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问”是教法,亦是学法。是的,语文阅读内容包罗万象、五彩缤纷,只有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才能推进阅读教学的进程。一堂课,教师若不提问,就是一潭死水,毫无兴致可言;但提问泛滥,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一答了之,这样的假象提问,极容易造成课堂的低效。
一、抛却无效提问,提纲挈领地进行有价值的提问。
一位教师教授孙犁的《芦花荡》时,解读高潮部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老师提问:“鬼子们为什么要在中午偷偷爬下来洗澡?老头子为什么能如此准地预算鬼子们会来水淀里洗澡?”让学生讨论十分钟,读了再想,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老师能从故事发生的特定场景来分析:非常热的中午,苇塘旁。那么这一处属于什么描写呢?环境描写。再进一步追问,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让学生来探讨:渲染一种气氛,预示一场激烈斗争即将展开,为后文突显人物形象作铺垫。这样的提问与引导,学生才能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和加工,引发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如有老师在教授《夏天的旋律》一文时,先引导学生赏读了“立夏”这一章节,学生能从修辞的角度感受到语言之美。对后面的章节,老师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赏析语言,学生从修辞、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巧用民俗传说与典故等极富表现力的字词之美切入进去。教师提问活而有序,也真正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一个聚焦点进行发散式提问。
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教学中,整个课堂环节都是围绕表现人物形象展开提问,这是本文最大的聚焦点。从鲁达赠银、安良到除暴,学生能将鲁达的形象分析得细致透彻,鲁达的嫉恶如仇、慷慨好义跃然纸上。特别到了对文章最精彩的“三拳”的分析,师问:“从哪些描写角度展开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生:“侧面描写是从‘两边看的人,谁敢向前来劝’,而正面描写则从鲁达的语言‘假意道’、心理‘寻思道’、动作‘大踏步、急急卷了’来展现他的有勇有谋、粗中有细。”至此,鲁达形象呼之欲出,也深深地刻在学生心中,而学生也通过这一情感与思维过程的濡染,明了了一些表现人物鲜明形象的方法,亦可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知识学活了。
三、融合课内外进行转换式提问,引领学生思维横向发展。
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中,对文章末句的品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老师没有直接讲解这句话,而是让学生联想:“哪些诗句的意境和此句相似?正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句,中间的情感有一定的跳跃性。”学生能联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又追问:“这样的诗句有何共性?”生:“在诗句中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又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富于宋诗特有的理趣。人的境遇,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师问:“宋诗与唐诗最大的不同是富于哲理,富于哲理的宋代诗句还能联想到哪些?”生:“宋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观点。”生:“宋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是要像水流那样不断吸纳新的东西才能保持心灵的澄澈和明净。”生:“宋杨万里的‘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是說人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而应不断进取。”生:“宋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说人各有优劣、各具特长。”
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极大,在于老师巧妙地由课内到课外转换式思维的引导。
四、追问学生层进式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分析了蔡桓公和扁鹊这两个人物形象后,师问:“这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呢?是想赞美扁鹊医术高明、机智果敢,还是想批判蔡桓公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学生还有些举棋不定,有的学生认为两个都是主要人物,一个赞美,一个批判。老师又追问:“看是否主要人物,就看哪个人物的结局给我们的震撼更大、启示更深刻。”
学生这才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说是蔡桓公,从而自然进入文章的主旨探讨。师问:“为什么蔡桓公给我们的震撼更大?”生说:“因为他是个悲剧性人物,起先疾在腠理,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扁鹊的谏言,最后病入骨髓,在短短的三十五天里,命断黄泉。”师问:“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他身上我们又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防微杜渐。”高明的老师审时度势,又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关注注解。本文的出处:选自《韩非子·喻老》,古书中记载:蔡桓公死了,扁鹊还未出生,“喻老”,是韩非子用比喻的方式阐释老子的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的。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到本文主旨探究,由老师一个个问题巧妙追问,引导学生层进式思考,思维朝纵深发展,而且行如流水,不留痕迹。
