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关怀渐行渐远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技术在为新闻业带来便利和驱动力的同时,会造成新闻业泛化。新闻业泛化对新闻专业化消逝和人文关怀缺位难逃其咎。先不提新闻本身、传媒行业以及专业新闻机构等,单单新闻人身份的泛化就已经是造成新闻运作体系崩塌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新闻业专业主义;新闻生产;新闻业泛化;人文关怀
  首先,新闻人身份的泛化使得一部分普通大众被纳入到新闻生产的圈子,直接或间接参与新闻生产。随着科技发展、智能终端更新换代和配备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功能完善,传播身边新近发生的事情和发表个人意见越来越容易。普罗大众摇身一变,成为信息生产主体,专业媒体垄断新闻行业的现象瓦解。技术发展造成新闻生产者身份边界的模糊,首先使新闻生产质量堪忧,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大众并不是新闻生产的主流,但庞大基数的影响不得不重视。
  现今言论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就建立在这样的一种去媒体化的交流基础上。每个人都生产并发送信息。交流的去媒体化使得记者这一曾经作为精英代言人、舆论制造者和言论传教士的人群,在当今时代里显得多余。大众都想亲身参与,不希望自己的言论经过任何中间人的阐释。也许看来,从自身或者与自己相似的百姓视角出发,进行相关信息產出,似乎更具亲切感和共情性。可事实是公众作为自身利益的绝对捍卫者,拿着自己的麦克风各说各话。未接受专业培训的大众在对新闻的把控上往往过于主观,所以不论是新闻生产还是对某一新闻发表评论,可能都是有失偏颇的。这些看似从普通大众口中发出的最朴实的声音,就只是生产出的交际噪音罢了。技术背景下不断扩大的噪杂声音是影响当今新闻专业性、干扰新闻真正关注事件本身的重要因素。
  其次,在技术和需求双重作用下应运而生,主打推送各类名义上的“新闻”的网页、公众号等平台如雨后春笋,其聘用的工作者,大多不是新闻从业人员,而是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大众,甚至是分身乏术的兼职者。互联网语境下,人们主动或无意识地成为新闻生产者,在社交媒体上记录或吐槽生活,有时就会变成关注度极高的新闻事件。我们无法要求这些庞杂的信息产出人群都能做到具备较高新闻素质,也没有理由关闭人们的产出设备,更没有权利叫停非专业新闻生产,只能任由纷至沓来的信息在不同场域里、不同平台上,与专业新闻“竞争”、抢夺注意力。加之在技术的作用下,普通大众与专业新闻人之间甚至普通大众之间的数字鸿沟都在逐渐加深,作为潜在新闻生产者的他们对事件的理解认知能力差异,也只能使产出信息更加纷乱,毫无专业性。更加关注流量的结果必然是新闻内容逐渐脱离以人为本。
  社会舆论作为新闻衍生品也拥有强大作用力。普通大众媒介素养普遍不高,信息分析理解、认知判断、评价质疑、思辨和反应、创造和传输能力参差不齐,但他们却是舆论生产的主力军。较低媒介素养使得普通网民极容易被“带节奏”,做出不理性举动。加上匿名意味着几乎不用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使人们觉得犹如有了保护壳,可以在安全舒适的空间里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就不乏缺少网络公共道德的人在新闻事件下肆意宣泄情绪、报复社会。
  比如前段时间热议的罗冠军事件,就是微博发酵而来的社会新闻。该事件由罗冠军前女友在微博上以受害者身份讲述自己被其侵犯的悲惨故事,造成社会广泛关注。大众看完女生声泪俱下的自白后开始纷纷攻击罗冠军及其家庭,大骂其为人渣,并人肉出其身份证照片加以“强奸犯”等侮辱性言语后公之于众。先不评价事件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问题,女生作为一个完全不具备新闻专业素养的人,连最基本的事实呈现都没能做到,事件几经反转中证实她并没有客观陈述事件也没能向公众展示最真实的想法,反而利用公众的同情心,不断升温话题热度,以满足私利。
  该事件中,主要有两个公众参与环节出现问题,一是该社会新闻的产出极为主观化;二是“吃瓜群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众是否真的考虑该如何应对社会问题,还是单纯吃瓜,我们不得而知。总之群情激愤,几乎没时间去管孰真孰假,事件一出就开始向自认为弱势的一方展开疯狂的“关怀”。当舆论倒向另一方时,在匿名的庇护下也有理由反过来再声讨先前支持的一方,最后几轮反转中把所有人都骂了个遍。更差的就是“窥淫癖”式的对社会新闻的窥探心理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作祟,使网络暴力应运而生。
  杜骏飞教授在演讲中强调希望新闻业回归知识分子行业,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一现象,试问越来越迅速的新闻产出和如此海量的信息喷涌而出的时候,新闻业最本质的对人的关注还能分配的到足够的注意力吗?在人人,甚至机器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里,新闻回归专业还容易吗?工具理性滥觞的时代,是否价值理性真的就此磨灭?我想答案可能并不乐观。但因为艰难就直接拒绝改变,那才是最可悲的。新闻业如何再次拾起人本主义精神,公众并不是局外人,反而该是自我反省的关键群体。在这个嘈杂时代该如何做也永远会是值得我们穷尽思考的重大话题。
  参考文献
  [1]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19.
