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一线骨干教师担任教研活动的设计者、策划者、组织者,通过这一非行政性的“封官加爵”,让广大一线教师再突破原有角色范围的全新岗位上得到历练,从而催化她们专业成长。通过各种方式搭建良好平台,张扬她们的个性与特长,赢得自己的一片教研天地。
关键词:教研组长;鼓励;辅导;支持;提炼;评价
在前些年,每个教研活动忙前忙后的总是业务园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摸索,在教师培养的过程当中,进行了一项园本的创新制度,让一线骨干教师在突破原有角色范围的全新岗位上得到历练,从而催化她们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是研究问题的领导者和先行者,也是教研组的主心骨和领头雁,教研组工作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各种能力。
一、上岗培训 积极鼓励
任组长者,因肩膀上有了那一点责任,人生就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特别是女性,会来得更强烈些。比如会在心中有一点害怕,因为组长总要比组员要更专业一些。也会有失败和挫折,如果不当就不会承担这些责任;还会得到一些苛责;上任前心里总有那么一点担心。面对这些细小的心理变化,我总是要单独和她聊聊,不需要特意固定在办公室,那里的场合总是显得让人拘束,感觉是一个下命令的地方。找个合适的时间,地点,或许是在某个不经意的闲谈中,也可能是在谈论某个孩子的情况时候,抓住轻松的机会,减轻她得心理负担,让每位上岗的人员明白教研组长的权利、责任,以及各自即将执行的教研活动的时间、内容、要求。让她不觉得那么沉重的时候,放下心理的那么一点点包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信任她,给她自信。
二、策划准备 前期辅导
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和园领导及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每次要求在活动前一周要做好准备工作,而事实上,充满挑战感的她们大都在活动前两周就着手准备。确实,这是一个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多的环节。要准备的内容包括搜集筛选研讨素材,分析准备研讨过程,现场场地布置,道具,材料准备等。
活动前,为了选一个适宜的话题,教研组长需要查找资料,了解、分析教师的需求,要经过多次请教、多次斟酌才能定下方案。在组织教研活动前,可根据计划中的内容认真思考,备好预案。一是预备:组长对将要研讨的内容做一些知识与经验的储备,收集、学习一些相关信息,做到领先组员一步,在组织活动时才能胸有成竹。二是预想;组长对研讨中组员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做些预想,对如何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用什么方式引导大家做一些案头准备,组织活动时有的放矢。
为了提高教研组长的实践智慧,促进教研质量长效发展,园领导也随之改变在教研活动中得角色,隐退到幕后实施隐性指导。活动前,和教研组长共同对检验活动进行“备课”,做到与教研组长充分沟通,对他们进行幕后指导工作。
我们的大班年段组长在组织活动时,当选择了她自认为最合适的话题时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退稿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话题太大,没有贴近教师的实际教学。针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在同一天内,先后找业务园长讨论了8次。最后终于确定了大家都认为满意的话题素材。
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应该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协调技能,这会避免给教研组建设带来不利。我们觉得,其中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换位”。就是互换角色,体验对方需求。二是“弥合”。寻找双方的公共部分,拉近距离。许多同伴之间、上下级之间发生的矛盾,在组长这种“润滑剂”的柔性作用下得到化解,进而营造出充满人性化的团队氛围。
透过教研组长的上述有效的工作策略,一定程度可以看出其在岗位工作中的思维特点:其一具有结构性,即以某一具体的观念为线索,将教研组活动作整体设计,形成创生化的动态结构;其二是整合性的,就是将理论学习、实践性的开课和专题探究等置于一项教研活动之中,彼此相融共生;其三是过程性的,策划设计的教研活动连续而相互衔接。
组长话准备
章:第一次组织教研活动紧张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活动前我把准备的稿子理了又理,生怕遗漏了什么,而且很担心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自己难以招架,令活动陷入冷场的气氛……带着这些犹豫我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读书活动,因为在场的不仅有自己的同事和领导,更有来自姐妹园的几位副园长,对于教研活动都是专业人士,虽然业务园长在活动前对于本次活动给予了技术性的恶补,但是也在忐忑自己会说错什么……
放手不等于放羊,在教研组长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在她们做准备工作的阶段多给予支持,这样才能帮助教研组长们再前台获得成功,从而激发更多的教师走向前台的热情和信心。
三、执行活动 全程支持
为了开展好教研活动,在前几次的活动中,要求邀请园长和业务园长必须参加。以仔细的观察和正确的评价组长在活动过程中得表现。鼓励组长组织从小教研到大教研的逐渐提升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
为了给教研组长们提供更大的创造性工作的空间,在学期初制定园本培训计划时将活动留有更多的生成点,大致确定好教研活动的目标、要求,让教研组长去设计具体的内容和策略。另外,也引导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各个环节进行开拓创新。活动中,以参与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展开研讨,以同伴的角色与教师进行交流对答,发挥隐性指导的作用。我们惊喜的看到了一些组长们用心的成果。
环境创新:有一位组长在组长教研活动前,就先安排了女孩子爱喝的奶茶,咖啡,场地则选在了户外的草地上,围坐一圈,使活动在更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过程创新:“小纸条”策略。尤其是对不太善于主动表达的这部分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温柔的鞭策。在教研活动中,适时使用书面表达方式即“小纸条”能改变惯常的“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独立思考,不等待。同时“发言人”也不贸然表态,避免了对同伴产生影响,去除了权威,给了大家更多的思考空间。 “小纸条”让更多的教师乐意参与研讨活动,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无疑大大丰富了教研的内涵,提升了教研的效率。 点评创新:我们以前总是研讨一结束大家就散场了。但我们惊喜的看到,教研组长在组织活动结束后,还安排了简单的仪式,如分发小奖品,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指偶,有时候也会是一朵美丽的康乃馨等等;也有幽默的方式点评组员,如:“美女开口,滔滔不绝。‘“墙头草,左右摇摆。”等等。
