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其核心意思是“交际”二字,即重视口语交际的人际交往功能。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二、联系生活,拓展话题;三、听说互动,灵活机动。
关键词:情境 生活 互动
口语交际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核心意思是“交际”二字,即重视口语交际的人际交往功能。而培养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关键又在创设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上,为此,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并大力组织师与生、生与生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
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口語交际就必须在情境和氛围上下功夫,努力创设一种敢说、想说且欲罢不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和潜能。
1.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从理论上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了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至于能力的提高,需要广泛深入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而口语交际活动的关键一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让他们喜欢说,那就得关注学生所熟悉的、喜欢的话题。好之不如乐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在选择口语交际话题时,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把好口语交际的第一关。
2.设置口语训练的情境。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也有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都很有道理,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去创造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拓展话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训练的话题若与学生自身生活贴近,学生的话语就会像开闸放水一样滔滔不绝;反之,就会出现“赶鸭子上架”的尴尬,勉为其难。想要让学生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学时,我会根据所定的口语交际话题营造训练情境,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直观的显示展现意境、强化感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促使学生产生表现欲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实实在在的场合里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体会到交往的需要,激发交流欲望。
三、听说互动,形式灵活
学生口语交际实际就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生活相对狭窄,但是口语交际的范围却时时存在,它的场合应当是广泛的,形式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我曾做过这样一些有益的尝试:
1.每课一说。主要安排在课前10分钟,举行脑筋急转弯、说说歇后语、讲个笑话、猜猜谜语、讲个故事、读则日记等等口语交际活动。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在渐渐地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在慢慢地提高。
2.课堂5分钟阅读演讲。用5—8分钟时间把自己最近读到的觉得是名篇佳作的书籍或文章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作推荐介绍。演讲时鼓励“脱口秀”,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接触了许多的名著,又锻炼了学生敢发言的胆量,有意识地规范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了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3.活动后的畅谈。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植树活动、文艺汇演、拔河比赛、运动会等,往往在活动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4.电视节目的妙用。鼓励学生看电视动画片,因为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栏目,第二天叫学生复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情节。平时经常举行班级普通话比赛,内容可以多种多样,谈谈最欣赏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说说最喜欢的一个电视人物,比如你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还是喜欢猪八戒或者沙和尚,电视散文朗诵比赛,复述一句话新闻等等。这些训练既让学生完整地讲述了小故事,又可以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提高的不但是口语交际,更多的是提高了人文素养。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们想说、会说、善说,围绕话题,人人参与,互说互评,规范了语言,掌握了技能技巧,活跃了课堂。
总之,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自由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积极进行富有个性、思维活跃的口语交际,使21世纪的中学生能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
关键词:情境 生活 互动
口语交际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核心意思是“交际”二字,即重视口语交际的人际交往功能。而培养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关键又在创设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上,为此,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并大力组织师与生、生与生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
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口語交际就必须在情境和氛围上下功夫,努力创设一种敢说、想说且欲罢不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和潜能。
1.选择学生喜欢的话题。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从理论上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了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至于能力的提高,需要广泛深入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而口语交际活动的关键一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让他们喜欢说,那就得关注学生所熟悉的、喜欢的话题。好之不如乐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在选择口语交际话题时,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把好口语交际的第一关。
2.设置口语训练的情境。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也有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都很有道理,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去创造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拓展话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训练的话题若与学生自身生活贴近,学生的话语就会像开闸放水一样滔滔不绝;反之,就会出现“赶鸭子上架”的尴尬,勉为其难。想要让学生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学时,我会根据所定的口语交际话题营造训练情境,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直观的显示展现意境、强化感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促使学生产生表现欲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实实在在的场合里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体会到交往的需要,激发交流欲望。
三、听说互动,形式灵活
学生口语交际实际就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生活相对狭窄,但是口语交际的范围却时时存在,它的场合应当是广泛的,形式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我曾做过这样一些有益的尝试:
1.每课一说。主要安排在课前10分钟,举行脑筋急转弯、说说歇后语、讲个笑话、猜猜谜语、讲个故事、读则日记等等口语交际活动。这个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在渐渐地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在慢慢地提高。
2.课堂5分钟阅读演讲。用5—8分钟时间把自己最近读到的觉得是名篇佳作的书籍或文章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作推荐介绍。演讲时鼓励“脱口秀”,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接触了许多的名著,又锻炼了学生敢发言的胆量,有意识地规范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了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3.活动后的畅谈。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植树活动、文艺汇演、拔河比赛、运动会等,往往在活动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4.电视节目的妙用。鼓励学生看电视动画片,因为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栏目,第二天叫学生复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情节。平时经常举行班级普通话比赛,内容可以多种多样,谈谈最欣赏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说说最喜欢的一个电视人物,比如你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还是喜欢猪八戒或者沙和尚,电视散文朗诵比赛,复述一句话新闻等等。这些训练既让学生完整地讲述了小故事,又可以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提高的不但是口语交际,更多的是提高了人文素养。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们想说、会说、善说,围绕话题,人人参与,互说互评,规范了语言,掌握了技能技巧,活跃了课堂。
总之,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自由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积极进行富有个性、思维活跃的口语交际,使21世纪的中学生能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