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看中西思维方式的相异性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沃尔夫假设入手对隐喻和思维方式的关系加以论述。隐喻与文化特征,思维方式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连,隐喻的研究对于新时期外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隐喻;沃尔夫假设;思维方式
  1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的文本中,人们使用大量的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国英语散文中隐喻的使用频率研究表明,很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如情感,人生意义等都往往用隐喻的手法来表达。在电视辩论和新闻评论中隐喻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每25个词汇中就有一个独创的隐喻(Graesser, 1989)。隐喻之所以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是因为它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体现了人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在外语学习中我们所学到的隐喻却很难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的使用。这说明了涉及到思维方式的外国文化的深层部分习得很难。这也体现不同语言习得者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一种文化中极其常见的隐喻在另一种文化中生长起来的人看来是很陌生的,甚至在另一种文化中该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学习一种语言相对容易,但要想学会该语言所含有的特殊的文化特征和思维方式相对来说就很难。目前在我国,很多学生以能和外教用英语自由交流而感到自豪。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外教给中国学生上课交流时所用的语言和与他们本族人谈话时用的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试想一下,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在给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交流时用的语言与和中国人交流时讲的语言有无不同。前者的之间交流显然是以易于听话者明白为目的的经过一定程度上“改造”的语言。因此,能和外教自由交流仅仅是一种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能完全听懂没有中国人参与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之间的对话才是听力的高级阶段。因为绝大多数西方人在与中国人用英语讲话时有意回避使用带有隐喻和西方思维方式的用语。 隐喻是一种复杂的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现象,是表达复杂事物和思想的有力工具。同时隐喻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对文化的反映。是人以隐喻化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知觉,理解的产物。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许多文化现象都以隐喻的方式联系起来。笔者认为隐喻本身也可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外国文化的学习。
  2隐喻与思维方式
  美国著名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兼翻译理论家奈达曾指出,某一特定民族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并不会因为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结构的不同而受到制约。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世界上不同的语言之间具有同等的表现力即语言的同构现象isomorgraph。比如说船员英语叫sea hand,中文叫水手。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趋同。但笔者同时认为,从隐喻角度来看,讲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差别,所谓的同构现象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存在。例如英语就更适合表达英语的思维,而汉语则较适合表达汉语思维。英汉语言隶属不同语系差别很大,因此讲英语的人与讲汉语的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不同。我们都知道汉语在形容一个人凶残时有“他是一只狼”这样的隐喻,而英语则说He is a crodidle.中文里有“猫哭耗子”,英语则用“shed crocodile tears”表达基本相同的喻意。这两种不同的隐喻方式显然体现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别。 美国著名隐喻学家lakeoff指出:那些通过长期建立的常规关系而无意识进入语言的隐喻才是最重要的。被看作是隐喻中的一种的谚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相异性。例如英语中的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人们往往把这条谚语看作是一个人的私人权利不可侵犯的表现。笔者就次问过许多美国朋友,得出的结论是这条谚语在美国主要是反映的是家庭中的大男子主义或男人至上的观点。这表明castle在美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而中文里隐喻的“家庭是男人的避风港”则与上述谚语有着根本性的区别。Lakeoff认为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和隐喻性表达。比如说在西方社會中,时间被看成是看的见摸的着的象金钱一样的物质, 这一点体现在很多英语词语的使用方面,例如说,Time can be wasted, Time can be lost, Give me time等等,对于大多数美国人, 时间和金钱永远是人类生存基本问题中最紧缺和最珍贵的因素。概念隐喻的无意识性是导致人们看不出许多非比喻性表达方式隐喻的主要原因。
  3总结
  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是简单的修辞格,也不是简单的语言的产物,它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隐喻无处不在,它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Naomi Quinn 在她的文章“The Cultural Basis of Metaphor”(1991) 中从文化的相对重要性对认知隐喻理论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在她看来, 隐喻的使用反映了深藏其下的文化观念, 同时不同的文化模式也影响着隐喻的选择。Lakeoff曾经指出:“隐喻的使用在普遍性上有差异,有的可能是普遍的,有的是分布广泛的,还有的可能是某个文化特有的。”一方面,人类的理解和思维都植根于人类基本的身体经验,而基本的身体经验应当是人类共有的。另一方面,身体经验又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而这些环境是各处不同的,因此不同文化概念,不同的思维方式会造成不同的隐喻出现。但是,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隐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又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则是有待具体的研究来发现的。
  参考文献:
  [1]Graesser. What are the cognitive and conceptual components of humorous text? Poetics,(18):143-164. 1989.
  [2]Lakeoff.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其他文献
摘 要:《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上所写的光辉著作,为我国的青年运动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革命知识青年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扛起历史重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股年轻力量。如今再读此篇著作,对于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将成为指引中国青年在新时期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应用,各行各业都受到互联网技术的深远影响,生产、營销或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使得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标准也有了新特点与新变化,而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缓解当前过大的就业压力。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
期刊
摘 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革命建设成功的法宝,本文旨在探讨在以微博、微信、微端为代表的“三微”时代背景下,针对大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模式研究。  关键词:“三微”时代;大学生党员;群众路线;模式  马克思的群众观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高等院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大重点是面向高校的大学生党员,这个走在时代最前沿,知识
期刊
摘 要:盡管我国在加入WTO后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科技发展仍然困难重重,要想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发展困境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展成果如指数级爆炸式增长。据科学家预测,5年后三维全息虚拟技术将正式大规模商用;15年后超级高铁项目Hyperloop将正式建成,20年后环球旅行只需3小时;60年后将在月球建立首个人类城市;75年后
期刊
摘 要:高铁刺激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巨大的客流量使城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的接驳面临巨大挑战。为能够有效承接高铁对远位移带来的便捷效应,实现城市内部交通与高铁站的高效对接,本文以兰州高铁站的乘客接驳问题为入手点,分析兰州在高铁接驳体系中取得的经验并进一步提出城市交通和高铁站高效无缝接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出租车管理;一体化接驳;立体换乘  一、引言  高铁的开通大大的缩短了高铁沿线跨城市之间的交通出行
期刊
摘 要:坚定政治信念,保持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当前“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广大党员同志在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党性原则,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对党绝对忠诚,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作斗争的基础上,还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讲政治;群众路线;服务宗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是党的根本工作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和载体,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至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教育改革方案。两者的交互融合,能够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从而有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摘 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够拥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能帮助这个企业迅速、快猛地向前发展,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比较认同这一观点。对于国企来说,为了能够在市场当中占据主要的经济地位,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当前国企的建设重点之一。  关键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细胞,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在当前社会环境、经营环境、公司股份结构以及用
期刊
摘 要:电商的繁荣是大势所趋、时代必然。享受电商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我们更应思考如何有效解决繁荣下的忧虑,将利益增至最大化,矛盾降至最低,让电商在中国市场走得更好更远。  关键词:中国电商;你死我活;发展迅速;忧虑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角逐。  一、历史渊源与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商务电子化”的概念,到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的出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中,面对国际形势压力和寻求自强的迫切需求,经济发展和法治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历史任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道德滑坡严重,社会诚信度低,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等优秀的道德文化萎缩。道德下滑不仅加重了法律的责任,更使得整个社会难以树立对法律规则的信仰和遵守。因此,在社会发展中,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