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程游戏化的精髓,实现课程游戏化的本质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x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近几年幼儿园教学实践的开展,课程游戏化的构建对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伴随着实践研究的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开展渗透,本文阐述了对课程游戏化的全面认识,构建更为有效的课程游戏化框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開展探索:转变观念,内化课程游戏化认识;积极探索,促进一日活动游戏化;多元共促,开展区域活动游戏化;家园合作,成就课程游戏化合力。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构建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尽兴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近年来我园开展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构建有效、多元、科学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开展的实践研究:
  一、转变观念,内化课程游戏化认识
  教师要转变观念,针对课程游戏化的开展,要全面解析课程游戏化的内容,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幼儿教学的发展趋势,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开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游戏化教学是以游戏为基础开展的课程教学,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有一些教师认为平时的一日活动也基本上都是以游戏为主,课程游戏化只是一句口号,其实不然。在课程游戏化的观念看来,教师是一个隐形的角色,完全把游戏的主动权给予幼儿们,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除非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干预或建议,否则教师只能成为一个“隐形者”的角色。课程游戏化的观念之下,教师也能很好地体会到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认知的过程,通过游戏环节,可以让幼儿们更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二、积极探索,促进一日活动游戏化
  结合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开展,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课程游戏化,构建多元、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一日活动中通过游戏化,让每一项内容都能得到优化,引导幼儿们乐于参与到一日活动之中。一日游戏活动中,比如结合午睡环节,很多幼儿在午睡时候不容易进入状态,我结合游戏化的方式,午睡前让幼儿们玩一些小游戏,孩子们玩累了自然很快就能入睡,午睡结束时,幼儿们会有些昏昏欲睡,这时候结合游戏化活动,引导幼儿们参与游戏,孩子们通过滑滑梯、木头人等游戏,收获快乐的心情。
  三、多元共促,开展区域活动游戏化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场地,对于幼儿们来说,区域的趣味性始终吸引着他们的眼球,结合区域游戏化的开展,融入各种趣味性的游戏环节,构建趣味、多元的区域活动游戏化。结合区域活动,首先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为区域游戏创设环境,比如区域墙面的设计、材料的投放等,结合墙面设计、材料投放,尽可能满足每一位幼儿的游戏需求,确保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积极性,我还引导幼儿制定区域规则,整个区域规则中包括进区规则、活动流程规则、活动的规则等等,这些规则是幼儿们自己制定的,所以他们也就很乐于在规则中执行。结合区域游戏规则,教师要善于观察、照顾每一位幼儿的情绪变化,适当鼓励幼儿,提升幼儿们参与区域游戏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四、家园合作,成就课程游戏化合力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点一线,结合家园合作的方式,成就课程游戏化的合力,现如今有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幼儿园教学的内容,甚至部分家长非常希望学校能够教学一些小学阶段的知识点,好让学生进入小学时学业可以轻松一点。结合家园合作,我园将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呈现给家长们,让家长了解并认知课程游戏化,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我们应该明确,幼儿教育中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当对一个人提出更多要求时,这种要求也包含着对这个人的尊重。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平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尊重原则”,以此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我开设了家长群、家长微信、家长微博,为家园共育提供了平台,而家园合作教育是幼儿教育诸多矛盾中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幼儿园。家长和教师能否在教育思想上和行动上行动一致,我们通过家委会这一平台作为家园工作的突破口,收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例如:开学初,在幼儿园工作的指导下,我班进行家委会人员的推选,家委会成员互相探讨班级的有关工作,或反馈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意见以及教师对家长的要求,让两位教育者相互沟通,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等等。
  “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结合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我相信课程游戏化就是一颗种子,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一定会开出芬芳的花朵。结合我近些年来的教学感触,我体会到我们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只能成为施肥的那个人,而别人也只能是阳光和雨露。
  【参考文献】
  吴瑞传.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引领他们参与实践活動,促进他们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深度理解。本文主要从精心设计流程、加强方法指导、养成体验习惯等角度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融入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的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只有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发展,才能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对学习的热情。由于传统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在充分认识发展数学思维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和培养,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
【摘 要】 幼儿时期是良好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较强,家长和教师都要重视孩子礼仪的培养和规范,要在正常的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从小就受到礼仪教育的熏陶,发展幼儿的道德水准。  【关键词】 幼儿园;礼仪教育;熏陶  幼儿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礼仪为主,语言教育也是启发他们对语言的认知,这个过程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作用
在这个做梦的年纪,我们却需要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曾经,我以为梦想可以天马行空。于是,我就期望自己像哆啦A梦一样,可以具有超能力,能飞也能瞬间移动。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幻想而不是梦想。  长大后我又以为梦想是愿望,于是我将自己的梦想告诉爸爸妈妈,说能去听一次我喜爱的歌手的演唱会,然后爸爸妈媽答应我,如果我的考试成绩能有明显的进步他们就会实现我的愿望,于是梦想又变成了努力学习的目标,在“梦想”的
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棵高大的云杉。  瞧,那威武的云杉,傲然挺立,像卫兵似的,一阵风吹起,泛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绿波,好像是在打招呼呢!笔直的树干,妖娆的树枝,所有的树枝树干都完美地对称了,绝对没有任何旁枝。它所有的丫枝都是向外的,密密麻麻,毛茸茸的叶子像一团团棉花糖,美得无法用词语形容。  云杉不仅很美,还给同学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课间,一群群小学生跑到云杉树下玩耍,绕着云杉树玩捉人游戏,靠着
【摘 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受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及学生兴趣等方面的影响,课堂教学工作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做好解决对策分析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表现进行校验分析,之后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关键词】 小学英语;常见问题;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小学英语学
【摘 要】 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区域活动环境要由教师来合理创设,从幼儿的发展角度出发,科学布置区域活动环境,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针对目前幼儿教育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策略,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布置科学的区域环境,提升幼儿教育的效率。  【关键词】 幼儿教育;幼儿园;大班;区域活
【摘 要】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不稳定的当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们的发展。本文就班主任教师的几类语言进行分析,从原因入手,指出班主任教师的冷言冷语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來很大的伤害。对于班主任教师而言,以一种爱心和耐心为出发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的语言生一朵花很有必要。  【关键词】 班主任语言;语言伤害;学生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在中国,青少年犯罪与少年时期遭受的
教育部门提出了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且指出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数感就是指灵活机动应用数字的素养,教师要找到一套能够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形成数感。  一、从数量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部分学生在探讨数学问题时,因为不能抽象出数学问题中的数学材料,所以解决不了数学问题,这就是学生数感不足的表现。学生的数感不足,在于小学生不是应用数学逻辑来分析数学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应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德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落实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塑造学生的品格。  【关键词】 小学;德育;学生  将教学与德育管理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品格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将德育的相关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在潜移默化间改变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观念、陶冶学生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