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床上的思想(下)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77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床上的思想(下)
  李炜14,15,16,17,18,19,20,21,22,23,
  你让我想到站在窗户后面的那种人,
  怎么都看不懂路人的奇怪举止,也没意识
  到外面正刮着台风,路人不过是拼命想要
  站稳而已。
  他曾这么责备他大姐,因为她不理解
  也不支持他的选择。
  谁,窝在自己安宁的栖身之处,真能
  了解别人生命里的狂风暴雨?
  既然已把世界从胡言乱语中解救出
  来,维特根斯坦就无事可做了。
  所幸他还有个备份计划。就在他等待
  一颗子弹飞来终结他的悲苦时,他看到了
  一丝希望。《福音摘要》指明了一条通向幸
  福的快道:斩断自私的劣根,乐善好施,以
  这种方式与上帝的精神合为一体。
  “我不断默诵托尔斯泰的警言,”维特
  根斯坦在笔记本里写道:
  “人的肉体力不从心,精神却无
  限自由。”但愿我有这种精神!……我
  不怕中弹身亡,只怕没机会尽责尽力。
  上帝赐予我力量!阿门。阿门。阿门。
  把处女作手稿丢给了罗素,又抛弃了
  财富,他终于可以开始一种简朴尽职的生
  活。昔日的富翁哲学家摇身一变,成了奥
  地利贫穷地区的小学教师。
  然而,不出几日,他又开始痛恨新生
  活。他向罗素抱怨:
  我的身边依然只有卑贱与丑恶。
  我知道到处都是百无一用的人,但这
  里的人竟然更没出息、更不负责。
  就连同事也被他形容为“根本不是人,
  尽是些招人厌恶的臭虫”。
  幸好,他还有小朋友。
  他把所有心血都花在他们身上。他自
  愿加班加点。他用少得可怜的薪水去买教
  材。他甚至编写了一本词典,帮他们提高
  拼写水平。
  四十页的小册子管不管用,只有他的
  学生清楚。虽然没有收入那些只有他自己
  感兴趣的单词,比如“Philosophie(哲学)
  和“Logik”(逻辑),书中却有“Kognac”(白
  兰地)和“Philister”(不懂文学艺术的粗
  人)。
  也许,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奥地利乡
  村的小男孩小女孩真的常用到“白兰地”
  和“粗人”这样的词汇。不过,维特根斯
  坦的一名朋友几年前也注意到:“粗人”是
  “他给所有他不喜欢的人的统称”。
  所以,这两个词被收入词典——有无
  可能是因为作者觉得身边充斥着夜夜喝得
  烂醉的粗人?
  幸好,他还有小朋友。
  他倾注全力,学生却老犯同样的错误。
  他开始失去耐心。他冲着全班学生大吼大
  叫。他揪着他们的头发晃他们的脑袋。他
  甚至扇他们耳光,包括女孩。或许尤其是
  女孩。她们胆敢在他自己最偏爱的数学科
  目上考不及格。
  一名学生的家长说他简直像是“驯兽
  师”。
  驯兽师两次三番要求调职,从这个村
  子搬到那个村子。他总是挑最穷困的地
  方。他总是无法适应。他总是不开心。
  他家人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
  大姐说得没错:像他这样“受过高等哲学
  教育的人去当小学教师,简直是用一件精
  密仪器去撬板条箱”。
  然后,连撬板条箱的机会也没有了。
  一九二六年,历时六年教学生涯的他,
  又因为学生领悟太慢而卷起了袖子。但这
  次下手过重,十一岁男孩当场昏了过去。
  有人报警。维特根斯坦在惊慌失措中逃离
  了村庄。
  在法院举行的听证会上他当庭撒谎,
  不敢承认自己体罚过度。村里人都知道真
  相,但终究没有起诉他。想必是他的家人
  打点了一番,不想让丑闻闹得更大。
  失去了职业,他的情绪又坠入低谷。
  求死的念头再度浮出。
  在这种心境下,他理应能在信仰里找
  到慰藉。他一直坚称:“宗教,就像海底的
  最深处,无论海面上有多少惊涛骇浪,海
  底下总是沉静如常。”
  但无论他多认真祈祷,多正直做人,
  他还是沉不到平静的海床,只能在汪洋大
  海里与波涛搏斗。这不免让他晕困交加,
  心生疑窦。
  “熬了一整天,”有天晚上他写道,“晚
  餐时我跪下祈祷。就在跪着仰望时,我突
  然发现:那上面根本没有人。”
  当然没有。不就是他提议:上帝不可
  言说,因为祂不属于物质世界?
