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做人”与“作风”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立天地间,先要“做人”,做个好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再有“作风”,即生活态度、行为风格、处事方式、价值追求,展示出主体的形象、素养、心态和责任担当。“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的告诫,至今令人警省。
  关键词:做人;作风
  断竹,继竹。
  飞土,逐肉。
  这八个字,短则短矣,却是我国最古老的歌谣,也是我国最古老的诗。这首诗,反映了原始人的劳动场景:砍伐竹子,制作弓箭,围捕野兽。
  人,与其它动物不同,人不仅能制造工具,并且能够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马克思曾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又古歌曰:
  汉德广,开不宾。
  渡博南 ,越仓津。
  渡兰仓 ,为作人。
  孔颖达疏:“作人者,变旧造新之辞。”后来,任用和造就人才,称之为“作人”。
  “作人”,在广大南方地区,又为“做人”。
  作风, “作”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乍”。乍,就是“突然”的意思,一个人突然想起干某事就是“作”。“风”,外面一个“几”,就是许多的意思,里面是一个“虫”,即许许多多虫子一起叫起来,就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作风,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个人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集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人立天地间,我认为,先要“做人”,再有“作风”。
  注重人格修养,做个好人,是形成好作风前提。古往今来,莫不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爱国忠心矢志不渝、九死未悔,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景仰。子产不毁乡校、让百姓有议论时政场所的胸怀;苏武出使匈奴、不为单于名诱利买所动的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美德,鼓舞了一代代人毅然为国为民,并且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老百姓对于这些仁人志士、忠臣廉吏的怀念、敬仰,不是因为他们曾是历史上的大官,而是对他们的美德和人格的崇敬。时至现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好官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他们之所以为人民群众所缅怀、追忆,大多因为他们“做人”的力量,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
  也许,你记得这一段史实:1941年,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抗日将士。在重庆,国民党蒋介石花巨资隆重接待;到延安,毛泽东则用自己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来宴请。陈嘉庚通过对重庆和延安进行实地考察和对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认为国民党“虚浮乏实”,共产党则勤俭诚朴,由此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判断。是奢侈浪费、虚浮铺张,还是勤劳节俭、戒奢倡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派。陈嘉庚从共产党的清苦及乐观中看到了蕴涵其中的志向、真诚、扎实与希望;从“历鉴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千古名训中,预见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作风是什么?作风是生活态度,是行为风格,是处事方式,是价值追求,展示的是作风主体的形象、素养、心态和责任担当。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罢,都要在特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与其他个人或群体打交道,都要为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一愿望去行动、去作为。而怎样行动、如何作为?总要呈现出一种样式、一种特征,这就涉及到作风问题了。比如,是热情还是冷淡,是亲切还是孤僻,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主动还是被动,就是不同的作风及其表现形式,并由此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作风优良而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适得其反。韩愈在《进学解》中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好的作风,既能够彰显出孟子所讲的“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以能突现文天祥“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的“正气”。
  作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认为,一个人的作风,是由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什么樣的作风。老老实实做人,一般就会老老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工作,一般就会形成务实求真的好作风。我们所整顿的,不是一两个人的作风,而是广大干部的作风,这关系到党的事业,人民利益,责任重大,非同寻常。
  其实,干部作风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你也许记得,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就是延安整风时的重要文件。它深入分析了李自成打跨明王朝,进驻紫禁城,不到三个月就兵败九宫山,身死人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年的这些农民英雄们在进城以后,享乐腐化,脱离民众,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以致农民革命中道崩溃,教训不可谓不沉痛。我们共产党人,为什么样用“小米加步枪”能够打败蒋介石的“面包和大炮”?就是我们有“延安作风”。在长期的战争岁月里,共产党人形成的延安作风,它能够代表人民愿望,能够代表人民心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打败时时脱离人民利益的“南京作风”。
  改革开放以来,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宏伟事业,也是人类亘古未有的伟大实践,这需要全国人民脚踏实地,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但人们平常说,“三分之一干、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还捣蛋”,这在各级行政机关或多或少也存在,因此干部作风建设不可忽视。正确的路线确定了,干部是决定因素,干部作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好的干部作风,能够凝聚民心,激发民力,排除艰险,克服困难,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端正作风,就要克服人之惰性。惰性,人皆有之。特别做了有一定权力的官之后,因处于“丰衣足食”和“高人一等”的地位,很容易产生懒惰之心。懒惰一产生,会使人的思想布满灰尘,头脑长满污垢,做官者就不会“常思为官之责,常想做事之道”,只想舒舒服服做官,不想勤勤恳恳做事。有道是“天道酬勤”、“业精于勤”,一勤天下无难事,做人做官都离不开一个勤字。“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做人的好名声和做官的好形象都是干出来的,如果勤字一丢,做人做官都将一事无成。   端正作风,就要做个好人。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不能不做人。如若要做官,必先会做人。官是人去做的,官做得好不好,人的因素太重要了。所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做官,先做人。”做人是做官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做人做好了,才有资格去做官,也才能做个好官。当然,做官有做官的要求,好人也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官,也不一定能做个好官。但可以肯定,好官必定是个好人。因为好官与好人是密不可分的,倘若哪个做官的在做人上出了大问题,那他决不是一个好官,因为连“人”都未做好的人,怎么能做官呢?如果人能做得好,个人的良好品德和人格魅力可以弥补做官才能的不足,而再大的做官才能也填补不了人格的缺陷。因此,要想做好官,首先要做好人。不过,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即使做了官,也要在做官中不断完善做人,以便进一步夯实做官的基础。事实告诉人们:做官易,做好官难;做贪官易,做清官难;做无能之官易,做有为之官难;做知难而退的官易,做激流勇进的官难;做万人唾弃的官易,做万民拥戴的官难。今天,和平年代忠奸已难分辨,而清贪尚可论列。清贪犹如泾渭,民众心中自有天平,能称出轻重、是非、黑白。
