动,特别是外汇和黄金市场加剧波动的情况下,跨境企业避险、套利的需求加大。这有利于促进银行本外币、离在岸和境内外联动业务的深入开展,带动基于本外币汇差、利差的结构性避险增值类产品的创新发展。
● 抢占投行业务份额!融资结构调整,直接融资工具快速发展。据统计,2008年全国包括公司债、企业债、短融和中期票据在内的信用债发行量达到9433亿元,是2007的1.72倍,而2009年的发行量达到1.2万亿至1.3万亿元。其中,交易所市场公司债的发行量可能达到1500亿元。除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外,中国政府还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步伐,创业板等新型市场将加快推出。商业银行虽然在间接融资的市场份额面临挑战,但是银行债券发行承销、专项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将为银行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 瞄准理财需求和财富管理。居民的理财需求和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并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居民对资产配置动态调整的意愿更强。因此,只要银行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主动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当前形势下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下中国本土银行所赢得的稳健形象和客户的信任,更为这些银行拓展此类业务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化
事实上,中间业务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商业银行客户的中间业务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如果说此次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是创新过度导致的,那么中国商业银行的创新相对滞后,提升稳健的创新能力,该如何出手?
1.跨业创新设立防火墙。首先需要在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之间保留必要的防火墙,完善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金融产品从设计、发放、销售、客户管理等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持续地评估与检查。
2.挖掘新兴的需求!中小企业、“三农”领域、环保产业等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造和投放更多适宜性的金融工具。
3.建立产品创新流程体系。建立专门的产品创新标准流程、产品创新快速流程和产品创新管理流程,通过客户调查、实施全行创意管理等工作,加强客户、市场和员工与产品创新的关联度;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产品创新流程在分行的试点以及在业务条线的移植应用获得成功。
4.借力外部创新资源。2009年,由中国工商银行发起的国内首家金融产品创新产学研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通过搭建起了商业银行与智库等社会研究资源之间的金融产品创新交流与合作平台,将有助于借助外部资源提升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创新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5.抢道外资同行的市场。国外许多大的金融机构在此次金融风暴中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或损害,从而使一些优质高端客户选择到中资银行开办业务,中资银行的声誉显著提高。在国内银行市场上不少同业实施了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调整策略,收缩或退出了某些业务与市场,进而为其他银行有选择性地介入腾出了相应的空间。
6.交叉创新。当前基金、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抱团过冬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这给银行更好地拓展同业业务和开展产品交叉销售带来了大好机会。
*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
我相信,去年年底,各家银行开董事会时,议题只有一个:怎样把资本金补上。保持充足的资本金比例,是中国商业银行能够成功应对本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为了满足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的监管审慎要求,前一阶段商业银行的大规模放贷后,重新面临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这折射出一个事实: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路径依然是典型的高资本消耗模式,风险权重高的贷款业务占比居高不下。尽管在利率管制条件下,严重依赖利差收入的业务模式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也凸显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降低、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并不顺畅的缺陷。
深埋的风险
中国经济复苏的能量,一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而对银行来说,高度消耗资本的业务模式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相当高的潜在风险。
1.商业银行承担了大部分经济波动的危险。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7.36万亿,同比多增4.9万亿元,占整个融资市场的86.9%,相比较而言,企业债券、国债及股票2009年上半年累计仅占融资市场的13.1%。这一轮的高速的信贷投放,使得商业银行体系在事实上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也使得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不能有效分散到金融市场上。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深埋风险隐患。到2009年中,各类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这类贷款集中在回收周期比较长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贷款的集中度风险。这一次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偿还能力,实际上取决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市场投资机会和资产重估的机会。
3.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资产质量。虽然截至2009年6月末,中国境内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不良资产的“双降”,但随着中国经济在危机冲击下企稳复苏,宏观决策者必然会将政策的重点从刺激经济转向结构调整,中国经济争面临扩大内需的过程,许多产业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考验银行的风险把握能力。
4.控制资产价格泡沫的两难。中国的资产价格在2009年出现了强劲的上扬,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不少城市的价格已经上涨到2007和2008年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历史高点,扩张性的政策基调不可能根本性改变,银行面临的挑战在于:严格控制资产市场大幅上扬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度的支持。
抓住波动曲线,借势突围
银行的收入来源有三大部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存贷差收入属于高资本消耗业务的范畴。比较国外的银行,中资银行息差收入占据了全部收入的80%,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很低,商业银行应该借经济周期的机会,突破“高资本消耗”的单一传统路径,拓展中间业务。
● 避险套利带来创新机会。当前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走势大幅波动,特别是外汇和黄金市场加剧波动的情况下,跨境企业避险、套利的需求加大。这有利于促进银行本外币、离在岸和境内外联动业务的深入开展,带动基于本外币汇差、利差的结构性避险增值类产品的创新发展。
● 抢占投行业务份额!融资结构调整,直接融资工具快速发展。据统计,2008年全国包括公司债、企业债、短融和中期票据在内的信用债发行量达到9433亿元,是2007的1.72倍,而2009年的发行量达到1.2万亿至1.3万亿元。其中,交易所市场公司债的发行量可能达到1500亿元。除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外,中国政府还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步伐,创业板等新型市场将加快推出。商业银行虽然在间接融资的市场份额面临挑战,但是银行债券发行承销、专项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将为银行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 瞄准理财需求和财富管理。居民的理财需求和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并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居民对资产配置动态调整的意愿更强。因此,只要银行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主动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当前形势下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下中国本土银行所赢得的稳健形象和客户的信任,更为这些银行拓展此类业务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化
事实上,中间业务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商业银行客户的中间业务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如果说此次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是创新过度导致的,那么中国商业银行的创新相对滞后,提升稳健的创新能力,该如何出手?
1.跨业创新设立防火墙。首先需要在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之间保留必要的防火墙,完善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金融产品从设计、发放、销售、客户管理等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持续地评估与检查。
2.挖掘新兴的需求!中小企业、“三农”领域、环保产业等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造和投放更多适宜性的金融工具。
3.建立产品创新流程体系。建立专门的产品创新标准流程、产品创新快速流程和产品创新管理流程,通过客户调查、实施全行创意管理等工作,加强客户、市场和员工与产品创新的关联度;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产品创新流程在分行的试点以及在业务条线的移植应用获得成功。
4.借力外部创新资源。2009年,由中国工商银行发起的国内首家金融产品创新产学研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通过搭建起了商业银行与智库等社会研究资源之间的金融产品创新交流与合作平台,将有助于借助外部资源提升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创新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5.抢道外资同行的市场。国外许多大的金融机构在此次金融风暴中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或损害,从而使一些优质高端客户选择到中资银行开办业务,中资银行的声誉显著提高。在国内银行市场上不少同业实施了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调整策略,收缩或退出了某些业务与市场,进而为其他银行有选择性地介入腾出了相应的空间。
6.交叉创新。当前基金、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抱团过冬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这给银行更好地拓展同业业务和开展产品交叉销售带来了大好机会。
*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