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承志《黑骏马》中的命运色彩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文坛上兴起了一次“寻根文学”的热潮,作家们纷纷深入我国的土壤中,在反思民族劣根残余的同时,又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中,发现本民族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追求,并立足于当今社会,在回首中与之形成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了真正贴切于人民大众的民族文学,张承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张承志的小说《黑骏马》讲述了一个充满命运色彩的悲剧爱情故事。读完整部作品,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宿命色彩。无论是白音宝力格、索米娅,还是额吉、其其格,他们都好像被命运的枷锁捆绑,却依旧乐观地接受。因为,在他们的世界中,生存是第一位的。无论人还是牲畜,都格外珍惜每一个生命的降临,而伦理道德、爱情都暂且抛之脑后。这种命运的延续是草原人民的精神写照,蒙古草原的辽阔显现出了个体生命的渺小与悲哀,是草原人民永远的心结。
  一、草原宿命的见证
  在小说《黑骏马》中,无论是古歌《钢嘎·哈拉》,还是黑骏马和伯勒根河的意象,都暗含着浓烈的宿命色彩,给作品中增添了浓厚的传统元素,也隐喻了男女主人公的悲剧爱情。
  (一)古歌《钢嘎·哈拉》
  整部作品分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以古歌《钢嘎·哈拉》中的两句歌词作为点题,每章的内容都紧紧围绕着歌词展开、延伸、复现。可以说,古歌《钢嘎·哈拉》是全文的主线,引领着故事的开端与结局,也预示着悲剧的感情基调。
  小说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草原民歌,这些民歌与小说浑然一体,给整部作品在细节上增添了许多色彩。作者巧妙运用现实与过去对比的手法,在追寻的过程中与回忆相结合,使读者渐入佳境,跟随主人公的脚步,最终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
  (二)伯勒根河
  伯勒根河也是一个极具命运象征的意象,是传统婚俗给蒙古女性所带来的苦难的标志。三次对伯勒根河的意象描述,都体现了浓厚的宿命色彩。这终将是草原女人摆脱不了的噩梦,她们最终都会跨过这条河,远离故乡与亲人。这样的传说,是草原女人一代代痛苦的延续,她们面对男权社会的压迫,往往选择容忍与释然。那份伟大的母性背后,其实隐藏着无尽的悲哀。额吉与索米娅正是这种延续的见证,她们从未反抗,顺从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遵从着自然的生存法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伯勒根河是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痛苦与幸福的见证,从某种程度上深化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三)黑骏马
  骏马是草原的象征。黑骏马—钢嘎·哈拉与古歌同名,它既包含着悲剧色彩,同时也是爱的使者。索米娅与白音宝力格的爱情已注定成为泡影,但因为有钢嘎·哈拉的存在,他们心中温存的那份爱,将始终延续并绽放。黑骏马是上天赐给他们的礼物,同时也仿佛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在作品《黑骏马》中,我们可以发现“寻根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环境意象的渲染,通过独特的景色描写,烘托出浓烈的民族气氛,在意象中常常預示着结局的悲喜走向。古歌、伯勒根河、黑骏马的描写,总是不经意地出现,作者以此借景抒怀,奠定了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透露出悲剧的色彩。
  二、母性命运的延续
  在作品《黑骏马》中,通过对额吉、索米娅、其其格三个女性形象的刻画,揭露出草原女人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生历程。她们在拥有伟大的母爱品质的同时,又麻木地遵循着草原文明。这仿佛是一个草原生存法则的轮回,背后却暗藏着草原女人的苦难与辛酸。
  (一)额吉
  《黑骏马》中的额吉是一位善良、慈爱、伟大的女性。在她的丈夫与儿子相继离世后,独自撑起了一个家,与孙女索米娅相依为命。之后,又领养了调皮、叛逆的白音宝力格,对他更是疼爱有加,给予了他缺失的母爱,教会他生活的技能,使他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额吉是草原文明的守护者,她无论是对待人还是牲畜,都倾尽自己所有的爱。
  额吉在尊崇生命的同时,也严格遵循着草原残酷的生存法则。当白音宝力格得知索米娅被黄毛希拉所欺辱怀孕时,他拿出父亲曾经送给他的蒙古刀,准备去报仇,却被额吉拦住了。她认为希拉并无太多过错,能证明索米娅能生养,就是件让人放心的事,额吉宽恕了希拉并且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由此体现出了草原女性的悲哀,他们甘愿受到欺凌,却依旧接受并沿袭着落后的习俗。在额吉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草原习俗的美与丑、善与愚的对比。
