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曲表演中的“韵律”主要表现在内在品质,全部艺术形式均反映在表演风格中的特殊形式的具体体现。戏曲表演中的“手势、脚位、唱”等形式都已遵循了东方色彩的艺术体系,从表演者腰部中轴、神经末梢就能感觉到运动,进而使戏曲表演自身具有独特的“韵律”美。下面分别从戏曲表演动作、戏曲表演节奏及戏曲表演情境三方面探讨“韵律”,展现其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关键字:戏曲表演;审美要求;研究
一、戏曲形体表演的法则
戏曲的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法则,正是通过这些法则,戏曲的形体表演才能使人感受美,传递戏曲的独特魅力。戏曲形体表演的法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平衡对称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以身体为中线,两臂两腿,头部有两耳两眼,两两相对,平衡一致。对称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要求,在戏曲的形体表演中尤其值得注意,双手双腿的摆放要协调一致,使整体动作处于平衡状态,这样摆出来的舞台姿势才能优美到位。由于生活中的肢体动作不可以时时做到对称平衡,在戏曲表演中就要注意解决这个问题。以双抖袖、整冠为例,双臂形态动作一致,左右呼应,这就形成了对称关系。然在戏曲表演中对称不是要求绝对一致,形态由于位置而有差异,而在差异中寻求平衡点,也叫做“对称不等”。
(二) 对比协调
戏曲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包括形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变化,而形体的方位变化则又有动作幅度的大小、移位路线的直曲、速度快慢、力量的强弱差异。在对比中寻求动作的统一协调,即要侧重戏曲表演中动作的缓急快慢,大小圆曲的获得整体动作程式的和谐。在对比,在差异中强化动作形体,通常的戏曲动作表演中,舒缓的形体动作多以调和为主,激烈的形体动作则以对比为主,根据具体的情景,“欲刚先柔”,“欲进先退”,“欲放先收”,在对比协调中实现形体动作的统一。
(三) 节奏掌控
节奏是一个物体有序能够有规律运动的参考标准,纵观世间万物,无论是自然的夏花冬雪,日夜更迭,还是人类的生老病死,朝代变迁,都是在一定规律下有节奏地进行着。事物的运动需要一定的节奏,戏曲创作也同样如此。戏曲是一种歌舞形式的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歌舞化,戏曲的形体动作以音乐为桥梁,通过声乐的节奏将生活动作通过夸张、渲染、修饰的再创造,使歌与舞和谐地连贯起来。
二、戏曲表演动作的“韵律”美
戏曲表演是由“动源”向“动端”的连续表演,其中“动源”是指表演动作的发力点,即腰,称之为中轴。腰不仅仅是舞蹈、戏曲动作的发力位置,也是生活中的一切发力源。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以腰部中轴为发力点,与眼睛神态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要乐队的配合,完成一系列戏曲动作。最终形成一种默契,而“动端”则是指戏曲表演者身上神经末梢的某一位置,因人而变、因情而异。在表演中不断变换及移位,并不仅仅限制于某一章内容。梅兰芳作为我国著名戏曲表演家,“一指”动端是在二拇指尖上。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动端表现为二拇指上端的尾部。正是因為两者之间的关联及制约,进而形成了戏曲艺术独特的韵律感。表演者在舞台上所表现出身段无论是“S”形还是圆形线,都是一种依赖情感及矛盾冲突而使这条线充满生机及规律。戏曲表演者身段是规范化的表演,注重动作的规矩性及速度的快慢、姿态的方位等。表演者舞蹈身段的规律在整体上注重圆形及曲线美。有学者形象将武戏曲表演者的动作“云手、翻身、虎跳等”称为“一体转旋”的妙舞,甚至还有部分教学者在展示这些动作时,尽量放慢镜头让观看者感受表演动作的形体美。
三、戏曲表演节奏的“韵律”美
节奏是戏曲表演者最为基本的要求,不仅是审美主体的音响,而且还是戏曲表演韵律美的魂魄,在整体上体现这节奏及表演的同一性。在舞台创作过程中,戏曲表演者往往是根据节奏的快慢、急徐等展现出一种和谐及均衡的美。此外,戏曲表演的节奏性还体现在逆反对应性上,此种逆反对应在五法及四功上体现《挑滑车》中高宠的“枪下场”了较为明显。如:“急急风”等均是根据高王爷的作战情绪而变换动作,使动作表现出浓重感、威武感等。戏曲表演过程中,无论是踢腿还是搬花等动作都必须实现稳中求狠、阳刚气等。在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中,往往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艺术。演员的口齿、脚趾及裙角都是表演节奏的“中枢”也可说成是节奏的指挥。纵观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中,节奏的快慢等都有着过渡性,而对于戏曲表演则不以为然。戏曲主要是根据表演者的情感变化而改变节奏,这种节奏的变化是即兴表演的,并不是随意处理的。节奏调节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依据表演者情感,还有其他因素。如: 表演者情感、情境及人物; 观众对演员的评价; 演员自身的声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韵律。通常情况下,表演者由于受到情感影响,焕发出节奏的主动性,进而使表演规律与此相协调,最终产生抑扬有致及顿挫分明的韵律感。