  或许是为了找到在尘世里看不着的上
  帝,他才一再地想加入修道院。
  丑闻事件后,他的心意格外坚定。可
  惜修道院还是拒绝了他,觉得他想出家的
  动机不纯。也许他没机会反驳,说那些修
  士们闭关自守,对窗外的狂风一无所知。
  想当僧侣的梦落空了,他只好退而求
  其次,在修道院里找了一份园丁的活儿干。   事实上,这是他第二次当园丁。第一
  次是在教书之前。
  在他心目中,体力劳动意味着对灵魂
  的拯救。他常鼓励他人去从事劳作,自己
  也老是渴望用汗水谋生。
  好些年后,他还会去趟苏联,满怀希
  望能在一个集体农场里打工。可惜苏维埃
  官僚也拒绝了他,觉得他想加入农场的动
  机不纯。他大概也没机会提及暴风中的路
  人。
  就在他为僧侣照料花草的时候,死神
  带走了他的母亲。园丁只得打道回府。他
  的三姐正好在造一栋新宅,问他有无兴趣
  加入设计。这显然是借口,真正的目的是
  协助小弟走出窘境。
  “建筑师维特根斯坦”的传奇就此诞
  生:一个严酷的极简主义者,去除了所有
  浮华冗余的修饰,只留下建筑物中最基本
  的结构。
  至少,传说如是。实际上,等他正式参
  与建造时,蓝图已经画好了,他只能在门窗
  及其他细节方面作点贡献。但豪宅原先的
  建筑师是如此敬畏维特根斯坦,新屋落成
  后,把几乎所有的荣誉都拱手让给了他。
  虽然维特根斯坦对简单朴素一直情有
  独钟,维也纳的新派建筑也让他获益匪浅,
  尤其是卢斯的作品。
  哲学家不仅认识建筑师,还十分仰
  慕他。卢斯的设计洗尽铅华,与时尚背道
  而驰。当时盛行的风格是“新艺术”(Art
  Nouveau),以精雕细琢的装饰为特色。因
  为“装饰物”在定义上就是缺乏实用价值
  的东西,所以,在卢斯眼里,纯为奢侈浪
  费,以至于伤风败俗。
  卢斯的好友克劳森(Karl Kraus)也持
  有同样的立场。大名鼎鼎的评论家对当时
  随处可见的华丽词藻、随处可闻的矫饰言
  语深恶痛绝。他在时文警句、谈话讲座中
  一再批驳:语言被滥用的结果便是思想混
  沌、情意虚假。
  对卢斯和克劳森来说,美学与道德绝
  无可能分开讨论。崇拜当中一个的时候,
  也必须向另一个作出祭献。
  在维特根斯坦的成长时期,这种观点
  留下了深刻烙印,日后还会引导他在《逻
  辑哲学论》中宣布:“道德和美学是一码
  事。”就连这本书的精简文风也旨在展现作
  者的道德美学立场。
  如此推断,维特根斯坦协助建造的房
  子也注定是极简派。他的大姐曾把那栋宅
  第形容为他逻辑学的化身。更正确的说法
  是道德美学。
  维特根斯坦在房子上花了两年工夫。
  要不是他一再洗垢求瘢,老早就可以收工
  了。
  重居繁荣大城,他的隐士生活不得不
  告一段落。通过社交广泛的三姐,他结识
  了“维也纳学派”的成员。
  这些多半比他年轻的思想家会聚在一
  起,是因为志趣相投,一致崇拜物理和数
  学,厌恶宗教和玄学。他们对《逻辑哲学
  论》激赞不已,甚至奉维特根斯坦为圭臬。
  这种说法虽然普遍,却言过其实。事
  实上,《逻辑哲学论》结尾部分明显可见的
  宗教玄学倾向让不少学派成员感到困惑。
  学派里后来名气最大的哲学家卡尔纳普
  就说过,维特根斯坦并不
  像科学家,更像“宗教先知或预言家”。卡
  尔纳普发现,“有一种激烈的内在冲突,存
  在于维特根斯坦的情感和智力之间”。虽然
  后者明白“宗教界和玄学界的诸多观点都空
  洞无物……但这只让他在情感上无比痛苦,
