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指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创业势头。中关村2014年新增创业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达到9000家,并且出现了高校大三学生休学创业的“21岁现象”。在大学生创业需求增加和政策鼓励下,创业教育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开始重视来华留学和吸引国际外来人才。如果能够构建国际化的创业教育环境,则可以对外国优秀学生产生更大吸引力。报告建议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中国目前是创新创业最好的国度
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指出,中国目前是创新创业最好的国度。在他看来,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企业家精神,与全世界很多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有史以来非常崇尚企业家精神。所以,一旦中国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就会不断涌现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创业者。
在汪潮涌看来,过去三十年,中国的企业家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创业者主要以商品贸易,以内贸和进出口为主。第二批企业家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沿海的出口加工、制造业,他们把很多产品做到了产量、规模的全球领先,使温州、泉州、东莞成为“世界工厂”。第三代企业家是为中国的城市化、房地产、基础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人。第四代企业家是十五、六年以前,把互联网新经济、数字经济作为特色,体验经济作为特色的一批人,把互联网、电子商务、新媒体、影视、娱乐、文化、做成非常大的规模的企业家。
汪潮涌指出,如今,我们面临第五批企业家,这批企业家来自大学生或是依托于校园、研究机构做创业,其特色是以创新、创造和新兴产业为特色,他们未来的创业方向可能是在医疗健康,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虚拟现实、机器人这些领域发现和创造机会。
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汪潮涌表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面临的机遇更多。因为他们的创业特色是以知识密集型、创新为导向。为满足第五代企业家创业的需要,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创业教育、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不一样,它是需要在专业基础上加深对产业战略、市场机会,对一些财务、对企业管理方面做全面的提升。
汪潮涌认为,创业的教育是最难的,好的企业家不是被教育出来的,尤其是企业家的胆略、眼光、耐力、领导力、组织力更是很难通过教育达到,很多是气质、性格的东西,所以教育不能解决创业者的全部问题。但教育可以让创业者走得更远,把企业做得更专业,做得更大,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同样表示,加强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水平较低。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较2008年的1%有着较大幅度的上升,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率相比,我国仍存在很大差距。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不仅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还可以为毕业生寻找实现价值的新路径。
其次,发展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创业也是一项高风险活动,尤其是大学生创业风险很高。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10%,创业教育包含的创业风险教育,创业技巧、创业精神、商业管理知识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
再次,国际化是目前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打造世界卓越的创业教育体系,将是留住本土优秀人才、吸引国际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创业教育=校园教育+社会教育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周成刚指出,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校园教育,它更多的是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创业创新的教育是一种思想、理念、思维习惯的改变,但更多的是和社会的企业家、孵化器、社会投资、政府的感召号召联系在一起,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它会变成一种从众、潮流的东西,很快就会过去。周成刚表示,在这一方面,如果未来大学和社会能够更多地合力帮助年轻人,他们的创业之路会走得更远、更好。
从教育纯粹的教学层面来讲,周成刚认为,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对未来知识的好奇心,让他们变得更加独立和适应未来。但从更深层次来讲,我们希望培养精神上更加独立、人格上更加平等、思维上更加自由、能够同21世纪接轨的全球跨界人才。在周成刚看来,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帮助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才能与世界真正接轨。
周成刚表示,当21世纪每个人都在谈论人才时,其实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教育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过去的教育进行评估、反思和批判,这样教育才能进步,人才才能进步。在周成刚看来,今天中国的创业教育正好给中国传统教育增加了一些新活力、新元素以及同国际接轨的新分量,这是可歌可喜的事情。
周成刚指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创新创业的理念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达国家有很多企业产业园走进了校园,校园和产业园紧密联系在一起,校园里最新的研发走进产业,产业园里很多学生在里面体验社会的发展。周成刚强调,把产业园和校园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缩短创新创业的时间和半径,这可能才是未来加速我们创新创业的地方。
我国创业教育尚处“初级”阶段
人类历史上数次重大经济发展都与技术革命和创新创业分不开。王辉耀介绍称,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兴起带动了创业风潮涌动。也正是大众创业风潮兴起的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高校出现了创业教育。到2012年,每年有超过40万学生选修、将近9000名老师教授这方面的课程;全美约1250个"企业孵化器"中,大约三分之一存在于大学中。
据了解,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便已有高校开始举办创业教育。2002年,教育部在9所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试点;2012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中。王辉耀还特别指出,一定要认清我国创业教育尚处在“初级”阶段的现状。
中国发展创业教育建议
对于中国的创业教育,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鼓励高校与国际名校合办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首先可在重点省份酌情创立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在全国开设推广创业课程,将创业内容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之中,鼓励并打造创业创新的学习体验。其次借鉴美国在大学科技园设立创业扶持项目的模式,总结清华大学在设立创业基金等方面的探索,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通过这样的阶梯级体系,倒逼传统大学真正进入创业教育改革中,有参照物的实施创业教育以达到最好的结果。再次允许试点颁发创业文凭,吸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加入。
二是创办中外合资创业大学。结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外资创办企业的相关经验,引进国际上优秀的创业教育机构,实行以点带面的试点模式,在有历史积淀、办学条件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办设立领军创业大学;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为各领域培育创业型人才;再以这些领军的创业大学作为试点,向全国推广好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三是中外联合培养更多创业教育教师人才。以商学院师资力量为基础,从商学院选拔若干批教师赴海外进修、培训,或直接与外国创业大学、创业学院、培训项目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创业教育高级教育人才。
