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教学是中职语文“主菜单”上一道令人关注的“特色菜”,但真正要品出特色需要教师动脑筋。本设计结合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考虑“千古流芳一诗心”这个单元入选诗歌的特点,突出单元教学特色,将该单元诗歌教学化为一次师生同行的旅行体验,体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专业课融合的理念。本次说课是该单元设计的其中一个。
关键词:诗歌教学 旅行 静女 纯真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语文课就是一次旅行。语文课上的文字旅行,悦耳悦目悦心,这样的旅行谁不喜欢呢?语文课上的精神旅行,自主自由自立,这样的旅行谁不期待呢?语文课上的新鲜旅行,新课新法新获,这样的旅行谁不接受呢?我今天说课的主题也是“一次旅行”——“一次诗歌的旅行”。那是一个单元教学设计,来自杨九俊主编的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千古流芳一诗心。
我将以《静女》为例与大家分享这一愉快旅程,欢迎大家随我来到此次旅行的远古站。
我主要从行程目的、设计思路、特色之旅、游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本站行程想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重点是领略《诗经》神奇,体悟《静女》美好。《静女》是《诗经》的代表作之一。《诗经》是我国诗歌之祖,“阅读大中国”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就是《最美不过诗经》;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诗经》一举夺魁。《诗经》中的每一处风景,不加修饰,都能直抵人心。游客在导游引导下自主进行美点寻踪,妙点揣摩,充分感受这首诗歌中那沉吟至今仍不褪色的情感。(2)难点是感受“纯真”要义,助力“职业”人生。职高生要比普高生早一步踏上人生之旅,应该更早具有“就业”的意识。《诗经》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乏深刻的人生哲理,而这些对职校生的人生旅途有着很好的指引作用。旅途中,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明白一个职业人拥有一份纯真心态的可贵。
我做这样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两点理由:一是考虑到学情。本次授课对象是旅游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这群接近00后的青少年,性格外向活泼,可塑性强,但是学习主动性不高,传统的授课模式并不受他们欢迎。在语文素养方面,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较其他专业学生有优势,对诗歌有一定兴趣但是不强烈,能赏其美却未必能悟其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得法与否将使效果有天壤之别。由于专业原因,他们对“旅行”一词特别敏感。杨九俊主编的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入选诗歌从远古走来,历经南北朝、唐朝走向了宋代,这本身就是一次诗歌发展的美丽历程。林语堂先生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好词佳句,奇意妙理,正如山水中的景点。于是我想,教师何不化身为导游或者让学生自己成为导游,进行一次诗歌的旅行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也正好契合文化课教学与中职生专业成长巧妙融合的主张吗?
二是紧扣住教材。诗歌教学是中职语文“主菜单”上一道令人关注的“特色菜”,但真正要品出特色需要我们动脑筋。有人列出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本单元入选的六首有三首名列其中并在“人生卷”中排名前五。我顿时豁然开朗,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满足于语、修、逻、文的指导,而要自觉承担人文传播的使命。作为职校的语文教师,我们还要主动担当起学生职业态度培养的重任。本单元诗歌中蕴含着许多处世哲学:纯真心态、恬淡情怀、乐观精神、忧患意识、执著信念。这些不正是这个时代摒弃浮躁、抚平创伤、强大内心的心灵秘方吗?所以,教师要借此引领学生体悟这最深刻、最有效的东方古典智慧的魅力,为他们的人生之旅、职业之旅奠基。
于是,这一体验式教学设计酝酿产生。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在这次旅行中体味诗意、感受诗趣、领悟诗理;一起在这次旅行中丰富体验、触发感受、宽阔内心。
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的特色之旅。
