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案呈现】
我在办公室正与任课老师交谈,这时班内一名女生冲进办公室,急切地打断我们的交流:“老师您快看看吧,咱班张林和查卫生的老师吵起来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向教室,刚到到门口就听见张林大声与韩老师争辩着:“凭什么扣我们班分?”“这组窗台没擦干净”,韩老师平静地回答,“怎么不干净?我亲手擦了2-3遍呢!这窗台上的痕迹是刷墙带着窗框留下的,擦多少遍也没用。”韩老师提高语调说“我相信你说的客观情况,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比如多换几次水把抹布洗干净了反复擦试。”此时传来学声近乎吼叫的声音“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扣吧扣吧,爱扣几分扣几分!”我一个箭步冲到张林面前,“不管因为什么你现在听老师的,先把嘴闭上”,说话间我一手搭在张林的右肩稍稍用力按着,张林倔强的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闭上了嘴。我转身对韩老师说“您先请回,我来处理”。韩老师望着学生涨红的脸颊,“张林,今天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句话:不要对问题找理由,要向困难找方法”,说罢韩老师转身离去。
随后我把张林带回办公室请他坐下并回身给他倒水,就在我把水杯递到他手上时,看见张林的眼睛里隐隐闪烁着泪花,“老师,我真的擦了好几遍,那白灰痕迹是装修留下的”。“我相信你一定是擦了不止一遍”。“老师您真的是这样想吗?”我深深地点点头,“我知道你不仅是一个诚实的学生,而且你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很强的学生!”我的话音刚落,他的眼泪夺眶而出,竟然趴在桌上哭出了声。稍许他的情绪慢慢恢复了平静,喃喃自语道:“嗨,我就是觉得心里有点委屈,这委屈一半为自己,一半为咱班。咱班卫生一向好,今天要是因为这窗台扣分挺对不起大家的,一着急就和老师呛起来了”,说着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那你现在回想一下事情经过,觉得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妥的吗”?学生面带愧疚地说“老师我态度不好,对老师不够礼貌。我这个人就是性子急,脾气不好,我知道错了,明早我就向韩老师道歉、认错”。看到学生能够自我反省并有真诚改正态度,心想学生能知错改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心喜之余我又多了一份思考:难道学生的反思仅仅停留在态度与礼貌问题的肤浅认识上吗?在倾听学生敞开心扉的诉说后,我问道:你明白韩老师送给你的那句话吗?学生一脸茫然。是啊,我们的学生刚刚步入职教的校园,他们还不知未来的职业生涯与今天的职业素养有着怎样的联系,作为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班主任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从普通中学生到未来从业者的角色过渡,帮助他们完成胜任岗位需求的职业素养的转型。于是我们便有了如下的交流。
观念一:尊师敬长与职业礼仪的关系。
当你步入职业学校的大门就意味着你的言行要通过有意识训练逐步达到与其专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养以满足企业需求。如果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尊师敬长是从业的基础,那么职业礼仪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伸,它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浓缩的是企业精神。而形象的塑造与精神的化身是通过从业员工的一言一行展示给顾客。如果你在校园连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礼貌都做不到,谈何规范职业礼仪?传承企业精神?