  仿佛要迫使他承认自己心上人的弱点”。
  根据卡尔纳普的说法,维特根斯坦
  的每个新洞见都“仿佛来自上天的启示”。
  “他不能容忍他人的评论”;“他只能和愿意
  ‘与他手拉手’的人交谈。”
  或许因为往往没有手拉手,维特根斯
  坦才会在一次聚会上从头到尾背对着学派
  成员,念诵泰戈尔的诗。
  成员们非但没有抗议,反而乖乖坐着
  倾听,讶异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大家都说,和维也纳学派的交往再次
  点燃了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激情。
  难道不该反过来说?是他需要和别人
  手拉手——尤其那些年纪轻轻又长相英俊
  的知识分子,还要他们言听计从:难道不
  是这些因素最终诱使他重返剑桥?
  “上帝”的第二次降临。
  在他缺席校园的十五年里,《逻辑哲学
  论》不仅出版,还被视为经典著作。这本
  书让所有读者迷惑不解,自然也引发了对
  作者的好奇。
  即便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维特
  根斯坦的归来,有些人甚至觉得这是“剑
  桥的灾难”。
  虽然已近不惑之年,时间却没让他有
  丝毫的宽容温和。他说翻脸就翻脸的脾
  气、霸道的固执己见、对异见的零容忍度、
  下手无情的评论——这些都无法营造良好
  的学府氛围。
  就连带着玩笑口吻把他比成“上帝”   的凯恩斯也受不了他。“事实上,”经济学
  家坦言,“我一直徘徊在喜欢你、享受与你
  交谈和吃你不消这两者之间。”
  等维特根斯坦拿到博士学位并开始授
  课后,连他自己都觉得情形变得更不妙。
  他告诉朋友:“成为教授也算是三生有幸这
  类的事吧,但或许还不如让我在平交道口
  上掌管栏杆的升降。”
  大姐去世后,他在笔记本上悼念:“她
  多才多艺,天赋极高。但才华不外露,隐
  于心中。一个人的素养理应如此。”
  所以他才会一再鼓励最优秀的学生
  (包括自己的男友)离开学院,去工厂里干
  活,以便把轶群的素养隐藏起来。
  那他为何不藏好自己的才华?多年
  前,才当了一年小学教师他便向朋友诉苦:
  我的精神死亡已有一年多
  了!……我本应让自己的生命活出更
  多光彩,成为天上的一颗亮星。但我
  却困在大地上,逐渐黯淡下来。
  他去世后,他最欣赏的学生之一怀特
  (G.H.von Wright)给出了这么一段评价:
  总体来说,维特根斯坦认为他身
  为教师,对门生的思想发展具有负面
  影响。恐怕他没说错……他自己的思
  想深奥又独立,要理解它并不容易,
  要把它贯通于自己的思想之中更是难
  上加难。此外,他的魅力与风格不但
  诱人,还有益惑力。要师从维特根斯
  坦,几乎无法不用他的表达方式、口
  头禅,甚至模仿他的腔调、表情和手
  势。风险则是:思想有可能沦落为术
  语。
  不管收获了思想还是术语,他的学生
  一个比一个崇拜他。当他在课堂上自言自
  语时——当他在措辞上挣扎不定时——当
  他陷入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沉默时,他们
  更是恭敬有加。更别提当他肆意践踏《逻
  辑哲学论》的时刻了,这只让他的名声更
  响。除了极品天才和个把疯子之外,还有
  谁敢声称所有人都错了,但自己比别人错
  得更多?