王辉耀强调称,创新创业对于国家是发展之根,对于民族是振兴之要。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不仅能够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且将加强民族创新精神,激发国民的创造性。然而,创新创业的基础是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广创业教育,由此向全国其他地区辐射,将为进一步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带动并指导更多青年人成功创业,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创业势头。中关村2014年新增创业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达到9000家,并且出现了高校大三学生休学创业的“21岁现象”。在大学生创业需求增加和政策鼓励下,创业教育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开始重视来华留学和吸引国际外来人才。如果能够构建国际化的创业教育环境,则可以对外国优秀学生产生更大吸引力。报告建议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中国目前是创新创业最好的国度
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指出,中国目前是创新创业最好的国度。在他看来,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企业家精神,与全世界很多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有史以来非常崇尚企业家精神。所以,一旦中国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就会不断涌现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创业者。
在汪潮涌看来,过去三十年,中国的企业家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创业者主要以商品贸易,以内贸和进出口为主。第二批企业家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沿海的出口加工、制造业,他们把很多产品做到了产量、规模的全球领先,使温州、泉州、东莞成为“世界工厂”。第三代企业家是为中国的城市化、房地产、基础建设做出很大贡献的人。第四代企业家是十五、六年以前,把互联网新经济、数字经济作为特色,体验经济作为特色的一批人,把互联网、电子商务、新媒体、影视、娱乐、文化、做成非常大的规模的企业家。
汪潮涌指出,如今,我们面临第五批企业家,这批企业家来自大学生或是依托于校园、研究机构做创业,其特色是以创新、创造和新兴产业为特色,他们未来的创业方向可能是在医疗健康,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虚拟现实、机器人这些领域发现和创造机会。
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汪潮涌表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面临的机遇更多。因为他们的创业特色是以知识密集型、创新为导向。为满足第五代企业家创业的需要,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创业教育、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不一样,它是需要在专业基础上加深对产业战略、市场机会,对一些财务、对企业管理方面做全面的提升。
汪潮涌认为,创业的教育是最难的,好的企业家不是被教育出来的,尤其是企业家的胆略、眼光、耐力、领导力、组织力更是很难通过教育达到,很多是气质、性格的东西,所以教育不能解决创业者的全部问题。但教育可以让创业者走得更远,把企业做得更专业,做得更大,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同样表示,加强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水平较低。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较2008年的1%有着较大幅度的上升,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率相比,我国仍存在很大差距。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不仅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还可以为毕业生寻找实现价值的新路径。
其次,发展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创业也是一项高风险活动,尤其是大学生创业风险很高。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10%,创业教育包含的创业风险教育,创业技巧、创业精神、商业管理知识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
再次,国际化是目前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打造世界卓越的创业教育体系,将是留住本土优秀人才、吸引国际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创业教育=校园教育+社会教育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周成刚指出,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校园教育,它更多的是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创业创新的教育是一种思想、理念、思维习惯的改变,但更多的是和社会的企业家、孵化器、社会投资、政府的感召号召联系在一起,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它会变成一种从众、潮流的东西,很快就会过去。周成刚表示,在这一方面,如果未来大学和社会能够更多地合力帮助年轻人,他们的创业之路会走得更远、更好。
从教育纯粹的教学层面来讲,周成刚认为,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对未来知识的好奇心,让他们变得更加独立和适应未来。但从更深层次来讲,我们希望培养精神上更加独立、人格上更加平等、思维上更加自由、能够同21世纪接轨的全球跨界人才。在周成刚看来,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帮助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才能与世界真正接轨。
周成刚表示,当21世纪每个人都在谈论人才时,其实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教育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过去的教育进行评估、反思和批判,这样教育才能进步,人才才能进步。在周成刚看来,今天中国的创业教育正好给中国传统教育增加了一些新活力、新元素以及同国际接轨的新分量,这是可歌可喜的事情。
周成刚指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创新创业的理念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达国家有很多企业产业园走进了校园,校园和产业园紧密联系在一起,校园里最新的研发走进产业,产业园里很多学生在里面体验社会的发展。周成刚强调,把产业园和校园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缩短创新创业的时间和半径,这可能才是未来加速我们创新创业的地方。
我国创业教育尚处“初级”阶段
人类历史上数次重大经济发展都与技术革命和创新创业分不开。王辉耀介绍称,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兴起带动了创业风潮涌动。也正是大众创业风潮兴起的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高校出现了创业教育。到2012年,每年有超过40万学生选修、将近9000名老师教授这方面的课程;全美约1250个"企业孵化器"中,大约三分之一存在于大学中。
据了解,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便已有高校开始举办创业教育。2002年,教育部在9所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试点;2012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中。王辉耀还特别指出,一定要认清我国创业教育尚处在“初级”阶段的现状。
中国发展创业教育建议
对于中国的创业教育,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鼓励高校与国际名校合办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首先可在重点省份酌情创立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在全国开设推广创业课程,将创业内容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之中,鼓励并打造创业创新的学习体验。其次借鉴美国在大学科技园设立创业扶持项目的模式,总结清华大学在设立创业基金等方面的探索,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通过这样的阶梯级体系,倒逼传统大学真正进入创业教育改革中,有参照物的实施创业教育以达到最好的结果。再次允许试点颁发创业文凭,吸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加入。
二是创办中外合资创业大学。结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外资创办企业的相关经验,引进国际上优秀的创业教育机构,实行以点带面的试点模式,在有历史积淀、办学条件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办设立领军创业大学;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为各领域培育创业型人才;再以这些领军的创业大学作为试点,向全国推广好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三是中外联合培养更多创业教育教师人才。以商学院师资力量为基础,从商学院选拔若干批教师赴海外进修、培训,或直接与外国创业大学、创业学院、培训项目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创业教育高级教育人才。
王辉耀强调称,创新创业对于国家是发展之根,对于民族是振兴之要。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不仅能够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且将加强民族创新精神,激发国民的创造性。然而,创新创业的基础是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广创业教育,由此向全国其他地区辐射,将为进一步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带动并指导更多青年人成功创业,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