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响应国家教育政策要求,最近几年学校九年级毕业班不再分快班和慢班,而是统一办平行班,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有的教师认为九年级实施平行班教学是“福”,只要准备一份教案,就能在平行班通用,这样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有的教师则认为九年级实施平行班教学是“祸”,平行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顾及每个层次的学生,优等生成绩不优、学困生成绩越来越差、学习习惯越来越差的情况会逐渐显现出来。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九年级平行班如何教学才是“福”呢?这是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九年级平行班办学优势、学生现状及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1.平行班的优势。平行班里优、中、差各个等级的学生都有,遇到问题时能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平行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班级里的良性竞争,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并积极改进;平行班教学教师只需设计一份教案,但应对教案进行分层设计;平行班教学能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升。如果像以往那样分快慢班,就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甚至给学生带来心理阴影;快慢班也不能充分帮助学困生,还会阻碍班集体建设。
2.平行班学生现状。当前,我校九年级平行班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现象比较突出,班级里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均有,而且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3.平行班教学对语文教师及课堂教学的要求。平行班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能力、一视同仁的教学思想,能平等看待班级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时也能尽量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
二、九年级平行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做好课前备课
好的备课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平行班教学前,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各层次学情设计完善的教学案,提倡“超前学习”,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分层设计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预习的导学案)。备课前教师应深入解读文本,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和难点,备课时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间的联系,同时还应考虑到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尽量做到课堂教学能“万无一失”。
如在备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时,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紧抓“望”“惜”两字,从教师示范朗读到学生自由朗读,从把握词意到点评词景,从宏观的“望”到微观的“望”,从有感情背读到领悟词情;设计分层教学环节,朗读、背诵环节重点面向中等生和学困生,赏析环节重点面向中等生和优等生……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备课,才能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2.做好课中授课
授课是平行班教学的重点,因为平行班里有各个层次的学生,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落实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工作(即分层教学)。具体应从以下五点着手:一是教学目标的分层,二是课堂提问的分层,三是课堂练习与考核的分层,四是课堂或课后作业布置的分层,五是综合测试的分层。对中等生和学困生以积累、基本理解为主要教学目标,对优等生以品味、拓展延伸和写法借鉴等为主要教学目标;课中则根据分层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问或分小组讨论;当堂训练和课后作业均可指定必做题和选做题,所有学生要做必做题,而要求优等生要做选做题;课中考核和综合测试可以分层制定考核标准和分层制定测试卷(分AB卷或指定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此强化学生信心,使平行班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外国两首诗》的教学中,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只掌握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的寓意、诗中表述的场景及特点,掌握第二首诗《夜》的寓意以及诗人要传达的心境,同时中等生能背诵两首诗,学困生能熟诵两首诗;对优等生除了要求掌握两首诗的寓意、诗中描述的场景及特点、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外,还要求能自己赏析两首诗,并能对比分析两首诗,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带着情感、配上音乐背诵两首诗。此外,教师还可以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均有各个层次的学生,采取“兵教兵”的方法,由优等生担任小组长,帮助中等生和学困生,生生互助,促进各个层次学生能共同进步。
3.做好课后辅导
平行班教学的课后辅导也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后辅导时也可以遵循分层原则,如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帮助他们解答疑惑和难题,给他们信心,让他们敢说、敢想、敢问、敢做;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团体辅导,多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并鼓励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针对优等生,教师可以选择性辅导、点拨指导,对优等生适当点拨,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此外,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使平行班所有学生都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九年级平行班教学有很多优势,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和教学要求也更高。为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平行班教学时必须要从课前准备、课中讲课和课后辅导三大方面着手,落实这三方面的工作,真正实现平行班教学的“福”,力争通过分层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资料:
李圣华《新课程理念下平行班教学反思》,《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12期。
一、九年级平行班办学优势、学生现状及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1.平行班的优势。平行班里优、中、差各个等级的学生都有,遇到问题时能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平行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班级里的良性竞争,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并积极改进;平行班教学教师只需设计一份教案,但应对教案进行分层设计;平行班教学能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升。如果像以往那样分快慢班,就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甚至给学生带来心理阴影;快慢班也不能充分帮助学困生,还会阻碍班集体建设。
2.平行班学生现状。当前,我校九年级平行班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现象比较突出,班级里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均有,而且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3.平行班教学对语文教师及课堂教学的要求。平行班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能力、一视同仁的教学思想,能平等看待班级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时也能尽量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
二、九年级平行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做好课前备课
好的备课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平行班教学前,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各层次学情设计完善的教学案,提倡“超前学习”,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分层设计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预习的导学案)。备课前教师应深入解读文本,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和难点,备课时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间的联系,同时还应考虑到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尽量做到课堂教学能“万无一失”。
如在备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时,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紧抓“望”“惜”两字,从教师示范朗读到学生自由朗读,从把握词意到点评词景,从宏观的“望”到微观的“望”,从有感情背读到领悟词情;设计分层教学环节,朗读、背诵环节重点面向中等生和学困生,赏析环节重点面向中等生和优等生……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备课,才能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2.做好课中授课
授课是平行班教学的重点,因为平行班里有各个层次的学生,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落实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工作(即分层教学)。具体应从以下五点着手:一是教学目标的分层,二是课堂提问的分层,三是课堂练习与考核的分层,四是课堂或课后作业布置的分层,五是综合测试的分层。对中等生和学困生以积累、基本理解为主要教学目标,对优等生以品味、拓展延伸和写法借鉴等为主要教学目标;课中则根据分层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问或分小组讨论;当堂训练和课后作业均可指定必做题和选做题,所有学生要做必做题,而要求优等生要做选做题;课中考核和综合测试可以分层制定考核标准和分层制定测试卷(分AB卷或指定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此强化学生信心,使平行班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外国两首诗》的教学中,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只掌握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的寓意、诗中表述的场景及特点,掌握第二首诗《夜》的寓意以及诗人要传达的心境,同时中等生能背诵两首诗,学困生能熟诵两首诗;对优等生除了要求掌握两首诗的寓意、诗中描述的场景及特点、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外,还要求能自己赏析两首诗,并能对比分析两首诗,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带着情感、配上音乐背诵两首诗。此外,教师还可以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均有各个层次的学生,采取“兵教兵”的方法,由优等生担任小组长,帮助中等生和学困生,生生互助,促进各个层次学生能共同进步。
3.做好课后辅导
平行班教学的课后辅导也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后辅导时也可以遵循分层原则,如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一对一、面对面辅导,帮助他们解答疑惑和难题,给他们信心,让他们敢说、敢想、敢问、敢做;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团体辅导,多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并鼓励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针对优等生,教师可以选择性辅导、点拨指导,对优等生适当点拨,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此外,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使平行班所有学生都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九年级平行班教学有很多优势,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和教学要求也更高。为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平行班教学时必须要从课前准备、课中讲课和课后辅导三大方面着手,落实这三方面的工作,真正实现平行班教学的“福”,力争通过分层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资料:
李圣华《新课程理念下平行班教学反思》,《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