  在他那个年代,要想不大错特错还真
  不容易。没几个人瞧出《逻辑哲学论》的
  漏洞,因为大多数学者都从错误的出发点
  研究哲学。维特根斯坦从罗素和弗雷格那
  里师承到的不仅是逻辑学,还有他们的偏
  见,和盲点。
  危害最大的传授莫过于二十世纪初一
  度盛行的信念:逻辑学是一把能解开所有
  难题的金钥匙,甚至能克服自然语言与生
  俱来的不精确性。
  不妨看看罗素的逻辑学金句:“The
  present king 0f France is bald.”(法国现任国
  王是个秃头)
  用“K”代表“法国现任国王”,“B”代
  表“秃头”,这句话可以改写成:
  这则公式的字面意思是:至少存在一
  个“x”,这个“x”是“法国现任国王”;只
  有在“y”等于“x”的前提下,每个“y”才
  是“法国现任国2E'’;“x”是“秃头”。
  用下划线强调的条件看似多余,它的
  作用是确保公式所描述的国王只有一个
  (所以“y”才必须等于“x”)。换言之,它
  取代了罗素原句中的定冠词“the"。
  找到定冠词的逻辑代表方式无疑是
  天才之举,却也是一大失误,毫无必要地
  夸大了这个词的重要性。有些语言根本不
  用定冠词,譬如俄语和汉语,但使用这些
  语言的人依然能够互相沟通。即便不加冠
  词,罗素原句的意思仍然一目了然。“国
  2E'’的定义就是一个国家独一无二的统治
  者。再用方程式去保证这一点,无异于画
  蛇添足。
  事实上,全句里最关键的词并不是拿
  来大做文章的“the'’,而是“present"(当前、
  现在)。这是个连小学生都能抓住的要点。
  就是因为这个词,这句话才变得荒谬可笑,
  但也偏偏是这个词在公式中被忽略。
  仔细想想,倒也不奇怪。时态要如
  何用逻辑展示?有可能写出指代“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公式吗?
  这些等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逻辑学
  的早期信徒都深信:任何语句转换成相应
  的逻辑符号,都能变得清晰易懂。
  暂且打开思路,试想有一种用逻辑符
  号交流的外星文明。那里的生物满嘴公
  式。十之八九,第一个把这种公式译成言
  语、说出类似“这国王的头怎么这么秃”这
  句话的外星人,会被誉为那颗星球上最了
  不起的天才。
  逻辑学中的例句听起来都像外语初
  学者的牙牙学语。好像除了最简单的主谓
  句,再也没别的花样传达讯息。
  如此简化语言,当然是为了图个方
  便。不过,这些枯燥的句子会被当成主角,
  也是因为早期的现代逻辑学家都误以为语
  言的唯一目的是陈述事实。在他们的理解   中,任何一句复杂的、非陈述性的表述都
  可以拆分成基本的主谓句。
  《逻辑哲学论》里也充斥着这样的语言
  观。为了订正错误,作者后来才提倡“语
  言游戏”。
  老实说,这主张纯属多此一举。新造
  词的唯一目的是承认语言的用法五花八
  门。晚期的维特根斯坦不再把每个词和它
  们相对应的客体拴在一起,他让它们统统
  自由。他终于领悟到:词语的意义只能由
  语境来决定。哪怕是最简单的字靠着语气
  也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虽然这观念近乎不言而喻,却要等到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生涯进入第二阶段才
  得以萌生。确切地说,是要等到《哲学研
  究》。
  这本书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
  出版于作者死后的五十年代初。在漫长的
  酝酿过程中发生了不少事。比方说,二战。
  过了服役年龄,维特根斯坦只好在后
  方做救援工作。这是他为自己新人籍国家
  的贡献方式。纳粹德国在一九三八年吞并
  了奥地利,拥有四分之三犹太血统的他决
  定当一个“假英国佬”。就这么一回,他作
