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kd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本文主要阐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想象力;创造力;培养
  目前,大多数初中的美术课堂还停留在填鸭式教育阶段上。教师在教学程中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只注重向学生解释在每一幅名画中美的概念与意义,传授机械的美术技巧和方法,但是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圈禁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他们对美的真实想法。本身初中教育便是文化课居于重要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需掌握学习方法,便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美术课作为艺术类课程,其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通过几点阐述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1以兴趣做引,以讨论为辅
  想象的能力是人的本能,我们在生活中对每件事情在脑海中所进行延伸都可称之为想象。然而现如今学生的课业繁重,其想象思维大受限制,如果课堂再是干巴巴的说教,吸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很有可能会选择睡觉、做作业来打发这节课。因此兴趣化教学变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临的转型。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报以热情投入到美术课堂中。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可以有偏向性的将高雅艺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美术并非高不可攀的虚境,而是来源于生活的美好。在课堂上,如果想要让学生思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抛出问题。老师扮演的角色就不该是一个指挥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多方面、全方位的看待美的内涵,这些问题需要与课堂内容相符,又不能过于死板以免学生感到厌烦。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多搜集关于每个艺术品的“古往今来”,设置谜题向学生们寻求答案。当然,答案可能不是一个,也不需要用一个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真的去思考去讨论,那么这节美术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2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对于那些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应当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虽然,在方法上我们一直比较注重从模仿能力训练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转变。但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泯灭。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形象的图画给抽象画,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比如说画一些动物,想猫、狗、鱼虾、飞鸟等等,可能很多学生觉得很常见,因此比较松懈,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动物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将它们躯干和四肢,看做一个个的零件、元素分解之后按照顺序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一边作画的同时一边想象这些动物运动时的状态,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有条件也要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生活,让他们多观察、认识新的事物,观察大自然的景象,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举办美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鉴赏名画,定期举行绘画比赛,欣赏名人名家的充满个性化的作品是学生提高想象力、创造力的捷径。从中可以激发起另外的想象力与创造潜能。因此,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向别人借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是:把学生通过想象创作的作品进行展览,让学生自己评判,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在观摩大师的作品时发挥老师启迪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从中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认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另外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创作来进行绘画比赛,自由发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通过实际绘画,可使学生了解绘画艺术的特点,也可使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绘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丰富他们的审美素养,这样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4利用开发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很多都被作业占用,美术教学也受到课程时间的限制,所以,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小组的形式来布置开放式作业,每个小组自行决定所上交的作业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教师需鼓励学生完成创新型作业。比如学生描绘了一幅景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加一些动物、鸟类等等,或者添加一些人物,这样整幅作品就更加完美。同时还要借助生活中的实物作为作业的对象,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育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任何方法的采取都不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教师只要能够不忘初心,相信美术课堂就一定会成为学生想象和创作的地方。完成教师与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首要,教学设备的投入也会使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与向往。教师在教学这份“佳肴”中加入兴趣、思考、热爱、鼓励、欣赏和方法,那么学生作为这道菜的品尝师便一定会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良苦,并受之影响为之改变。
  参考文献
  [1]林苗.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70):180-181.
  [2]郭丽丽.试论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0):53-54.
  [3]祖云娥.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8(02):120-121.
其他文献
摘 要:就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会觉得语文课程枯燥无味、过于抽象。很大程度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难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初中语文几乎都是课文阅读,更有配备每学期与学生阅读能力相适应的语文读本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平淡枯燥的带领学生阅读分析文章,较难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简要分析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
摘 要:对于小学生教育来说,识字是他们阅读以及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过程。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会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识字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从而鼓励他们用各自喜欢的方法学习认字,激发他们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识字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识字;激发兴趣;积极性  识字对于小学语文以及其他课程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促进学生的得,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创新型课堂逐渐成为教学中的热点和焦点。教育部也在近几年提出要全面培养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和美学素养。美术教育是使小学生逐渐养成美学素养的主要方式。教师应该通过应用新式的授课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元化的自主课堂。小学生由于年龄较低,对艺术没有较为深刻的领悟能力,教师应该注意这些现实基础,充分发挥自己在教
摘 要: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塑造的过程中,小学的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是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萌发阶段,老师在对学生这个时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授课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会使学生失去对于学习的乐趣,也会造成学生们的语言积累能力匮乏的趋势,使得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系统的提升,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语文的写作训练中,老师要对教学的手段进行大胆的革新,根据小学生自身所具有的
摘 要:幼儿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学习和成长道路的基础铺垫,通过与德育教学的结合促进幼儿能够更健康全面的成长。德育是强调对行为素养和道德品格的培育,在幼儿园的教育阶段将德育正确的融入德育,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端正的思想品质。为促进德育与幼儿学前教育正确结合,本文将对儿学前教育融入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教学;问题及措施  幼儿阶段的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将幼儿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教师的人格修养是由其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識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那么每一位教师如何完善自己,塑造高尚人格,让自己的人格修养在教育实践中散发光芒呢?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为了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科学素材,创设情境教学,已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讲解小学科学时,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小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反之,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情境,还会适得其反。本文对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创设情境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境创设;生活化  怎样提高小学科
摘 要:抓好初中政治学科升学备考质量,事关考生的切身利益。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初中政治升学备考复习:一是研读考纲,明确复习方向;二是加强初中政治学科备考团队的团结与协作,充分发挥其在备考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三是狠抓集体备课放松、不松懈,做到精益求精,突出工作成效;四是引导学生用好教材,把重要知识点落实在教材中,便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五是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抓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行各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需求都很大,当代的高职教育渐渐发展起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开展对人民素质的培养,各行业人才的取得都有著重要的意义。文章简析了赏识教育的基本涵义和好处,并对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现状进行了了解和阐述,从长远意义分析,探讨了将赏识教育应用到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具体应用措施,旨在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