四、经历反馈 提炼经验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以后,教研组长们认真收集整个阶段中的各种材料,分类归放,汇集成册,并撰写活动后的分析反思材料。教研组长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就等于开展了一个专题研究。为此,她们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体验到研究并不可怕。许多教研组长活动后都梳理出了高质量的教科研经验,变成了各种论文,课题研究,这些研究的激情和成果循环地向教师团队和幼儿们传递,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幼儿和谐成长。
每月我们都会召开组长例会,这个制度的推出,更为每个组长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她们可以互相照镜子,从她人的身上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的总结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组长感悟
姚:在组织活动中,从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到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从胆怯到从容,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底蕴,而且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相信只有磨炼才会有不断的精彩!
骆:相信每个教师都有争强好胜的一面,干好自己的工作,通过自然地比对,落后的嘴上不说,也心有所悟了,领先的也能看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
章:作为一名新上任的教研组长,在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首先还是要胆大心细,预设活动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准备应该充分;还要有清晰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一个问题抛出来,要学会如何收放自如,把话题引到问题的重点;同时还应该学会调动现场气氛,使整个活动呈现活跃热闹的讨论场面;最后对活动应该有始有终,学会小结本次活动的要点。
教研组长锻炼教师、成就教师的同时,幼儿园也发现了不同教师之间的差异和需求。一部分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已从当初的“跃跃欲试”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显然已不满足于执行小得教研活动,而一些年新上任的教研组长,感觉底气不足,力不从心,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平台。
作为教研组长既是研究的领导者,又是同组人员的研究伙伴。教研组长不是官,可他还要进行必要的组织管理,更应该做好引领的工作,做在前、想在先,让老师们能心服口服,才能有效引领。要随时接受并主动接受领导的指导,善于运用全校管理中的优势与平台,以便在研究的方向、重点、疑问等重大转折点中及时得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
五、积极评价 共同成长
作为园长,是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园的教研工作进行管理,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教研工作过程实行管理,对教研工作质量负责。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实践者,在对教研的评价活动中,将更多地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接触到真实的教育信息,对幼儿园整体的教育教学现状及不同层面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发展需求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课程管理与办园思想。
教研活动结束后的谈心是每次都要进行的活动,特别是对新上任的教研组长。在交谈过程中可明确提出问题,听取组长的意见,肯定组长的进步,并注意观察组长的情绪变化,引导组长分析和发现自己的不足。最后给组长以目标激励和信息激励等,使组长产生一种被信任感,对工作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样他们今后的活动组织经常处于一种持续的积极状态。反之,如果在评价时不注意使用一定的交谈技巧,就可能挫伤组长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效。
幼儿园推行层级管理制度,鼓励开展教研组长负责制。关注教研计划的评价,教研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并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评定。同时,为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学教研中得引领、带动作用,为教研组长提供更好的工作空间,争创“优秀教研组”,鼓励创造性的开展教研活动,自主考核教师日常工作,学期末年级组长对组内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进行总结汇报,评选出“优秀教研组”。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组长的专业热情,从而为有效发挥年级组这一阵地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也促进了教师之间有效的合作互动。
教研组长,是一名普通的组员。与组员面对相同的教育情境、相同的困难与问题,她们有着共同的实践体验,也有着共同的话题。教研组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教研组长的“未雨绸缪”;教研组民主、和谐的氛围,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精心打造;教研组“组本研究”的顺畅推进,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引领。