  出了聪明的选择。
  最终,他在伦敦的一家医院里找到了
  一份打杂的工作,周末赶回剑桥教书。
  当他在一九四一年秋天开始打工时,
  英国的首都刚刚经历了一段惨烈无比的日
  子。德军一连八个月轰炸伦敦,无数街区
  被夷为平地,数以万计的市民死于炮火,
  更多的幸存者无家可归。
  虽然三个月前,希特勒已把火力集中
  到苏联,再也派不出足够的轰炸机来“惩
  罚”英国,伦敦市民却以为空袭随时会再
  开始。
  这似乎是维特根斯坦选择在首都工作
  的唯一缘由。他求死的欲望再度复苏。
  一开始,他的主要工作是送药。他冒
  着公认的“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从药房
  赶到病房,却建议病人不要服下他送达的
  药。
  这里的逻辑,八成属于无法言说的那
  种。
  可以肯定的是,送药时,他需要东奔
  西跑。在途中他越过了多少断壁残垣?他
  看到了多少衣衫褴褛的孤儿?落在城市的
  所有炸弹之中,又有多少颗是用他家族的
  钱制造的?
  事情是这样的。第三帝国表明了反犹
  太立场后,维特根斯坦的两个姐姐还是不
  肯离开。
  麻烦找上门时,家族只好和纳粹做交
  易,用金钱来换取两名贵妇安然留在维也
  纳的资格。交易的金额庞大到在谈判的最
  后阶段,希特勒亲自做了伪证,声称家族
  血统只是一半犹太,因此是“混血”(四分
  之三就没那么好命了),不会再被当作犹太
  人处理。
  那时候,已是英国公民的维特根斯坦
  在家人和纳粹官僚之间斡旋。事情尘埃落
  定还没几天,二战就爆发了。他当然不可
  能预见到纳粹后来的种种恶行。但他也不
  可能对他们的企图一无所知。在漫长的协
  商过程里,针对犹太人的暴行连连发生,
  世界各地都有新闻报道。
  就算维特根斯坦有过疑虑,担忧自己
  无意中帮忙“捐钱”给希特勒,他也没声张
  过。在谈判过程中,唯一觉得这笔交易不
  妥当的是他的哥哥保罗。
  战后不久,维特根斯坦便辞去了教授
  之职。从那时候起,他漂泊不定,四处游
  居。
  在都柏林的一家旅店里他完成了《哲
  学研究》——或许说“半完成”更恰如其
  分。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不足以把手头
  的材料整合成天衣无缝的恢弘巨著,却又
  不能置之不顾。那时,他的不少晚期思想
  已传遍学术界,但多半是道听途说。他必
  须出书纠正这些误解。
  就在他即将“完稿”时,他在笔记本上
  写下了一段饶有意味的文字:
  葡萄干也许是蛋糕最好吃的部
  分;但一袋葡萄干却不比一块蛋糕好;
  给我们一整袋葡萄干的人也未必能烤
  出一个蛋糕……我在想的是克劳森和
  他的警句,也想及我自己,还有我的
  那些哲学见解。
  这段话其实可以用来概括《哲学研
  究》。作者本人在序言中承认,为了把整
  本书的不同部分“焊接”成一体,他经历了
  “多次失败”,终于意识到他“永远无法成
  功”:“如果我强迫思维违逆自然倾向,脑
  子很快就变得虚弱无力。”
  精密仪器到头来还是迟钝了,但他对
  哲学的激情仍在燃烧。
  关于《哲学研究》这块没烤好的蛋糕,
  他说:“里头包含了大量的深刻思考。”
  确实如此。但这番思考也跨越了不少
  研究范围,分散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里。抛
  弃了《逻辑哲学论》严格有序的结构,新作
  从话题跳到话题,乍看之下杂乱无章。例
  子举目皆是,指示却少之又少,让整本书   读来如同雾里看花。
  《哲学研究》攻击了作者自己的一些
  旧观点,攻击了别人类似自己昔日的观点,
  攻击了跟自己的观点似乎没什么关系的其
  他观点。这都导致一种结果:难以确定维
  特根斯坦当下的想法。对此,他有个好借
  口:“哲学思考时,不断改变立场对我来说
  非常重要,不能单腿站立过久,以免腿脚
  僵硬。”
  正因为他拒绝保持同一姿势,他后期
  的想法似乎缺乏重点。这无疑也是刻意为
