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月,根据我院80例UC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顺次编号,再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40,接受中医综合护理)、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7.5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对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疗效及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综合护理;中医症状积分;护理满意度
UC为临床常见的结肠及直肠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疾病,该病以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具有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等特征,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中医疗法因其安全性高、疗效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UC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然而,与之相配套的中医护理却未形成体系[1]。本研究中,笔者将中医综合护理引入UC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现将其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6月-2018年1月根据我院80例UC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顺次编号,再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纳入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关于UC的诊断标准;年满18周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心脑疾病者;合并肠出血、肠穿孔、肠瘘等嚴重并发症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对照组年龄23-71岁,平均(39.92±6.48)岁;男25例,女15例;病程2个月-12年,平均(4.41±0.85)年;严重程度[3]:轻度8例、中度27例、重度5例。观察组年龄22-69岁,平均(40.13±6.75)岁;男26例,女14例;病程4个月-14年,平均(4.53±0.77)年;严重程度:轻度9例、中度25例、重度6例。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如中药保留灌肠等)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配合施以中医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情志护理。UC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极易引起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忧思恼怒可致肝失条达,出现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护士应施以中医情志相胜法及移情易性法。情志相胜法:根据“思胜恐”理论,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倾诉对疾病及治疗的真实想法,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根据“喜胜忧”理论,护士可鼓励患者通过观看喜剧、小品、相声等方式进行情绪调节。移情易性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五音疗疾的记载,音乐可颐养身心、舒神静性,因此,护士可鼓励患者通过赏析活泼、欢快的音乐(如蓝色多瑙河、喜洋洋等)进行情绪管理;此外,护士还可鼓励患者通过看书、看电视等形式进行注意力转移。(2)辨证施膳。护士应咨询患者主治医师,了解患者中医辨证情况并给予针对性饮食护理。大肠湿热证:鼓励患者进食山药、冬瓜等清淡利湿之品,禁食肥甘厚腻;脾虚湿蕴证:鼓励患者进食山药、大枣、猪脾等补中益气之品,少食多餐;肝郁脾虚证:鼓励患者摄入理气健脾、易消化食物,即芡实、扁豆、山药、山楂等,禁食生冷不洁之物;脾肾阳虚证:鼓励患者摄入糯米、扁豆等温热清淡的食物;寒热错杂证:鼓励患者摄入红薯、玉米、卷心菜等性味平和的食物;阴血亏虚证:鼓励患者摄入鱼肉、瘦肉等甘凉滋阴的食物。(3)穴位按摩。参考相关文献[1],咨询我院中医师,选取关元、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指导患者及家属穴位按摩的技巧及方法,嘱患者家属每天早、晚饭后30min各按摩1次,20min/次。
1.3观察指标
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1)临床疗效[1],显效:临床体征、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消失;有效:临床体征、症状改善,结肠镜检查仍可见假性息肉及炎性区域;无效:临床体征、症状、结肠镜检查均未见改善。(2)中医症状积分。根据患者主症(腹痛、脓血便、腹泻、腹胀)及次症(里急后重、纳差、肛门灼热、疲乏)进行评分,得分范围9-29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重[2]。(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测评表评价患者满意度情况,得分范围10-100分,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10-59分。满意度=较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6例、22例、2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21例、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4.298,P=0.038)。
2.2 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
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20.95±4.36)分、(21.05±4.67)分,t=0.099,P=0.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1.87±3.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31±3.12)分(t=2.084,P=0.040)。
2.3比较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达97.50%(满意21例、较满意18例、不满意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满意13例、较满意21例、不满意6例)(χ2=3.914,P=0.048)。
3讨论
UC属于中医“肠癖”、“泄泻”范畴,其发病机制为:饮食不节、外感时邪、脾胃素虚、劳倦思虑过度导致邪湿蕴于大肠、肠道失司[3]。该病在治疗上,除了运用常规的治疗手段外,还需配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医综合护理是一种以辩证施护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情志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抑郁情绪、消除不良情绪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辨证施膳既可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又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穴位按摩取关元(为小肠募穴,具有固本培元之效)、中脘(可化湿温中,和胃健脾)、足三里(可补中益气、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三阴交(可补益肝肾),与患者病机十分契合。
干预4周后,接受中医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97.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85.00%(P<0.05)。此外,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3]。
综上,中医综合护理对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疗效及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聂旺平,孙伟芳,刘素英,等.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14,32(12):168-170.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6)416-419.