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有问题优化意识,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提问艺术风格,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抛却无效提问,提纲挈领地进行有价值的提问。
一位教师教授孙犁的《芦花荡》时,解读高潮部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老师提问:“鬼子们为什么要在中午偷偷爬下来洗澡?老头子为什么能如此准地预算鬼子们会来水淀里洗澡?”让学生讨论十分钟,读了再想,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老师能从故事发生的特定场景来分析:非常热的中午,苇塘旁。那么这一处属于什么描写呢?环境描写。再进一步追问,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让学生来探讨:渲染一种气氛,预示一场激烈斗争即将展开,为后文突显人物形象作铺垫。这样的提问与引导,学生才能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和加工,引发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如有老师在教授《夏天的旋律》一文时,先引导学生赏读了“立夏”这一章节,学生能从修辞的角度感受到语言之美。对后面的章节,老师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赏析语言,学生从修辞、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巧用民俗传说与典故等极富表现力的字词之美切入进去。教师提问活而有序,也真正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一个聚焦点进行发散式提问。
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教学中,整个课堂环节都是围绕表现人物形象展开提问,这是本文最大的聚焦点。从鲁达赠银、安良到除暴,学生能将鲁达的形象分析得细致透彻,鲁达的嫉恶如仇、慷慨好义跃然纸上。特别到了对文章最精彩的“三拳”的分析,师问:“从哪些描写角度展开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生:“侧面描写是从‘两边看的人,谁敢向前来劝’,而正面描写则从鲁达的语言‘假意道’、心理‘寻思道’、动作‘大踏步、急急卷了’来展现他的有勇有谋、粗中有细。”至此,鲁达形象呼之欲出,也深深地刻在学生心中,而学生也通过这一情感与思维过程的濡染,明了了一些表现人物鲜明形象的方法,亦可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知识学活了。
三、融合课内外进行转换式提问,引领学生思维横向发展。
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中,对文章末句的品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老师没有直接讲解这句话,而是让学生联想:“哪些诗句的意境和此句相似?正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句,中间的情感有一定的跳跃性。”学生能联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又追问:“这样的诗句有何共性?”生:“在诗句中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又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富于宋诗特有的理趣。人的境遇,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师问:“宋诗与唐诗最大的不同是富于哲理,富于哲理的宋代诗句还能联想到哪些?”生:“宋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观点。”生:“宋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是要像水流那样不断吸纳新的东西才能保持心灵的澄澈和明净。”生:“宋杨万里的‘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是說人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而应不断进取。”生:“宋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说人各有优劣、各具特长。”
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极大,在于老师巧妙地由课内到课外转换式思维的引导。
四、追问学生层进式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分析了蔡桓公和扁鹊这两个人物形象后,师问:“这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呢?是想赞美扁鹊医术高明、机智果敢,还是想批判蔡桓公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学生还有些举棋不定,有的学生认为两个都是主要人物,一个赞美,一个批判。老师又追问:“看是否主要人物,就看哪个人物的结局给我们的震撼更大、启示更深刻。”
学生这才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说是蔡桓公,从而自然进入文章的主旨探讨。师问:“为什么蔡桓公给我们的震撼更大?”生说:“因为他是个悲剧性人物,起先疾在腠理,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扁鹊的谏言,最后病入骨髓,在短短的三十五天里,命断黄泉。”师问:“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他身上我们又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防微杜渐。”高明的老师审时度势,又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关注注解。本文的出处:选自《韩非子·喻老》,古书中记载:蔡桓公死了,扁鹊还未出生,“喻老”,是韩非子用比喻的方式阐释老子的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的。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到本文主旨探究,由老师一个个问题巧妙追问,引导学生层进式思考,思维朝纵深发展,而且行如流水,不留痕迹。
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有问题优化意识,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提问艺术风格,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