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如今的离婚率不断攀升,离异家庭子女数目逐年增多。这些孩子经过家庭离散的打击,性格大多孤僻、敏感;长期压抑的生活氛围更使其心理日趋失衡,学习生活必然受到影响;进而由对家庭的失望,对父母的仇视恶化为对整个社会的漠然和敌视,如此恶性循环,对社会的和谐极为不利,后果着实堪忧。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61%来自离散家庭即是明证。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些孩子应该怎么做呢?笔者为此认真探索了帮教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一、倾注无尽的师爱,奠定情感的基础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需要是儿童的一种基本需要。父母离异的儿童由于家庭的破裂,尤其需要更多的爱来弥补充实。离异家庭子女在家庭难以得到至全的关爱,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安抚父母离异儿童受伤的心灵呢?一是热情地对待他们,做到多亲近。教师关注的眼神、微笑的面孔,和善的语言,轻抚的动作都能达到师生间良好的心理相融性,使之产生对教师的“恋母之情”,从而得到“爱”的满足。二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做到润物细无声。由于情况的特殊,父母离异儿童常把对生活的体验藏于心底,有了难处不愿说、不敢讲。教师应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小李的父母闹离婚,已分居。一次上课时,我发现她拿着一块钱在书里夹来夹去,显得心神不定。经谈心,才知是其母以孩子的名义存了一千元,于前日来到学校悄悄交给孩子,这位母亲以为自己心理上得到了一点慰藉,却没想到孩子拿着银行卡怕爸爸发现不知藏在哪里为好,后来,我启发她可以先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代管,她这才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可见班主任的细心观察和妥善处理,及时释去学生心理上的负担,也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三是耐心地教育他们,做到循循善诱。父母离异的孩子由于诸多原因,难免会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教师之爱就应充分体现在“耐心”二字上,弱苗更需勤浇灌,可以采取定期谈心,分阶段辅导,追踪分析,采取措施等方面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扬成绩。“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师爱,才能奠定良好的教育情感基础。
二、营造和谐的环境,培养健康的人格
小学生正处于无忧无虑的时期。他们喜说好动,爱玩爱闹,显得十分活泼,然而这些父母离异的子女,由于过早地接触家庭破裂带来的人生痛苦,那天真活泼的个性被压抑或被掩盖了。他们大多显得沉默内向孤僻倔犟。这样下去,极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之重要,毋庸置疑。离异家庭子女因家庭破裂,生活环境自然难称“和谐”,不单家庭内部,还有来自街坊邻居,同学亲友诸方面的影响,生活氛围的逆转必使其心性压抑,变异、扭曲。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应努力为之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外部环境,尽力弥补他们失调的心态,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采取激励的方法,培养进取的精神
夫妻双方闹离婚时,不仅没有精力照顾孩子,而且还可能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迁怒于子女身上。他们有的互相“推”孩子,有的双方“抢”孩子,从而使这些子女受到冷落、失去自尊,加上来自多方面的冷淡与歧视,离异家庭儿童自尊心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伤害。因此他们之中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不求进步,得过且过;有的产生逆反心理,违反规章纪律,放松自我约束;有的还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如果继续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必然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采取了激励的方法,培养其自强进取的精神,把离异家庭的子女引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首先,讲究教育方法,给予理解宽容。離异家庭儿童犯了错误,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理解父母离异儿童的处境,给予应有的宽容,并且在动之以情中晓之以理,严格要求,使他们及时回到班集体之中。
其次,激发其自尊,消除自卑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常常通过别人的脸色和反应确定自己的形象,从而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家庭情况的特殊性、复杂性,使父母离异儿童在这方面的观察更为敏感细致些。由于父母的争吵,旁人的议论,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甚至放任自己,不求进步。教师的积极期望,可以改变他们的“自我镜象”,唤发其上进心,从而努力表现自己的长处。
此外,还要善于发掘“闪光点”,培养进取精神。父母离异儿童普遍学习成绩较差。亲人的冷漠和自身的不足容易使他们对进步丧失信心。为此,教师应更多的去发现这些特殊生身上容易被忽略、被掩盖的“闪光点”。我们班的小吴四年级时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已学会了烧菜做饭。因此,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展示才能的机会,交给他们一些工作任务,推举他们当班级小干部并辅之以热情指导,这都可以使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成功的喜悦。总之,发掘父母离异儿童身上的“闪光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
四、沟通离异的父母,形成教育的合力
对父母离异学生的家访应有目的性。一是深入了解情况,掌握学生在家中是否有特殊困难,在孩子探母探父时,布置的家庭作业可适当调整一下。二要及时传递信息,多报告孩子的成绩和进步,激发父辈的爱子之心。三要诚恳指导家教,教育家长关爱子女。指导家教可减轻家长因离异带来的心理压力,体会教师能理解自己又当爹又当妈的苦楚。到新组合的家庭中,要与其后父后母坦诚交换意见,必要时还可委婉地转达孩子对他们的要求。只要与家长达成共识,教师就会成为离异家庭子女与后父后母沟通的纽带,成为其新家庭和睦相处的催化剂。
爱心、理解、环境都不是新鲜的词语,但是如果真能以十二分的爱心,十二分的理解走近离异家庭子女,积极探索帮教离异家庭子女的有效途径,为之创设和谐的成长环境,他们的心理疾患也是定能及时治好的,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理医生”也是老师必须扮演的角色。只要教师以一片真诚和无尽的师爱走近离异家庭的子女,为他们重筑爱巢,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就一定能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曙光,促使其健康成长,为社会的和谐多尽一份力量!