课前的“微课”是“旅行攻略”。课前制作“微课资源包”上传博客,其实就是在数字化支撑下帮助学生高质量做好预习工作,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我在《静女》的“微课资源包”里综合了名家朗诵、基础文学常识、重点音形义圈划、诗歌改编示范、相关拓展资料精选链接等内容,短短几分钟的呈现却可以吸引学生饶有兴致地研究好久。这样有准备地旅行,目标会更清晰,感受会更丰富。
课堂的“结构”是“旅行行程”。本站行程安排丰富,请允许我为大家再做一次导游,介绍几个特色环节。
这是“行程导航仪”:“微课”重播、“手册”发放,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旅行方向、了解大致行程。
这是“游客接待站”:安排的活动是“《诗经》源头探爱情”。教师深情讲述《诗经》的“爱情三部曲”,学生自发吟诵相关诗句,沉浸在《诗经》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中,营造了浓浓的课堂氛围,在这基础上导入本课,学习变得主动。
这是“漫游阅读岛”:这里抛弃传统的“逐环教学”体现“导游式”教学的特点,导游带着游客满怀深情赏《静女》,情节线索展示考验学生的概括能力、分镜头描述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充分领略诗歌的精彩,憨厚、诚实、痴情的小伙,美丽、聪明、调皮的静女也深刻地印在了游客的脑海中。
这是“旅程互动吧”:那是整个行程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安排的活动是穿越时空演《静女》。“微课”资源包中已经把这首诗改编成一幕短剧,学生自主编剧、自主排演……课上正式上演,这个任务让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味真情。随后的师生点评更是将表演的效果推向深入,无论演员还是群众,对诗歌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
这是“人生加油站”:它是每个站点固定的“心灵职场”环节。跳出语文教语文,引导学生从这首诗歌中找寻开启职业之门的金钥匙。这里分了两个步骤:“简简单单悟爱情”,通过平等对话,学生领悟了孔子“思无邪”的精髓,真正理解这种“原生态”感情的可贵、“纯真”的难求;“纯真心态走人生”,由此及彼,把学生的视线转向职业,明白对待今后的职业也要保持一种纯真心态,那么普普通通的职业也会像茅草一样炫目美丽,也会如初恋一般快乐美好,本课教学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整个“行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这个“主题游”的全程陪同导游,告诉学生哪个地方有风景。充分利用小组学习,每一小组组长就是每一站点的“地方陪同导游”,而组员中更有“景点景区导游”。我们欣喜地看到,名为旅行,实则也是一次职业训练,师生携手深入了解景点的精妙之外,还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了一次高效的职业思维碰撞。
全程贯穿的是“旅行手册”。“旅行手册”实际就是“任务单”,又不同于普通的任务单。《手册》的设计,“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自学”相伴,“传授”与“活动”同行,使得“语言”与“文化”共融,“知识”与“能力”并举。《手册》的使用、完成,就如同与一个诙谐博闻的旅伴同行的过程,期间没有机械冰冷的灌输,只有灵魂深处的共鸣;没有面对面的训导,只有肩并肩的奋斗,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体验人文情怀、汲取古老智慧,自信、从容踏上人生、职业之旅。
这一站在导游与游客的相携相伴中走完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走过的这条路,沿途的风景在脑海中定格,成为永久的珍贵记忆。这时候,师生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
本次教学过程,已然化为师生陶醉期间的一次旅行。
那是一次愉悦之旅:师生共享、同乐,语文教学和兴趣爱好相依相伴,古诗成了学生嘴边的“流行曲”。
那也是一次成长之旅:力促成长、发展,语文教学和能力发展齐头并进,语文成了学生职场的“助跑器”。
那更是一次人生之旅:重在塑造、唤醒,语文教学和价值形成同鸣共振。人文成了学生人生的“加油站”。
然而,整个旅行尚未结束。“旅途好声音”“旅途美景大赏”等更多饶有趣味、别具特色的活动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把它称为“回程途中”进行。因此,学生对本文的学习还会继续。他们会自动、自觉、自发地去寻找“源头活水”,练习的练习、讨论的讨论……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博客、微信、QQ不再只是纯粹消遣的渠道,而成为了学习互动、观点交流、焦点热议的平台。
虽然与理想仍有距离,师生间的沟通还不尽如人意,但学生的热烈反应、精彩表现已经给了我足够的惊喜,他们的强烈渴望、热切期待又成了我最大遗憾:这一次旅行结束了,下一次旅行在什么时候?如何将这美丽的旅行继续成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与学生约定,“散文之旅”“思辨之旅”等更多更精彩的旅行即将启程,我会和他们将“语文旅程”进行到底!