  之,他想躲避《逻辑哲学论》的命运。去除
  了核心理论,他的思想就很难被推翻——
  哪怕代价是一本近乎东拉西扯的著作。
  可惜旧习还是难改。即使到了生命的
  尽头,他依然喜欢捍卫一些公然冒犯常识
  的观点,似乎只为了证明他有本领做到。
  在《哲学研究》中他声称,任何人都不
  可能确定自身感受。诸如“我很痛”这样
  的表述完全不符合逻辑。这种言语“介入”
  并切断了双方的关系:“疼痛”这概念以及
  “疼痛”这症状。孩子可以用哭泣来展现疼
  痛,但大人只需说一声“我很痛”。这是因
  为后者学会并习惯使用一句不痛不痒的话
  来替代“疼痛的行为”。但这样的话语除了
  证明一个人受过“训练”,什么也传达不了。
  他从不隐藏对学术界的厌恶,却不常
  提及对医学界的兴趣。
  就以《哲学研究》为证,他没当上医生
  无疑是件幸事。否则,疼痛不已的病人来
  求医,他岂不是要拒绝治疗?因为在他听
  来,关于病症的陈述根本不合理。
  不过,成医的美梦还是潜入了他晚期
  的思想。最明显的例子是他那句警言:“哲
  学家处理问题该像治疗疾病。”
  什么样的病?
  对维特根斯坦而言,只有一种。
  就像他在《哲学研究》中所说:“哲学
  是对拥有大量资源的语言进行抗争,不让
  它迷惑我们的理智。”
  如果他没这么不信任语言,也不会想
  尽方法揭穿它所缔造的每一幻象,指出它
  的各种缺陷。
  但这么做,难道不像锯断自己屁股底
  下的树干?他是否忘了自己是借助于语言
  才爬上哲学这棵树?也正是借助于语言,
  哲学才能开花生果。
  难怪到了晚年他会觉得自己快要疯
  了。他越勤快地锯自己坐着的树干,就越
  缺乏平衡感。
  “有点不对劲儿,”他在一九四八年初
  写道,“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害
  怕自己快要疯了。只有上帝知道我是不是
  处在危险中。”
  偶尔他也试着往好处想:“你也无需害
  怕疯癫。也许它不是敌人,反而会像朋友
  一样来到你身边,唯一的蠢事是你的顽固
  抵抗。”
  借用他自己在《哲学研究》中作的诊
  断,就算他真的要疯了,也无法得知。只
  有别人能注意到他的状况。更何况,“疯
  了”这词根本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如果他没疯,他这么说显然不对。如
  果他真疯了,他的一切话语只是疯人诳言。
  事实上,只有当他宣称自己心智健全时,
  才有可能在说“实话”。但如果他不曾经历
  过疯癫,他又怎能知道神志清醒的真实感
  受?就算他能确定自己没问题,他又如何
  能保证自己心目中的健全和别人口中的是
  同一回事?他从没有也不可能体会到他人
  的心智健全……
  这样的论点可以再列下去——就像维
  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阐释疼痛那样。
  但这么做,对谁有帮助?这种诡辩钻的正
  是逻辑学的漏洞——和所有那些“不值得一
  个成年人花时间去研究”的悖论如出一辙。
  好在每次逻辑败下阵来时,常识都能
  及时救场。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声称自己
  快要疯了,谁都明白他在说什么。
  一个把毕生精力都用来分析语言本质
  的思想家——一个能迅速掌握任何一门外
  语的天才——竟然终身无法理解言语的基
  本功能。这无疑是维特根斯坦的致命伤。
  和他的信念相左,语言的本质并不在
  于逻辑。语言确实用到了这门学术,但完
  全不用服从它。语言甚至可以无视自身的
  “内在逻辑”(亦即晚期维特根斯坦口中的
  “语法”)——但照样传达意思。
  不像逻辑,更不似数学,语言不旨在
  精确。恰好相反。语言喜欢在灰色地带逗
  留,在荒诞无稽的表述中自娱自乐。语言
  甚至允许使用者开空头支票,让他们信口
  开河,说些永远不可能兑现的话——包括
  维特根斯坦书中的那些。
  不可言说之事,必将无言以对?