四、戏曲表演情境的“韵律”美
戏曲表演创作中往往讲究“意境美、意态美、意象美”,在每一位置都应充分体现出“意味”,使观众感觉到心意气合。意也,意送丹田,气归丹田神上
我国优秀艺术家曾指出“气者,心拿。”表演者心手合与不合都不在于孤立的心,而是在于气,气相联,才能够实现心动。气在于戏曲表演中不仅仅体现在唱念的发声上,还体现在打与做的舞蹈动作中。对于戏曲表演者而言,实现人物心意及意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将所产生的幻觉及憧憬与无形之物中,并通过外部可赏的仪态动作,深刻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神形的意象。如:《福寿镜》中所塑造的胡氏,由于受到过都惊吓进而成疯,在她神志不清的精神世界里,常将侍女当做自己的儿子,偶尔还能够看见儿子在天上与寿星饮酒作乐等。在这个戏曲表演中,尚先生通过水袖舞蹈与腿的基础功相结合,在舞台上岗形象的勾画出疯妇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一表演活动,可将表演者的内心世界与艺术形象的内心活动融为一体,实现意气并用,使表演动作展现出韵律美。
戏曲表演作为我国艺术瑰宝,无论是从戏曲表演的动作、节奏及情境上都能够体现出韵律美,使一个个经典的艺术形象上深入人心。在观众记住这些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表演者深深印在心理。正是这些戏曲表演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促进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1页
[2] 阿甲:《戏曲表演规律再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137页
[3] 欧阳予倩主编:《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车4》,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关键字:戏曲表演;审美要求;研究
一、戏曲形体表演的法则
戏曲的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法则,正是通过这些法则,戏曲的形体表演才能使人感受美,传递戏曲的独特魅力。戏曲形体表演的法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平衡对称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以身体为中线,两臂两腿,头部有两耳两眼,两两相对,平衡一致。对称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要求,在戏曲的形体表演中尤其值得注意,双手双腿的摆放要协调一致,使整体动作处于平衡状态,这样摆出来的舞台姿势才能优美到位。由于生活中的肢体动作不可以时时做到对称平衡,在戏曲表演中就要注意解决这个问题。以双抖袖、整冠为例,双臂形态动作一致,左右呼应,这就形成了对称关系。然在戏曲表演中对称不是要求绝对一致,形态由于位置而有差异,而在差异中寻求平衡点,也叫做“对称不等”。
(二) 对比协调
戏曲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包括形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变化,而形体的方位变化则又有动作幅度的大小、移位路线的直曲、速度快慢、力量的强弱差异。在对比中寻求动作的统一协调,即要侧重戏曲表演中动作的缓急快慢,大小圆曲的获得整体动作程式的和谐。在对比,在差异中强化动作形体,通常的戏曲动作表演中,舒缓的形体动作多以调和为主,激烈的形体动作则以对比为主,根据具体的情景,“欲刚先柔”,“欲进先退”,“欲放先收”,在对比协调中实现形体动作的统一。
(三) 节奏掌控
节奏是一个物体有序能够有规律运动的参考标准,纵观世间万物,无论是自然的夏花冬雪,日夜更迭,还是人类的生老病死,朝代变迁,都是在一定规律下有节奏地进行着。事物的运动需要一定的节奏,戏曲创作也同样如此。戏曲是一种歌舞形式的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歌舞化,戏曲的形体动作以音乐为桥梁,通过声乐的节奏将生活动作通过夸张、渲染、修饰的再创造,使歌与舞和谐地连贯起来。