教研组长,又是一名特别的组员。她不同于普通组员,她把握着组室的研究方向,掌控着组室的互动步伐,她的背后是组员们依赖的目光,她的肩上是领导交付的重任。因为她是“头儿”,她便需要先学先行,走在众人的前方。
关键词:教研组长;鼓励;辅导;支持;提炼;评价
在前些年,每个教研活动忙前忙后的总是业务园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摸索,在教师培养的过程当中,进行了一项园本的创新制度,让一线骨干教师在突破原有角色范围的全新岗位上得到历练,从而催化她们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是研究问题的领导者和先行者,也是教研组的主心骨和领头雁,教研组工作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各种能力。
一、上岗培训 积极鼓励
任组长者,因肩膀上有了那一点责任,人生就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特别是女性,会来得更强烈些。比如会在心中有一点害怕,因为组长总要比组员要更专业一些。也会有失败和挫折,如果不当就不会承担这些责任;还会得到一些苛责;上任前心里总有那么一点担心。面对这些细小的心理变化,我总是要单独和她聊聊,不需要特意固定在办公室,那里的场合总是显得让人拘束,感觉是一个下命令的地方。找个合适的时间,地点,或许是在某个不经意的闲谈中,也可能是在谈论某个孩子的情况时候,抓住轻松的机会,减轻她得心理负担,让每位上岗的人员明白教研组长的权利、责任,以及各自即将执行的教研活动的时间、内容、要求。让她不觉得那么沉重的时候,放下心理的那么一点点包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信任她,给她自信。
二、策划准备 前期辅导
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和园领导及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每次要求在活动前一周要做好准备工作,而事实上,充满挑战感的她们大都在活动前两周就着手准备。确实,这是一个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多的环节。要准备的内容包括搜集筛选研讨素材,分析准备研讨过程,现场场地布置,道具,材料准备等。
活动前,为了选一个适宜的话题,教研组长需要查找资料,了解、分析教师的需求,要经过多次请教、多次斟酌才能定下方案。在组织教研活动前,可根据计划中的内容认真思考,备好预案。一是预备:组长对将要研讨的内容做一些知识与经验的储备,收集、学习一些相关信息,做到领先组员一步,在组织活动时才能胸有成竹。二是预想;组长对研讨中组员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做些预想,对如何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用什么方式引导大家做一些案头准备,组织活动时有的放矢。
为了提高教研组长的实践智慧,促进教研质量长效发展,园领导也随之改变在教研活动中得角色,隐退到幕后实施隐性指导。活动前,和教研组长共同对检验活动进行“备课”,做到与教研组长充分沟通,对他们进行幕后指导工作。
我们的大班年段组长在组织活动时,当选择了她自认为最合适的话题时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退稿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话题太大,没有贴近教师的实际教学。针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在同一天内,先后找业务园长讨论了8次。最后终于确定了大家都认为满意的话题素材。
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应该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协调技能,这会避免给教研组建设带来不利。我们觉得,其中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换位”。就是互换角色,体验对方需求。二是“弥合”。寻找双方的公共部分,拉近距离。许多同伴之间、上下级之间发生的矛盾,在组长这种“润滑剂”的柔性作用下得到化解,进而营造出充满人性化的团队氛围。
透过教研组长的上述有效的工作策略,一定程度可以看出其在岗位工作中的思维特点:其一具有结构性,即以某一具体的观念为线索,将教研组活动作整体设计,形成创生化的动态结构;其二是整合性的,就是将理论学习、实践性的开课和专题探究等置于一项教研活动之中,彼此相融共生;其三是过程性的,策划设计的教研活动连续而相互衔接。
组长话准备
章:第一次组织教研活动紧张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活动前我把准备的稿子理了又理,生怕遗漏了什么,而且很担心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自己难以招架,令活动陷入冷场的气氛……带着这些犹豫我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读书活动,因为在场的不仅有自己的同事和领导,更有来自姐妹园的几位副园长,对于教研活动都是专业人士,虽然业务园长在活动前对于本次活动给予了技术性的恶补,但是也在忐忑自己会说错什么……
放手不等于放羊,在教研组长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在她们做准备工作的阶段多给予支持,这样才能帮助教研组长们再前台获得成功,从而激发更多的教师走向前台的热情和信心。
三、执行活动 全程支持
为了开展好教研活动,在前几次的活动中,要求邀请园长和业务园长必须参加。以仔细的观察和正确的评价组长在活动过程中得表现。鼓励组长组织从小教研到大教研的逐渐提升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
为了给教研组长们提供更大的创造性工作的空间,在学期初制定园本培训计划时将活动留有更多的生成点,大致确定好教研活动的目标、要求,让教研组长去设计具体的内容和策略。另外,也引导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各个环节进行开拓创新。活动中,以参与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展开研讨,以同伴的角色与教师进行交流对答,发挥隐性指导的作用。我们惊喜的看到了一些组长们用心的成果。
环境创新:有一位组长在组长教研活动前,就先安排了女孩子爱喝的奶茶,咖啡,场地则选在了户外的草地上,围坐一圈,使活动在更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过程创新:“小纸条”策略。尤其是对不太善于主动表达的这部分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温柔的鞭策。在教研活动中,适时使用书面表达方式即“小纸条”能改变惯常的“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独立思考,不等待。同时“发言人”也不贸然表态,避免了对同伴产生影响,去除了权威,给了大家更多的思考空间。 “小纸条”让更多的教师乐意参与研讨活动,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无疑大大丰富了教研的内涵,提升了教研的效率。 点评创新:我们以前总是研讨一结束大家就散场了。但我们惊喜的看到,教研组长在组织活动结束后,还安排了简单的仪式,如分发小奖品,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指偶,有时候也会是一朵美丽的康乃馨等等;也有幽默的方式点评组员,如:“美女开口,滔滔不绝。‘“墙头草,左右摇摆。”等等。
