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go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准备,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升。对于学习而言,这个道理一样有用。预习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做好学习的准备,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提高学习效率。而初中生经过小学6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可以独立预习的能力。初中课业难度的增加,也向他们提出了预习的更高要求。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极强,教师应该在此时着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学习。
  一、明确预习要求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有这一项:预习新课。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同,预习的效果也会千差万别,彼此预习的内容不一致,反而不能让教师很好的利用预习成果,很快的导入新课。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必定要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对于如何预习,预习哪些内容了然于心,也方便了教师检查预习成果。
  我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是从字、词、句到篇章,逐步深入的。一读课文,划下本课难读难写,不易理解的生字词,使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关。初中生已经能熟练使用工具书,完全有能力自学生字词,像《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中有大量生僻字,完全可以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上课时间。二读课文,划下难理解的句子,读不懂的句子,做好记号,提醒自己上课留神,或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或主动向教师提出疑问,这样学生上课时会更加的全神贯注,对于新课的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方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更加有用。例如课文《黔之驴》,课文较浅显,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能读懂大致,但会对个别句子还有疑问,意思不能准确把握,划下这样的句子,在上课时与教师交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三读课文,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利用手头上的工具,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例如《社戏》这样的长篇课文,学生若能事先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也必定会节省大量宝贵的上课时间。三次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放声朗读,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的投入预习的情境之中。通过这样步步深入的预习要求,学生就不会对预习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规范预习过程,这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关键一步。
  二、留足预习时间
  明确了要求之后,就要花时间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了。预习一般是在课外进行的,但是学生开始不会预习,应该把预习拿到课堂上来,酌情上几次预习的指导课,不妨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师生在课上共同按要求预习,让学生模仿教师对新课进行预习,教师及时对学生的预习过程进行指导,主要是让教师牵着学生的手走路,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掌握预习的方法,几次之后,学生就不再依赖老师,学会独立预习了。另外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也要考虑留足时间,保证学生有时间预习。过多的作业必定会挤占学生的预习时间,影响预习效果,让学生对预习敷衍了事。所以我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不会布置其他书面作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预习,进行自主学习。
  三、落实预习成果
  严要求,抓落实,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有利措施。叶圣陶老师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我通常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是,请你留下预习的痕迹。小到生字词的注音,大到课文内容的概括,都可以形成书面形式,让教师一目了然你预习了什么,成果如何。不妨准备一本专门的预习作业本,这样可以让学生的预习成果落实到纸上,抄写生字词,查阅写作背景,概括课文内容等,这样做不仅避免了让预习流于形式,还方便教师检查,确保预习质量。
  四、检查预习效果
  培养预习的习惯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教师在其中一定要督促好,并要有相对应的检查措施,不能让懒惰思想占领学生大脑。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对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检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由组长检查预习作业本,教师抽查;可以利用上课的时间抽查生字词的听读、默写,检查字词的预习;可以通过学生对课文质疑问题的提出,了解其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总之,方法多样,贵在坚持。同时教师应该对检查结果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以推动下一次的预习。对及时、有效进行预习的学生要公开给予鼓励,并在家长会上表扬,对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则要了解情况,并分析原因,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到时常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他们在向前进步。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要统筹安排,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揽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其中要起到示范、督促,特别是鼓励的作用,师生才能共同进步。
其他文献
语文素养的积淀,要以阅读为前提,文言文的教学也必然如此。小学生只有不断地大量阅读文言文文本,才能在阅读体验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积淀知识,生成智慧,提升素养。那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言文文章中淘金,挑选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呢?我从选材,从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开始;挑选故事性强的文言故事。挑选文言故事;文章的篇幅要短小精悍,说理叙事浅近易懂几个方面出发,精挑细选、汇编成册,并且给她取名叫《“小古文”读
期刊
选择班主任工作,就是选择了责任,就是选择了奉献。班主任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他是否关注班级管理中的细节问题。注重细节,就要有责任心,就要有爱心,就要有丫鬟的“腿”,就要有婆婆的“嘴”。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能使师生亲密合作,缩短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影《苗苗》,故事情节是这样的:苗
期刊
前些天,我仔细阅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下面说一下我读后的感想。  一、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根本,不同于现行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
期刊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近来来我们教师一直倡导学生主在学习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作业这一环节也不例外,我认为我们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
期刊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传世不朽的名篇佳作大多文采斐然。如果说主题是一篇作品的灵魂,那么文采就是它的华丽外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言的品质、品味,做到让自己的作文文采斐然呢?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提高语言的深刻性、思辨性  对于高品质的语言来说,华丽的包装(比如华丽的辞藻,恰切的修辞、讲究的格式)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都不能替代语言的深刻性、思辨性。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当剥去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纷纷转入城市,这样,就出现了另一个新问题,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留守家中,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带来新的挑战。留守儿童大多存在着缺乏亲情,心理健康堪忧;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人身安全,隐患多多。我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就如何管理留守学生这一问题,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做留守学生的良师益友  留守学生之所以出现道德滑坡、严重厌学等情况,主要是远离
期刊
我是一名教龄二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块。语文学习中,学生普遍最怕的就是作文,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他们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不知如何下笔,农村学生尤为突出。如何教好作文,我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第一、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善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是学生写作文有话可说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引导学生爱观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兴趣是
期刊
作文创作本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先得有思想,然后才能升华。思想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不是思想,生拼死凑、生搬硬套也不是思想,思想没有套子,只有创新。如何做到创新呢?就是立意与个人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要做到新意,就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要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情感评价纳入到文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标新立异”。“标新立异”,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求异思维的一种思考方法,
期刊
(一)本人在培养学生快速审题时,要求他们急中要有缓——审题要过细,临场作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提供有关材料,条件的命题作文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有的要求就包括在题目里,有的要求则用题目外的“注意”或“要求”的字样标出。审题是作文的门槛,是写一篇文章的大前提,千万不能忽视,即使是快速作文在审题时也不能过快,而要把过细作为第一位要求。审题时马虎求快,其结果必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果把写作文比作砍柴,
期刊
多媒体能贮存大量的信息资料,快速呈现、快速练习、快速反馈,增大了语文教学容量,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符合“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它的介入对中学语文教学能够产生深远有益的影响,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授课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  近年来,本人也听了不少这样的课。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感到其中很多地方是值得学习的,但也发现少数教师使用不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