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城市功能确保发展战略实施
现代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域。现代中心城市的出现,迅速地使城市成为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各类经济活动最集中、经济生活最活跃、经济建设最发达、经济信息最灵敏、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地点,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的这种市场经济中心的地位,是由它本身具有的功能决定的。充分发挥昆明现代中心城市的作用,要做的事很多,除了要完成好前述的发展战略以外,还必须要抓好这样几项战略实施保证。
1.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设计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目标方案之前,首先应确立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一整套形式和制度。它包括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等,又包括计划、财政、金融、价格、劳动、企业管理等。经济体制的选择包括对决策结构的选择、动力结构的选择和调节方式结构的选择。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创造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构造合格的市场主体。
第二,培育健全的市场体系。
第三,改革政府的职能和机构,逐步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
昆明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中,要根据内在发展的需要,同全国保持着一种自然而又稳定的联系,形成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步骤。
2.强化现代中心城市基本功能
城市系统可概括为三大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包括:工业、农业、建筑、市政、商业、金融、外贸、财政、税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消费、积累、交换和流通过程。社会系统包括: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心理等,以及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道德观念、法律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等。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地区“自然界的光、热、空气、水分及各种有机、无机元素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居民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等。”
就昆明而言,尤其需要提出的是滇池的治理保护。滇池是昆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是维系昆明城市生态平衡,促进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滇池是昆明城市饮水、用水的源地,具有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多种功能。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昆明城市赖以生存的滇池流域却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危机。治理保护滇池利在当代,功垂千秋,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社会公益事业,刻不容缓。目前,滇池外海水质只能达到国家N类水域水质标准;滇池内海水质已超过国家V类水域水质标准,营养化程度已达超营养化水平。滇池是一个已进入中晚期的高原内陆封闭性湖泊,水体的载污能力较差。湖面据史书记载北起松华坝,南到晋宁十里铺,但现在已不到一半面积。滇池的污染主要来自:长期沉积湖床的底质会造成二次污染;上游点污染源排入的非点污染源也会造成污染负荷等。滇池的治理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思路是将保护和治理相结合;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运用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即要最大限度地消灭点污染源,同时治理非点污染和湖内污染源;改善和提高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调节能力。在治理污染的同时,要强化法律、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对滇池予以保护,努力建立起经济、优化的水资源调控系统,高效灵敏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科学、安全的给排水系统。
在这里,笔者还要提出一项不失为改天换地,改换山河的创举,为确保昆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昆明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并达到长远改善的目的。这一创举就是要改变天然自成的滇池的形式,把高原内陆的封闭型湖泊改造为高原内陆的开放型湖泊,以达到对滇池永续利用的目的,使滇池永葆青春,彻底改革滇池污染状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秦代李冰建都江堰,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中国建设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在建的长江水电工程,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引滦入津都不失为是为民造福的浩大工程。把滇池由封闭型湖泊改造为开放型湖泊也将是一项浩大工程,其办法就是把滇池与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连接起来,使滇池成为这条江河的中心站(而不是现在的沉淀池、纳污池)。对这条江河的条件要求是径流大,永不干竭,水质优良。这是解决滇池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一项最根本的措施。昆明在瑞士的友好城市苏黎世市有一个苏黎世湖,其湖水的水质标准已超过我们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的一个等级,究其原因,一是有严格的保护治理措施,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黎世湖与利马河相连,是一个开放型的湖泊,它的原水不仅流量大而且原水水质极高。如果滇池能与一条类似江河相连将彻底改变面貌,使滇池永不衰亡,给昆明乃至全省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这一举措是艰巨的,也是伟大的、可能的,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这是一项惊天动地、留芳千古的事业。
昆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集中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建设步伐。特别是包括城市外围在内的网络性交通、能源设施及其供排水设施的建设,以彻底改变开发利用手段滞后于资源潜力优势的局面。增大基础设施投入,要不惜采取借贷、举债、引资、入股、财政倾斜等投资方式加快步子,以创造优良的环境。
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乳交融
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结合的产物,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文明的建设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人类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在创造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文明。
中国古代圣人孔夫子说过一句话:“衣食足,礼仪行”,这是中国最早论述两个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对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另一种理解是,人们首先要吃饱了,穿暖了,才懂得礼貌。这两种理解不论是哪一种都表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映成辉、水乳交融的。
城市居民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序参量——慢变量。也就是说,普遍地提高城市居民的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城市的整个面貌就会发生变化。
据专家们估计,生产、管理、教育三者投资的经济效益,即投入、产出分别为1:5,1:6,1:7。很多国家或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加大投入,超前发展,教育超前发展,经济必有后劲;教育加大投入,经济必然加速,这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代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要建立在城市居民教育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教育要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当然还要解决好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使整个教育结构合理,使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应社会建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同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城市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城市规律的自然体现。城市的现代化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支柱,就没有现代化城市的产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十分英明的。作为现代中心城市的昆明,无论是经济技术、城建技术、资源开发技术、管理技术,还是交通通讯设施、文化发展水准、人才实力水平、总体运行功能等,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须利昆明良好的生产、教育、科研条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积极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城市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场所,也应该成为精神文明水准较高的地方。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指的是人们在现代城市这个自然界被改造得最彻底的地方,所创造的物质成果。比如各种城市建筑物、各种城市设施及一切物质资料生产的产品等。现代城市的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整个城市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包括人才的积累),以及城市居民个人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政策水平等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城市的精神文明包括了城市中人类整个精神世界的发展和改造。两者融合起来表现为在城市建设者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城市生产中社会风气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各种特征、行为心理的各种反映等。
我们建设昆明现代中心城市的责任之一就是:不仅要让城市人民成为物质生活的富有者,而且要成为精神生活的富有者。
4.强化城市管理
强化城市管理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城市现代化过程的组织保证。理论界把城市管理的内容划分为社会管理、市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其中,社会管理是指对城市政治、文化、娱乐等社会活动的协调与控制;市政管理是指对城市基本设施和公共事务的管理;经济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整个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划、组织和协调。
要想使城市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城市素质不断提高,强化城市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强化城市管理的手段有经济的手段、法律的手段和行政的手段,其中主要是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前者是通过制定经济上的鼓励和优惠政策或限制和惩罚政策,明确鼓励什么,维持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进而借以调节城市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并引导经济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优组合;后者是城市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调节过程,对于违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妨碍城市管理的集体或个体行为,法律手段将给予强制性的调整,以保证城市系统内要素的运行在一定规则、条例的规范下进行。城市的立法管理要注意克服和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无法可依的情况,重点要加强对政治、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公共事务及经济活动中的立法管理。通过强化城市管理确保城市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幻无穷、一日千里的世界,当今城市也是千姿百态、各具风采的城市。不论你有一支什么样的妙笔,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这样几个字的内涵,也永远只能是挂一漏万,更何况这只是一支拙笔。但作为一位昆明的市民,我期望通过所有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全体市民的努力,让昆明迅速地、健康地成长;期望我们日日夜夜赖以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是最美好的;期望她永远散发着诱人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