  [2]杜骏飞.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J].
其他文献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发表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作者在《边城》题记中写到:“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地写下去”。 沈从文先生想表达一种人性牧歌,这种人性牧歌以“情”为基调。所以,这部作品给读者的一般印象就是饱含“淳朴唯美”之“情”。就“为艺术而艺术”来说,《边城》之“情”在当时确实传递着某种清新气息,透露着真正的文学品味;但它又经不起仔细推敲,因为此“情”已被某种枷锁束
期刊
批评家唐娜·哈拉维在《赛博格宣言》里说:“我们都曾深受伤害。我们需要的是再生,而不是重生,我们被重构的可能性包括希望有一个没有性别的异形世界的乌托邦梦想。”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要在“作家”前加上“女性”以表特殊,但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人类未来的构想中来,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已经可以被视作赛博格革命的开端了。  《北京折叠》出版以来,舆论广泛认为其没有起到拥有“女作家”“第一”这两个属性的科幻作品应有
期刊
从古至今,人们总有着返璞归真的本能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回归乡土,回归自然。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在田园里简单的自然组合都可以成为诗意的表达。唱一首田园牧歌,任其在山谷溪涧迂回荡漾,淙淙溪水随声附和。在钱钟书先生缔造的边城世界里,自然,人情,生命交织成美的悲剧,彰显生的道理。  对人情的理解:宁静又热闹  边城里处处讴歌着民风淳朴,人情热络。这日子时常十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手段。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信息化手段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的深化。有了教学资源库并进行资源共享,才能把各种信息化手段的综合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更好的服务教与学。  ◆关键词: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职业教育;实施方案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广大教师有一个巨大的互相交流、探讨
期刊
儿童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  一般未参加过儿童美术训练的儿童,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使人耳目一
期刊
◆摘 要:在AI时代下如何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成为广大中小教师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所在的杂口小学任教5年,在这5年中将计算机技术与日常的教学相结合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反响不错。首先教师主动学习,提高自身计算机水平。其次优化课堂形式,使课堂形式和多媒体相结合,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去理解所学知识,更愉快的去接受。最后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偏远山区孩子争取社会实践的机会,让课堂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社会实
期刊
根据数学中的平均值规律,若两个数或多个数的平均值为,则至少有一个数比大,一个数比小。在化学解题中,有时也用到平均值,解题时若能抓住这个平均值,就能避繁就简,事半功倍。化学中,当性质相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总存在一个平均值,平均值的基本原理是:是与a有关的两个量x1、x2的平均值,即=x1a+x2(1-a),且0  一、碱金属混合物与水反应 
期刊
教学年级:七年级  课题名称:I want to be an actor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授课时间:40分钟    一、学生分析    1.初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大,并且对他们梦想的职业特别感兴趣。从认识角度来看,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占据重要位置,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比起初二、初三学生来说,敢于表现自己,这种种特点都有利于本节英语教学的开展。  2.知识技
期刊
◆摘 要: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在《小说》中谈到“艺术真实”:艺术通过转换手法、结构设计、逻辑走向等条件展现出“艺术真实”。契诃夫晚年创作的四幕喜剧《樱桃园》是一部非传统现实主义戏剧,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以“真实感”闻名,褪去传统戏剧的冲突外衣,反而更能体现艺术真实的本质特点。本文以沿着莫泊桑《小说》的思路,对《樱桃园》的机构、情节等进行分析,认为艺术真实来自于以下三个层面:社会生活背景、人物性格
期刊
大众中总有声音评论沈从文的文章清新自然,称其为“令人神往的田园牧歌”。而从我自己最主要的阅读感受出发,我认为,评价沈从文的部分作品可以借用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论中的前半句——作品布满“悲凉之雾”。以《边城》《萧萧》《丈夫》为例,这种悲凉广泛地分布在充满生命力、质朴纯净的个体身上。作品中人物关系单纯,冲突的发生大多不激烈,就算是偶然的较为严重的冲突,也没有爆发的机会,而是总被作品中人物奇妙的个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