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招惹谁了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读书报》2014年6月18日重点推出了一篇题为《“语文”可是你的真名姓?》的文章。该文认为“‘语文’课程名称内蕴着一种文化自卑情结,这种不自信必然造成课程建设上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因此,应该将“语文”改为“国文”;而“在课程名称中恢复‘国’字标识有利于唤起学习者的爱国意识,有利于完成一个世纪以来中华文化救赎的历史使命,增进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尊重”。
  如此说法未免令人一头雾水,就笔者而言,可以说跟“语文”打了一辈子交道,学的是“语文”,教的是“语文”;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到大学语文,至少有五十年间,几乎天天手不释卷。我怎么就丝毫未曾感觉到“文化自卑”,或者“不自信”呢?恰恰相反,正是学了一辈子“语文”,教了一辈子“语文”,笔者对母语的热爱竟与日俱增,早已将母语当作了自己的根。说也好写也好,始终用的都是母语,也就是汉语。真不知道“语文”招谁惹谁了,竟引来许多专家学者的无端指责,什么“‘语文’是一种功利化技术化的名称”、“是对其本质属性的阉割”、“把母语的根基断绝了”等等,这些说法究竟是庸人自扰呢,还是借以唬人?
  若真要追根溯源的话,“语文”一词大概出现于19世纪末,为张之洞于1887年提出;“国文”一词则出现于20世纪初,系1905年废除科举制之后,新学堂才始设“国文课”,所学为历代的古文(既无白话文,也无翻译文)。因此,从时间上来看,“语文”的真名姓能是“国文”吗?更重要的是,“语文”有什么可非议的?任何一种语言中的词语,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含义,而词义又是经过长期的使用,在特定的语境中约定俗成的。“语文”这个词当然也不例外,经上百年尤其是近六十余年的使用,其词义已十分明确: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所谓“语文”指的就是“汉语”和“中文”,即我们口头说的汉语和笔下(如今还可加上键盘)写(敲)的汉字。“语文课”要培养的,也正是学生对汉语和汉字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解释。谁也不会拿着中国教育部审定的语文课本,误认为是其他國家或其他语种的教材;谁也不会因这部教材名曰“语文”,就“忽视”了它的“民族性”。无须将语言问题政治化,“语文”也好“国文”也好,单就名称而言,与爱不爱国没有半点关系。所谓“在课程名称中恢复‘国’字标识,有利于唤起学习者的爱国意识”,从而“维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实乃无稽之谈。照此说法,是否也应将数理化课程,改称为“国数”、“国理”和“国化”?哲学课和政治课也干脆改称为“国易课”和“国礼课”得了!
  实际上,“国文”一词远不如“语文”恰切。首先,语文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它包含着“语”和“文”;而国文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限定了“文”却丢掉了“语”。我想,20个世纪50年代初,教育部之所以将“国语”“国文”等教材统一为“语文”,这也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缘由。其次,“国”字的含义比较模糊,很容易造成歧义;而且它是一个政治概念,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何光沪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国”字会引起许多问题》的文章,篇幅虽短,但言简意赅,颇能说明问题。该文特别提醒我们,“国”字“容易引起一种倾向,就是‘国家主义’”。何先生的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值得我们重视与警觉。
  教育必须改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关键在于改革教育制度,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教材名称的文字游戏上。教材当然也必须改革,尤其是语文教材,但关键在于改革教材的内容及教学方法,而不是煞有介事地拿“国”字唬人。20个世纪50年代中期,中学语文曾分为《汉语》与《文学》两门课,这也正体现了“语文”一词的含义。笔者上中学时曾学过两年,感觉非常好,收获也特别大,以致这套教材取消后我还全部找来一册一册学习。这种将语文分作汉语与文学两门课的做法是否得当,可以继续探讨;而将语文课混同于政治课的做法,将语文教本的选文不停地换来换去的做法,实不足取。“语文”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何以招来如此“上纲上线”的指责呢?一门心思地去寻求什么微言大义,其结果只能是危言耸听!