[3]杨坤.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渍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1-45.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综合护理;中医症状积分;护理满意度
UC为临床常见的结肠及直肠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疾病,该病以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具有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等特征,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中医疗法因其安全性高、疗效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UC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然而,与之相配套的中医护理却未形成体系[1]。本研究中,笔者将中医综合护理引入UC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现将其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6月-2018年1月根据我院80例UC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顺次编号,再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纳入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关于UC的诊断标准;年满18周岁;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心脑疾病者;合并肠出血、肠穿孔、肠瘘等嚴重并发症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对照组年龄23-71岁,平均(39.92±6.48)岁;男25例,女15例;病程2个月-12年,平均(4.41±0.85)年;严重程度[3]:轻度8例、中度27例、重度5例。观察组年龄22-69岁,平均(40.13±6.75)岁;男26例,女14例;病程4个月-14年,平均(4.53±0.77)年;严重程度:轻度9例、中度25例、重度6例。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如中药保留灌肠等)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配合施以中医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情志护理。UC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极易引起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忧思恼怒可致肝失条达,出现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护士应施以中医情志相胜法及移情易性法。情志相胜法:根据“思胜恐”理论,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倾诉对疾病及治疗的真实想法,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根据“喜胜忧”理论,护士可鼓励患者通过观看喜剧、小品、相声等方式进行情绪调节。移情易性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五音疗疾的记载,音乐可颐养身心、舒神静性,因此,护士可鼓励患者通过赏析活泼、欢快的音乐(如蓝色多瑙河、喜洋洋等)进行情绪管理;此外,护士还可鼓励患者通过看书、看电视等形式进行注意力转移。(2)辨证施膳。护士应咨询患者主治医师,了解患者中医辨证情况并给予针对性饮食护理。大肠湿热证:鼓励患者进食山药、冬瓜等清淡利湿之品,禁食肥甘厚腻;脾虚湿蕴证:鼓励患者进食山药、大枣、猪脾等补中益气之品,少食多餐;肝郁脾虚证:鼓励患者摄入理气健脾、易消化食物,即芡实、扁豆、山药、山楂等,禁食生冷不洁之物;脾肾阳虚证:鼓励患者摄入糯米、扁豆等温热清淡的食物;寒热错杂证:鼓励患者摄入红薯、玉米、卷心菜等性味平和的食物;阴血亏虚证:鼓励患者摄入鱼肉、瘦肉等甘凉滋阴的食物。(3)穴位按摩。参考相关文献[1],咨询我院中医师,选取关元、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指导患者及家属穴位按摩的技巧及方法,嘱患者家属每天早、晚饭后30min各按摩1次,20min/次。
1.3观察指标
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1)临床疗效[1],显效:临床体征、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消失;有效:临床体征、症状改善,结肠镜检查仍可见假性息肉及炎性区域;无效:临床体征、症状、结肠镜检查均未见改善。(2)中医症状积分。根据患者主症(腹痛、脓血便、腹泻、腹胀)及次症(里急后重、纳差、肛门灼热、疲乏)进行评分,得分范围9-29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重[2]。(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测评表评价患者满意度情况,得分范围10-100分,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10-59分。满意度=较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6例、22例、2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21例、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4.298,P=0.038)。
2.2 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
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20.95±4.36)分、(21.05±4.67)分,t=0.099,P=0.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1.87±3.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31±3.12)分(t=2.084,P=0.040)。
2.3比较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达97.50%(满意21例、较满意18例、不满意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满意13例、较满意21例、不满意6例)(χ2=3.914,P=0.048)。
3讨论
UC属于中医“肠癖”、“泄泻”范畴,其发病机制为:饮食不节、外感时邪、脾胃素虚、劳倦思虑过度导致邪湿蕴于大肠、肠道失司[3]。该病在治疗上,除了运用常规的治疗手段外,还需配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医综合护理是一种以辩证施护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情志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抑郁情绪、消除不良情绪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辨证施膳既可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又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穴位按摩取关元(为小肠募穴,具有固本培元之效)、中脘(可化湿温中,和胃健脾)、足三里(可补中益气、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三阴交(可补益肝肾),与患者病机十分契合。
干预4周后,接受中医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97.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85.00%(P<0.05)。此外,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3]。
综上,中医综合护理对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疗效及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聂旺平,孙伟芳,刘素英,等.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14,32(12):168-170.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6)416-419.
[3]杨坤.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渍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1-45.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