  (二)索米娅
  索米娅是额吉的延续,也是草原生存法则的继承者。同时,也是额吉精神与品质的传承者,她拥有无私的母爱,选择隐忍和承担生活中的全部苦痛,并积极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索米娅的人生是所有草原女人命运的见证,她们承受着封建势力的压迫,麻木地被现实磨平了个性的棱角,在成为男人附庸的同时,又极力彰显着女性独有的母性美。她们逃不出宿命牢笼,秉承着残酷的草原法则,练就了本体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生命意义的敬畏。这既是草原女人的伟大,也是草原女人的不幸。
  (三)其其格
  其其格代表了原始文明的病态,是草原文明的牺牲品。她是一个善良、懂事、勤劳的女孩,她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命运总是不公,让她从出生开始就备受非议。可她没有失去对未来的向往,她热爱草原、热爱母亲、热爱自己的弟弟和妹妹。虽然,她的脸上早已失去了童真的模样,但我们还是能看到她的坚毅与乐观。其其格是索米娅的延续,在其其格的身上,反映了草原生存法则在蒙古女性命运中的循环,也展现出了她们对待苦难时的不屈与勇敢。
  三、男权势力的影响
  《黑骏马》中出现的男性形象,都是男权势力下不同的人设写照。白音宝力格是进步的现代文明的追寻者,黄毛希拉是草原恶势力的化身,达瓦仓拥有着草原男人最本质的特点,粗犷、直爽、关心弱者。这三个男性扮演着全然不同的角色,却影响并且改变了索米娅的一生。
  (一)白音宝力格
  张承志先生在作品《黑骏马》中,从离开—归来—再离开的角度出发,清晰地阐述了白音宝力格的成长与心境变化的过程。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进步、酷爱学习的知识青年。他从小接受现代文明和儒家文化的熏陶,不拘泥于草原民间的偏方及谬误,而执着追求进步与科学。索米娅与额吉代表的是草原的游牧文明,他们麻木不仁地遵从着生存法则,将人口的延续作为万事的首位,其次才是爱情。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在失而复得之后,白音宝力格发现,草原才是他生命的源头,人生的归宿。他渴望“草原法庭”对他进行道德审判,以恢复他的草原人身份,这是他最后的精神救赎。
  (二)黄毛希拉
  黄毛希拉作为草原上的恶势力而存在,正是草原法则对他丑恶行径的宽恕,才使他可以明目张胆地为所欲为。他是草原上的一颗毒瘤,葬送了多少女孩昔日的美好爱情,打破了多少家庭的宁静。他从未想过承担责任,只是尽情地发泄自己的欲望,使许多像其其格这样无辜的孩子出生。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不幸的,世人蔑视,让这些孩子生性敏感、脆弱。
  草原法则不会因黄毛希拉的罪行就对他实施制裁,反而是对他的罪恶加以包庇,助长了他的猖獗。而他还为此引以为傲,殊不知多少女人因他的丑恶行径而陷入无奈与痛苦的深渊。黄毛希拉的存在,加速了草原女性的悲剧进程。
  (三)达瓦仓
  达瓦仓是索米娅的丈夫,是一个粗犷、率真的蒙古汉子。他在索米娅孤苦、无助的处境下,给了她温暖与帮助。达瓦仓具有草原男人的情怀,在他粗鲁的外表下,拥有一颗温柔的心。他同情弱者,帮助贫苦的底层人民,有担当、有作为,活得真实,对人直爽,丝毫没有戒备之心。比起白音宝力格的逃离,他显得如此高大、伟岸,可以说他的存在,使索米娅的生命得以延续。
  四、结语
  张承志在作品《黑骏马》中,写法畅然,使每个人物的性格、品质都得到了升华。虽角色之间无过多正面的激烈冲突,但在平静的字里行间,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赞颂草原女人的伟大,歌颂对草原万物生灵的尊崇,这方养育他四年的土地,是他永远的“根”。他就像白音宝力格一样,无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拥有再多的知识文化,也终将回到草原,深情拥抱这一方水土,深爱并尊敬每一个平凡的草原人。
其他文献
驱车沿锦山村道可直接开到瓷帮古道驿站入口,我们的脚步从平整的水泥路切换到苔草深掩的青石板道,深深浅浅地踏进了历史深处。  这条始于宋、元的瓷帮古道位于德化三班镇与永春吾峰镇之间。延绵近三十里,是古时德化瓷器经由南大门运往永春许港,沿水路到刺桐港出海的必经之路,一度繁盛至清末民初,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还经常由此出入。  路边遍布着石础与夯土残墙,两侧坍塌的老屋梁柱空架,突兀于荒草杂树之间默然诉说着
期刊
七月的祁连山,山峦葱翠,雪峰融化的冰水潺潺流下来,滋养着山脚下的青草。青草又嫩又香,一群群牛羊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自由活动。宽阔的山谷里,流淌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远看就像一条银亮的绸带,铺展在碧绿的缎面上。我把手伸进潺潺的溪水中,溪水冰凉,将夏日的燥热突变为舒爽。  进入祁连山谷,除了满眼的绿色草地、星星点点的白色羊群、黑色的牦牛群,门源那方圆几十公里的鸳鸯花海,才是大手笔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远