作者简介:
黄蓉蓉,硕士学历,现任职于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诗歌教学 旅行 静女 纯真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语文课就是一次旅行。语文课上的文字旅行,悦耳悦目悦心,这样的旅行谁不喜欢呢?语文课上的精神旅行,自主自由自立,这样的旅行谁不期待呢?语文课上的新鲜旅行,新课新法新获,这样的旅行谁不接受呢?我今天说课的主题也是“一次旅行”——“一次诗歌的旅行”。那是一个单元教学设计,来自杨九俊主编的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千古流芳一诗心。
我将以《静女》为例与大家分享这一愉快旅程,欢迎大家随我来到此次旅行的远古站。
我主要从行程目的、设计思路、特色之旅、游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本站行程想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重点是领略《诗经》神奇,体悟《静女》美好。《静女》是《诗经》的代表作之一。《诗经》是我国诗歌之祖,“阅读大中国”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就是《最美不过诗经》;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诗经》一举夺魁。《诗经》中的每一处风景,不加修饰,都能直抵人心。游客在导游引导下自主进行美点寻踪,妙点揣摩,充分感受这首诗歌中那沉吟至今仍不褪色的情感。(2)难点是感受“纯真”要义,助力“职业”人生。职高生要比普高生早一步踏上人生之旅,应该更早具有“就业”的意识。《诗经》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乏深刻的人生哲理,而这些对职校生的人生旅途有着很好的指引作用。旅途中,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明白一个职业人拥有一份纯真心态的可贵。
我做这样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两点理由:一是考虑到学情。本次授课对象是旅游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这群接近00后的青少年,性格外向活泼,可塑性强,但是学习主动性不高,传统的授课模式并不受他们欢迎。在语文素养方面,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较其他专业学生有优势,对诗歌有一定兴趣但是不强烈,能赏其美却未必能悟其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得法与否将使效果有天壤之别。由于专业原因,他们对“旅行”一词特别敏感。杨九俊主编的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入选诗歌从远古走来,历经南北朝、唐朝走向了宋代,这本身就是一次诗歌发展的美丽历程。林语堂先生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好词佳句,奇意妙理,正如山水中的景点。于是我想,教师何不化身为导游或者让学生自己成为导游,进行一次诗歌的旅行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也正好契合文化课教学与中职生专业成长巧妙融合的主张吗?
二是紧扣住教材。诗歌教学是中职语文“主菜单”上一道令人关注的“特色菜”,但真正要品出特色需要我们动脑筋。有人列出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本单元入选的六首有三首名列其中并在“人生卷”中排名前五。我顿时豁然开朗,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满足于语、修、逻、文的指导,而要自觉承担人文传播的使命。作为职校的语文教师,我们还要主动担当起学生职业态度培养的重任。本单元诗歌中蕴含着许多处世哲学:纯真心态、恬淡情怀、乐观精神、忧患意识、执著信念。这些不正是这个时代摒弃浮躁、抚平创伤、强大内心的心灵秘方吗?所以,教师要借此引领学生体悟这最深刻、最有效的东方古典智慧的魅力,为他们的人生之旅、职业之旅奠基。
于是,这一体验式教学设计酝酿产生。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在这次旅行中体味诗意、感受诗趣、领悟诗理;一起在这次旅行中丰富体验、触发感受、宽阔内心。
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的特色之旅。
课前的“微课”是“旅行攻略”。课前制作“微课资源包”上传博客,其实就是在数字化支撑下帮助学生高质量做好预习工作,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我在《静女》的“微课资源包”里综合了名家朗诵、基础文学常识、重点音形义圈划、诗歌改编示范、相关拓展资料精选链接等内容,短短几分钟的呈现却可以吸引学生饶有兴致地研究好久。这样有准备地旅行,目标会更清晰,感受会更丰富。