观念二:完善个性与服务行业的关系。
你正直、热情、开朗、直率,具有很多从事服务行业的优势,但是有时遇事不冷静、爱冲动。你未来从事的行业属于窗口服务行业,要遇到各种类型的人,难道说对于通情达理的顾客你就“微笑”服务,对于胡搅蛮缠的顾客你就针锋相对?顾客千差万别,你无法改变对方,唯有不断改变性格中的弱势,完善个性发展,才能使自己通向服务行业的路越走越宽。
观念三:有话好好说,努力实现有效沟通。
你现在步入职高阶段,遇事有自己的观点,但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正确,你站在一个点看问题,并不代表看到问题的各个面。点面的视角不同,结论也就不同。我建议听到与你观点不一致的声音更要静思品味。如果听到不同的声音就大呼小叫,以后你就听不到真实的声音。况且就是自己的观点正确,也要有话好好说,有理不在声高,要通过阐述观点、运用沟通技巧,实现有效沟通。
观点四:怎样理解“不要对问题找理由,要向困难找方法”的含义。
关于这段话如何理解:我给他讲了2个案例:其一某员工克服重重困难,想尽办法为公司讨回欠款;其二某大学生接二连三找借口推诿工作,最终被老总辞退。通过对照两个案例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反过来把学生带入“扫除风波”的情景再现,引发学生思考自悟。
就这样,整个的交流没有拍案的训斥、没有厉声的指责,唯有像兄长的聊天、向朋友的倾诉。我们从尊师敬长谈到服务行业的礼仪规范、从性格特征谈到个性发展、从班级荣誉谈到企业形象、从个人修养谈到沟通技巧。实例是鲜活的,表述是充实的,内涵是深刻的,透过一个个事例背后浓缩着深刻的道理,张林细细地聆听,不时频频地点头,透过眼神,流露的是真诚的收获。最后我向他推荐一本名为《方法总比问题多》的丛书,并约定阅读后分享交流感想。几天后在我的办公桌上收到这样一张抄写公正的便条:“凡事找借口的员工,一定是单位最不受欢迎的员工,凡事找方法的员工,一定是单位里优秀的员工!老师:我明白韩老师那句话的含义了,请您相信我与韩老师的沟通一定是内心升华的告白!”。
【分析反思】
启示一:倾听是尊重生命个体的前提,是走向对话教育的开始。
启示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
启示三:宽容的对待学生的错误。
启示四:德育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
我认为,教育背景的时代性,教育对象的多元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学习”必然是教师职业的永恒追求。教育不是一門技术,而是一门艺术,然而艺术无止境。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意识水平,要学习教育理论,要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要关注现象、注重细节;要针对现实问题、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抓住教育契机,使教育的内容与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使学生感动、内炼,在教师缜密的思考和完善的措施背后,体现的是教师的智慧,展现的是教育的艺术,从而实现教育的艺术与艺术的教育完美结合。
我在办公室正与任课老师交谈,这时班内一名女生冲进办公室,急切地打断我们的交流:“老师您快看看吧,咱班张林和查卫生的老师吵起来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向教室,刚到到门口就听见张林大声与韩老师争辩着:“凭什么扣我们班分?”“这组窗台没擦干净”,韩老师平静地回答,“怎么不干净?我亲手擦了2-3遍呢!这窗台上的痕迹是刷墙带着窗框留下的,擦多少遍也没用。”韩老师提高语调说“我相信你说的客观情况,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比如多换几次水把抹布洗干净了反复擦试。”此时传来学声近乎吼叫的声音“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扣吧扣吧,爱扣几分扣几分!”我一个箭步冲到张林面前,“不管因为什么你现在听老师的,先把嘴闭上”,说话间我一手搭在张林的右肩稍稍用力按着,张林倔强的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闭上了嘴。我转身对韩老师说“您先请回,我来处理”。韩老师望着学生涨红的脸颊,“张林,今天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句话:不要对问题找理由,要向困难找方法”,说罢韩老师转身离去。
随后我把张林带回办公室请他坐下并回身给他倒水,就在我把水杯递到他手上时,看见张林的眼睛里隐隐闪烁着泪花,“老师,我真的擦了好几遍,那白灰痕迹是装修留下的”。“我相信你一定是擦了不止一遍”。“老师您真的是这样想吗?”我深深地点点头,“我知道你不仅是一个诚实的学生,而且你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很强的学生!”我的话音刚落,他的眼泪夺眶而出,竟然趴在桌上哭出了声。稍许他的情绪慢慢恢复了平静,喃喃自语道:“嗨,我就是觉得心里有点委屈,这委屈一半为自己,一半为咱班。咱班卫生一向好,今天要是因为这窗台扣分挺对不起大家的,一着急就和老师呛起来了”,说着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那你现在回想一下事情经过,觉得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妥的吗”?学生面带愧疚地说“老师我态度不好,对老师不够礼貌。我这个人就是性子急,脾气不好,我知道错了,明早我就向韩老师道歉、认错”。看到学生能够自我反省并有真诚改正态度,心想学生能知错改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心喜之余我又多了一份思考:难道学生的反思仅仅停留在态度与礼貌问题的肤浅认识上吗?在倾听学生敞开心扉的诉说后,我问道:你明白韩老师送给你的那句话吗?学生一脸茫然。是啊,我们的学生刚刚步入职教的校园,他们还不知未来的职业生涯与今天的职业素养有着怎样的联系,作为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班主任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从普通中学生到未来从业者的角色过渡,帮助他们完成胜任岗位需求的职业素养的转型。于是我们便有了如下的交流。
观念一:尊师敬长与职业礼仪的关系。
当你步入职业学校的大门就意味着你的言行要通过有意识训练逐步达到与其专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养以满足企业需求。如果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尊师敬长是从业的基础,那么职业礼仪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伸,它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浓缩的是企业精神。而形象的塑造与精神的化身是通过从业员工的一言一行展示给顾客。如果你在校园连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礼貌都做不到,谈何规范职业礼仪?传承企业精神?