期刊
看了散文大师王剑冰的精美散文《绝版的周庄》,我的心像着了魔一样,对周庄充满了向往。夏日的一天,我到江苏常熟的儿子家,孙子赵顺宇陪同我游览了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怀美好,便会遇见人世间美好的风景。在游周庄的一天中,那到过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拱桥,每一条溪河,每一处庙宇,都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画廊,最好的盛宴。  周庄古镇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它四面都是烟波浩渺的湖泊,其内部河道纵横,像
期刊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  —题记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小平屋都已变成高楼大厦了。当我面对一栋栋的楼房时,心里却空荡荡的。我很怀念从前的“慢生活”,那个每天清晨都能见到缕缕炊烟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科技比较发达的时代,许多人总认为有钱,就能过上所谓有品位、高格调的生活。没钱,就只能过一种紧巴巴的生活。然而,那些有钱人所过的生活,真的就是幸福生活了吗?从前,没有昂贵的西餐,常见的是萝
期刊
奶奶年纪很大了,她的生活也变得越发简单。她偶尔会斜靠在门口的大椅子上,手里抓着一包零食,眼睛盯着前方,我不知道她在望着什么,蜷在大椅子下的邻家老猫也不知道。  有不少老人喜欢喝茶,奶奶却不喜欢。奶奶和许多为生计而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很晚睡觉又很早起床。那么漫长的一整天时间,不知道她是如何打發的。我曾经想过自己,放假时间一旦久了,便会觉得无所适从,她难道就没有这种感觉吗?只可惜,她再也盼不来“开学”的
期刊
一、创作背景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对路遥来说,《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本小说里,路遥用笔勾勒出了一个精神世界,把自己对于生活、对于梦想和极力追求的美好都倾注其中。在小说中,路遥积极倡导,不管时代如何进步,坚决不能放弃和背离传统道德文化,必须一直坚守下去。在路遥看来,人类文明在发展中沉淀出无数的精华和璀璨的种子,而只有传承和发扬这些文明的精华,才能够充分展现我们民族
期刊
清中叶乡贤名宦周煌(1714-1785),字景垣,号绪楚、海山,四川涪陵人。乾隆二年中进士,由翰林院编修,仕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著有《海山存稿》《琉球国志略》等。其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书法亦有造诣。近年来,随着对乡贤文化的重视与挖掘,学界关于周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系统地梳理与周煌相关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掌握学术界研究现状,将对清代官员研究、乾嘉文人研究、四川乡贤文化研究大有裨益。  一、周煌家世研究匮
期刊
阅读,大概是从我识字起就延续下来的一个习惯,它早已成了我生活里自然进行的一件事。  我家在农村,但离县城不远,周末或是寒暑假,我经常会到县城的图书馆读书。在那里,有那么多的书在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它确实能给我一种很舒服的视觉感受。若是戴着耳机靠在书架旁看书,这本身就是匆忙生活里难得的一种享受。然而,图书馆毕竟是公共空间,待的时间相对有限,所以,一旦遇上自己特别喜欢的书,我便会到前台登记一下,将
期刊
莲江湿地游船码头处有个小树林,小树林中大多是些高大的枫杨树,偏后方有个小凉亭,小凉亭前面有个草坪,还有两三颗枇杷树,后面是一个月牙形的小池塘,池塘的右侧有一个宽不过半米的小口子与荡荡莲江相连。  清晨,我常常去莲江湿地散步,一般走到游船码头处就会驻足,然后坐在小凉亭的木凳子上瑜伽冥想。深秋的一日,正在那里瑜伽冥想的我,突然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响声,来的时候天空通透的蓝,难道天气突变,下暴雨了?我
期刊
向日葵,因其花序可以随太阳轉动,故而得名。它的花向着太阳开放,金灿灿的花朵充满阳光的色彩,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太阳花”。向日葵,在它灿若晨光的背后,隐喻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以,很久以来,它又被国人赋予了“勇敢追求幸福”的精神内涵。  周末闲暇之余,踩上山地车逃离喧嚣的小城,骑行在仲夏时节的乡间公路,恰巧与一片盛开的向日葵不期而遇。向来喜欢这向阳而开的花,喜欢它的朴实无华,更喜欢它坚强热情、努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