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123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音形兼备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学习更积极,学习效率提高。同时,运用多媒体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手段变得更现代化,更丰富多彩。其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魅力,它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使文字变成画面,抽象的化为形象,复杂的变得简单,静态的变为动态,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随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引起了人们较多的思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富有兴趣的东西,特别能引起人的思维,因此,“兴趣是天才”,“兴趣是智力之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成了当代教学的主旋律。多媒体教育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变传统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为“真闻其声,真见其人”。
  如教《海底世界》一课,课文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海底世界的景色,并辅之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味海底景色的神奇与绚丽,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解决学习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语文朗读能力
  传统教学手段指导朗读,难以使学生入情入境,多媒体可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学习,此时多媒体就成了学生朗读的榜样,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学生读好课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听音中注意停顿、轻重、速度、节奏和语调等技巧,提高朗读水平。如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识字1》是一首诗,节奏感很强,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感受课文的节奏,再模仿、跟读、表演读,学生就很容易读出课文的节奏感、韵味美,从而达到有滋有味地进行朗读的效果,给今后的朗读打下一定的朗读基础。又如《狐假虎威》一课,伴随着生动有趣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狡猾的狐狸、愚蠢的老虎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最佳状态,此时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他们的朗读兴趣随之而生,读起来惟妙惟肖。
  三、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有的学生日常观察事物东张西望,漫无目的,表达时言之无序。教师在指导学生有顺序说时常常要花许多时间,自电教媒体引入课堂后,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我们在制作电教软件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摒弃与说话无关的枝节,对反映事物现象或发展过程的画面进行精心剪辑,播放时顺序清楚,学生说话时就不会出现前后颠倒的现象。如在指导学生说说“春天在哪里”时,可先在画面上依次出现小草、花儿、柳枝、小鸟等画面,观看后让学生说说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出现的。由于媒体的直观性,学生很容易说出是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出现的。这时,我趁机指导学生:你们说话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可以是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说,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只要教师善于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综合运用,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激发学生乐于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就让他们产生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增强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一次作文中,我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想到他们容易写空话、套话,于是设计了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利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使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写作素材。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学习所需的情境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空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的一些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学生由于无法看到,难以理解,成为教学难点。自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后,可运用多媒体播放故事、配乐朗读、呈现图形图像、观看动画或观看视频等,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所必需的情境进行教学,“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然而,邓小平同志逝世时,这批小学生还未出生,对当时的情景知之甚少,学生对课文中人们的怀念和悲痛之情难以理解。要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实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可以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总之,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龚道敏.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2]陈雅媛,刘心宇.合理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新模式.
  [3]沙秋平.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作文.
其他文献
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世界著名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他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以下是我在语文课堂中的尝试。  一、剪辑一:《想北平》课堂上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
摘 要: 互动式教育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互动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完成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任务和实现目标的前提条件,特别在初中语文新课标发布后,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此,本文对师生的有效互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期望能够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
摘 要: 从古到今,朗读训练一直都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但就初中语文朗读训练现状来看,开展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朗读训练缺乏正确认识,从而忽略朗读教学。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考压力逐渐增大,促使学生的读书声被教师的宣讲声淹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对朗读训练的重视度,以此使朗读更好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情感是非常关键的促进因素,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激发其内心积极的学习情感,能够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成效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积极的情感为抓手,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下面作简要论述。  一、营造平等氛围,消除学生消极情感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在语文学习中存在能力与基础的差异,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对虾的生长速度直接决定养殖的经济效益。对虾幼体到成体的肌肉生长速度取决于肌蛋白的合成速度和降解速度。研究发现,肌细胞肌原纤维的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把学生定格在书本里,禁锢在课堂中。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观念变了,教学方法变了,学习方式变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标志。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属毛圆科(Trichostrongylidae)血矛属(Haemonchus)线虫,是山羊等反刍动物的主要胃肠道寄生虫之一,患病动物通常表现为贫血、消瘦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