观念二:完善个性与服务行业的关系。
你正直、热情、开朗、直率,具有很多从事服务行业的优势,但是有时遇事不冷静、爱冲动。你未来从事的行业属于窗口服务行业,要遇到各种类型的人,难道说对于通情达理的顾客你就“微笑”服务,对于胡搅蛮缠的顾客你就针锋相对?顾客千差万别,你无法改变对方,唯有不断改变性格中的弱势,完善个性发展,才能使自己通向服务行业的路越走越宽。
观念三:有话好好说,努力实现有效沟通。
你现在步入职高阶段,遇事有自己的观点,但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正确,你站在一个点看问题,并不代表看到问题的各个面。点面的视角不同,结论也就不同。我建议听到与你观点不一致的声音更要静思品味。如果听到不同的声音就大呼小叫,以后你就听不到真实的声音。况且就是自己的观点正确,也要有话好好说,有理不在声高,要通过阐述观点、运用沟通技巧,实现有效沟通。
观点四:怎样理解“不要对问题找理由,要向困难找方法”的含义。
关于这段话如何理解:我给他讲了2个案例:其一某员工克服重重困难,想尽办法为公司讨回欠款;其二某大学生接二连三找借口推诿工作,最终被老总辞退。通过对照两个案例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反过来把学生带入“扫除风波”的情景再现,引发学生思考自悟。
就这样,整个的交流没有拍案的训斥、没有厉声的指责,唯有像兄长的聊天、向朋友的倾诉。我们从尊师敬长谈到服务行业的礼仪规范、从性格特征谈到个性发展、从班级荣誉谈到企业形象、从个人修养谈到沟通技巧。实例是鲜活的,表述是充实的,内涵是深刻的,透过一个个事例背后浓缩着深刻的道理,张林细细地聆听,不时频频地点头,透过眼神,流露的是真诚的收获。最后我向他推荐一本名为《方法总比问题多》的丛书,并约定阅读后分享交流感想。几天后在我的办公桌上收到这样一张抄写公正的便条:“凡事找借口的员工,一定是单位最不受欢迎的员工,凡事找方法的员工,一定是单位里优秀的员工!老师:我明白韩老师那句话的含义了,请您相信我与韩老师的沟通一定是内心升华的告白!”。
【分析反思】
启示一:倾听是尊重生命个体的前提,是走向对话教育的开始。
启示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
启示三:宽容的对待学生的错误。
启示四:德育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
我认为,教育背景的时代性,教育对象的多元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学习”必然是教师职业的永恒追求。教育不是一門技术,而是一门艺术,然而艺术无止境。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意识水平,要学习教育理论,要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要关注现象、注重细节;要针对现实问题、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抓住教育契机,使教育的内容与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使学生感动、内炼,在教师缜密的思考和完善的措施背后,体现的是教师的智慧,展现的是教育的艺术,从而实现教育的艺术与艺术的教育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