  正是当我们陷于无法言说之境,才必
  须言说。我们无法理清的思绪,无法诉尽
  的心声——这些只可能是我们最微妙的感
  受,最美好的情感,最沉痛的哀思,最强
  烈的恐惧,最深切的崇敬,最先进的念头。
  而那些试图表达任何一言难尽之事的尝
  试——我们会把这种努力尊称为“文学”、
  “艺术”、“科学”乃至“哲学”。
  如此批评维特根斯坦,也许有点不公
  平。谁真能理解他脑中的狂风暴雨?更何
  况,他始终是自己最严厉的谴责家。
  到了晚年,他也越来越清楚自己在历
  史中的地位——以及哲学的真正使命。一
  向擅长于隐喻的他作了一番总结:“哲学没
  有进展?难道一个人哪里痒了搔一搔也需
  要有进展?”
  至于那名曾经折磨过弗雷格和罗素的
  理发师,或许维特根斯坦无意中也替他昔
  日的良师益友抓到了痒。
  “只有偶尔会这样,”他晚年时在笔记
  本上写道:
  我在此记下的某一句话向前迈了
  一步,余下的都像是理发师的剪刀在
  碎碎剪。他必须持续这种动作,以便
  在正确的瞬间剪出恰当的一刀。
  看来,理发师一直都在从事自己的工
  作。与其傻乎乎地忧虑该为谁刮胡子,他
  索性一门心思剪头发。
  所有人的头发,尤其是他自己的。
其他文献
两个聋哑人,一前一后走向海边:走在前面的男生抱着冲浪板投向大海的怀抱,后面的女生安静地坐在海滩上无声注视。然后,还是他们两人,一前一后沿着无人的街道回家。  这是北野武的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整部影片都是反反复复这样的画面,就连一些声音也是反复而有规律地出现,比如脚步声和海浪声。它仿佛只是在讲述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是一段又一段关于“冲浪一回家”的流水账。  像海一样“宁静”、像生活本身一样“
期刊
尽管尼采出生于普鲁士治下的小村庄洛肯(Rockcn),又在瑙姆堡(Naumburg)度过少年时光,然而在他的自述中,无论洛肯还是瑙姆堡均非心灵之故乡。一八八三年六月,他从西尔斯一玛丽亚(sils-Maria)写信给友人格斯朵夫(Carlvon Gersdorff):  我再次感到,唯有此地才是我真  正的故乡和发源地(《考订平装版尼采  书信全集》[KSB,以下简称《书信全  集》(第6卷,第38
期刊
这本小书保留了我走进学术殿堂的最初心路,彼时还年轻,却自以为很成熟,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计利害地写下一些文字。除了编书的时候,我一般是不看旧作的,因为忙乱和新知识与新课题的逼迫,所以从来就没有别人悔其少作,或者少作不悔的思量。因为没有一定要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抱负,所以也没有太多的紧张。对于自我的兴趣,永远无法战胜对世界的好奇,读书是从小养成的生活方式,写作是职业的习惯。上学的时候,毕竟
期刊
九、“磨以玉粉缘金黄”  古代歌诗中的及“物”之作,每有虚与实之别。实,自然是物的写实;虚,却是用了颇有渊源的古称以为雅名,以助诗意,以蔚诗情。如此之“名”,与当日之“实”,则未必相符。这里所谓及物之作,所指不限于别为一类的咏物诗,更包括了大量的诗中有“物”者。对于这一类诗作,笺注的极要紧处,必是辨明虚实,以见真身。那么援以考古发现以及传世的相关实物,并解得此器此物的发展演变史,如此之“看图说话”
期刊
