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老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正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问题。
  1数学老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老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老师应通过控制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新性思维的环境。老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或修正他人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学生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能所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②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兴趣。③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④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3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作法
  3.1消除思维定势,训练创新思维。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进而发展其能力。创新思维就是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应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推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新规律的一种思维形式。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针对创新思维所具有的突出特征进行特性训练。
  3.1.1针对其流畅性,提倡一题多解。创新思维的流畅性通常表现为在较短的时间内会产生较多的想法,信息反应量大,心智活动畅通等。这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高度活跃阶段,他们会非常自然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运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思、一题多问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其目的正是要追求这种思维上的流畅,让思维不受限制地自由驰骋,为创新创造条件。
  3.1.2针对其变通性,克服思维定势。创新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维灵活多变,不受旧经验和定势的束缚,当思维受阻后会及时转向,会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求解。可以说这是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增强思维变通性,克服思维能力之势呢?①注意优化知识的储存状态,学会在分析、比较中认清知识的本质。②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当人脑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时,往往会对数学对象的结构、关系做出迅速的判断,由于这种判断没有受到定势的干扰,因此往往别具一格,它对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1.3针对其独特性,寻求最优解法。创新思维的独特性集中体现为从新角度、新观点、新方法认识事物,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这一特性把创新的思维体现得极其明显,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大力提倡学生自己独创解法,表扬他们的创新行为,并努力使创新思维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自觉行动。
  3.2学以致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直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光具备创新个性、情感和思维是不够的,还要加上最重要的一条:学以致用,努力实践。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基创新个性、情感和思维发展的结果,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由此可见,离开实践,创新能力就无法形成。
  综上可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把这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到实处,为祖国培养无愧于时代要求的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习认知的动力。”那么我们不得不思考,兴趣从哪里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哪里来?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导入新课有时可以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孩子徘徊在思维的矛盾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想法;有时可以创设悬念,紧扣学生心弦,造成求知若渴的状态;有时可以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充满竞争的世纪,年轻一代不是思维活跃、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就不会在竞争中获胜。而中学阶段又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结合自己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营造生动活泼的气氛  1.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对你所教的课程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才会主动地去探
期刊
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①要求学生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②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③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④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
期刊
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今天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就是明天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背政治”是当前学生学习政治方法的口头禅,这种学习方式是以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为主要特征的,反映的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和学生观,其最终目的是知识传授,很难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起不到思想政治教学应有的效果,更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信息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2000年,一份来自我
期刊
物理概念是实践的产物,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反映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事实的抽象,但由于现在的初中生生活经验比较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完成学习任务是比较困难的。不过,通过这些年教学经验,我发现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来辅助概念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有关的物理现象,再加教师的正确引导,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正确掌握物
期刊
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历史知识轻松愉快地传授给学生,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经过我对新课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尝试。  1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  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课堂环境,关键在于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自己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以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分享感情与认识。每位教师都要树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关键词】 新型教师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
期刊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我国基础教育已于2001年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音乐学科以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人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并已经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音乐学科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1全面认识音乐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  1.1音乐学科通过审美活动.指
期刊