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说明“养成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主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塑造人的基础工程。人们常说: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生。
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尤其是行为发展的需要。我曾对我校部分学生的行为、情感、习惯进行调查、测定,发现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相当部分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而缺乏教育,特别是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缺乏认识,致使儿童的行为,尤其是属于基础文明的行为处在较低水平。
本人对调查的120名学生的行为分析统计,低年级学生中,不会自己洗脸的有20%,不会自己穿衣服的有30%,依靠父母整理书包的有75%,作业需要家长陪做的有45%;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中,不会洗碗的有45%,不会择菜的有25%,不会整理、不懂整理房间的有65%;高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中,不会煮饭的有20%,不会自己钉扣子的有60%。
这一调查表明,当前学生中的相当部分学生基本劳动能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这就严重妨碍儿童的良好行为发展。还有相当多的独生子女处事的出发点只有自己,不为别人着想,不懂礼貌待人,不懂得尊敬和体贴父母、老人,不懂得和伙伴友好相处,缺乏群体意识,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儿童良好行为的发展。因此,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符合社会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要求,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后天的教育影响形成的,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模仿性强,活泼好动,但是非观念薄弱,对社会环境中出现的好坏行为辨别不清,见到什么学什么;他们是非好坏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家长;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比较单纯,易于听老师的教育和接受群体良好行为的影响;老师号召学生为集体做好事,很容易得到学生的拥护。这说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从小学阶段抓好是关键。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在抓好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教育的同时,必须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认知规律,有的放矢的设计教育内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看”“听”“想”“行”受到教育。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他们的年龄不同,认识水平、操作能力也不同,我们教师就必须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
小学生在学校内行为习惯内容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路队要求、文明礼貌、校内纪律。路队要求一类又可分为上学路队、放学路队;文明礼貌一类,分为课间礼仪、课堂礼仪、两部分;校内纪律一类,分为课间操、眼睛保健操、午间休息、上课纪律、课间纪律五部分;校外行为习惯要从爱国教育、社交礼仪、劳动习惯、环保意识四个方面入手。
在培养训练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为他们所接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逐步内化成自主自觉的行为。在这里,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言传身教的工作态度。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另外,教师要针对低、中、高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低年级可采取奖励小红花的形式,而高年级就可以成立监督岗,让学生自主管理的形式。
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按不同年级提出明确的要求、训练内容、制定教育序列,各年级班主任按要求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一种勤奋好学、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会规范及其行为的教育、训练、指导,从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这些教育活动,既有规范的课堂教学形式,又有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制度;既有必要的学校的示范与指导,也有家庭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把正确的行为当作一种享受和乐趣,感到轻松,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压力。因此,老师和学生家长都应该多注重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多做“塑造人”的工作,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德才兼备。
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尤其是行为发展的需要。我曾对我校部分学生的行为、情感、习惯进行调查、测定,发现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相当部分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而缺乏教育,特别是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缺乏认识,致使儿童的行为,尤其是属于基础文明的行为处在较低水平。
本人对调查的120名学生的行为分析统计,低年级学生中,不会自己洗脸的有20%,不会自己穿衣服的有30%,依靠父母整理书包的有75%,作业需要家长陪做的有45%;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中,不会洗碗的有45%,不会择菜的有25%,不会整理、不懂整理房间的有65%;高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中,不会煮饭的有20%,不会自己钉扣子的有60%。
这一调查表明,当前学生中的相当部分学生基本劳动能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这就严重妨碍儿童的良好行为发展。还有相当多的独生子女处事的出发点只有自己,不为别人着想,不懂礼貌待人,不懂得尊敬和体贴父母、老人,不懂得和伙伴友好相处,缺乏群体意识,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儿童良好行为的发展。因此,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符合社会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要求,是教育学生从小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后天的教育影响形成的,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模仿性强,活泼好动,但是非观念薄弱,对社会环境中出现的好坏行为辨别不清,见到什么学什么;他们是非好坏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家长;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比较单纯,易于听老师的教育和接受群体良好行为的影响;老师号召学生为集体做好事,很容易得到学生的拥护。这说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从小学阶段抓好是关键。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在抓好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教育的同时,必须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认知规律,有的放矢的设计教育内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看”“听”“想”“行”受到教育。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他们的年龄不同,认识水平、操作能力也不同,我们教师就必须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
小学生在学校内行为习惯内容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路队要求、文明礼貌、校内纪律。路队要求一类又可分为上学路队、放学路队;文明礼貌一类,分为课间礼仪、课堂礼仪、两部分;校内纪律一类,分为课间操、眼睛保健操、午间休息、上课纪律、课间纪律五部分;校外行为习惯要从爱国教育、社交礼仪、劳动习惯、环保意识四个方面入手。
在培养训练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为他们所接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逐步内化成自主自觉的行为。在这里,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言传身教的工作态度。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另外,教师要针对低、中、高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低年级可采取奖励小红花的形式,而高年级就可以成立监督岗,让学生自主管理的形式。
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按不同年级提出明确的要求、训练内容、制定教育序列,各年级班主任按要求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一种勤奋好学、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会规范及其行为的教育、训练、指导,从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这些教育活动,既有规范的课堂教学形式,又有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制度;既有必要的学校的示范与指导,也有家庭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把正确的行为当作一种享受和乐趣,感到轻松,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压力。因此,老师和学生家长都应该多注重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多做“塑造人”的工作,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