作为以色列独立之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卫·格罗斯曼显然有别于年长其十五岁的阿摩司·奥兹。较之后者擅长从家庭角度描绘以色列建国前后的世态人心,格罗斯曼更热衷于刻画家庭之外的更多主题:大屠杀、移民、巴以冲突,特别是当代以色列社会复杂多元的世俗风貌。两人的创作风格也彼此迥异,奥兹多师法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笔触细腻、优美、典雅、深沉;而格罗斯曼则从欧美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浓墨重彩且风格诡谲,犹如一幅
期刊
本书主要收集了我近年所撰写的十四篇批评文字,严格说,它算不上什么批评史,充其量不过是批评史中的碎片或边角料。当然,这里的碎片并非本雅明所言寓言式的书写,但它同样携带着历史的印痕。即便如此,为了使全书更趋于完整性,我邀请四位年轻有为的同行补充撰写的四篇文章也一并收入其中。此书以我的文章为主,倘若此类“批评史中的作家”能有续篇的话,我想应该以他们为主,届时我能为辅配合几篇已属幸事。说这些话不是因为美德
期刊
开拓文化史  一九八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学术界萌发“文化研究热”,朱先生的著述渐渐增多。一批卓有见识的中年学者率先摆脱用“阶级斗争”解释历史的“唯物史观”窠臼,想到的另一个解释体系首先就是“文化模式”,于是“文化史”研究应运而生。“文革”以后,全国只有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挂着“半块文化史的招牌”(庞朴先生语),这批学者常来上海活动,复旦就名正言顺地成为全国学术界提倡“文化史研究”
期刊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基于西方历史背景的调查:你愿意生活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选项有二十世纪初年的巴黎、维多利亚治下的伦敦、维吉尔和奥维德的罗马、伯里克利的雅典等等。最终,得票最多的是提香生活的威尼斯。  同样的问题如果放在中国,不知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竹林七贤的山阳、开元天宝的长安、蒙元入侵前的临安,抑或是永乐年间的江南?这无疑令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没有人对当下全然满意。现实即牢笼,必须逃离。人之悲
期刊
中国古典武艺形态,常以一种神秘而模糊的轮廓出现在人们的观念中。尽管于十五世纪帝国内忧外患之后,涌现诸如戚继光、俞大猷、吴殳等武艺大家,并有大量重要武学文献传世,但对古典武艺进行文献式研究的尝试,至今仍显单薄;虽有民国唐豪、徐震二位先生的努力,但武学一直没有成为古代文史界的显学。其中原因颇多,不过有一点,也与民国以来武艺文献鱼龙混杂、以传说替代史料有关。但这种借文学想象的自我标榜,至少清代以前尚未成
期刊
从福楼拜那里得来的灵感  要想真正了解文学天才的本质,略萨曾经建议某位文学青年去读一下福楼拜写给其情人科莱的书简,因为其中隐藏着福楼拜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秘诀,而略萨从中获益匪浅。曾挨过略萨老拳的马尔克斯也是福楼拜的信徒,也一样花很多工夫来准备小说的材料,譬如在写作《霍乱时期的爱情》时研究十九世纪的历史和风俗、向父辈们作详细的调查等,并有意从福楼拜那里学习十九世纪小说的结构。马尔克斯原本“打算用后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