一、倾注无尽的师爱,奠定情感的基础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需要是儿童的一种基本需要。父母离异的儿童由于家庭的破裂,尤其需要更多的爱来弥补充实。离异家庭子女在家庭难以得到至全的关爱,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安抚父母离异儿童受伤的心灵呢?一是热情地对待他们,做到多亲近。教师关注的眼神、微笑的面孔,和善的语言,轻抚的动作都能达到师生间良好的心理相融性,使之产生对教师的“恋母之情”,从而得到“爱”的满足。二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做到润物细无声。由于情况的特殊,父母离异儿童常把对生活的体验藏于心底,有了难处不愿说、不敢讲。教师应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小李的父母闹离婚,已分居。一次上课时,我发现她拿着一块钱在书里夹来夹去,显得心神不定。经谈心,才知是其母以孩子的名义存了一千元,于前日来到学校悄悄交给孩子,这位母亲以为自己心理上得到了一点慰藉,却没想到孩子拿着银行卡怕爸爸发现不知藏在哪里为好,后来,我启发她可以先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代管,她这才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可见班主任的细心观察和妥善处理,及时释去学生心理上的负担,也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三是耐心地教育他们,做到循循善诱。父母离异的孩子由于诸多原因,难免会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教师之爱就应充分体现在“耐心”二字上,弱苗更需勤浇灌,可以采取定期谈心,分阶段辅导,追踪分析,采取措施等方面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扬成绩。“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师爱,才能奠定良好的教育情感基础。
二、营造和谐的环境,培养健康的人格
小学生正处于无忧无虑的时期。他们喜说好动,爱玩爱闹,显得十分活泼,然而这些父母离异的子女,由于过早地接触家庭破裂带来的人生痛苦,那天真活泼的个性被压抑或被掩盖了。他们大多显得沉默内向孤僻倔犟。这样下去,极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之重要,毋庸置疑。离异家庭子女因家庭破裂,生活环境自然难称“和谐”,不单家庭内部,还有来自街坊邻居,同学亲友诸方面的影响,生活氛围的逆转必使其心性压抑,变异、扭曲。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应努力为之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外部环境,尽力弥补他们失调的心态,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采取激励的方法,培养进取的精神
夫妻双方闹离婚时,不仅没有精力照顾孩子,而且还可能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迁怒于子女身上。他们有的互相“推”孩子,有的双方“抢”孩子,从而使这些子女受到冷落、失去自尊,加上来自多方面的冷淡与歧视,离异家庭儿童自尊心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伤害。因此他们之中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不求进步,得过且过;有的产生逆反心理,违反规章纪律,放松自我约束;有的还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如果继续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必然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采取了激励的方法,培养其自强进取的精神,把离异家庭的子女引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首先,讲究教育方法,给予理解宽容。離异家庭儿童犯了错误,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理解父母离异儿童的处境,给予应有的宽容,并且在动之以情中晓之以理,严格要求,使他们及时回到班集体之中。
其次,激发其自尊,消除自卑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常常通过别人的脸色和反应确定自己的形象,从而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家庭情况的特殊性、复杂性,使父母离异儿童在这方面的观察更为敏感细致些。由于父母的争吵,旁人的议论,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甚至放任自己,不求进步。教师的积极期望,可以改变他们的“自我镜象”,唤发其上进心,从而努力表现自己的长处。
此外,还要善于发掘“闪光点”,培养进取精神。父母离异儿童普遍学习成绩较差。亲人的冷漠和自身的不足容易使他们对进步丧失信心。为此,教师应更多的去发现这些特殊生身上容易被忽略、被掩盖的“闪光点”。我们班的小吴四年级时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已学会了烧菜做饭。因此,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展示才能的机会,交给他们一些工作任务,推举他们当班级小干部并辅之以热情指导,这都可以使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成功的喜悦。总之,发掘父母离异儿童身上的“闪光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
四、沟通离异的父母,形成教育的合力
对父母离异学生的家访应有目的性。一是深入了解情况,掌握学生在家中是否有特殊困难,在孩子探母探父时,布置的家庭作业可适当调整一下。二要及时传递信息,多报告孩子的成绩和进步,激发父辈的爱子之心。三要诚恳指导家教,教育家长关爱子女。指导家教可减轻家长因离异带来的心理压力,体会教师能理解自己又当爹又当妈的苦楚。到新组合的家庭中,要与其后父后母坦诚交换意见,必要时还可委婉地转达孩子对他们的要求。只要与家长达成共识,教师就会成为离异家庭子女与后父后母沟通的纽带,成为其新家庭和睦相处的催化剂。
爱心、理解、环境都不是新鲜的词语,但是如果真能以十二分的爱心,十二分的理解走近离异家庭子女,积极探索帮教离异家庭子女的有效途径,为之创设和谐的成长环境,他们的心理疾患也是定能及时治好的,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理医生”也是老师必须扮演的角色。只要教师以一片真诚和无尽的师爱走近离异家庭的子女,为他们重筑爱巢,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就一定能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曙光,促使其健康成长,为社会的和谐多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