课堂的“结构”是“旅行行程”。本站行程安排丰富,请允许我为大家再做一次导游,介绍几个特色环节。
这是“行程导航仪”:“微课”重播、“手册”发放,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旅行方向、了解大致行程。
这是“游客接待站”:安排的活动是“《诗经》源头探爱情”。教师深情讲述《诗经》的“爱情三部曲”,学生自发吟诵相关诗句,沉浸在《诗经》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中,营造了浓浓的课堂氛围,在这基础上导入本课,学习变得主动。
这是“漫游阅读岛”:这里抛弃传统的“逐环教学”体现“导游式”教学的特点,导游带着游客满怀深情赏《静女》,情节线索展示考验学生的概括能力、分镜头描述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充分领略诗歌的精彩,憨厚、诚实、痴情的小伙,美丽、聪明、调皮的静女也深刻地印在了游客的脑海中。
这是“旅程互动吧”:那是整个行程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安排的活动是穿越时空演《静女》。“微课”资源包中已经把这首诗改编成一幕短剧,学生自主编剧、自主排演……课上正式上演,这个任务让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味真情。随后的师生点评更是将表演的效果推向深入,无论演员还是群众,对诗歌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
这是“人生加油站”:它是每个站点固定的“心灵职场”环节。跳出语文教语文,引导学生从这首诗歌中找寻开启职业之门的金钥匙。这里分了两个步骤:“简简单单悟爱情”,通过平等对话,学生领悟了孔子“思无邪”的精髓,真正理解这种“原生态”感情的可贵、“纯真”的难求;“纯真心态走人生”,由此及彼,把学生的视线转向职业,明白对待今后的职业也要保持一种纯真心态,那么普普通通的职业也会像茅草一样炫目美丽,也会如初恋一般快乐美好,本课教学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整个“行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这个“主题游”的全程陪同导游,告诉学生哪个地方有风景。充分利用小组学习,每一小组组长就是每一站点的“地方陪同导游”,而组员中更有“景点景区导游”。我们欣喜地看到,名为旅行,实则也是一次职业训练,师生携手深入了解景点的精妙之外,还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了一次高效的职业思维碰撞。
全程贯穿的是“旅行手册”。“旅行手册”实际就是“任务单”,又不同于普通的任务单。《手册》的设计,“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自学”相伴,“传授”与“活动”同行,使得“语言”与“文化”共融,“知识”与“能力”并举。《手册》的使用、完成,就如同与一个诙谐博闻的旅伴同行的过程,期间没有机械冰冷的灌输,只有灵魂深处的共鸣;没有面对面的训导,只有肩并肩的奋斗,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体验人文情怀、汲取古老智慧,自信、从容踏上人生、职业之旅。
这一站在导游与游客的相携相伴中走完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走过的这条路,沿途的风景在脑海中定格,成为永久的珍贵记忆。这时候,师生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
本次教学过程,已然化为师生陶醉期间的一次旅行。
那是一次愉悦之旅:师生共享、同乐,语文教学和兴趣爱好相依相伴,古诗成了学生嘴边的“流行曲”。
那也是一次成长之旅:力促成长、发展,语文教学和能力发展齐头并进,语文成了学生职场的“助跑器”。
那更是一次人生之旅:重在塑造、唤醒,语文教学和价值形成同鸣共振。人文成了学生人生的“加油站”。
然而,整个旅行尚未结束。“旅途好声音”“旅途美景大赏”等更多饶有趣味、别具特色的活动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把它称为“回程途中”进行。因此,学生对本文的学习还会继续。他们会自动、自觉、自发地去寻找“源头活水”,练习的练习、讨论的讨论……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博客、微信、QQ不再只是纯粹消遣的渠道,而成为了学习互动、观点交流、焦点热议的平台。
虽然与理想仍有距离,师生间的沟通还不尽如人意,但学生的热烈反应、精彩表现已经给了我足够的惊喜,他们的强烈渴望、热切期待又成了我最大遗憾:这一次旅行结束了,下一次旅行在什么时候?如何将这美丽的旅行继续成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与学生约定,“散文之旅”“思辨之旅”等更多更精彩的旅行即将启程,我会和他们将“语文旅程”进行到底!
作者简介:
黄蓉蓉,硕士学历,现任职于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