其他文献
前不久,去了趟江苏小城,参加那里的一个龙虾节,在露天的龙虾广场里,我认识一位调酒师,我走进他的帐篷式的摊点,他正在帮顾客调制一杯鸡尾酒。夜色朦胧里,配合着炫目的灯光,酒瓶和酒杯在他的手上、肩上上下翻飞,不几分钟,一杯鸡尾酒就调成了,喝上一口,煞为甜美。  许多人在他的帐篷前看得发呆,恰好,有当地的一家电视台正在采访他——  先生你好,听说你在酒吧里很受欢迎,单单是小费,每天都逾千元。你是不是非常享
期刊
中医所说的“火”,是用自然界的火来打比方,用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和病理现象。自然界的火能产热生暖,有一定的热力,对于人很有利,可以用它比喻人体“生理的火”;自然界的火焰摇动向上冲,能很快把东西烧成灰,甚至造成火灾,对人有害,我们可以用这种火比喻人体“病理的火”。  人体内生理之火是指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阳气。它温煦、推动着人体的脏腑功能,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维持生命需要
期刊
如何把握我国传统价值观特别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特色,是价值观研究的重要课题。价值观的特色一般是通过对不同理念和事物进行比较、选择、取舍而显示出来的。因此,我们讨论中华价值观的特色,就不能局限于中华文化本身,而要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作为比较对象。中华价值观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相比,主要表现出四大特色。  ?筵 责任先于自由   中华价值观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
期刊
水性单纯,胸襟澄明,水声杂而不乱。水触物首先显示它的柔劲,然后释放声音。撞到石头发出的声音略尖锐,水的调门高时像水一下子涌到嗓子眼,欲出不能。水过绵软之地,如草地或沙滩时,声音近于无,宛若蒙上了毛毯,哽咽着却看不出难受。  听水时总想捕捉调门,但水时时变幻,飘忽不定,像风铃,音质清悦却无法调和统一,因为风本身就无法调和。自然界的水声太好听了,乐器怎能尽得其神韵?流水在音乐里用乐器独奏或合奏表现,主
期刊
在安徽天长干了三年县长,任期已满,包公升了官,被派到廣东肇庆做市长(知端州)。肇庆出产砚台,所产端砚驰名天下,以往到这儿做官的人,临走都整车整车地装砚台,回去好给亲戚朋友以及朝廷要员送礼。包公不这么干,他在肇庆三年任满,一方砚台也不要,正应了徐志摩的那句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从广东回到京城,包公一路高升。首先,朝廷派他做“权三司度支判官”,这个官职,相当于财政部的一个司长。然后又做
期刊
今年是甲午年,在为亲朋好友送去“马上体”的祝福之余,我们可会想到,两个甲子之前那个甲午年的七八月间爆发的那场让人扼腕的戰役。两次鸦片战争,我们败给了先我们百年迈入现代化的西方列强——就现代化而言,列强是我们的老师;而甲午战争,清朝败给了和他一起“入学”的日本(清朝救亡图存的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同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相仿佛)。学艺之初,不及老师情有可原,而输给同学,就不由得我们不反思
期刊
程门立雪——杨时 纸上谈兵——赵括 马革裹尸——马援  卧薪尝胆——勾践 乐不思蜀——刘禅 负荆请罪——廉颇  目不窥园——董仲舒 凿壁借光——匡衡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投笔从戎——班超 指鹿为马——赵高 胸有成竹——文与可  韦编三绝——孔子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闻鸡起舞——祖逖  梁上君子——陈寔 披荆斩棘——冯异 开诚布公——诸葛亮  死有余辜——路温舒 四面楚歌——项羽 完璧归赵
期刊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求学者带一点菲薄礼物,他就收下教诲,实践自己的主张。因此,孔门弟子多而杂,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在教学实践中,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认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是“相近”的,而后天习染的社会本性有很大的个性差异。孔子的个性差异观,肯定了人的心理并非千人一状,而是千差万别。孔子针对弟子个性差异
期刊
世因李斯被奸宦赵高构杀,多以为忠臣,至少不是奸臣,殊不知李斯和赵高为狼狈,赵高所学、对二世胡亥所授、施暴政之纲领,皆得之于李斯。  世又因李斯临死《上秦二世书》,称自己为丞相三十余年,以一己之力使秦从西戎小国强大得了天下,多以为秦第一功臣,鲜有察李斯入秦时秦已三分天下有其二、诸国已事秦如郡县了(李斯初见赢政就是这么说的!)。在李斯入秦前九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周献九鼎于秦不再称王,史家从此以秦王
期刊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神童诗》里描写的人生四时之欢乐情景。《四季吟》则以花木的特征来写意:“春晖桃花相映红,夏暑荷叶满池中,秋风丹桂香千里,冬日寒梅伴老松。”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郭熙《林泉高致》语,画家抓住了特征,以一字传神,可谓绝妙。“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素,冬服宜艳。”张潮《幽梦影》语,人的穿着随季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