  端正作风,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干不干事,是好作风和坏作风的分水岭。工作处处争创一流,问题和难关不断攻克,群众脸上才能写着满意。实干,就是实实在在干工作。实干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一种优良的作风、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一种不图虚名、求真务实、扎扎实实为党的事业工作的思想境界。在全市改革发展进入新的机遇期之后,实干就是要有坚定执着的人生追求、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不计名利的思想境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大胆探索的创造热情。具体而言,就是要大力弘扬庄浪精神、杨晓明精神,既要有吃苦精神、务实作风,对待工作满腔热情、奋力拼搏,又要有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能干事,靠实干进步,又要能干成事,凭实绩取信于民;既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时时处处给群众做出表率,又要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把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强大的推进工作,加快发展的合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优良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浸潤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向好向优。相反,不良风气的泛滥,则会误导社会,造成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态势,会严重侵蚀社会的健康机体,成为社会“大患”。正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说:“天下之患,莫患于知其不可,而群趋于不得不然之势。”可见,作风密切关联的风气,关乎社会治乱。对执政党而言,则关乎民心向背,关乎执政成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铁刺激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巨大的客流量使城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的接驳面临巨大挑战。为能够有效承接高铁对远位移带来的便捷效应,实现城市内部交通与高铁站的高效对接,本文以兰州高铁站的乘客接驳问题为入手点,分析兰州在高铁接驳体系中取得的经验并进一步提出城市交通和高铁站高效无缝接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出租车管理;一体化接驳;立体换乘  一、引言  高铁的开通大大的缩短了高铁沿线跨城市之间的交通出行
期刊
摘 要:坚定政治信念,保持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当前“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广大党员同志在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党性原则,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对党绝对忠诚,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作斗争的基础上,还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讲政治;群众路线;服务宗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党的根本工作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和载体,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至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教育改革方案。两者的交互融合,能够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从而有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摘 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够拥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能帮助这个企业迅速、快猛地向前发展,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比较认同这一观点。对于国企来说,为了能够在市场当中占据主要的经济地位,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当前国企的建设重点之一。  关键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细胞,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在当前社会环境、经营环境、公司股份结构以及用
期刊
摘 要:电商的繁荣是大势所趋、时代必然。享受电商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我们更应思考如何有效解决繁荣下的忧虑,将利益增至最大化,矛盾降至最低,让电商在中国市场走得更好更远。  关键词:中国电商;你死我活;发展迅速;忧虑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角逐。  一、历史渊源与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商务电子化”的概念,到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的出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中,面对国际形势压力和寻求自强的迫切需求,经济发展和法治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历史任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道德滑坡严重,社会诚信度低,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等优秀的道德文化萎缩。道德下滑不仅加重了法律的责任,更使得整个社会难以树立对法律规则的信仰和遵守。因此,在社会发展中,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沃尔夫假设入手对隐喻和思维方式的关系加以论述。隐喻与文化特征,思维方式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连,隐喻的研究对于新时期外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隐喻;沃尔夫假设;思维方式  1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的文本中,人们使用大量的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国英语散文中隐喻的使用频率研究表明,很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如情感,人生意义等都往往用隐
期刊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又不同与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升华。本文分析了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和区别,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关系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
期刊
摘 要: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是德州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题。当前,德州市应重点做好“统筹”、“结合”、“宣传”三篇文章,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做好舆论引导等方面积极作为,加快融入协同发展步伐,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德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期国家三大重点战略之一。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确定把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协同
期刊
摘 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贫困依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之中。在中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农村的贫困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严峻的问题。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与繁荣富强之路颇具特殊性,因此,本文针对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贫困;脱贫;扶贫  一、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