二、戏曲表演动作的“韵律”美
戏曲表演是由“动源”向“动端”的连续表演,其中“动源”是指表演动作的发力点,即腰,称之为中轴。腰不仅仅是舞蹈、戏曲动作的发力位置,也是生活中的一切发力源。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以腰部中轴为发力点,与眼睛神态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要乐队的配合,完成一系列戏曲动作。最终形成一种默契,而“动端”则是指戏曲表演者身上神经末梢的某一位置,因人而变、因情而异。在表演中不断变换及移位,并不仅仅限制于某一章内容。梅兰芳作为我国著名戏曲表演家,“一指”动端是在二拇指尖上。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动端表现为二拇指上端的尾部。正是因為两者之间的关联及制约,进而形成了戏曲艺术独特的韵律感。表演者在舞台上所表现出身段无论是“S”形还是圆形线,都是一种依赖情感及矛盾冲突而使这条线充满生机及规律。戏曲表演者身段是规范化的表演,注重动作的规矩性及速度的快慢、姿态的方位等。表演者舞蹈身段的规律在整体上注重圆形及曲线美。有学者形象将武戏曲表演者的动作“云手、翻身、虎跳等”称为“一体转旋”的妙舞,甚至还有部分教学者在展示这些动作时,尽量放慢镜头让观看者感受表演动作的形体美。
三、戏曲表演节奏的“韵律”美
节奏是戏曲表演者最为基本的要求,不仅是审美主体的音响,而且还是戏曲表演韵律美的魂魄,在整体上体现这节奏及表演的同一性。在舞台创作过程中,戏曲表演者往往是根据节奏的快慢、急徐等展现出一种和谐及均衡的美。此外,戏曲表演的节奏性还体现在逆反对应性上,此种逆反对应在五法及四功上体现《挑滑车》中高宠的“枪下场”了较为明显。如:“急急风”等均是根据高王爷的作战情绪而变换动作,使动作表现出浓重感、威武感等。戏曲表演过程中,无论是踢腿还是搬花等动作都必须实现稳中求狠、阳刚气等。在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中,往往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艺术。演员的口齿、脚趾及裙角都是表演节奏的“中枢”也可说成是节奏的指挥。纵观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中,节奏的快慢等都有着过渡性,而对于戏曲表演则不以为然。戏曲主要是根据表演者的情感变化而改变节奏,这种节奏的变化是即兴表演的,并不是随意处理的。节奏调节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依据表演者情感,还有其他因素。如: 表演者情感、情境及人物; 观众对演员的评价; 演员自身的声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韵律。通常情况下,表演者由于受到情感影响,焕发出节奏的主动性,进而使表演规律与此相协调,最终产生抑扬有致及顿挫分明的韵律感。
四、戏曲表演情境的“韵律”美
戏曲表演创作中往往讲究“意境美、意态美、意象美”,在每一位置都应充分体现出“意味”,使观众感觉到心意气合。意也,意送丹田,气归丹田神上
我国优秀艺术家曾指出“气者,心拿。”表演者心手合与不合都不在于孤立的心,而是在于气,气相联,才能够实现心动。气在于戏曲表演中不仅仅体现在唱念的发声上,还体现在打与做的舞蹈动作中。对于戏曲表演者而言,实现人物心意及意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将所产生的幻觉及憧憬与无形之物中,并通过外部可赏的仪态动作,深刻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神形的意象。如:《福寿镜》中所塑造的胡氏,由于受到过都惊吓进而成疯,在她神志不清的精神世界里,常将侍女当做自己的儿子,偶尔还能够看见儿子在天上与寿星饮酒作乐等。在这个戏曲表演中,尚先生通过水袖舞蹈与腿的基础功相结合,在舞台上岗形象的勾画出疯妇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一表演活动,可将表演者的内心世界与艺术形象的内心活动融为一体,实现意气并用,使表演动作展现出韵律美。
戏曲表演作为我国艺术瑰宝,无论是从戏曲表演的动作、节奏及情境上都能够体现出韵律美,使一个个经典的艺术形象上深入人心。在观众记住这些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表演者深深印在心理。正是这些戏曲表演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促进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1页
[2] 阿甲:《戏曲表演规律再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137页
[3] 欧阳予倩主编:《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车4》,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