四、经历反馈 提炼经验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以后,教研组长们认真收集整个阶段中的各种材料,分类归放,汇集成册,并撰写活动后的分析反思材料。教研组长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就等于开展了一个专题研究。为此,她们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体验到研究并不可怕。许多教研组长活动后都梳理出了高质量的教科研经验,变成了各种论文,课题研究,这些研究的激情和成果循环地向教师团队和幼儿们传递,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幼儿和谐成长。
每月我们都会召开组长例会,这个制度的推出,更为每个组长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她们可以互相照镜子,从她人的身上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的总结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组长感悟
姚:在组织活动中,从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到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从胆怯到从容,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底蕴,而且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相信只有磨炼才会有不断的精彩!
骆:相信每个教师都有争强好胜的一面,干好自己的工作,通过自然地比对,落后的嘴上不说,也心有所悟了,领先的也能看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
章:作为一名新上任的教研组长,在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首先还是要胆大心细,预设活动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准备应该充分;还要有清晰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一个问题抛出来,要学会如何收放自如,把话题引到问题的重点;同时还应该学会调动现场气氛,使整个活动呈现活跃热闹的讨论场面;最后对活动应该有始有终,学会小结本次活动的要点。
教研组长锻炼教师、成就教师的同时,幼儿园也发现了不同教师之间的差异和需求。一部分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已从当初的“跃跃欲试”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显然已不满足于执行小得教研活动,而一些年新上任的教研组长,感觉底气不足,力不从心,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平台。
作为教研组长既是研究的领导者,又是同组人员的研究伙伴。教研组长不是官,可他还要进行必要的组织管理,更应该做好引领的工作,做在前、想在先,让老师们能心服口服,才能有效引领。要随时接受并主动接受领导的指导,善于运用全校管理中的优势与平台,以便在研究的方向、重点、疑问等重大转折点中及时得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
五、积极评价 共同成长
作为园长,是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园的教研工作进行管理,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教研工作过程实行管理,对教研工作质量负责。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实践者,在对教研的评价活动中,将更多地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接触到真实的教育信息,对幼儿园整体的教育教学现状及不同层面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发展需求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课程管理与办园思想。
教研活动结束后的谈心是每次都要进行的活动,特别是对新上任的教研组长。在交谈过程中可明确提出问题,听取组长的意见,肯定组长的进步,并注意观察组长的情绪变化,引导组长分析和发现自己的不足。最后给组长以目标激励和信息激励等,使组长产生一种被信任感,对工作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样他们今后的活动组织经常处于一种持续的积极状态。反之,如果在评价时不注意使用一定的交谈技巧,就可能挫伤组长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效。
幼儿园推行层级管理制度,鼓励开展教研组长负责制。关注教研计划的评价,教研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并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评定。同时,为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学教研中得引领、带动作用,为教研组长提供更好的工作空间,争创“优秀教研组”,鼓励创造性的开展教研活动,自主考核教师日常工作,学期末年级组长对组内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进行总结汇报,评选出“优秀教研组”。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组长的专业热情,从而为有效发挥年级组这一阵地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也促进了教师之间有效的合作互动。
教研组长,是一名普通的组员。与组员面对相同的教育情境、相同的困难与问题,她们有着共同的实践体验,也有着共同的话题。教研组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教研组长的“未雨绸缪”;教研组民主、和谐的氛围,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精心打造;教研组“组本研究”的顺畅推进,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引领。
教研组长,又是一名特别的组员。她不同于普通组员,她把握着组室的研究方向,掌控着组室的互动步伐,她的背后是组员们依赖的目光,她的肩上是领导交付的重任。因为她是“头儿”,她便需要先学先行,走在众人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